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世哥窑知识和真相

  根据典籍记载,哥窑与弟窑始于南宋期间,如其名称,哥哥章生一和弟弟章生二打造了哥窑与弟窑。哥哥章生一负责的窑口为 “琉田窑”,又名“哥窑”; 生二所烧的窑名“龙泉窑”,又名“弟窑”;两个窑口都是龙泉窑系。

  

  宋朝,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宋朝在制瓷业方面也独 创辉煌,诞生了举世闻名的“汝、官、哥、钧、定”为代表的“五大名窑”。其中,哥窑以其独到的精美与迷离的传说令人魂牵梦绕,津津乐道……

  哥窑窑址迄今尚未得到准确认定。根据文献记载,大约有两个线索:一个说法是,宋代的章氏兄弟在龙泉窑烧制青瓷,哥哥章生一创烧了哥窑;另一个说法是,南宋修内司官窑附近,民间窑场烧制了哥窑。

  

  哥瓷两面上釉,一般都要上三到四道釉,因此瓷釉较厚,瓷釉的厚度常常要超过胎壁由于胎釉的胀缩系数不一,釉面就产生开片,这是人工有意为之的结果。哥瓷釉面的开片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因窑内作用加上人工染色,形成深色的大纹线中有褐黄 色的小纹线,俗称“金丝铁线”,又叫“文武片”。这是哥瓷区别于其他窑的一个重要特征。开片颜色,有深黑色的,也有黄 色、褐色和鳝血色等多种。开片大小也有不同,大而疏的称“牛毛纹”,细小如珠的叫“鱼子纹”,大小参差错落的称“白一圾碎”,此外还有“柳叶纹”等。从传世的实物来看,哥窑瓷器多小开片,如“鱼了纹”、“百圾碎”等,而同期的官窑瓷则多大而疏的“牛毛纹”开片。哥瓷的釉色有粉青、翠青、灰青、月白、深灰、米黄等多种。

  由于传世哥窑的窑址无踪可觅,对其性质及年代一时难有定论。一种观点认为,传世哥窑应为文献所述南宋修内司官窑。其理由是,根据南宋顾之荐《负暄杂录》所述理解,修内司官窑产品质量优于郊坛下官窑,但修内司官窑至今无影无踪,更无从知晓其产品面目,而现有实物资料仅有传世。

  

  哥窑的胎敲击起来,没有那种悦耳的金石声,而是近似破碎的“噗噗”声,愈是真品声音愈哑。

  弦纹瓶是典型的哥窑产品,造型端庄秀美,“金丝铁线”片纹和器身凸起的4道弦纹使单一色釉增添了起伏变化,更具韵律感。哥窑瓷器传世不多,现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哥瓷
“哥窑”宋,元,明,清各时期特征
断代|宋代哥窑的鉴定
了解中国古代瓷器釉彩鉴定——青釉
“哥窑”问题质疑 —— 冯先铭
古玩志 |金丝铁线 紫口铁足:哥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