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的如何打造组织能力?
“坚持原创,敬请关注”

前几天,我和一个客户交流,问到疫情对他们的影响。

客户老板说,疫情是对他们的业务有些影响,但目前自己最头疼的,不是疫情的问题,而是内部组织能力的问题,总感觉整个组织乏力,怎么推也推不动。

这个客户的规模已经超过50亿,正在向100亿冲击。

的确,要跨越百亿门槛,组织能力的问题,必然要面对。

而且,规模越大,组织能力的问题就会越突出。

那么,到底什么是组织能力?

1991年,Grant、Amit等人最早提出“组织能力”这一概念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定义非常多,我个人还是最偏爱杨国安教授的说法,“组织能力就是团队整体的战斗力”。

美的在54年的发展历程中,过十亿、破百亿、超千亿,预计2021年达到3000亿以上,一路走来,美的团队整体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那么,美的是如何打造组织能力的呢?

主要是做到了6个匹配:

组织和业务匹配

人才和发展匹配

权力和责任匹配

利益和业绩匹配

财务和经营匹配

行为和文化匹配


我逐个来说。




1

组织和业务匹配


美的以变革著称。

这种变革,首先体现在组织上。

美的历年来数不胜数的组织变革,也并不是每一次都成功,但是每一次组织变革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匹配业务的变化。

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美的不断地调整组织,来实现与业务相匹配。

我们来看美的经典的3次组织变革。

1、多元化业务下,催生出的事业部制组织

美的1980年做风扇、1985年做空调、1992年做电机、1993年做电饭煲等小家电。

实际上,美的在1980~1996年的16年间,组织架构有过多次调整,特别是1993年上市之后,精简了职能部门,又增设了工厂,来应对不断扩大的业务,但由于都是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体制内,所以并没有解决多元化业务的组织匹配问题。

特别是到了1996年,首次出现业绩大幅下滑,从25亿跌至不足22亿,美的不得不坚决走向了分权管理的事业部制的组织模式,组织才真正匹配了多元化的业务,之后就此迎来了高速发展,不到4年时间突破百亿。

2、组织的分治管理,保证业务整体性发展

事业部制的组织体制,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美的随着多元化业务的快速扩张,事业部不断裂变,到2002年时集团下属经营单位,达到近20个之多,但是各事业部组织之间,资源浪费、彼此脱节、盲目投入、效率低下等问题开始出现,组织的分散越来越限制了业务的整体发展。

2002年,业绩增长出现停滞,仅比上一年增长3%,组织和业务不匹配的情况又出现了。

美的这时所做的组织变革,就是解决过于分散的组织结构问题。

主要是通过成立3个二级集团,来进行业务重组的分治管理。

首先,把上市部分和非上市部分,也刚好是家电制造和非家电制造部分,先做分离,再做整合。非家电制造部分,包含房产、IT、物流、钢材配送等公司,整合为威尚集团,统一管理。

然后,把大家电和小家电进行分离,再做整合。

大家电,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冰箱等事业部,整合为制冷集团。

小家电,包括生活电器、微波炉、风扇、饮水机、热水器等事业部,整合为日用家电集团。

通过这样分治管理的组织设置,保证了相关业务的整体性,组织再次匹配了业务发展。

3、组织的扁平,确保业务的一致和快速

2012年,方洪波执掌美的后,变革的第一刀,就是砍向了组织。

因为这时候,美的二级集团通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开始变得过大过重,而且各自为政。

从整个美的来看,架构繁、层级多、组织密,有些业务甚至因此尾大不掉。

组织上的庞大笨重,体现为业务上的发展无序,亏损业务、无效业务、低价值业务增多。

过千亿的美的,此时大而不强、明显虚胖。

业务不可能背负着巨大的组织包袱,快速奔跑。

这时候的组织,只有先进行减负,才能匹配业务。

美的做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组织扁平化变革,直接取消了二级产业集团,大幅缩减总部职能部门,合并多个事业部,明确了“小集团、大事业部”的组织模式。

与此同时,建立“一个美的、一个体系、一个标准”的组织原则,在组织和流程上,先保证了业务的一致性,再实现业务的加速。

以上是美的通过组织变革,来匹配业务发展的3个案例,更多的案例在《美的是怎么做组织变革的?》一文中,详细描述了8个阶段,还有相应的组织架构图,可以作为进一步的参考。

总之,作为组织能力打造的第一关,匹配业务的组织设置,至关重要。

因为,如果组织不能匹配业务,就必然会阻碍业务,这道题没有第三个选项。




2

人才和发展匹配


我在管理咨询过程中,看到不少企业老板,销售碰到问题,就去外面挖个销售牛人;制造交不了货,再去外面挖个制造牛人;碰到什么问题,就挖什么样的牛人过来。

这样的做法可行吗?

创业初期没有问题,短期应急也没有问题。

但是,对于组织能力的打造,这种靠牛人堵抢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并不可靠。

因为一旦销售牛人离开,销售会被打回原形;制造牛人离开,制造又被打回原形,能力只是牛人个人的能力,不是组织的能力。

美的很早期的时候,也会非常依赖个人,我原来在美的就会看到一种情形,“换手如换刀”,换个总经理,业绩真的就会不一样,但是这个时间不长。

从创始人何享健,到接班人方洪波,都非常有意识地在人才这个维度上,进行组织能力的打造。

一个人才,是个人能力;

一批人才,才是组织能力。

一个人才,有作用;

一批人才,才有意义。

那么,是不是所有岗位都需要大批人才?

我们可以回答“是”,但实际上很难做到。

毕竟,再大的企业,资源都有限,也没必要全部豪华配置。

这就涉及到人才要和发展战略相匹配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大水漫灌的人海战术。


美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战略重心,通过招聘、培养、薪酬倾斜等相结合的方式,经过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高密度的人才饱和式攻击,从而在所需的战略发展领域内,形成组织能力。

我举3个例子。

1、营销的组织能力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家电市场还是跑马圈地的时代,营销能力决定胜负。

1997年,方洪波担任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当时的销售体系还是很多顺德本地人员,整个销售队伍老化、能力不足,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方洪波决定招聘大学生做业务员。

当年,美的空调共招收了19批全国各地的营销人员,方洪波亲自招聘、亲自培训。

到1998年,这支300名大学生组成的营销队伍,实现了150%的增长。这批人才又经过两年的市场锻炼,美的营销能力也跃升了一个台阶。

2、经营管理的组织能力

美的在1997年,确定事业部制作为基本的组织模式。

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事业部都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体,所以在战略发展重心上,长期面临经营管理的组织能力打造。

创始人何享健,在交接班时曾在内部说,“自己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培养、磨练、打造了一大批年轻化、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在经营实践中形成了全行业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详情点击链接阅读《美的如何打造职业经理人队伍?》

正是何享健十多年的持续投入和打造,美的不论如何进行组织变革,都不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因为这已经形成了美的的组织能力。

3、科技研发的组织能力

科技研发,是美的最新的战略发展重心。

目前,我们还不能说,美的已经像前两项能力一样,形成了科技研发的组织能力。

但是,美的在科技人才的引进和投入上,饱和式攻击的密度和强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美的中央研究院的三任院长,都是方洪波亲自找回来的。

研发人员的数量和结构,近几年大幅改善,既有领军人物、科学家,也有高素质人才、尖端人才。

至2021年末,已有加盟院士17人,专家45人,外籍专家超过500人,研发技术人员超过17,000人,占比超过12%,其中硕博比例超过50%。

从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到,美的正是通过先确定战略发展所需的组织能力,然后在该领域砸资源、重投入,形成批量性人才,再进一步打造出该领域的组织能力。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有了批量性人才,不一定能形成组织能力。

但没有批量性人才,肯定不能形成组织能力。

批量性人才只有与战略发展相匹配,才可能形成组织能力。




3

权力和责任匹配


我去到每一个行业,几乎都能见到美的人,美的不愧是出了名的“黄埔军校”。

我见到的美的人中,多数都在其他企业担任中高管,他们和我聊天的时候,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原来在美的做事,感觉是在跑步;现在在这里做事,感觉往前走一步都很艰难。”

这种处处掣肘的情况,主要就是因为权力和责任没有匹配。

这些挖过去的美的高管,往往被赋予重任,组织上确实给了部门总监、中心总经理,甚至公司副总裁的职位,但实际做起事来才发现,职位很大、权力很小。

部门招个基层员工,要去到老板批;报销费用,超过千元要去到老板批;推动项目,其他部门都可以说不……

总之,只是在职位上被尊重,责任上被器重,权力上嘛,说得不严重,是可轻可重,说得严重,是无足轻重。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与美的敢于放权、大胆分权的做法相差甚大,所以他们才会感觉悬殊,施展不开手脚。

我在不少企业见过模仿美的的《分权手册》,形式上都大同小异,执行上却天差地别。

美的是严格按照《分权手册》来执行,每半年都有修订,修订完继续严格执行。

在美的是责任越大,权力越大。

例如大事业部的规模和利润目标高、责任大,所以在很多事项的审批权上、费用额度上,也给得大。

我再说一个具体的小例子。

十几年前,我部门有一个入职三个月的女孩子,负责人才测评工作,从一开始的方案计划,到供应商选择、测评名单拟订等一系列工作,除了几个关键节点需要请示以外,大部分任务都可以直接推动。

对她来说,难度更多的是经验不足,而不会是权力不够,包括过程中和各部门老大沟通,都是由她直接对话,不存在因为级别差异导致难推动的问题,因为在这件事情上,她就是直接负责人,就拥有相应的权利。这个项目之后,她自己觉得锻炼特别大。

由这个小例子,我们可想而知,如果不是权利与责任的匹配,再小的工作、再牛的人才,也难以成事。

没有权利,就无法调动资源;调动不了资源,就做不成事;做不成事,人才就会离开;离开了人才的组织,又怎么会有组织能力?

美的职业经理人,从来都觉得权力给的够大,最担心的反而是,该完成的任务能不能完成,该承担的责任能不能保证。

赋予多大的责任,就要给与多大的权力。

权力可以被制约,可以被监督,但不能不和责任相匹配。


巨大的舞台,交给你做导演,但是挪动一张椅子,也要请示幕后的投资方,这种戏怎么可能拍得好呢?




4

利益和业绩匹配


我们经常听说“责权利,三者要匹配”,但如果我们想深一层,就会发现这里面有问题。

前面说了,责权匹配是必要的,有多大的责任,要做多大的事,就应该给与多大的权利。

但是有了责任,给了权力,是不是就理所当然,可以获得相应的利益呢?

如果有了责任和权力,却没什么贡献呢?

如果事情搞砸了呢?

难道在这些情况下,还会因为责任大、权力大,仍然给与巨大的利益吗?

这肯定是不行的,否则会造成极大的不公平。

所以,责权可以匹配,但是利益不应该与责权匹配,而应该与创造的价值匹配,在企业里面就是和业绩匹配。


美的是典型的业绩导向,高业绩、高回报,低业绩、低回报,没业绩、零回报。

业绩没完成,不管多大的总经理,绩效奖该为零就为零,甚至直接导致下课。

业绩做得好的区域经理,就可以比业绩差的总经理拿得多,这在美的是很常见的情况。

原来在美的事业部负责HR的时候,每年审批年度绩效奖,我都会看到有些业绩突出的业务员,收入远远超出那些没完成任务的销售经理。

利益只有和客观的业绩挂钩,大家才会拼命做事、出成绩;如果只和责权挂钩,那就会驱使员工削尖脑袋当官。

只想当官、不想做事的组织,谈什么组织能力建设呢?

当然,利益不仅仅包括物质利益,也要包括荣誉、地位等等,当官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利益驱动,但要形成做事的才能当官、当官的更要承担高业绩的组织氛围。




5

财务和经营匹配


美的的组织,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组织。

这种特别体现为,美的是一个财务贯穿经营始终的组织,是一个财务和经营高度匹配的组织。

我们前面说,利益要和业绩匹配,那么业绩结果以什么为准?

所有业务部门的种种业绩表现,都体现在财务的报表里,体现在财务的数据上,除此以外没有第二个标准。

美的财务,不是一个简单的账房先生,更不是“表哥表妹”们形成的部门。

除了提供常规的进销存、收入、利润等数据,除了税务、资金等专业性质的工作,美的财务会在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深度嵌入:产品定价、销售政策制定、采购降本、研发的新品毛利核算、制造费用的分析、不良库存的预警、应收应付的管理等等。

年度预算和月度经营分析,我以前更是多次提到。

总之,美的财务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这样一个管理会计、经营会计的长期伴随,给美的组织注入了一种数据导向、注重经营、关注风险、时时改善的作风,也内化成了美的组织能力的一部分。




6

行为和文化匹配


虽然这是最后一点,但却是对组织能力影响极大的一点。

我看过宋志平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企业没什么诀窍,就是要把常挂在嘴边的话做好”。

题目虽然长,但道理很实在,实际就是说,我们的行为要和我们倡导的文化相匹配。

我们看所有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包括各种经营理念、用人理念,无一不是高大上的,无一不是充满正能量的。

值得思考的是,有多少是被高管和员工认同的?

又有多少是被践行而不是被践踏的?

我在很多企业做调研访谈时,有些高管会和我谈到职场生存哲学的问题,“刘老师,不是我不想主动做事,也不是我不敢表达意见,我必须得先看老板什么想法,也必须要考虑所有部门老大的感受,因为我要先在这家企业存活下来,这是我在这里的生存哲学。”

这就是很多高管的现实,也是很多企业的现实。

表里不一、双重标准、阳奉阴违,文化说一套,行为做一套,行为和文化的不匹配,将造成组织的内伤,“不治将恐深”,带着这种内伤是无法打造组织能力的。


美的很少对企业文化高谈阔论,也不热衷于搞文化活动,但是美的在努力将所倡导的文化,体现在经营管理的各项行为中。

比如说,美的文化中倡导开放,何享健就会先听下面人的意见,鼓励大家表达不同看法,而且对于说得有道理的,会直接安排人落实。

再比如,美的文化很倡导务实,何享健就会给做实事的人待遇和机会,相反,会反感那些动不动就为他拎包、开门的人,更会赶走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人。

同样的,方洪波在高层内部一再强调“说到做到”的做法,也是践行务实的文化。

企业理念不是真正的文化,行为才是。
 


最后的话:

 
打造组织能力,形成团队整体的战斗力,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必经之路。

但要想走好这条路,并不容易。

美的通过6个匹配,在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组织能力。

组织和业务匹配

人才和发展匹配

权力和责任匹配

利益和业绩匹配

财务和经营匹配

行为和文化匹配

你的企业也在打造组织能力吗?

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做法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华为的组织变革总能成功?
人才盘点:让人才匹配战略,为组织未来而盘
弘阳地产:逆市中业绩突围的战略黑马
中层管理者,最重要的三项技能是什么?
福布斯网:成功的高管每天要做的15件事情
【理论学习】企业如何评估判断人岗匹配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