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河镇的民俗风情

宋河历史悠久,4000多年前,以雷家岗和舒家坡先民为代表渔猎种植的“远古文化”;2000年前,以富水流域“南新市侯国”为标志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邑文化”;1500多年前,以芭蕉寺为代表包容合流的“寺庙文化”;数百年前,以富水流域船民为代表走南闯北、形利实义的“码头文化”;数十年前,以马家冲革命根据地为代表兼济天下的“红色文化”;解放后,以京山轻机为代表而萌芽、成长、裂变、壮大、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创业文化”;加之促进宋河实现跨越发展的“创新文化”“生态文化”……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在这里沉淀、汇合、交融,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在这里累积、碰撞、升华。文化与文明的浸泡和洗礼,为宋河民风民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养料和不绝的动力。

自旧石器时代起,宋河先民就在此生活、定居。溯源雷家岗,楚韵五千年。锵锵石器,阅尽人间春色;熠熠彩陶,彰显宋河文明。拓业舒家坡,筚路蓝缕,文化发祥在即;做工书映台,披荆斩棘,财富奠基于斯。富水城遗址,开启一代历史;刘家山汉墓,彰显连城价值……因此,宋河习俗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情。

衣食住行

宋河处于山区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受地域影响和限制,这里民风淳朴,乡情浓郁。改革开放以前,本镇居民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以小农经济和手工业制作为主。因为有历史悠久的古集镇和通航的小优势,宋河的习俗也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具有守旧和趋新、陈腐和清新的双重特点。比如民国时期,衣着方面,既有长马褂,也有中山装;款待客人方面,既有“请客必吃蒸肉”的热情,也有“洋粉席”、“广肚席”、“海参席”的体面;建筑方面,乡下大多是撮箕口、四井口式的房屋,集镇多为窄长的铺面房;文艺娱乐方面,既流行本地的渔鼓、皮影,也延请外地的楚剧、黄陂腔、汉剧、花鼓戏。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在此集聚、碰撞、融合,催生并形成了宋河特有的习俗。

吃饭时间。“烟火同时”,即在同一时间,同一生活环境,吃饭的时间大体相同,相差无几。解放前,由于受收成的影响,无论集镇和乡下,一般每天都只吃两顿饭,特别是冬闲时节,由于日短夜长,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吃饭时间多在中午十一二点和晚上六七点。只有在农忙时节,由于劳动强度增加,出于体力的需要,才一日三餐。解放后的人民公社化时期,社员参加集体劳动,一般早晨起来出“早工”,做一届活后,大约八点吃“早饭”,太阳当顶吃“中饭”,晚上燃灯收工后吃“夜饭”。人民公社时代,即使农忙时节出“夜工”,如扯秧、打谷等,即便忙到晚上十点以后,也没有什么“夜宵”。

家里有红白喜事需要宴请宾客时,一般习惯在中午。但给老人祝寿时,则以晚餐为正餐,正餐较为隆重。

筵席。改革开放之前,宋河常见的席面是“洋粉席”。比较富裕的人家,为了讲排场和体面,也有“海参席”和“广肚席”。

所谓“洋粉席”,就是东家上菜时,第一碗为粉条炒瘦肉;海参席第一碗菜为“东坡肉”;“广肚席”通常第一碗菜为八个冷盘。无论什么席面,第三道菜必上“笋子”,寓意为请竹入室,使平常百姓的生活能够竹子开花节节高,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还有幸福长寿的美好祝愿。第八碗菜不是蒸肉,就是八宝菜或者滑鱼块,此时燃放鞭炮,东家开始“敬酒”。敬酒有“敬酒词”,客人中的主客还有“答谢词”。最后一道菜是猪蹄,或炖或蒸,意为筵席结束。也有用“煎全鱼”作为筵席结束的。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席面和叫法还延续了多年。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席面和叫法渐渐失传了。现在第一碗菜则流行“全家福”,主要为“瘦肉丸子”“黑木耳”“火腿肠”“煮鸡蛋”等混合而成。

“文化大革命”前后,由于受到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物资匮乏,宋河地区一度流行“窑罐席”。所谓“窑罐席”,就是将在市场上购买的少量食材,装进窑罐,放在灶门前的“灰塘”里,用炭火炖熟。开席时,每位客人面前摆放一个青花蓝边的大碗,然后将窑罐的汤汤水水倒在碗里,供客人食用。

席次。所谓席次,就是宾客座位的顺序。“娘亲有舅,爷亲有叔”,宋河民风淳朴,老百姓很讲究席次。

男婚女嫁,孩子出生做“三朝”、做“十岁”、升学宴,都是以“舅舅”“舅妈”为大,“姑父”“姑妈”则作为陪客。大伯、大妈或者叔叔、婶娘斟酒,以显郑重和亲热。男女客分开而坐,依年龄大小、辈分高低来论席次。其余则依亲论疏,安排座次。祝寿和丧葬,则以女婿为大。为大,就是坐首席和上席之意。且一室之内,桌子的安放都有讲究,不同的桌次,座位的大小也有变化,很是繁琐。解放以前,如果某人被安错了席位,做客者会忿然而去,乃至亲戚绝交,不再来往。一直到2000年左右,,这种礼仪、礼节形式才渐渐淡化,客人也不再计较这些,饭桌也改成圆桌,大家围桌而坐,多按认识程度、交往深浅自由组合。

衣着。从清末到解放以前,宋河的政、商、学界以及农村中富有阶层,多用商品布料即“洋布”,也称“官布”做衣服。夏季一般是捻绸和纺绸,冬季为卡机和平绒、呢绒,也有少数皮裘、毛料服装。款式较为单调。男装是博襟高杈,外加套马褂,内衣为对襟短褂;女装多为大襟长袖的短衫短袄、长裤,也有少数穿旗袍的。穷人和农民的布料,多是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喜庆节日或者走亲访友,也有少数在商家购买的青兰士布或者洋布绸缎充“门面”的衣服。解放后,本镇的服装也与时俱进,但每个时期均有该时期的“流行色”。比如,1960年代流行“灯芯绒”,也叫“灯草绒”,1970年代流行“的确良”“的确卡”,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衣着服饰逐渐变得色彩斑斓起来。

鞋子。解放前后,绝大多数是布底布帮的松紧圆口布鞋,均是各家各户的家庭妇女手工制作的。这种鞋精粗各异,式样单调,属女红的一种,多为家庭主妇们利用空闲时间,主要是晚上制作。主要工序有糊底壳、帮壳,纳鞋底,做鞋面,上鞋面等。赶上闺女出嫁,这些待嫁女要为自己和男友以及亲戚准备数量不等的布鞋,除了自己穿用之外,还用于“传茶”。农民在干活时,即便是冬天,一般都穿自编自织的草鞋。所谓草鞋,就是用稻草搓捻成绳,然后织成鞋子的样子。这种鞋,不耐磨,不保温。还有用木板制成的拖鞋。女人们也有穿各种绣花鞋的。1960年代以后,才时兴解放鞋和胶鞋。

背手走路。宋河人,特别是宋河的中老年人,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且不论男女,都是这样。据说,这是有来历的。

相传明朝开国时,朱元璋望烟而杀人,人丁兴旺的宋河也不例外,被杀绝了好多户。原本富庶的富水河两岸,一片赤地。为此,朱元璋下令从江西迁移大量人口到湖北。

“江西老表”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为此,朝廷的衙役像对待犯人一样,将这些人反绑着双手,并用绳窜起来,一路驱赶到富水河两岸。因为宋河人当初是被绑着双手走来的,所以,一直保留着背着手走路的习惯。

宋河人把撒尿叫做“解手”,也与此有关。据说,押解途中,人要撒尿,因为双手被反绑,撒尿前,先要求衙役解开绳索,也就是“解手”,意为解开双手,便于撒尿。就这样,将撒尿说成“解手”的说法,就一直沿袭了下来。

婚姻

解放以前,时兴早婚早育,青年男女无自主选择婚姻的权利,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确定婚姻关系。订婚形式主要有请媒说合、指腹为婚、入赘承祧、换亲转亲四种。

请媒说合。“一家养女百家求”。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龄,其父母就要考虑儿女的婚事。通常情况是男方家长看中了哪家女儿,就托媒人前去说合。若女方家长同意,就许“八字”,也就是将女儿出生的年份、月份、日子和时辰交给男方,让男方家长找算命先生“合婚”。在“黄历”中,这些都有对应的“天干”和“地支”。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丑”时。合婚又称“合年命”、“合八字”,古称“卜吉”。

八字合婚是中国传统婚配预测方法之一,根据“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道理,看男女双方是否适宜婚配。依据传统的八字合婚算命命理,是当时落后、愚昧情况下,预测两人婚姻发展结果,防患不幸婚姻于未燃之际,从而提高婚姻质量的方法,具有浓重的迷信色彩。若家庭相当、孩子各方面相当、八字相合,就在媒人的撮合下交换八字,双方正式确定“男女朋友”关系。请媒说合是当时青年男女婚姻的主要形式,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时兴男女双方自由恋爱后,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指腹为婚。男女双方家长做主,家长多为世交、同窗、好友等,在妻子妊娠期就予以约定,属“君子协定”。无论孩子出生后品貌、智商、体魄情况如何,一经约定,任何一方不得反悔,就是瞎跛聋哑、傻子白痴,也得接受。这种婚姻形式,造成了许多婚姻悲剧。

入赘承祧。入赘承祧,就是当上门女婿,给他人延续香火、支撑门户。如果男方无力娶亲,女家无人承祧,先合“八字”,认定“无忌无犯”后,再由男方家长或者监护人出面具嗣约,有男从女姓的,也有不改姓的,但要尽养小赡老、承担人情客往的义务。孩子一般随女方的姓,有财产继承权。入赘男子一般在家庭和家族中地位不高。

换亲转亲。换亲就是两家互以其女为儿媳,转亲就是三家互以其女为儿媳。这两种情况,多发生在经济困难、孩子身体有缺陷而难以娶到媳妇的家庭。这样做,聘礼对等、礼数相当、互不刁难,主要是为了成全儿子,但大多以牺牲女儿的幸福为代价。

订婚。订婚,程序繁琐,一般要经过请媒说合、女方许字、男方纳彩、互换庚帖后,订婚手续才算完备。然后下聘礼。聘礼主要有酒、肉、喜饼、钗、环、戒、镯以及鞋袜、衣料等。这种婚姻关系,在明清以及民国初期,还受到官府衙门的保护。

此外,解放前在宋河地区,也有定娃娃亲和送童养媳的陋习。

嫁娶。解放前,宋河流行“十五十六月团圆”的俗语,意为青年男女到了十五六岁,就要结婚成家了。但婚嫁礼数繁琐,花销也大。从请媒一直到女方许嫁,除了要宴请宾客之外,还有经过许多程序。如男方家要“开剪”(请裁缝师傅到家里来给准新郎新娘做新衣),女方家的至亲要接即将出嫁的姑娘吃“辞嫁饭”等。即便是到了婚期,也得要经过好几道程序,如婚期第一天是“解礼”,第二天为“待媒”,第三天才是正式的迎娶,即“进亲”。其中,“待媒”这一天,男方家主要有祭祖、贺号、新郎陪“十弟兄”、铺婚床、压床等;女方家主要有新娘陪“十姊妹”等。

婚床一般由新郎倌的舅妈、姑妈或者伯母来铺。铺过之后,由新郎倌未婚的兄弟或表兄弟,即“童子”在床上睡一夜,也有由铺床者睡一夜的,此谓“压床”。但无论是铺床、压床还是接亲、送亲,都必须是夫妻双双健在的,一图个吉利。第二天,压床之人起床后,要在婚床被子底下放一些树兜、木棍以及枣子、莲子、花生之类的东西,除了让婚床变得高低不平,除了以此为难新郎、新娘外,还寓意新郎、新娘早生贵子、连生贵子,大发大旺。

嫁娶的时间一般选定带“6”和“8”的日子,以图吉利。娶亲分“等亲”和“娶亲”“撞亲”三种形式。其中,等亲就是新郎在女方家过夜,准备第二天娶妻;娶亲就是新郎在女方家吃完晚饭后回家,第二天再到女方家娶妻;撞亲就是新郎第一天回家,第二天由媒人等出面,待“新姑娘”出门后,新郎在半路迎娶。

十里之乡,风俗各异。女方家 “发亲”的时间,在本地也有较大差异。如龙王地区,讲究“鸡鸭归笼,骡马归栏”,也就是下午四五点钟“发亲”;其他地区“发亲”时间,则保证女儿到婆家,完成一系列仪式后能按时吃午饭为准。

迎娶时,旧时有彩轿、高灯、乐器相伴;现在流行军鼓。2000年之后,宋河地区流行“爹爹背媳妇”的“恶作剧”。公爹、公婆一辈的直系亲属,身着大红戏服,脸上涂抹油彩或墨汁,头戴高帽,由公爹将新娘子背进家门,即喜庆,又可笑。

民国及以前,结婚有许多仪式。比如,新娘到后,首先燃放迎亲礼炮,并在门前“拦车马”。所谓“拦车马”,就是男方在自家门前,摆开八仙桌,由童男童女点燃红烛,女方的送亲和男方的迎亲之人共同祭拜天地之礼,交换礼聘、互相致意后,再撤桌,意为拦转女家护送新娘的祖先的灵魂。然后拜堂成亲,送入洞房。在洞房里,新郎和新娘要喝交杯酒、吃长生面、尝桂圆和花生,寓意为夫妻合欢、地久天长、早生贵子。

仪式完毕,大开筵席,款待宾客。筵席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新郎倌在本家伯父或者叔父(简称执事)的引导下,依次挨桌敬酒。敬酒时非常讲究。用一个木制茶盘,盘里铺上红布,盘中放置并点燃一对大红蜡烛。然后按照主要亲戚到次要亲戚的顺序,敬酒劝酒。在本镇,流行一套“敬酒词”和“答谢词”,也就是说“礼情话”。敬酒词由执事对着亲友说,答谢词由本桌主要亲戚作答。敬酒词为“把舅爷、姑爷和各位亲朋好友都花钱,不辞劳苦,遥天路远,翻山越岭,过沟过坎,霜风冷冻,来到茅庵草榻,东家没办到好酒好菜,请各位多多担待。现在,状元骑着红鬃烈马,打马游街,来给客人敬双杯酒。”答谢词为“多谢主人热情款待,酒宴丰满,猪羊百肘,荤素百碗,山珍海味,阖桌满肴,我们宽吃宽饮,打发状元回府,千金小姐还在洞房等候,回敬状元红花美酒。”一唱一和中,把酒宴推向高潮。

晚上,闹洞房。宋河有句俗语叫“三天无大小”,无论是姑爷、舅爷,还是叔子、伯爷,无论是下辈还是长辈,均可以闹洞房。闹洞房时,尽量难为新人。旧时男女婚前素无交往,一些雅中有俗的“荤话”和亲昵的举动,欲说还羞,让新娘左右为难。据说,越“闹”越发。闹完之后,洞房和卺。第二天天不亮时,新郎的婶婶、姨妈等至亲,不等新郎、新娘起床,偷偷的溜进新房,将一对新人的被褥悄悄抱走,让他们出尽洋相。

次日清晨,一对新人要早早起床,准备“传茶”。一杯清茶、一些糕点、一份礼品,依次给父母和长亲倒茶请安。长亲喝过新人倒的茶后,要给“茶钱”。茶钱的多少没有一定之规,全凭经济实力、亲疏关系以及双方的交往程度而定。

新婚第三天,新人回娘家给父母倒茶,坐“圆席”。第九天回娘家“访九”。“访九”也称“返九”。“访九”时新娘要在娘家住上六天,第六天再由新郎接回家。至此,整个嫁娶活动才算完成。

在宋河地区,嫁娶时,也有许多禁忌和避讳,比如“华年”不宜嫁娶。所谓“华年”,就是二十四节气中,这年没有“立春”节气。于是流传着没有春天,非常不吉利,不利结婚之说。另外,对丧偶、丧子、无后之人有许多的歧视,比如“进亲当天”不能“牵新”,不能进新姑娘的婚房等。

媒八席。指媒人在一次作合的过程之中,男方和女方要隆重款待媒人八次,简称“媒八席”。一般来说, “媒八席”包括请媒、许字、纳彩(也叫过茶)、求亲、解礼、贺号(也叫待媒)、进亲、谢媒。每一次都要请厨师,做烧扣的席面,以显尊重和郑重。这概括了一桩婚姻的全过程。在宋河地区,流传着有关媒人的三句俗语“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好吃好喝把媒撮”“新姑娘接进房,媒人甩过墙”等。

取字和贺号。结婚,在宋河地区来说,也叫“做大人”。结婚之前,要给男女双方“取字”和’贺号,以示成年。

古籍记载,孩子出生后,人们通常要在孩子百天后给孩子取名,意思就是说这孩子现在是个“人”了,但是,成年以前,人们只有名而没有字。

在古代,男子20岁成年时要行冠礼。在冠礼上,长辈要给受礼者加字,字通常是名的补充和扩展,有彰显名的作用和寄予长辈期望的意思。也就是说男子到20岁,就可以过成人的生活了,要给予和成人一样的尊重。所以,字又成了表示尊贵的称谓。

后来,发展到男女双方结婚时,为了显示新婚夫妇已经成年,同时也为了证明其夫妻关系的合法性,遂在结婚时,将夫妻双方的名字写在“号帮字”上。不过,古时候“男尊女卑”,女人地位低下,所以,在大红号帮字上,突出男人之“字”,而女人之“字”则写在号帮之内“贺号”的白纸上。

宋河地区写“号帮字”是有讲究的,那就是“取字”和“取字”两边的对联用红纸书写,而中间的“贺号”则用白纸书写。这样做,是因为古代没有结婚证,能够证明两人夫妻关系合法性的只有两件凭证。其中一件是“许字”,也就是订婚时双方交换的“庚帖八字”;另一件就是“贺号”。“贺号”上将夫妻双方的名字同时写上,且用白底黑字,有“黑墨落在白纸上”之意,蕴含婚姻中的“一诺千金”和不可更改性,以确定女方正式成为该家庭一员,因为宋河人信奉并恪守“官凭文书私凭印”这一简单而又实在的道理。

生育

解放前,胎儿快足月时,娘家要送“催生面”,以祝早生贵子,分娩顺利。孩子出生后,女婿要带着用“压红”染成的红鸡蛋,到孩子外婆家“报喜”。孩子出生第三天,要给孩子“洗三”,也叫做“小三朝”,通常是新生孩子的外公外婆带着鸡、鸡蛋、猪蹄、油条、砂糖等食物送到女婿家,为女儿滋补身子。还要挑着“窑窩”和事先为新生儿准备的衣服,共新生儿使用。半个月左右,要办“满月”。满月,也称做“大三朝”。这一天要宴请宾客。宾客都要“随礼”。孩子出生刚好一个月的前一天,娘家人要送“满月茶”。女儿带着新生儿回娘家叫“出窝”。孩子返回时,额上要打“红记”以避邪;臂上要缠五彩花线,以象征长命百岁。特别是第一胎,更是讲究。孩子满一周岁时,亲友们要送礼道贺,简称“抓周”,本地方言叫“挖(wā)周”。有些有地位或者讲究的人家,开宴前,要举行“抓周”礼,用以判断和认定孩子一生的爱好和出息。

孩子年满九周岁时,要做“十岁”。做十岁时,也要大宴宾客。高考制度恢复以后,还兴起了升学宴。此外,还有“参军宴”。

祝寿

在宋河,祝寿也叫“做生”。一般男女在五十岁时才“做生”。本地流传着一句俗语“男不三,女不四”,意为男的三十岁时不可以“做生”,女的四十岁时不可以“做生”。其实,这句话在宋河主要意思是说,男人三十和女人四十,是人生的一个坎,男人大多三十将立未立,女人四十将老未老,做起来意义也不大,是一个人生命当中“不三不四”的生活状态。

祝寿时,要请客受礼。改革开放之前,因经济条件所限,寿礼一般都是寿面、寿点、寿酒以及衣服和少量礼金;改革开放之后,都以送礼金为主。本地人戏言“赚钱的三朝折本的生”。天黑前后,待宾客到齐后,举办祝寿宴,此为正宴。正宴时,寿星坐上席,女婿、舅侄陪之。寿宴过后,各自安歇。第二天五更时分,举行祝寿仪式。先点烛、焚香、化表敬神,再燃放鞭炮,以示庆贺,最后是晚辈依次给寿星磕头拜寿。拜毕“进岁”,也就是每人吃一碗面条,叫做“吃生面”,以祈求寿星和自己久久长寿。面条吃完,即算礼成。天亮后,再好酒好饭款待客人。

丧葬

《说文解字》说“葬,藏也。”丧葬的民俗就是历代人们如何对待死者离去的灵魂和怎样处理他的尸体的方式方法。宋河沿袭“隆丧厚葬,香火永继”的中国传统丧葬习俗,在丧葬过程中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则,把死亡虚构成生命形式的一种转换。

但在解放前,由于贫富差距,丧葬之糜资,有着天壤之别。富户耗资千万,穷人破席一张。

下地铺。人死要趁咽气之前,移摊到地下,俗称“下地铺”。亲人姊妹和后人围聚送终。咽气时要烧“落气纸”和“床铺草”,要放鞭炮,以此向村民报丧,还要派孝子披麻戴孝去向远方的亲人(友)报丧。要给逝者“擦澡”、换“寿衣”,穿“寿鞋”,用“黄表纸”掩面,头前点一盏菜油灯,灵柩前安放死者灵位或者照片,供亲友凭吊。亲朋好友凭吊时,长子要陪同作揖叩拜。

寿衣。一般不用皮毛和绸缎做,怕来生变成兽类和断子绝孙,多用绢棉做成,取“眷恋”“缅怀”之意。件数不能够穿的太多。衣裤的件数,忌双喜单。无论何时亡故,都要以棉衣为主。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合计起来,一般穿七件或者九件衣服。给逝者系的裤带叫做系年龄线,多大年龄系多少根,以虚岁计算。

寿鞋。一般由女儿或者儿媳亲手做成。男性逝者所用的一只鞋底,前掌纳七针,后掌纳九针,即所谓“前七后九,穿上就走”,意为讨吉利,逝者中途不再“诈尸”或者“还魂”来惊吓后人;女人则纳柏枝底图案,寓子孙满堂和荫庇后代之意。

入殓。凭吊后,遗体入殓。在堂屋用大方桌供奉棺材。棺材下边正中,要点燃豆(菜)油灯,照亮死者进入天堂之路。主要亲朋好友要参与守灵,出葬的前一晚,还要举行“游丧”活动,孝子贤孙要行“九跪九叩九拜”之礼,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缅怀。

戴孝。所有参与吊唁的人除长辈外都要戴孝。其中直系亲属要戴满孝。同辈、子辈和孙辈着白孝,曾孙辈着红孝,即身穿红衣红裤,玄孙辈着绿孝,即身穿绿衣绿裤。

出殡。出殡时,孝长子手捧逝者神主牌位(灵位)和引魂幡,孝次子手捧逝者遗照走在前面,由长孙男孩骑坐在棺木上,称“压棺”。然后,清道开路。灵柩路过之处要撒发买路钱,以供死者亡灵通过。逝者入土后,孝子将神主牌位迎回家中,由孝子送到门前,孝媳在堂屋内,双膝跪地,结果牌位,退至安放处,再起身、转身摆放,安放前,要燃放鞭炮。葬后连续三晚,天黑之时送烟把到坟前。死者逝去的第一个星期,叫“头七”,家中长子每天晚上要在神主牌位前陪寝一个月。第三天天不亮要到逝者坟前祭奠,叫“复山”或“复三”。以后逢“七”的先一天下午五六点钟要给逝者“烧七”,就是烧黄表纸和纸钱来祭奠。若遇到带“七”的日子,则要避开,提前烧七。“三七”或者“五七”之期的前一天,要宴请宾客,隆重“烧七”,以显孝心和对亲朋好友的谢意。女儿、女婿要为逝者做“灵屋”、纸人纸马、童男童女、摇钱树、聚宝盆等,后来“与时俱进”,发展到做丫鬟、小姐、电视机、小轿车等,“三七”或者“五七”时将其焚化。焚化之前要写好“交单”,开列出全部所焚物品的清单,写清楚受用或收用者姓名,以防“他人”冒领。一般有个约定成俗的规定,就是男用“收”字,女用“受”字。此外,还有“烧百日”“烧周年”“烧生期”“烧圆满”等。

烧五七。在这些祭拜之日中,“烧五七”是最为庄严和隆重的。宋河有一句俗语“五七三十五,区皮山上望儿女”,意为“五七”这一天,逝者的魂灵在天空游荡,正等着儿女们祭奠他。所谓“区皮山”,就是在入殓时,主持丧事的道士或者阴阳先生要用纸钱画一个“区皮”(过去闷饭用的一种半圆形器具)形状的画,放在逝者足底,以祝愿其前往天堂之路顺利、快捷。

叫饭。三年守孝期间,要坚持“叫饭”,即每天早、中两餐,晚上不叫。一直到三年圆满整个丧事才算彻底结束。

如果不幸在外面死亡,宋河的规矩是不论年纪大小,不论辈分高低,遗体不得进入堂屋,此时,多在廊檐下停放,或者在屋外搭棚停放,以供祭奠。

丧葬之家,当年贴白色春联,次年贴黄色春联,第三年贴绿色春联,第四年回归到贴红色春联。

京山县档案局

欢迎提供京山记忆稿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嫁娶中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转载]民俗八字合婚
清代婚丧嫁娶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礼仪
【暖心】可爱的你:只要相爱,再老也要在一起
婚礼前一天新娘竟要求新郎多给三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