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载道 画亦载道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历史等的思想结晶。正是基于哲学、儒学、禅学(特别是庄禅)、道学,以及中国书法、诗词、音乐等对中国画艺术观念的构成。以儒学以人为本的道德内涵,真善美的道德使命。道学的“天人合一”以及禅学的“梵我合一”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思想和画家的情思与大自然的融合达到“物我为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中国画在认识世界,就超越了时空序列,带有超然的主动性、宏观性。使用貌似偏颇的黑色和简练的、抽象的线条来表现自然万象。

创作思想上“迁想妙得,物我交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写神,神形兼备”。力求于静观寂照中表现万物本质的中国画写意性应运而生。使中国画具备了“气韵生动”“以形写神”“似与不似之间”“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特有意境的艺术形式。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也。夫象形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在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如从“物象”与“形似”来理解,不难看出“立意”是主宰了“物象”与“形似”的。对山水画家来说,这个意不是什么脱离世界为自然美而超脱独立的主观世界,而是本于一定的情思,吸取自然美融入主观认识形成的意境。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

    纵观中国画的意象通达之路,无不在承变二字。承:继承也,变:变革也。集古人而能自远,师造化而寻自我。继承、创新、发展构成中国画的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不断完美的发展轨迹。



   余寄情于画,笔里墨间,山水作伴;笔墨之际,无非生机。参乎造化,妙合自然;依于仁,游于艺。博古人,师圣哲。蹉跎岁月,潜于艺事。

                                ——丁酉年冬月于长安龙首原



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家

陕西长安画派研究院研究员

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会员

陕西省老年大学山水画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东方主义:landscaping与悟
「书画当代人物志」肖大平写生,不选奇峰异水,选生活之景
试论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以黄宾虹为例
新书推荐 | 中国画的易学思想
查律|论山水画写生
王原祁对当代山水画的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