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熊门拳:“绿林好汉”自创的格斗之拳

徐菠展示熊门拳。 黄小明 摄

发生在西汉末年的“绿林起义”,对而后中国社会近两千年民间武术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绿林”一词几乎成了“武林”的代名词,“绿林好汉”也就成了对武艺高强、行侠仗义者的尊称。

据《湖北武术史》记载,内容丰富、套路繁多的熊门拳就发端于绿林起义军。清朝嘉庆年间,京山人熊开元对流传于京山民间的这一武术形式加以挖掘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熊开元传子熊德安,熊德安传子熊玉廷,熊玉廷传众多弟子,使此武功得以广为流传,并以“熊门拳”之名传世。

熊门拳讲究“擒拿封逼,吞吐浮沉”八法,拳势四平中桩,要求盘膝悬裆滚肩,动作快速。以掌法为主,擒拿见长。如今,熊门拳已被列入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记者来到京山县,在寻访我市熊门拳传承人徐菠的同时,也见识到了这一古老拳术的熠熠风采。

  徐菠:从“跑江湖”到办武校

作为我市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年48岁的徐菠一直致力于熊门拳的研究和传播。

徐菠最开始接触熊门拳,还要上溯到上世纪70年代。那时,徐菠才15岁,在老家京山罗店读初中的他,身材不高,体质也差,常常因为生病耽误学业。在学校当体育老师的舅舅徐深明看着心急,想到自己曾在宋河镇结识了一位老拳师,不仅功夫精湛,而且医术高明,便推荐徐菠去跟随这位拳师学武。

就这样,徐菠被叔叔带着到老拳师家登门拜师。这位老拳师就是熊门拳第六代传人之一的文建新。那时的文建新已是古稀岁月,看徐菠学艺心诚,遂将他收做关门弟子。

在徐菠的记忆中,跟随师傅学艺的日子是艰苦并快乐着的。每天清晨和夜晚,师傅都要带着他到禾场上练习基本功和气功,传授心法。上午和下午的时间,也被安排得满满的,除了讲解拳术,还给他演练棍术、刀法、九节鞭等器械的套路。师傅对徐菠的要求很严,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做到规范、有力。有时,练功完了,师傅还拉着徐菠进行对练,点拨他练习不对的地方,增强他的实战经验。

两年一晃而过,不知不觉中,徐菠已由原来的稚嫩少年变成了帅小伙,不仅身高长到1米78,身体也长壮实了不少。师傅觉得他学艺小有所成时,就开始带着他“跑江湖”。每次摆摊,徐菠总要先演练一套熊门拳法,因为表演的精彩,常常会吸引很多路人驻足观看。这时,师傅再摆出一些调制好的中草药和治疗跌打损伤的药膏,许多人都乐于购买。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半年,文建新年事已高,决定回老家休养。与徐菠道别时,他反复嘱咐徐菠,要继续刻苦钻研拳术,有机会要多寻访名家,将熊门拳发扬光大。

徐菠遵照师傅的嘱托,先后向安徽的耿师傅、河南的卜师傅学习拳术。后来,徐菠又寻访到在全国都鼎鼎有名的武汉老拳师袁新安,向他学习拳法。

1984年,21岁的徐菠回到家乡京山罗店。一个偶然的机会,正在练功的他被负责部队招兵的一位连长相中,徐菠光荣地参了军。因为武艺高强,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新兵训练后,徐菠被招入武警部队的特训队。后来,他又成长为特训队的一名拳击教练。1987年,徐菠转业,在担任了几年基层派出所民警后,徐菠还是放不下学习熊门拳的爱好,决定继续钻研拳术。

1992年,徐菠创办了自己的武术学校。他在教学中特意传授熊门拳技法,先后培养学生5000余人。他也被熊门拳爱好者形象地称为京山熊门拳的“总教头”。1998年和2000年,受美中文化交流协会之邀,徐菠两次率领弟子,代表中国武术团体赴美表演,将熊门拳带到了大洋彼岸。2001年,国家武术管理中心相关专家来湖北挖掘传统武术,京山熊门拳引起了专家们的浓厚兴趣。在徐菠和京山县文化馆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熊门拳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熊门拳技法被发掘整理成册,并被载入《中华武术大辞典》。

  杨金林:习授熊门拳四十载

从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熊门拳,16岁开始教学,靠教习熊门拳技谋生。55岁的武师杨金林和熊门拳有着40多年的渊源。

尽管没有进入熊门拳传承人名单,但是本着热爱与执着,杨金林从来不曾放弃过对这门传统武术的传承。杨金林倾注着心血,默默无闻地为熊门拳的传承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光、一份热。

杨金林学习熊门拳是受父亲的影响,他的父亲杨根深是熊门拳第六代传人之一。至今,在他家中,还珍藏有前辈们传下来的熊门拳拳谱。

  “熊门拳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按性质大致可分为内功、外功、硬功、气功等。其显著特点是以实战技击为主,讲究技击和格斗的技能。”谈到熊门拳,杨金林津津乐道, “由于绿林武术产生于军中,演练中融入对抗套路,每一招都有对拳和破拳,并与功法训练融为一体,非常具有实战性。” 

杨金林边讲边比划,讲到兴头上,干脆演练了起来。“熊门拳打拳时开声发力,声如雷轰。它讲究吐纳运气,打拳时开声发力。近靠短打,勇猛刚劲是它的主要风格,在接近对方时力量爆发,讲究寸劲。”杨金林说,熊门拳,行拳动作快速,以掌法为主,擒拿见长。步法有雀步、点步、踮步等。它综合了南拳、北拳的特征。同时,它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少生活用具均能变为武术的器械,如长凳、杆子、铁锹等,都有各自的演练方法。

40多年的职业拳师生涯,让杨金林和他的熊门拳在“武林”中小有名气。他也培养了不少熊门拳弟子。“熊门拳是中国武术文化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它是在中国的特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即使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制敌防身、休闲娱乐、陶冶情操、健体养生等价值。我希望能继续将他发扬光大。”

杨金林说,他对熊门拳的传承永不会停止。这是他钟爱的事业,也是他一生的追求。

熊门拳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话说熊门拳
早年武术挖掘中拍摄的戴氏心意拳老拳师王映海先生演练的心意十形象
戴氏心意拳老拳师王映海现在演练戴家拳摩精摸镜功
峨嵋武术
欣赏老拳师的拳术:《迷踪拳》
学技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