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屈家岭文化溯源辨

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原始文化中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它的分布几乎遍及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其范围南至湘北的澧水流域,北达汉水支流的豫西南一片。其分布中心在汉水以东的江汉平原。

  

自上世纪末以来,在探索屈家岭文化渊源问题上,学界学术观点分歧,至今未能取得共识。关于屈家岭文化的渊源,大致有以下诸说:1、屈家岭文化源于大溪文化说;2、屈家岭文化源于油子岭文化;3、也曾有屈家岭文化源于仰韶文化说的。笔者是屈家岭文化源于油子岭文化说者。为便于讨论,下面先分别介绍一下诸说的主要学术观点。本文拟在对江汉地区早于屈家岭文化的原始文化进行梳理的分析讨论中,论述屈家岭文化源于油子岭文化的依据。

  

一、 屈家岭文化渊源的不同论点

  

1、屈家岭文化源于大溪文化说。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配合长江中上游三峡大型水利建设工程和诸多建设工程的考古工作中,文物考古部门和各大学结合考古教学,在鄂西与峡江地区做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这一区域恰好是大溪文化的分布中心。考古所获的史前大溪文化资料较为丰富,且有的遗址发现含有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遗存,迭压在大溪文化层之上;以及大溪文化晚期的内涵中,出现有屈家岭文化早期的某些文化因素等现象。于是,不少学者则认定,大溪文化是屈家岭文化之源。一时间,屈家岭文化源于大溪文化说兴起。

  

如有学者认为,“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之间有若干共同点,有内在联系,……(一)在原始农业生产上,都以种植水稻为主。……(二)在石器中都有圭形凿。(三)在陶器中,某些器类有明显的承袭关系:(1)圈足器都很发达。(2)曲腹杯是大溪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在大溪、桂花树、毛家山、红花套等遗址都有出土,……值得注意的是曲腹杯这种器形一直延续到屈家岭文化早期,如朱家嘴、……屈家岭遗址早期也有出土……(3)朱绘黑陶是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早期共同的特征。大溪墓葬中出土的黑陶大部分在器表施朱绘……用弧形曲线构成的图案。桂花树的朱绘施于黑陶小壶和曲腹杯上,大致可以看出是绳索纹。屈家岭遗址早期出土朱绘黑陶330余片……施于曲腹杯等器形上,纹饰图案是用弧形曲线构成的,显然承袭了大溪文化朱绘黑陶的特点。(4)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可能渊源于大溪文化。在大溪文化中已经出现少量的蛋壳彩陶碗,施黑彩网格纹、羽毛纹等,有的施内彩,无论从陶质、器形和纹饰看,都可以说是屈家岭文化的前身。……(5)从大溪文化早期一直到屈家岭文化晚期都有施篦点纹的陶纺轮和陶球。(四)在葬式方面,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都有屈肢葬。……总之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差别,是本地区两个先后相承接的文化” 1。

  

亦有学者说:“屈家岭文化分布范围与大溪文化分布范围大面积重合,有明确的地层叠压关系,屈家岭文化且多迭压在大溪文化晚期上面,为屈家岭文化从大溪文化发展而来提供了地层依据。……大溪文化起源于湖北鄂西地区,起先向西,继而向北发展,直达江汉平原南部,甚至中部,成为屈家岭文化形成的基础。……以王家岗遗址上层墓葬与屈家岭遗址早期为代表,以黑陶为特征的这一期文化可划入大溪文化晚期,它是大溪文化向屈家岭文化发展的过渡阶段,从文化内涵、器形演变方面为大溪文化向屈家岭文化发展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2。

  

有的学者认为,“汉东地区以天门、京山为中心,新石器时代文化共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这就是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早期——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这四个时期互相衔接……”“在汉东也找到了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早期的地层迭压关系,如油子岭和谭家岭屈家岭文化早期都直接迭压着大溪文化油子岭类型……”3。

  

值得提出的是,持屈家岭文化源于大溪文化论者,扩大了大溪文化的分布范围,他们将汉水以东发生、发展于汉水流域的诸多与大溪文化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全都纳入了大溪文化,因此在论证上文化脉络难以理清。

  

2、屈家岭文化渊源于油子岭文化说。

  

屈家岭文化分布中心的汉水中游,自上世纪50年代,在配合水利建设工程中,考古发现了天门石家河聚落群址,于京山屈家岭遗址揭露了屈家岭文化之后,直至上世纪末,结合大学考古教学和学术课题探讨的需要,除集中在天门石家河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掘外,至今仅在江汉平原配合小型农田建设,零星地做过一些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在这一区域内,由于考古工作开展较少,故发现的早于屈家岭文化阶段的考古资料,远不及大溪文化发现的资料多。虽如此,但仅凭现知的京山油子岭、屈家岭,天门龙嘴、谭家岭下层等数处遗址上,早于屈家岭文化的考古资料,足已看出此区域内早于屈家岭文化的文化遗存,迥异于大溪文化;其文化内涵与屈家岭文化内在联系尤为紧密。

  

笔者认为,确认一种考古学文化的源流,关键是应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中,是否拥有相应数量承上接下的,贯穿于该文化始末的特征性器物。这是探索考古文化上下内在联系,确定文化性质或文化序列、谱系研究中的基本立足点,

  

大溪文化,是一支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山地至丘陵地带的原始文化,这支考古学文化的发生、发展中心在鄂西与长江中上游的峡江地区。屈家岭文化,则是发生、发展于汉水中游的汉水以东的丘陵与江汉平原接壤地带。二者应是两支发生、发展于不同区域的考古学文化,有着不同的物质文化传统。从生活用具看,大溪文化自始至终是一支釜、罐文化。其釜、罐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该区域距今7000多年左右,以釜、罐为主要炊器的(宜都县)城背溪文化4(图一)。而屈家岭文化一开始就是一支鼎文化。汉水中游江汉平原的鼎文化传统,就现已发现的考古资料看,可追溯至汉水以东距今6000多年前,以鼎为主要炊器的边畈文化。据边畈遗址发掘者分期统计,在钟祥边畈遗址一、二期以粗泥和夹炭红陶为主的16座墓中,陶器的主要组合是鼎,“有些灰坑里全都是鼎”,“鼎是边畈数量最多也最有特色的器形,约占陶器总数的一半” 5。绝大部分鼎足上端都饰有按窝也是其文化特色之一(图二)。发掘者初步调查了解,这类文化遗存的分布,在汉水以东除钟祥边畈外,在钟祥肖家店砖瓦厂,黄陂程家墩、河李湾下层、涂家山、城隍庵,云梦胡家岗等遗址上都有发现。这支早于油子岭文化的边畈文化遗存中众多的鼎,足以显示汉水流域江汉平原的原始文化,有着用鼎的文化传统。

  

以泥质和夹砂红陶系为主的油子岭文化,继承了边畈文化的釜形鼎及其鼎足上端多有按窝的特色,同时在其文化内涵中,也萌发了屈家岭文化的卷边扁足鼎,壶形器与具有屈家岭文化彩饰的薄胎和蛋壳彩陶小杯、薄胎和蛋壳彩陶碗、彩陶钵、彩陶盆和彩陶小罐等文化因素。油子岭遗址一期(即油子岭文化层)之上的二、三期与屈家岭遗址一期(即油子岭文化层)之上的二、三期(注:屈家岭第三次发掘),是屈家岭文化早期遗存,其陶系中的泥质黑陶数量增加,以黑陶为主;其中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物明显增多,除蛋壳彩陶小杯、蛋壳彩陶碗、壶形器外,出现了屈家岭文化典型器中的双腹碗、高圈足杯和彩陶纺轮等,鲜明地显示了油子岭文化孕育屈家岭文化的发展进程。

  

孟华平先生在其著述中认为,“屈家岭文化不可能源于大溪文化。一则两者的文化传统不同,大溪文化以釜罐为特质,屈家岭文化以鼎为特质。二则两者的发展方向不同,大溪文化在油子岭文化的冲击下,其分布范围由东往西退缩,屈家岭文化的分布范围在油子岭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涵盖了长江中游地区的大部分区域。三则两者的文化渊源不同,大溪文化主要源于城背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则主要源于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在陶系、纹饰和典型器物组合方面与油子岭文化有明显的承袭关系。如黑、灰陶的比例增加占主要地位,弦纹流行,鼎、碗、壶、罐等典型器物的演化轨迹清晰等。所以,大溪文化的消亡是屈家岭文化扩张的结果”。“边畈文化主要发现在汉东地区,……早期以夹炭红衣红陶为主,少量黑陶,细绳纹较多,还有按窝纹等。晚期夹炭陶减少,流行弦纹、刻划纹和戳印纹。典型器物为鼎、釜、罐、钵、器座、碗、盆等,其中鼎的数量最多。它相当于大溪文化早期,绝对年代约在距今6900~5900年左右”。“油子岭文化继承发展了边畈文化的主要特征,黑陶数量增加,弦纹、按窝纹继续流行,鼎、罐、器座、钵等在边畈文化中都找得到前身。它们的分布区域基本一致,都以鼎为主要炊器,可以说边畈文化是油子岭文化的主要渊源” 6。

  

在探讨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中,不少学者否定了屈家岭文化源于大溪文化说。

  

张之恒先生在《试论大溪文化》中认为,“从两种文化的分布来看,大溪文化分布在汉水以西的鄂西地区,但遗址较密集以有早期遗存的中心地区,则在漳水以西和秭归以东的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分布……其中心地区则在江汉平原。……从两种文化的地层关系来看,虽在桂花树、红花套和关庙山等遗址发现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有地层叠压关系,但这种地层叠压关系只是屈家岭文化晚期地层叠压在大溪文化层之上,而没有发现含屈家岭文化早期遗存的文化层叠压在大溪文化层之上。如没有后一种地层叠压关系,是不能证明屈家岭文化是从大溪文化发展来的。一个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和受其影响的地区,其遗存的性质是不同的。中心地区是该文化系统发展的地区,其文化发展的系统性强,来龙去脉清楚。中心地区的文化内涵比较单纯……两种文化相接壤的地区,其文化遗存中往往含有两种不同的文化因素。……江汉平原以西地区,既是大溪文化的分布地域,同时又受到屈家岭文化的影响,故在大溪文化之末,出现一种既含有大溪文化晚期因素,又含有屈家岭文化因素的文化遗存。……可知屈家岭文化并非大溪文化的发展,屈家岭文化究竟由何种文化发展而来,应从其中心地区即江汉平原去寻找线索” 7。

  

吴汝祚先生在《大溪文化综论》中谈大溪文化的分期时说,“宜昌中堡岛遗址,在地层堆积上,下层为大溪文化层,压在大溪文化层之上的是中堡岛第二期文化,也有认为是属屈家岭文化,(此是发掘报告发表前的分期,报告中认定第四、五期是屈家岭文化——笔者注)我们认为它与屈家岭文化的文化特点有异,暂以中堡岛第二期(即报告定的四、五期)文化命名为宜。……大溪文化的去向问题,在这一地区内晚于大溪文化的是中堡岛第二期(即报告中的四、五期)文化。……中堡岛第二期(即报告中的四、五期)文化是大溪文化的继续” 8。

  

吴先生认为,“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这两种不同意见的产生,其原因之一是对两个文化之间的继承关系和影响关系如何区别,存在不同的看法,因此,笔者首先要明确有怎样的关系才能是继承的,除此以外,其它方面的只能是互相影响了。决定两个文化有继承关系的主要关键是文化特点上的一组代表性器物,尤其是在陶器上有着先后的演变关系,其它的因素只能是辅助性的,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若是有前后的继承关系,也应该是屈家岭文化的一组代表性器物,是继承大溪文化演变下来的,若这两个文化的代表性器物的组合,存在大的差别,那就难于说明这两个文化有着发展上的继承关系。……大溪文化的一组‘最典型器物’,未见有向屈家岭文化演变的趋向。屈家岭文化的双腹鼎、双腹豆、双腹碗,壶形器以及蛋壳彩陶杯和碗、彩陶纺轮等一组器物,……在大溪文化中目前还难于找到它的根源,因此,现今还不能认为大溪文化发展为屈家岭文化” 9。

  

3、屈家岭文化源于仰韶文化说。

  

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配合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的考古发掘中,有部分史前遗址里,发现屈家岭文化层,迭压于仰韶文化或含有仰韶文化因素的遗存之上。于是有学者提出,屈家岭文化源于仰韶文化说。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虽然是一支鼎文化,但正如鄂西与峡江地区的大溪文化一样,仰韶文化南缘的汉水中上游与丹水流域,是屈家岭文化向北发展的扩展区,而这里也是仰韶文化南进的边缘区,在这里的仰韶文化内涵中,见不到孕育屈家岭文化典型器物群的萌芽因素。因此,屈家岭文化源于仰韶文化说,亦难以成立。不过持此说者极少。

  

二、大溪文化和油子岭文化是不同性质的两支考古学文化

  

以上屈家岭文化源头的三说中,最后一说似已排除。目前的争论点主要是前两说的意见分歧。分歧的焦点,在于大溪文化与油子岭文化是否为同一性质的考古学文化?屈家岭文化源于大溪文化论者,将江汉地区所有早于屈家岭文化的红陶系文化遗存全归入了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被纳入大溪文化中的油子岭类型。原因是仅看陶系,而缺乏对文化内涵有否共性的分析。下面我们不妨再了解一下大溪文化和油子岭文化各自拥有的陶器组群,以及大溪文化晚期与屈家岭文化早期的差异。

  

1、大溪文化。大溪文化以川东巫山大溪遗址首先发现而得名。在巫山以东的峡江两岸至鄂西和鄂西南地带,考古发现有大溪文化遗存的遗址很多,目前所知,仅宜昌地区已发现大溪文化遗址40余处。在大溪文化分布区,经过发掘的主要遗址有宜昌杨家湾、中堡岛、清水滩、龚家大沟、伍相庙,秭归朝天嘴,宜都红花套,枝江关庙山,松滋桂花树,江陵朱家台、毛家山和公安王家岗遗址……等约17处10。大溪文化的陶器,早期以夹砂和夹炭红陶为主,灰、黑陶数量很少,中期以泥质红陶居多,红陶大多施有红衣,外红内黑陶较为普遍,有一定数量的褐、灰陶与黑陶。晚期外红内黑陶占相当比例,黑陶数量显著增加。陶器胎壁一般较厚,多以泥条盘筑法制成,器口多经慢轮修整,晚期始见轮制器。纹饰早期只见少量的弦纹和镂孔,中期纹饰特点为瓦棱纹、戳印纹、篦点纹、篦划纹和网纹等;彩陶早期少见,中期彩陶有所增加,晚期彩陶衰退,彩纹有平行带纹中夹横人字纹、绳索纹、漩涡纹、窗楞纹、弧形三角纹和草叶纹等;以绳索纹、平行带纹中夹横人字纹和窗楞纹为其特色。器形以圈足器、圜底器为主,较少平底器,极少三足器;常见器形有釜、罐、杯、碗、盘、钵、盆、豆、壶、瓶、瓮、器盖、支座、器座等,晚期出现了小型鼎。

  

大溪文化以其器形中的釜、多式罐、曲腹杯、折敛口浅腹圈足盘、细颈壶、深腹豆、筒形瓶、有颈直壁瓶和支座等一组陶器群为其文化特色(图三)

  

2、油子岭文化。以京山油子岭遗址一期的文化遗存而得名11。油子岭文化集中分布于汉水以东。发掘所知有此类文化遗存的遗址,除京山油子岭一期外,有京山屈家岭一期12、天门龙嘴下层与一期墓葬13、谭家岭一、二期14、钟祥六合下层15、黄冈螺蛳山下层等文化遗存16;调查发现此类文化遗存的遗址,有天门姚岭、段家湾、西龙、谢湾、唐马台等遗址17。

  

油子岭文化的陶器以泥质或夹炭红陶为主,红陶多施红衣;黑陶次之,灰陶极少。纹饰有叶脉形附加堆纹、弦纹、按窝、指甲纹、戳印纹、压印纹、刻划纹、镂孔等。彩陶有蛋壳彩陶、薄胎彩陶和厚胎彩陶三种:薄胎与蛋壳彩陶彩饰为橙黄或灰黄色地、黑彩,多饰于杯口沿内壁和碗腹表与底部;彩纹图案以平行横带间夹卵点、斜线、豆荚纹等组成,碗底彩纹似风轮状图案;厚胎彩陶极少,红地和白地、黑彩,彩纹图案有花瓣纹或以圆点、弧线三角组成,此类具有庙底沟特色的彩饰,应来自北面仰韶文化的影响。陶器的主要器形有鼎、釜、杯、碗、盘、盆、豆、罐和器盖等;以鼎的数量最多,均为小型鼎。有扁足、扁锥足和卷边扁足釜形鼎,矮圆锥足罐形鼎和盆形鼎等。

  

油子岭文化以各式釜形、罐形鼎、蛋壳彩陶杯、薄胎或蛋壳彩陶碗、带盖碗、附盅圈足盘、壶形器、带盖深腹豆、带盖假圈足罐等一组陶器群为其文化特色(图四)。

  

从剖析以上两支考古学文化了解,大溪文化与油子岭文化虽都以红陶系为主,均多圈足器,但其陶器组群迥异,各具特色,前者是一支釜、罐文化,后者是一支鼎文化,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大溪文化所具有的代表性器形,曲腹杯、细颈壶、筒形瓶、有颈直壁瓶和支座等,在汉水以东的油子岭文化类红陶系文化遗存中无踪迹可寻,显然,大溪文化与油子岭文化,二者在文化内涵上无共性可言。持屈家岭文化源于大溪文化论者,将分布于汉水中下游东部,与大溪文化不同分布区域的,文化内涵截然不同的油子岭文化类红陶系遗存均归入大溪文化,将油子岭文化作为大溪文化中的一个类型,实无依据。

  

3、屈家岭文化早期(有称屈家岭下层文化)18。是一支以黑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目前所知,含此类文化遗存的遗址有:京山油子岭的二至三期19、京山屈家岭下层与第三次发掘的二期与三期的一批墓葬20、京山朱家嘴21、天门龙嘴遗址1989年发掘的墓葬与2005年发掘的早期22,钟祥六合上层与墓葬23,黄冈螺蛳山第二次发掘的一批墓葬24和武昌放鹰台下层与一、二期墓葬25等。

  

屈家岭文化早期以泥质黑陶为主,泥质灰陶和泥质红陶次之,其中有极少的夹砂陶。器表以素面为主,纹饰陶很少,主要有弦纹、镂孔,少量附加堆纹,极少彩陶和朱绘陶。彩纹有条纹、横带纹、网格纹等,分别饰于杯、碗和壶形器上。主要器形有鼎、甑、碗、杯、盘、簋、盆、盂形器、罐、器盖和器座等。屈家岭文化早期的罐形、釜形鼎,亦均为小型,已不见红陶小鼎,出现不少带盖黑陶鼎。新出现的器形有簋形、豆形、罐形甑,有领弧腹小平底罐,橙黄、橙红陶斜腹小杯、斜腹彩陶杯(橙红地、黑带彩饰于杯口沿内周壁)、高圈足杯、曲腹杯,斜弧腹碗、双腹碗(或双腹豆),三个角形纽器盖和彩陶纺轮等(图五)。这类黑陶文化遗存,虽继承了不少油子岭文化因素,但它的陶系已起了显著变化,其陶器群内出现的大批新器形,多为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故有学者亦将其称之为油子岭文化发展至屈家岭文化的过渡期文化遗存。

  

这类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京山屈家岭遗址下层,因在文化内涵上与其上层文化遗存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发掘者将其上下层文化遗存分为了早、晚两期,在晚期文化遗存命名为‘屈家岭文化’后,随之,亦将下层文化遗存称为了屈家岭文化早期。此后曾有学者提出应另名为‘屈家岭下层文化’为宜,但学界已约定俗成地将其称为‘屈家岭文化早期’了。

  

4、以黑陶为主的大溪文化晚期遗存。

  

屈家岭文化源于大溪文化论者,也有将大溪文化晚期遗存,全归入到屈家岭文化早期的。如有学者在《试论大溪文化》中说,“原来认为屈家岭文化早期遗址,仅有武昌洪山放鹰台、京山朱家嘴和屈家岭三处。其实不然,在原属大溪文化分布区里,近几年发现了好几处屈家岭文化早期遗址和墓葬,如湖北公安王家岗的上层墓葬,湖南安乡度家岗的墓葬,安乡划城岗遗址的中一期地层和同时期的墓葬等” 26。

  

大溪文化晚期,黑陶显著增加,红陶大量减少。陶器以泥质黑陶为主,灰陶次之,红陶较少。纹饰有弦纹、镂孔、戳印纹、刻划纹、指窝纹、竹节纹、篦点纹、朱绘和彩饰。器形有釜、小型罐形鼎,曲腹杯、斜弧腹、弧腹圈足碗,平底钵,深腹豆,细颈壶,葫芦形壶、变形壶形器,有颈直壁瓶和有颈枣形瓶,有领扁腹或折肩尊形圈足罐、有领直腹壁微弧或垂腹大平底罐、有领鼓腹或直腹壁极矮圈足小罐、器盖和器座等27(图六)。

  

总观大溪文化晚期遗存,虽亦以黑陶为主,但其文化内涵中除出现了小型鼎外,其拥有的陶器组群中,较多的细颈壶,有颈直壁瓶、有颈枣形瓶和较多的各式罐等罐类、瓶类器,呈现出的仍然是迥异于屈家岭文化早期遗存的大溪文化特色,几乎见不到屈家岭文化的因素,更无孕育屈家岭文化的迹象。

  

三、大溪文化晚期与屈家岭文化早期的关系

  

1、大溪文化晚期陶系突变的分析

  

以鼎为特色的油子岭文化在向西发展过程中,已开始冲击着大溪人的传统文化,在大溪文化早期的釜、罐生活用器中,即已出现了少数鼎类器;随后屈家岭文化早期继续西进,与大溪文化中期后段相撞,促进了大溪人的制陶技术,使大溪人的传统文化又一次受到冲击,原为夹炭或夹砂红陶为主的大溪文化,在其晚期,陶生活用器的陶系突变,泥质黑陶用器猛增。然而,屈家岭文化早期的撞击,并未能改变其原有的文化格局,大溪文化晚期在以黑陶系为主的陶器群中,除普遍增添了少许屈家岭文化早期的鼎类器外,其文化内涵仍然是以其大量的曲腹杯、较多的细颈壶,有颈直壁瓶、有颈枣形瓶等瓶类器等为主的大溪文化特色28。

  

正如吴汝祚先生所说,“大溪文化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内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它的文化特征,在陶器上以圈足盘、圈足碗、曲腹杯、筒形瓶、和支座等为特征,以这一个特征来衡量大溪文化的分布范围,其南界大体是在松滋和澧县之间。其东界在江陵、沙市一带,汉水两侧是分属两个不同的考古学文化,西侧为大溪文化,它再向西直到四川的巫山等地,大体是在巫峡境内,在这一地域范围内早于大溪文化的为城背溪文化,晚于它的是中堡岛第二期文化(此乃报告发表前的分期,即发掘报告中的第四、五期),它们自成一个发展系列” 29。大溪文化晚期的文化内涵中,看不到屈家岭文化的萌发因素。将大溪文化晚期纳入屈家岭文化早期同样是缺乏依据的。

  

2、发展中的屈家岭文化早期

  

屈家岭文化早期向西扩张的同时,大溪文化早期的一支,也在向其东面和东南面发展,其发展面已达江汉平原的西缘和南缘,扩大了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早期的交汇空间,为此,屈家岭文化早期也或多或少地融合了大溪文化的某些因素。以屈家岭文化早期普遍出现的,大溪文化典型器中的曲腹杯最为明显;在屈家岭文化早期有的类型中,还出现有大溪文化的朱绘黑陶,朱绘的彩饰是大溪文化特色的绳索纹。

  

四、结束语

  

通过梳理江汉地区早于屈家岭文化的原始文化后得出的结论是:

  

1、大溪文化与油子岭文化各具特色,有着各自的文化源流。

  

大溪文化早、中期与油子岭文化,虽都以夹炭或夹砂红陶为主,但文化性质不同,有着各自的文化传统。由于它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基本相同,所以都以种植水稻的农业为其主要经济来源。又因南方空气潮湿,可能是隔潮的需要,生活用器中均多圈足器。然二者分布中心的地理位置不同,文化内涵各异,并有着各自的文化源流。

  

(1)大溪文化的源流。大溪文化源于鄂西一带的城背溪文化。考古发现,鄂西至峡江地区,自距今7000多年前的城背溪文化至5000余年的大溪文化晚期,以釜、罐为特色的考古文化一脉相承。在峡江地区,继大溪文化晚期之后,是一支受屈家岭文化影响的,仍以釜、罐以主,保留有大溪文化典型器中的曲腹杯、筒形瓶(报告中称为直腹杯)、细颈壶(报告中列入了罐)和支座等文化因素的,峡江地区具有地域特点的中堡岛四、五期文化遗存(笔者暂称之为后大溪文化)30(图七),它们的发展自成系列。在江汉平原边缘地区的大溪文化晚期后段,或被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所取代,或消失在石家河文化之中(如松滋桂花树等遗址大溪文化之上的文化遗存)。

  

大溪文化是以其陶生活用器中的釜、多式圈足或平底罐、支座、浅腹圈足盘、曲腹杯、细颈壶、筒形瓶和各式瓶等一组器物群,表现了它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色。虽然早、中期即已出现了鼎,但釜、罐仍是其主要炊器;晚期文化遗存,虽陶系突变以黑陶为主,但仍以釜与大量的罐、曲腹杯,较多的细颈壶和瓶等瓶类、罐类器等为其文化特色,其文化格局未变。

  

发源于汉水以东的鼎文化,对鄂西地区的大溪文化冲击和影响较大,对峡江一带的大溪文化影响较小,鄂西地区大溪文化内涵中的屈家岭文化因素,较峡江沿岸大溪文化遗存中的屈家岭文化因素要多,而峡江东部大溪文化遗存中的屈家岭文化因素又较峡江西部要多31;显然是汉水以东的鼎文化向西扩张势力越远越小的反映。在鄂西和峡江地区大溪文化中虽普遍出现了鼎,但鼎类器仍然是少数,其用釜、罐文化的传统未变;位于江汉平原边缘的大溪文化,受鼎文化的冲击最大,如在松滋桂花树32,公安王家岗一期33等大溪文化中已不见釜类炊器,鼎似已取代了釜,然大溪文化以罐、壶、瓶类的陶器群本色未变。

  

(2)油子岭文化的源流。油子岭文化源于边畈文化。考古发现所知,汉水流域的江汉平原,自距今6000多年以鼎为主要炊具的边畈文化至油子岭文化,到44000余年的屈家岭文化,以鼎、甑(屈家岭文化早期的屈家岭二期出有圈足甑、放鹰台出有豆形甑、螺蛳山出有小型簋形与罐形圈足甑、屈家岭文化为盆形圈足甑)为特色的考古文化一脉相承,自成系列(图八)。

  

油子岭文化是以其陶生活用器中的各式小型鼎、蛋壳彩陶杯、薄胎或蛋壳彩陶碗、带盖碗、附盅圈足盘、带盖深腹豆、带盖假圈足罐和壶形器等陶器群,显示了它与大溪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色。

  

屈家岭文化早期在与大溪文化接触交汇中,吸收了大溪文化的曲腹杯、朱绘黑陶等少许文化因素,至屈家岭文化时期大溪文化因素即已消失。

  

2、油子岭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内在联系。

  

分布于汉水以东的京山油子岭一期遗存和屈家岭一期(注:屈家岭第三次发掘)以红陶系为主的油子岭文化中,已萌发有屈家岭文化的卷边扁足鼎、蛋壳彩陶碗、蛋壳彩陶杯、壶形器等典型器;以叠压在油子岭文化层之上的二、三期为代表的,即汉水流域以黑陶系为特征的屈家岭文化早期遗存,继承了油子岭文化的罐形、釜形小鼎、卷边扁足小鼎、带盖罐、带盖豆、壶形器、蛋壳彩陶碗等器形,同时,已普遍出现了屈家岭文化的卷边扁足鼎;新出现了双腹碗或双腹豆、高圈足杯、盂形器和彩陶纺轮等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此类遗存中屈家岭文化因素明显较前增多,其发展脉络充分说明,分布于汉水以东,类同于油子岭遗址二、三期和屈家岭遗址二、三期(一批墓葬),以黑陶系为主的鼎文化,是在油子岭文化基础上的延续发展,其中拥有了的一批屈家岭文化典型器,已呈现出屈家岭文化形成前的早期面貌,它是油子岭文化发展为屈家岭文化的过渡期文化遗存。(笔者认为,油子岭报告中定为屈家岭文化的第三期遗存中,虽有不少屈家岭文化因素,但仍以黑陶系为主,仍然是屈家岭文化早期的小型鼎,应尚在早期向屈家岭文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属屈家岭文化早期晚段)34(图七)。

  

为此,屈家岭文化发生、发展的文化谱系应该是,边畈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早期~屈家岭文化。油子岭文化孕育发展了屈家岭文化的脉络是清晰的,显而易见的。

  

(发表于《江汉考古》2010年4期)

 作者王劲

  

注释

  

1 李文杰:《试论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仰韶文化的关系》.《考古》1979年第2期。

  

2 向绪成:《浅议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

  

3 张绪球:《江汉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都城背溪》壹 城背溪。文物出版社2001年。

  

5 荆州博物馆内部资料。张绪球著:《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二、江汉平原北端以边畈为代表的文化遗存(第164~165页)

  

6 孟华平著:《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第三章第一节长江中游考古学文化与类型的源流及相互关系。(第156~157页)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7 张之恒:《试论大溪文化》.《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

  

8 吴汝祚:《大溪文化综论》.《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

  

9 吴汝祚:《宜昌中堡岛遗址第四期文化性质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江汉考古》1989年第1期。

  

10 1、四川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记略,《文物》1961年第11期。

  

2、四川省博物馆:《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

  

3、卢德佩:《宜昌地区原始文化综述》.《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

  

4、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王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5、宜昌地区博物馆:《宜昌县杨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

  

11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京山油子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94年第10期。

  

12 屈家岭考古发掘队:《屈家岭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92年第1

  

13 1、天门县博物馆:《天门龙嘴遗址调查》.《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天门市龙嘴遗址2005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8年第4期。

  

14 石河考古队:《石河遗址群1987年发掘简报》第10~11页,《文物》1990年第8期。

  

15 荆州地区博物馆等:《钟祥六合遗址》.《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发掘队:《湖北黄冈螺蛳山遗址的探掘》.《考古》1962年第7期。

  

17 1、天门县博物馆:《天门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洪山南麓史前聚落调查——以石家河为中心》表二、大洪山南麓史前聚落调查简表。《江汉考古》2009年第1期。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科学出版社1965年。

  

19 同11。

  

20 同12、18。

  

21 湖北省文管会:《湖北京山朱家嘴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考古》1964年第5期。

  

22 1、张绪球著:《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2、同132。

  

23 同15。

  

24 湖北省黄冈地区博物馆:《湖北黄冈螺蛳山遗址墓葬》.《考古学报》1987年第3期。

  

2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昌放鹰台》文物出版社2003年。

  

26 何介钧:《试论大溪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27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王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28 同27。

  

29 同8结语,第41页。

  

30 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湖北宜昌中堡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2期。

  

31 同102。

  

32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松滋县桂花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6年第3期;

  

33 同27。

  

34 同18、11油子二、三期。

  

此文2009、12、22发出

  

图一 城背溪文化

  

1、2、3.釜 4、5.罐 6、7.盘 8.支座 9.壶(湖北宜都城背溪出土)

  

图二 边畈文化

  

1、2、4.鼎 3.釜 5.罐 6.碗 7.钵(湖北钟祥边畈出土)

  

图三 大溪文化

  

1、2、3.釜 4.罐 5、6.细颈壶 7.直壁瓶 8.彩陶单耳杯 9、14、15.碗

  

10、11.曲腹杯 12、13.豆 16、17.盘 18、19.筒形瓶 20.支座

  

(1、2、8、9、16.湖北枝江关庙山,4~7、10~13、18、19.湖北松滋桂花树,3、14、15、17、20.湖北宜昌中堡岛出土)

  

图四 油子岭文化

  

1~4.鼎 17.按窝鼎足 5、11.罐 6、7、8.豆 9、15.壶形器 10.盖碗 12、13、14.盘 16.盆 18.蛋壳彩陶杯 19、25.蛋壳彩陶碗 20~24.蛋壳彩陶片 26.盆

  

(1、2、4~7、9~16、18、19、26.湖北京山油子岭,3、8、25.湖北天门谭家岭,17.湖北京山屈家岭,20~24.湖北黄冈螺蛳山出土)

  

图五 屈家岭文化早期

  

1、2.鼎 12.按窝鼎足 3.罐 4.甑 5、10.蛋壳彩陶杯 6.碗 7.盖豆 8、9.豆 11、17.壶形器 13.彩陶纺轮 14.高圈足杯 15.盂形器 16.蛋壳彩陶碗

  

(1、2、12.湖北京山屈家岭,3~7、11、13、14、15.湖北京山油子岭,4、9、10、16、17.湖北天门石家河谭家岭,8.湖北武昌放鹰台出土)

  

图六 大溪文化晚期

  1. 鼎 2.豆 3.盘 4、7.碗 5、16.罐 8、10、17.高领罐 6、9、11、13.细颈壶 12.壶形器 14、15、19、20.瓶 18.曲腹杯(湖北公安王家岗出土)


  

图七 后大溪文化

  1. 鼎 2、4.豆 3、6.碗 5.盘 7.盆 8.釜 9、14.高领罐 10、11.细颈壶 12.缸 13.曲腹杯 15.蛋壳彩陶杯 16.甑 17.彩陶纺轮 18.盂形器


  

19.大口罐 20.壶形器 21.高圈足杯(湖北宜昌中堡岛出土)

  

图八 屈家岭文化

  1. 鼎 2.豆 3.壶形器 4.高圈足杯 5.碗 6.杯 7、13.蛋壳彩陶碗


  

8.甑 9.罐 10.陶球 11、12.彩陶纺轮 14.缸 15.蛋壳彩陶杯 16.盂形器

  

(1~14、16.湖北京山屈家岭,15.湖北天门石家河邓家湾出土)

京山市档案局

为京山建档打造京山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欢迎提供稿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屈家岭文化崛起,城邦林立的年代,长江中游地区人们的生活日常
中国黑陶发展简史
铜石并用时代早期 仰韶、王湾和大河村
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上游文化
《人类艺术万年史-008》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下)
考古发现证据:蚩尤残部南下江汉平原成为“苗蛮”形成的肇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