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咏 蝉

 

 

吴承明

 

载《濯足三谈》

 

 

   蝉生于初秋,死于冬,不为害庄稼,也不捕食飞虻,于人无益。其命甚短,其貌不扬,其声聒噪,而诗人不乏吟咏,亦奇。

   汉诗人咏蝉,多以其居高而不巢,饮露而不食,独处而不党,因多颂其行为高洁,而少及其鸣声。如陆士龙《寒蝉赋》说蝉有五德,君子则之。傅休奕《蝉赋》赞其“忽神蜕而灵变兮,奋轻翼之浮征。”最著名的是曹植的《蝉赋》:“盛阳则生,太阴逝兮”;“栖乔枝而仰首兮,饮朝露之清流”;“皎皎贞素,侔夷惠兮。帝臣是戴,尚其洁兮”。

   唐宋诗人咏蝉则更多是写其鸣声。蝉之鸣也,有声无调,无节奏,更无旋律,只是一片杂乱的噪音。诗人歌咏它,都是和悲秋联系起来。如上官仪《洛堤晓行》:“鹊飞山月曙,蝉噪野秋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树秋。”姚合(宰相姚崇之孙)《闲居》:“过门无马过,满宅是蝉声。”是一种感伤处境。王安石《葛西驿》:“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此诗是荆公晚年不得意时在旅驿所作,前有“病身最觉风霜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句,这里“叶半黄”即风霜早来之意。王昌龄《塞上曲》:“蝉鸣桑树间,八月萧关道”,也是叹塞上秋风来之过早,喻人生之迟暮。韩愈有篇《荐士》,其篇头是一段诗论,说周三百篇最“雅训”,汉兴五言诗,至建安达于“卓荦”。而这以后诗“凋耗”了,仅鲍、谢二家可读,迨“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那些齐梁体、宫廷艳体的作品,等于蝉噪。批得狠。

   蝉有一类体形较小,名蟪蛄,其特点是早鸣。寒蝉八、九月鸣,蟪蛄七月就鸣,因此引起诗人注意。《楚辞?招隐士》有“蟪蛄鸣兮啾啾”句,喻士之及早归隐。储光曦《田居杂兴》:“蟪蛄鸣空泽……衣裳苦不早”,也是说寒风早到,哀人之早衰也。李白反用其意,在《拟古》之十八中曰:“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有积极精神,洵属佳句。

   蝉声枯燥、聒耳欲聋,一旦停鸣,余空反而产生旷静寂寞感。故《楚辞?九辩》有“蝉寂寞而无声”句。王维《辋川闲居赠裴迪》:“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暮蝉即大地将一片沉寂之意。杜甫《秦州杂诗》有“抱叶寒蝉静,归山独鸟迟”句。黑夜将临,寒蝉犹抱叶静待,独鸟欲归山而迟迟。盖喻己道之不行,只能抱志而流连;干戈未息,欲归故里而不得。此杜公客秦州之心情也。

   唐人有两首著名的咏蝉五律,即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蝉》。骆宾王诗曰: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西陆即秋也。日循黄道而行,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南冠即楚冠,囚人也,用《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见钟仪故事。客,骆宾王自指;思深,感慨万端。

   三、四句,玄鬓,即蝉鬓,薄如蝉翼发式。白居易《妇人苦》:“蝉鬓加意梳,蛾眉用心扫”;薛道衡《昭君辞》:“蛾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骆诗前句已用蝉字,故改为玄鬓。白头吟泛称,《乐府诗集》相和歌有楚调白头吟、瑟调白头吟多种,均南曲,适合骆宾王自况。这两句意思是,我这个老头子不堪面对那些在朝中走红的文人(武则天喜爱的年轻文人)。

   五、六句,蝉因露水重飞不起来,蝉声因风多而低沉;喻己之“失路艰虞”,“未摇落而先衰”(诗序中语)。张见颐《寒树晚蝉疏》诗:“叶迥飞难住,枝残影共空。声疏饮露后,唱绝断弦中。”其实,蝉声低沉与风多无关,问题在于自身之衰老,即张诗中“露后”“断弦”之义。

   七、八句明白讲:现在已没人相信高洁了,谁能为我申述冤情呢!

   其实,骆宾王是在当侍御史(谏官)时,屡上疏讽谏武则天而被系入狱的。武氏知道这些老文化人没什么可怕,打算不久即释放他。骆宾王也会意到这一点,所以在本诗的长序中说:“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这里用螳螂捕蝉故事(见《后汉书蔡邕传》)。果然,骆宾王出狱后,参加了徐敬业讨伐武氏的起义,写下了流传后世的《讨武氏檄》。徐敬业兵败,骆逃逸不知所终。

   李商隐的《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本以高难饱”,不可解。“饮而不食者蝉也”(《荀子?大略》),蝉本不要吃饱的。只有将此句与下句合看才能解释。这两句咏蝉,实是喻人,讲李商隐自己;本来是曲高和寡,人们不理解我,还要费劲去呼叫,那不是徒劳吗?

   三、四句,蝉声五更稀疏欲断,一旦断绝,万籁俱静,即前述《楚辞?九辩》中的寂寞感。“一树碧无情”是这种寂寞感的最佳写照。这句很出名,人称“神句”。这句是以蝉写树,一片碧绿,却似无情之物。其实是以树写人,即像鲁迅所写老子,“好像一段呆木头”(《故事新编?出关》)。李商隐还有首《柳》诗,说春风得意,柳枝袅娜,“如何肯到清秋日,带得斜阳又带蝉。”芳年既逝,柳也变得无情了。

   五、六句,“梗”指桃梗雕成的演戏的木偶,遇大水则泛流漂泊,用苏秦(应为苏代)说齐王故事,见《战国策?齐策》。“薄宦梗犹泛”,我这样木偶小官也要宦海浮沉,到处流离。下句“故园芜已平”,用陶渊明“田园将芜胡不归?”意。此句也应加问号:故园芜已平了吗?

   七、八句,“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最相警,好意警告,用心提醒。举家清,完全清醒,有安于清寒,不事钻营之意。谢谢您(蝉鸣)善意提醒我,我完全明白,不会去营苟于宦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骆宾王: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草书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诗(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李建复曲:龙的传人
醉读唐诗086: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在狱咏蝉》赏析
读诗习字·五律(78)
[转载]蝉 虞世南/?蝉 李商隐/?在狱咏蝉 骆宾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