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婚男嫁的孙桥婚俗

湖北省京山县孙桥镇,位于北纬31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多低山丘陵,4.5万田园耕地阡陌纵横,11万亩山林郁郁青青,泉河竞流,溪塘密布,平畈宽广,植被繁茂,是大洪山余脉过渡至江汉平原地段的一个乡镇,祖祖辈辈以来,这里流行着一种不同于其他汉文化风俗的“女婚男嫁”,即家庭子女中常以留长女在家,“娶男”招婿延续门第,而儿子往往“出嫁”外出入赘。且家庭几代成员中,姓氏不注重随本家,子女姓氏可随父母,可随祖父母,可随有血缘关系的某长辈亲戚(不分父系母系),甚至可随某朋友。因此,有的七、八口之家,会出现五、六种或七、八种姓氏。家庭中几无“男尊女卑”现象,明显悖于汉文化中父系为主的家庭观念。

建国前,这里男女缔亲讲究“三茶六礼”。“三茶”,指订婚后,男方须在“春节”、“端午”、“中秋”三个重要节日向女方家中馈赠礼品;“六礼”,是联姻时,“纳采”(男方提亲得到应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问名” (托媒人询问女方名字、出生年月、时辰,以便男方卜问)、“纳吉”(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吉兆通知女方,并表示要订婚)、“纳徵”(男方送聘礼确定婚姻)、“请期”(男方择定日子,托媒人转达,经女方同意,确定婚期)、“亲迎”(新女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六道手续。新中国成立,“六礼”名存实简。十分有趣的是,孙桥婚俗中,男女主角身份与传统是完全颠倒的:

结婚前一天,男方家设宴请9个未婚男青年陪新郎,称“陪十弟兄”。女方家请9个未婚女青年陪新娘,称“陪十姊妹”。结婚当天,女方备花车或花桥去男方家迎娶,称“迎亲”。新郎出嫁前,男方家长辈要给新郎“压荷包钱”。花车或花桥未到前,女方家门前设香案,摆香烛、酒礼、糕点,乐队、司礼就位。花车或花桥到时,司礼高喊“停车”,称“拦车马”。花桥停,鸣炮奏乐,献香楮(构树),称“迎花桥”。花桥进喜堂(堂屋),新郎出桥,司礼主持拜天地、祖宗、父母,以及夫妻对拜,称“拜堂”。入洞房后,由伴娘给新娘新郎斟酒,互换酒杯,称“喝交杯酒”,行“合卺礼”。当夜,“闹洞房”。第二天凌晨,新娘新郎要向新娘父母敬茶,称“喝纠脑壳茶”。父母要给新婚夫妇喜钱,称“丢茶钱”。接着摆桌请亲友吃茶点,新娘新郎抬着茶盒向新娘亲友中长辈敬茶,称“喝抬茶”,饮茶者亦要“丟茶钱”。婚后第三天,新郎亲人接新郎回男方家,新娘跟随,称“回门”。

近年,部分传统的婚礼有所恢复,这里时兴女方母亲背新郎的逗趣活动。婚庆这天,女方母亲穿戏装、化浓妆,在亲朋好友簇拥下,前往几百米甚至上千米远的地方,亲迎花轿。然后,赤足背着新郎艰难前行,特别是大热天,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女方父亲和兄、弟也要着装,加入背新郎行列,女方母亲虽然吃力,但一生只盼这次,甘愿受罪,自然乐得眉开眼笑。

我国不同民族中,只有云南丽江的摩梭族保持着母系家庭性质的“走婚”。这种“走婚”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子夜间去女方家借宿,早上回到自己母亲家参加生产劳动,女子则终身生活在母亲身边。财产按母姓继承,血缘按母系计算,家里没有翁婿、婆媳、妯娌、姑嫂、叔侄等关系。孙桥是典型的汉文化区域,据1979年统计,全镇33 053人中,除回族15人外,其余都是汉族。“女婚男嫁”与摩梭族“走婚”有着本质不同,它保持着家庭正常的伦常关系。看似女儿国般的婚俗,其实质是在传统的以男性为主的汉民族家庭中突出了妻权,维系封建礼教,压迫妇女的夫权、族权在这类家庭中荡然无存。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家庭中生女不忧,生男不喜,姓氏已不重要,血缘关系被淡化,体现了真正的平等和谐包容,与提倡女权的国际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象征。长期以来,孙桥地区没有溺女婴陋习,男女出生性别没有人为因素干扰,保持良好的自然状态。

正常出生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女婴数量为100,男婴数应保持在103-107之间。由于传统重男轻女因素的干扰,我国当前出生性别比是不正常的,以2013年为例,全国男女性别比为116.9:100;湖北省为118.67:100。而孙桥地区为105:100,比较一下,孙桥婚俗所体现的生物学规律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产生孙桥婚俗的诸多因素中,移民可能是主要原因。自古以来,这里是一个男耕女织,较为封闭的农耕社会,但这种安定的环境在南宋末年及明朝初年几度遭到彻底破坏。清光绪八年《京山县志》记载:“元末天下大乱,盗寇蜂起,京山杀戮最惨,邑民仅存七十余家,…是时田土荒芜无主,流徙侨寓者,悉插草为识,据为己业”。县邑尚且如此,孙桥之状可想而知。明末清初,李自成残部占据京山2年,战乱使这一带人烟几绝。清嘉庆、咸丰、同治年间,多次沦为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与清军战场,导致土著居民消失,来自不同地方的移民成为新的主人,而新一轮动乱又使其再度逃离,如此循环往复,以致村村寨寨姓氏多元化,没有形成巨族寡姓和强大宗族势力。这样环境中,缺少男丁的家庭联姻时要保持女方主导地位,开始是招婿上门,后来发现女婚男嫁的形式比招婿更优越,更有利于家庭和谐。实践效果使儿女双全的家庭也留女嫁男,久而成为一种公序良俗沿袭下来,其出现年代应不迟于元末明初。

孙桥婚俗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人口学和社会进步角度看,这种公序良俗比单纯依靠法律和行政命令提倡男女平等要高明,对于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消除影响人口性别比例的非自然因素,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村婚礼(20) 黎族人传统婚礼
越南婚俗:初夜献给旧情人
塔塔尔族的独特婚俗001
震惊! 女娶男嫁 , 实拍女子抢新郎全过程 !
羌族婚俗中表现出的民族文化
排瑶婚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