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味是越来越淡﹖还是越来越浓﹖回农村过年,你就会明白其味!

有人说年味是越来越淡,也有人说年味越来越浓,其实你回老家去拜一次年,深入其氛围之中,就会知道年味不是眼睛所看到的这么简单,它是色彩缤纷,不能一概而论。拜年是一种传统,又是一种孝道,更是一种家族的文化。

春节之所以传承了几千年,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乐此不疲,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到过年时都是那么兴奋、那么迷恋,那是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磨难、锤炼而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得到大家的认同,才会有这样生生不息的力量。

春节拜年,我们要走的亲戚都比较多,虽然现在大家几乎都有了车子,但时间还是要安排好,初一上午在老家拜年,东家进、西家出;下午就要去亲戚家拜年,即便有再多的亲戚,只要不是在外省外地,到初二日基本就拜完了。

到了大年初三,年基本拜完了,就要请吃拜年饭或去吃拜年饭了。多数人做事利索,自己会做菜,他们就在家里宴请宾朋;而少部分人事情多、时间少,就把所有的亲戚朋友安排在一起,如办宴席一样,一天就把拜年饭请完了。

如果你家的亲戚朋友特别多,每一户都要去吃一餐拜年饭的话,时间上可能会撞车。不过有一个规则:你请了他,他来了,那是大家都高兴的事;但如果他要紧的事来不了,表示歉意,而你的意思到了,你可再请,也可不再请。

春节拜年有一点要注意:我们在给家族中的长辈们去拜年时,一定要到其家里去坐一坐、聊一聊,一边聊一边喝茶,代表的是你对长辈的尊重,所以这一年一次去给长辈们去拜年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否则就是心态出了问题!

我今年回老家过年就发现心态出了问题的人,以前我总认为,农村里拜年是相互的,你来我家、我到你家,就为了一个人气,大家是东家进、西家出,笑声不断,你一言、我一语讲讲在外面的经历和见闻,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到了晚上我回想了一下,发现有两家人是有些高调、有些格格不入,他们的家人没有去给别人家拜年,不知这是什么原因﹖我大为不解,他们家虽然是有钱,但与他们一样有钱的人家就没有如他们一样,有一点钱就可以这样吗﹖

我想问他们:是膨胀了吗﹖是认不清自己是谁吗﹖还是自认为高人一等不愿与左邻右舍为伍﹖其实现在有好多人活了几十年都没有活明白,要知道大家都是平等的,你高人一等,别人也没得你什么好处啊﹖你的信心又从何而来﹖

这样的人不说也罚!来说吃拜年饭,如果你没有时间去吃的话,向对方说明一下,相信对方是可以理解的,不会认为你是对他不尊重,大家都知道家里都会有一点要紧的事,只有把要紧的事情处理好了,去拜年去吃饭才会安心。

正因为有以上的这么一些的原因,让我到了今天(大年初四)才挤出一点时间来写下这么一些文字,实在是想写的话太多了。但我原计划每天写一篇关于年俗文字的愿望落空了,这文字可以留得以后写,而拜年的事是不能缺的。

对于传统习俗,在几千年的岁月中有多少习俗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留下来的不及十之一二。而春节拜年这一传统习俗能流传下来,因为它是一年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启航,我们的传统、孝道、家文化也将会有质的飞跃。

春节的这个习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到现在变得是越来越丰富了,并且逐步深入人心,受到更多人的痴迷,虽然年轻人感觉不可思念,但在他们随着家长一起去吃拜年饭时,就会受到这年味的熏陶,让其深入其中、乐此不疲!

年味是越来越淡﹖还是越来越浓﹖回农村过年,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味。但你遇见了心态有问题的人吗﹖我们怎样活是自己的事,既要活得明白,又要活得开心,对于这样的人,他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他,这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2.2.4.10: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人过年,哪项习俗最重要?
老话常说:“三代不祭祖上,祭祖便断后”,这背后到底有啥讲究?
传统节日与饮食
说拜年
农村一句老话:混得不好的人,最怕过年走亲戚!
正月初一至十五的春节过年习俗,简直太全了!收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