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转左侧右”的字势,像是照相时所拍的“侧身照”!

照相时,很多人都知道侧身照比正面照会显得更好看,因此美女在照相时往要将身体侧一点。这样照出来的照片才更加具有美的姿态。这个做法其实在书法中早就出现了,王羲之写字大多数都是“侧身照”,用书法术语来说就是著名的——“转左侧右”!也有人将其称为“半身字”或“半边字”。

其中,王羲之“转左侧右”的字是特点是董其昌总结的。明人董其昌在其书论名作《画禅室随笔》中说:“转左侧右,乃右军字势。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他的意思就是说王羲之写字的特点是向左绕转、向右倾侧,呈现出一种左低右高的形态。

“半身字”则主要见于,网络平台上自称传承了“董其昌南宗笔法”的“怀帖过江”等人提出来的书论。他们认为“半身字”是“董门南宗”的笔法秘诀之一,是从二王传下来的结字法。“半身字' 讲究落笔位置在字的左下,该位置既是发力的起点又是回归点,从发力起点出发根据手腕生理习惯向右上书写(英语手写体也是向右上倾斜),写出的字自然“左收右放”,具有“转左侧右”的特点了。

说得再简单来说,“半身字”其实就是“侧身字”,类似拍照时拍“侧身”而非正面的“全身“一样。为什么要写“半身字”?因为这样做写出来的字更有“立体感”!比如我们从正面看一本书,只能看到封皮,但是当我们把书扭转一个角度,就可以看见这个书更多的侧面,看起来立体感更强!所以,所谓“半身字”,相当于字的侧身扭转而已。这种结字法字势倾斜,像是汉字的“半身照'。

“半身字”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改变了“中轴线”对称的结字方法。以中线为中心,左右对称是最简单常见的审美设计。但是“半身字”的扭转显然并非是中线为轴的扭转,其转轴线是在中线左侧的位置,可以称之为“左边线”。以《丧乱帖》为例,很多字大约左边对齐,顺着左轴线发力。“半身字的得名还源于线质的营造,概因董门南宗在用笔时笔锋往往“橫上竖左',重视侧锋使用及用墨浓淡等技法营造字体的立体感,书写点画时有写线条的一半的感觉。

从立体感营造的角度来看,日本著名书法家石川九杨认为楷书字体是隶书“立体倾斜”的产物。对此,小矶裕司解释说“为隶书字体的横画都是水平方向,但是楷书字体结构中,横画都是略微向上倾斜的,越在上面的横画,倾斜角度越大。可想而知,楷书字体是'从右下角向左上角方向看去’时所能见到的形象。”

这种楷书的立体化理念与“半身字”的概念有着相似之处。这就是说,隶书字体相当于“全身照”,是从正面看的二维的平面化的字体;楷书字体相当于“半身照”,是从右下方往左上看的产物,它们是三次元的立体化的字体。从三次元空间去看欧楷,他像是平面上的字由其中一角斜侧过来的。

楷书的三维立体图示,变成在平面上的投影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针对具有立体化特点的楷书和行书,小矶裕司按照三维作图的方法,以图片的形式对其进行二维化平面还原。经过平面化处理后的欧阳询作品《九成宫》在体势上极似隶书,而欧阳询的隶书《房彦谦碑》更像是皇甫君碑的平面化,只是笔画上有所差异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看,重侧势的欧楷就像是王羲之行书的楷化。似乎是欧阳询在学习行书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将行书,甚至草书的笔画和结构进行改造,融合到楷书当中,取得了险绝的特点。不过,所谓“侧身照”比正面折的“全身照”好看,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虽然“侧身照”更富有美感,但是对于真正好看的人来说,无论是“侧面”还是“正面”都能取得令人惊艳的艺术效果,两种风格本身并无固定的高下之分。比如姜夔的楷书就偏于“正面照”,但是写得并不比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种字体集字春联一筐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应该怎么学?看懂这几个特点,你也可以出师了
王羲之书法字体在线转换器生成器-第一字体网
汉字主要字体简介
钟繇小楷《宣示表》赏析
中国书法简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