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花小考

兰花,以其贞静幽雅之韵,寄托着古人孤高清远之志,以及忠贞不渝之品格。不论是屈子之《离骚》所寓含的忧国之情,抑或是古代士人描绘兰花以示其独立人格与自由意志,皆应倍受珍视与传承。尤其出自闺阁之中,那些细腻敏感、琴瑟和鸣的女子之手,其所创作的关于兰花的诗词歌赋,尽管曾遭受当时保守者的贬低,乃至后世浅薄者的误解,其真价值更应在历史洪流中得以澄清。

兰花之事迹,虽记载于明清两朝正史及私人著作中,其中不乏错漏之处,然尚有许多线索可供查考。至于兰花栽培、鉴赏之艺术及其背后故事,尤其是涉及清代皇家典籍列为禁书目录的部分,大多已经散失不存,难以一览。即便现存于非禁毁类诗文笔记中的零星记载,亦多为简略重复,且含有诸多曲笔遮掩甚至恶意诽谤。

因此,流传至今有关兰花的历史记载与传说,多失其实,亟待深入挖掘与重新评价。今日撰就此书,专注探寻兰花文化之源流演变,兼采录与其相关之历史人物事迹,如与某某名士之交游互动,从兰花初入中原之谜团,直至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深远影响,包括详述兰花与某文化名人甲、乙、丙、丁之间的微妙联系。

余以晚年岁月,穷搜暗索,历时既久,进展缓慢,观自身所作诸诗,可见垂暮著述之艰辛。此书写作灵感源于《再生缘》之叙事模式,而非效仿《花月痕》之类通俗小说形式。

乙未年初,值新春更替,感慨之余,赋诗一首:

翠叶金边岁序新,谁知幽谷寂无声。

淑贞才女琴弦歇,雅士良伴病榻萦。

月下品兰思往事,雪中寻馥忆春晴。

南国屡现兰花笑,独步仙踪悟几生。

登楼默想,徘徊不已,眼前诗稿如山,悲喜交织,世事沧桑,巾帼英气渐消,江山更迭,又有谁能领悟这迟暮的哀愁?

研读古籍,梳理兰花历史,其间曲折繁复,犹如细绎《初学集》中“甲申元日”诗句所述:“身衰岂忘苍生愿,再振文采照东篱。”其间意味深长。

笺释兰花诗词,尚未竟功,又遇某某案件考证上的疑窦重重,不禁咏叹:

燃膏继晷觅兰踪,吴越悲音透骨浓。

红豆易凋春色晚,丹忱未灭玉石沉。

先贤远去风华改,后昆承袭丽藻丰。

一段兰花史公案,老迈光阴究始终。

丙申年五月,于本人六十七寿辰之日,晓莹于闹市高楼设宴款待,感激之余,赋诗以表:

绿叶青烟绕朱楼,重添寿烛六七秋。

似织细锦温酒意,若燃幽兰可称侯。

一生倾心剩傲骨,晚岁吟咏任白头。

幸共兰花共一笑,岭南生活八年稠。

余特留意者,在于兰泉所选偶僧词《浣溪沙·咏兰花》二首,其一云:
“翠叶扶花照雪痕,几丛贞素闭芳园。离歌声里种愁根。
深夜微茫映月魄,空阶寂寂萦兰魂。溶溶烟霭伴黄昏。”

另一首又云:
“轻掩碧叶闭兰门,闲愁深种几番昏。今朝又惹旧时魂。
梦绕天涯倚斜枕,独酌无伴照深樽。正是添香忆温存。”

综上所述,此《兰花传》旨在通过严谨考据与诗意叙述,重塑兰花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展现其超越花卉本身的艺术象征与人文内涵。

2024.4.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发现的一株“最完美”兰花,如今轰动兰展会,主人百万都不卖
看古装剧需谨慎!这三位女子历史上臭名昭著,却被作品强行洗白
历史上3位劣迹斑斑的女子,如今却被电视剧强行洗白,变成了好人
养兰先养土
【视频·30集】文化中国
启东市吕四崇贞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