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陋室里的韵味:梁实秋跟“雅舍”的故事 【转】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年轻人从农村走进城市,在没有站稳脚跟之前,他们只能住在老城区或者城市的边缘角落里,有一张能够躺下睡觉的床就可以。

笔者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光,深知陋室生活的不易,但如果沉浸在对陋室的不满,和对自己的怜惜和委屈,这陋室可能就得多住几年了。

最近在看一本《岁月的平仄》,里面收录了很多大家的散文作品,其中梁实秋《雅舍的人》一文,写出了居住陋室的辛酸和难熬,但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还有另外一种积极的况味。

梁实秋笔下的“雅舍”,是一间名副其实的陋室: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但就是这么一间凑合居住的地方,梁实秋也能在长时间观察后,给出另外一种解读。

正常我们一般入夜关灯后,就准备睡觉了,可梁实秋却一时半会睡不着,因为夜里正是“雅舍”老鼠们自由活动的好时机,窸窸窣窣的声音根本搅得没有办法合眼。

天热的时候,“雅舍”还要多一位客人,就是一群一窝的蚊子,只要关灯睡觉,就会感到身上到处都是蚊子,但就算是被咬得大包小包,梁实秋住得还是很安心。

客观来说,“雅舍”的环境跟现在很廉价的出租房没什么差别,甚至还要差一些,在里面居住生活的艰辛,每一个在外漂泊的人都很清楚,可到了梁实秋笔下,一切都变得欢乐起来,这么一间陋室也能够将作者内心的忧愁烦恼全部化去,作者怡然自安、旷达超脱的乐观精神,可见一斑。

梁实秋对“雅舍”的特殊情感,让我想到了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陋室,刘禹锡的陋室要比“雅舍”好得多,但对于古代士大夫来说,绝对称得上是陋室。刘禹锡没有因为被贬后居住陋室而丧气,而是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他的达观和豁达,自然也就得到了人们的传诵。

《岁月的平仄》里还收录了很多大师的作品,他们的情况当然不是一样,但表达出来的人生态度,却是让人淡忘了时间的流逝,仿佛能够静静地等待着芳香。

拿着《岁月的平仄》在手,我们能够感受到更多的人生智慧,这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对我们的未来都会有很多好处,实在值得细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实秋住陋室如住豪宅,朱光潜说生活要慢慢走:生活就要有好心态
梁实秋:让我们换一种活法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接受最差的
好好吃饭,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梁实秋:人间意趣随手拾,满川风雨看潮生
从“雅舍”看梁实秋的“争”与“不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