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的最高书法水平作品竟然是在日本!痛心

王羲之的《二谢帖》与《丧乱帖》《得示帖》二帖合裱于一卷。总称为《丧乱帖》或'丧乱三帖'。纸本,纵26.2厘米、横58.4厘米,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有'延历敕定'朱文印。丧乱三帖为唐摹本,由手卷改为轴装。

'丧乱三帖'是王书中的精品,笔法变化莫测。唐太宗所评'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反直'在三帖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丧乱帖1

丧乱帖2

丧乱三帖第一帖为《丧乱帖》,摹本,白麻纸。8行,62字。行草书。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二谢帖

第二帖为《二谢帖》,摹本,白麻纸。5行,36字。行草书。释文:'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耶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得示帖

第三帖为《得示帖》,白麻纸。4行,32字。行草书。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

王羲之《丧乱贴》等级:御物价值,最接近书圣原本的摹本;年代:唐;质地:纸;流入日本时间:古代(唐代)。

唐摹本《丧乱帖》,这可是被认为最接近于王羲之真迹的唐摹本了,相传是鉴真大师东渡时候带到日本的。

早在唐代,随着邦交活动与民间往来的开展,中国的书法艺术逐渐传播海外,日本受其影响最深。其中,自贞观四年起,日本前后共派遣了20批“遣唐使”来华,约有五千余人。在这些使者中,对书法艺术的传播贡献最大的要算“留学生”与“学问僧”,他们在中国居留的时间通常比较长,少则几年,多则二三十年,甚至有终老于中国的。他们汲取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养分,回到日本,整理日本文字,分别利用汉字书法和楷书的点画和草书的偏旁,制造出片假名、平假名,从而使特属于日本文字的书法艺术由此诞生。中、日的交流不仅使书法艺术远播海外,也使许多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家的杰作传入异域,在远离故土的地方散播芬芳。

《丧乱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要不是它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根本就会被当成是书圣唯一的传世真迹。此帖为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笔法精妙,字体跌宕起伏,完全表达了书圣写字时“追惟酷甚”的心境,是晋唐书法中的极品,完全可以和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快雪时晴帖》和故宫的秘宝《神龙兰亭序》并驾齐驱,价值无可估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三帖”《丧乱帖》《二谢帖》与《得示帖》
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带释文)
王羲之《得示帖》、《二谢帖》等名帖欣赏 高清图片
王羲之书法大全[2]
王羲之传世墨迹二十种(全部高清)
王羲之22封书信手札,美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