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牙疼要了我滴老命!嚼嚼这味药,1分钟可起效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有句俗话说得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牙痛不是什么重症,但真正痛起来真得很要命,真正的牙痛令人很难忍受。

牙痛最常见的原因是蛀牙,是由于食物的残渣留在牙齿上导致细菌滋生,进而侵蚀牙齿所引起的。一开始,我们可能只感觉牙齿敏感,但当它继续恶化就会造成齿髓发炎、疼痛加剧。另外,像牙周病、牙龈发炎、牙龈萎缩化脓等都会引起牙痛。拔牙后的疼痛也算牙痛的一种。

因此,我们要预防蛀牙,保持牙齿和牙龈健康,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并且控制糖分的摄取,吃饭时尽量细嚼慢咽以促进唾液的分泌。

遇到牙痛的问题,除了可以用药和针灸治疗外,外治法的治疗效果也很好。现在我将跟大家分享牙痛的外治法。牙痛外治法分成两部分,一是近取穴,二是远取穴。

牙疼外治法之近取穴

近取穴就是在牙齿附近取穴,可以用下关和颊车。这两个穴位都在脸上,是胃经的穴位。

[穴位]颊车

[位置]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 (中指),咬肌中,按压肘有凹陷处。《针灸甲乙经》:“在耳下曲颊端陷者中,开口有孔”;《针灸资生经》引《千金要方》:“在耳下八分,小近前。”

[方法]直刺0.3~0.5寸,或沿皮向前 (地仓)透刺1~2寸。

[穴位]下关

[位置]面部耳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肘下颌骨髁状突前移,凹陷即消失。《针灸甲乙经》:“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空下廉,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方法]直刺或向耳侧斜刺0.5~1.5寸。不灸。

我们可以用点穴棒按下关穴和颊车穴,动作宜轻,怕痛的人就用大头的那端。拨的时候,不是左右拨,也不是上下拨,而是在脸上画圈圈。画圈的时候,我们的气血会通畅,而且会在淋巴系统产生毛细现象,帮助淋巴液回流,这样做尤其对肿胀很有帮助。

如果怕痛,可以先用比较轻的力气,做完后动一动,发现有所好转后再逐渐加力。


牙疼外治法之远取穴

先用近取穴,再用远取穴。远取的远端穴指的是手和脚上的穴位。

手上虎口的合谷穴很有名,很多人误以为合谷是在骨头交接处(图中牙痛合谷的位置),其实合谷穴是位于牙痛合谷再往上一点的位置,也就是在第二掌骨中点的旁边,这才是真正的合谷穴。至于两骨头交接处的那个穴位是牙痛合谷,也有人称作泽田合谷。

所以牙痛时,我们要找虎口这一区域,可以按合谷,但最重要的是按牙痛合谷。这个位置按下去非常痛,不过效果不错。一般来说,是按对侧的手,就是右边痛按左边,左边痛按右边。如果不知道按哪边,就两边都按。

[穴位]合谷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即拇、食两指并合时,虎口部隆起最高处。

[方法]手呈半握拳状,直刺或稍向上方斜刺0.5~1寸,或向掌骨下小指侧深透。应注意防止刺伤动脉,深透时更须防止刺及掌深动脉弓,以免引起出血。

我们还可以按压脚上的太冲穴和行间穴,重点在于行间穴。行间穴在大拇趾与第二趾中间连接的地方,太冲穴在两个脚掌骨合起来的地方,从太冲往前到脚趾边,就是行间穴。

治牙痛最有用的穴是行间穴。手上的近取穴效果不错,脚上穴位效果更强,行间是效果最好的王牌穴位。

[穴位]太冲

[位置]足背第1~2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当行间后二寸。《灵枢·本输》:“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针灸甲乙经》:“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或曰一寸五分陷者中”。

[方法]直刺0.5~0.8寸;可灸。


[穴位]行间

[位置]足背第一、二趾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灵枢·本输》:“足大指间也”,《针灸甲乙经》补充:“动脉〔应手〕陷者中”;《针灸集成》:“大指、次指合缝后五分”。

[方法]针尖略向上斜刺0.5~1寸。艾柱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补充一个小方法

最后再补充一个小方法,如果家中有中药细辛,可以把细辛揉成一个团咬着,这样牙痛也能很快缓解,因为细辛有麻痹作用。但普通人家中很少备有细辛,所以没有细辛时,就用外治法试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穴位养生,牙疼要命,一穴搞定
牙疼,按这个穴位特别管用!
治疗牙痛最好的办法,牙痛的治疗方法(仅供参考)
牙痛的常规针灸取穴方法
{转牙痛治法集锦}
日常养生知识——牙痛真要命,穴位止痛真管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