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东名鱼大赏



有一个说法,每当一条鱼从长江中上游游入珠江之后,就会真正的死无全尸,连个渣渣或者骨灰都剩不下,因为广东人真的是太会吃鱼了!广东境内,河海众多,水资源丰富,老百姓历来嗜鱼,因此提起广府菜,不得不说到吃鱼。像“鳙鱼头,鲩鱼尾,三黎肚,鲤鱼鼻”这样的俗谚很好地总结了不同鱼类最美味的部位所在,而“春鳊球鲤夏三黎”则告诉你,吃鱼一定要讲究时令,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口腹之好。




顺德蒸鱼

得于临水而居的优势,顺德人在烹鱼方面特别有心得,其中尤以顺德蒸鱼名气最盛。清蒸大头鱼、桂花鱼、清蒸鲮鱼等,各种蒸鱼手法可谓百变无常,人人都可能是大师。


苛求的时候,连厨房到餐桌的不行时间都要预算,以保证吃到鱼的那一瞬间刚刚好。除此之外,还要将鱼分类,烹饪前受到惊吓的鱼为失魂鱼,神色震惊者为安宁鱼,二者之中以后者为佳。顺德蒸鱼讲究原汁原味,注重清、鲜、嫩、滑的口感,因此对原材要求颇高,需要即杀即蒸。另外,顺德厨师蒸鱼, 一改平蒸的千年习惯,把鱼背朝天蒸,这有利于蒸汽运行和鱼体易熟,同时,使鱼从平面静物画变成立体雕塑,给人以生猛新鲜印象。




顺德鱼生

有人说,在顺德不吃鱼 等于没到过顺德; 而凡在顺德吃过鱼的人,都难忘顺德鱼生的滋味。顺德人吃鱼生,多选用新鲜草鲩,三斤半至三斤八两为最佳。鱼生最讲“品相”,鱼肉必须要透明晶莹才算靓,因此在做鱼生时非常讲究放血,也最是“技术含量”所在。把握不好,鱼肉带红或水分过多,都会大大影响口感与卖相。草鲩拍晕后刮鳞,鱼尾后半部位切断用以放血,下刀位置从鱼尾往上数五公分最为合适;在普通水管上接上改良软管,从鱼嘴塞入鱼脊,大水灌冲一分钟,把鱼身里的血水全数冲净。


放血之后就是切鱼片,鱼生好不好吃,全看师傅的刀工。把鱼背的肉起出后切片,强调的是一个“薄”,「薄则鱼骨隐,厚则鱼骨现」。一个好的师傅,能把鱼片切成仅0.5毫米左右的厚度,薄如蝉翼,晶莹剔透,漂亮至极。一般鱼生在片好之后,要再放进冰箱冷冻一阵,如此才能爽滑清甜。


顺德鱼生的特点是配料:有炸芋头丝、红白萝卜丝、炸粉丝、姜丝、蒜丝、辣椒丝、葱丝、榄角碎、荞头丝、麻花粒、白芝麻、花生等,总共有十几道配料。最不能错过的是用冰盐水泡过的洋葱丝,冰盐水解了洋葱的辣味和涩味,让洋葱变得清甜爽脆。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顺德本地人吃鱼生时,土豪本色尽显,扒来半碗鱼片,撒上轻微精选食盐,到上适量上好花生油,即可,保持原味。吃口鱼片,喝口新款玉冰烧,这时的顺德佬最本色,升仙也不换。





顺德大盘鱼

吃顺德菜,怎能不尝大盘鱼?鱼大,盘子大,桌子也大!“大盘鱼”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在顺德吃大盘鱼,可不同于一般的地方,这大盘鱼,可是需要抬上桌的!大盘大盘,四个壮汉一起抬过来,架势非常壮观,掀开锅盖,露出了真面目!


烹制大盘鱼所用的鱼,一般是选用水库大头鱼,少则三四斤、多达十来斤,在厨师的精心安排下,鱼与花蟹、白贝、鲜虾、“相遇”在一个大盘里面。这是因为其实顺德大盆鱼采取的只是家常做法,但深谙烹饪之道的顺德人,会用海鲜及贝类吊出鱼肉的鲜味。鱼肉香嫩,海鲜爽口,“简直老少通杀”。




家乡煎酿鲮鱼

煎酿鲮鱼是顺德人家里极常见的一道家常菜,这是一道具有法力的菜,看起来跟一条正常的煎鲮鱼无异,但实际上煎酿鲮鱼是截然不同的繁复菜肴。鲮鱼虽肉味鲜美,但骨刺极多,吃起来难免有些不便。聪明的凤城厨师们便发明出了这道别具特色的煎酿鲮鱼,将之其肉去骨,最终达成了大口吃鱼而不必吐刺的伟大梦想。


煎酿鲮鱼的做法,是要将先将鲮鱼肉剥出,去除鱼骨,留下一个完整的皮囊。然后将鱼肉剁成细蓉,同时剁碎肉中的细小鱼骨,调味后沿着单一方向搅打成鱼滑,拌入腊肉、冬菇、虾米等惹味的材料后再酿回皮囊之中,拖上生粉在油中煎或炸至金黄即可。煎酿鲮鱼有三难:一是出骨,要从鱼腩边位进入,飞快地以巧劲连划两刀,深浅度要恰好,务求在完整拆出鱼肉鱼骨的同时既不破坏纤嫩的鱼皮,又要与头尾相连,这要求对鲮鱼生理结构的深度了解和高超细腻的刀工技法,缺一不可;二是酿,将剁好的鱼蓉重新酿回皮囊之中,使之与一条完整的鲮鱼别无二致,这需要极其的细心以及耐心;三就是煎鱼了,这又要考较厨师对于火候的把握,稍不注意鱼皮就难以保持完好的形态,真可谓是难上加难。


然而当一道煎酿鲮鱼最终上桌,你会发现为之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从外形上,你很难看出这条鱼曾经被彻底剖开又重新组装。夹起一片鱼肉放入口中,鱼肉已经与其他食材一起打成细蓉,彻底融合在一起,不仅肉质鲜美而有弹性,而且更融入了冬菇、虾米等其他食材的味道,口感层次更加丰富。




顺德拆鱼羹

拆鱼羹作为顺德“一鱼八味”的头菜,但其选料则是采用其他七味做法剩下的鱼骨碎料,煎香后拆出鱼骨成为鱼茸。再把鱼骨熬汤,加入鱼茸、胜瓜丝、冬菇丝、蛋丝、腐皮丝、粉丝等七种辅料推薄芡做成汤羹,成为了驰名的“顺德七彩拆鱼羹”,充分体现顺德菜粗料精作的烹饪特色。




桑拿鱼

桑拿鱼,名字略有玄虚,味道却名不虚传。这道以鱼为主材料的系列菜,最大卖点就是不受季节影响,鲜嫩可口不上火。桑拿鱼制作原理与桑拿一样,又与传统的蒸鱼不同。桑拿鱼做法是通过水蒸气将鱼蒸熟,但是加热温度高达150摄氏度。用此工艺和方法制作的桑拿鱼营养丰富,汤鲜味美,鱼肉嫩滑,热力持久。


烹调桑拿鱼,选用个头适中的大头鱼或鲫鱼,切小块后调味,然后和腊肉、腊肠、虾米等味道略重的配料拌均匀。锅里放上蒸盘铺上荷叶或者切片的佛手瓜,待水烧开后,把鱼块均匀地铺在佛手瓜上盖上锅盖,蒸8分钟就可以开锅了。打孔的蒸盘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鱼块“加速”蒸熟。水蒸气通过气孔直接和鱼块接触,源源不断的蒸汽就像桑拿一样,鱼肉在这样的环境下蒸熟了。另外,在腊肉、腊肠和虾米等重味配料的配合下,鱼肉的鲜味全部被带了出来。除了桑拿鱼,鱼、虾、牛肉、生蚝等食材都适用于此种做法。




频蹸炆鱼

来源于顺德农家做法的“频蹸炆鱼”,在当地是一道家常名菜,也是一道越来越少人做的美食。初次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会有些不理解,“频蹸”是一种什么食材呢?其实,“频蹸”在粤语里,是指手脚匆忙的意思。“频蹸炆鱼”是旧时顺德农家的一种焖鱼方式,过去顺德人家遇上客人突然来访,在毫无准备情况下需要快速煮饭宴客,就会直接从门口的鱼塘捞一条鱼出来,煮一味“频蹸炆鱼”。


“频蹸炆鱼”的做法相当简单,但由洗切用料到焖煮上桌,在“频蹸”之中,显示出的,是顺德人一贯的做菜心思。这道菜一般以四大家鱼为制作原料,鱼在“宰杀、打鳞、切块”过程中,不能沾半滴水。在制作时,要加入顺德产的红米酒,分3次下,让鱼肉快速带有鲜香。最后,在鱼块上铺上香芹、大蒜、葱和青红椒,撒入适量的胡椒粒,待鱼肉离骨即可享用。




碧绿炒绉纱鱼卷

何为“绉纱”?其做法是把鲮鱼去皮剔骨后,打成鱼胶,再挤成鱼丸,然后在干净的砧板上用刀将鱼丸一压一刮,成绉纱状,再加入火腿条、葱卷好后放入热锅或煎炸、或蒸熟。外形彷如一匹绸缎捆着珍宝。口感特色:清而不淡,爽而嫩滑,外层富含鱼胶鲜香,弹牙爽口,内层料头滋味动人,深受顺德人喜爱。




顺德爽鱼皮

广东人是吃皮的行家。顺德传统小食‘爽滑鱼皮’即粤人的鱼皮杰作。 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在顺德品尝过鳙鱼皮和生鱼(斑鳢)皮后,撰文盛赞其脆 (见《二乐也》一书)。要保证鱼皮的新鲜爽口,必须在鱼还鲜活的时候,一次把鱼拍晕,刮鱼鳞、取鱼皮,用热水汆烫过后要马上放入冰水里浸泡,然后再放到冰箱里冷藏,以确保它的口感。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另外,为了保证鱼皮的完整性,无论是下刀的位置还是方法,不练个三五年,是无法做得到的。姜丝、洋葱丝、生菜丝、海蜇丝、萝卜丝再加上炒花生仁与鱼皮混在一起搅拌后即可上桌。鱼皮口感爽脆清甜,十分有嚼劲,与其他配料搭配起来,味道非常有层次感。




顺德草鱼肠

鱼肠,许多人嫌腥不食。但在顺德,鱼肠是一道寻常人家餐桌上的美味。顺德以“桑基鱼塘”出名,盛产塘鱼,顺德人当然以爱吃鱼出名,其中又以吃鱼肠最为独特。大到宴会,小到家常便饭,餐桌上都有鱼肠的位置。


鱼肠一般是指鲩鱼肠,因为鲩鱼(又称草鱼)身体肥大,肠也大,有“吃头”。顺德人将之巧加烹调,创造了煎、焗、炸等多种制法,使之变成肥腴可口而全无腥味的美食。“焗鱼肠”是一款传统的食法。特点是甘香嫩滑,美味可口。




砂锅焗鱼头

顺德的另一道烹鱼名菜“砂锅焗鱼头”也非常经典,鱼头经过调料腌制、煎焗后,非常入味,香酥可口,不少酒楼把煎焗的操作流程就安置在传统门口,靠着飞扬的香气就能招徕不少客人。




无骨鲫鱼

“无骨鱼”并不是没有骨头的鱼种,而是取鲫鱼剔骨而成,这种鱼肉质爽口且无泥腥味,嫩滑清甜。一旦有客人点单,师傅便会取新鲜活鱼当场去骨做菜,总耗时最多只用半小时,菜肴便可上桌。手艺高明的大厨大概两分钟就能起好一条鱼,然后把姜片和蒜头铺在烧得通红的砂锅里,再将鲫鱼放入其中同焖。焖好后一开盖,鲫鱼特有的鲜味激发了食客最敏感的味蕾神经。白鲫本来肉味已经鲜甜,经姜蒜与高温进一步提升,鲜甜味超出了不少贵价海鲜,让不少挑剔的顺德、广州食客都交口称赞。




鲫鱼粉

什么是鲫鱼粉?当然不是鲫鱼煮粉啦!虽然这道菜名字简单直接,但能够在多次餐饮比赛中获奖,而且是纯手工制作,非常值得一试。这道菜的做法是用陈村粉粉皮包上已经拆骨的鲫鱼肉、韭黄段、葱段和头菜条,上屉蒸熟。起肉后剩下的鱼架子也一起放在碟上,一点都不浪费。陈村粉粉皮紧紧包裹着馅料,锁住鲫鱼汁,小咬一口,有点像吃灌汤包的感觉,肠粉内的汁水溢出,相当清甜。再啖一口,韭黄的脆、头菜的爽、葱段的香交织在一起,很过瘾。




鲫鱼粥

以广东人吃鱼的喜好,鲫鱼是最矛盾的选择。在广东人能吃到的所有淡水鱼类之中,以鲫鱼的肉质最细嫩,肉味最鲜甜,但是它又是最多骨的鱼类,特别是鱼背脊和鱼尾部分,小骨丝特别多,吃鱼时稍不留神,就会有骨丝刺在喉部,很是麻烦。故而现在有不少人为怕鱼刺,宁可放弃美味。


不过,对于擅长烹饪的广东人来说,这种情况根本就不成问题。鲫鱼粥最吸引人之处是在于它既吃到了鲫鱼的肉嫩味鲜,又省去了鱼骨的麻烦。因而,要吃鲫鱼粥,最大的难度是在鲫鱼起骨切片。劏鲫鱼时,顺着背部下一刀,跟着就要用手撕开鱼肉,务求让鱼骨自然从肉中抽离出来,接下来还要从骨丝的竖向将鱼肉切成薄片,以求把遗漏的骨丝切断(这样描述起来并不复杂,但真正能做好,没有专门的训练,恐极难做到鲫鱼片无骨)。切好的鱼片用姜丝、油盐稍腌,趁着大滚的粥底,放入鱼片即收火。稍事片刻,轻轻搅拌,一碗味美无骨的鲫鱼粥就成了。鲫鱼的头骨也千万别浪费,另碟清蒸而上,选肉送粥才是百分百完美享受。




鲮鱼鼻

说到吃鲮鱼,当地有这样的一句俗语:鲮鱼鼻,鳊鱼腹,鳙鱼头,草鱼尾。意思是这几种鱼中,这几样东西是最独特而好吃的。鲮鱼鼻是指鲮鱼头的前半部位,虽然肉不多,但骨质松软,是鲮鱼头中最爽滑的部分,也是鱼头的精华所在。几十只鲮鱼的鼻子,像军队阅兵一样,排列得整整齐齐。用豉油一拌,清香迷蒙,是鱼头却一点鱼腥都没有。鱼头吸收了豉汁的甘香,最后撒上翠绿的葱粒,每一个都意象分明、清丽动人。




顺德鱼揸

鱼揸在顺德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继续将它的制作和工艺传承下去,都是老一辈顺德厨师的愿望。此处一个“揸”字,既是独特的菜名,更是一番不可言状的慢工细活,顺德厨师认为,只要食材足够新鲜,用清水涮是最滋味的。鱼揸制作一般选取比较新鲜、3至4条一斤的鲮鱼。大鱼刺起掉后,切成薄片,小鱼刺切碎到鱼肉里。之后加葱、陈皮,适量的盐等调料制作。然后将调料和鱼肉拌匀。待调料充分混合后,再用手来回搓揉5分钟左右,鱼肉就会开始起胶。为了使其口感紧实,吃起来比较爽口弹牙,最后还需要将起胶的鱼揸用力摔打十分钟,顺德特色美食鱼揸就基本完成了。


制好的鱼揸用筷子一小块一小块的拔进滚烫的水中,煲一下就可吃用,由于没添加任何调料,鱼肉非常的清甜而富有鱼的原味。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撒上薄薄一层黑胡椒粉,加入少许油盐,更加提味。千万不可以沾酱油,否则会破坏掉鱼的鲜味。原汁原味的鱼肉鲜嫩爽滑,细骨在揸捏之中已若有若无,可以放心大啖了。烫过鱼的清水汤也变得无比鲜甜,可以直接舀上一碗来喝,细细品味其中的精华,润物无声,充盈着脾胃。




酱鲮鱼

非常顺德的特产,众多塘鱼中,顺德人特别挑选味道鲜甜的鲮鱼做成酱鱼,家家户户都会做,方法简单,就是用生抽、老抽、酒、糖等抹在鲮鱼身上,然后风干。酱鲮鱼多在冬天时做,因为那时的鱼最丰腴肥美,是当地人必备的年货,也是外地人来顺德要带回的手信。吃法也简单,可蒸来吃也可红烧,酱料已经入味,下饭下酒俱佳。




鱼皮角

始制于清代大良“冯不记”老铺,选用鲜活鲮鱼起肉刮青焖烂,与上等面粉搓均碾薄作皮,瘦猪肉松、鲜虾仁、韭黄、鲜笋、白芝麻(炒香)等拌均作馅,包成小巧玲珑的饺子状。鱼皮角可干蒸,可煎,放入上汤煮之味道更鲜美。




鱼腐

鱼腐是广东传统名食之一,它以色泽金黄,味道鲜美,幼滑甘香,诱人食欲而享有盛誉。特别是在顺德的一些地方,摆酒设宴必有鱼腐,据说没有则会降低酒宴的价值。用鱼腐制作的“冬菇蚝油扒鱼腐”、“上汤韭黄鱼腐窝”、“生菜胆扒鱼腐”、“火锅鱼腐”等,都是席上佳馔。




均安鱼饼

均安鱼饼是顺德传统的地方名点,据《顺德均安志》介绍,均安鱼饼“始于清代光绪年间”。清代同治年间,均安仓门人欧阳礼志将其父欧阳华长的厨艺发扬光大,创制了煎鱼饼。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当地群众早就善于将鲮鱼起肉剁烂来做鱼青,或蒸或打边炉,味道鲜美。欧阳礼志加以改进,将鲮鱼青压成薄饼形,用慢火煎至金黄,使之成为佐酒下饭妙品。




鱼面

在众多做鱼方法中,最能显出顺德人巧手心思的则是鱼面。鱼肉如何变成面条?说破了,不过是利用鲮鱼肉本身的胶性而已。制作鱼面,需要选用一斤左右的土鲮鱼,将鱼青用刀刮出,然后加入冰过的菊花水,用力捶打鱼胶如纸般薄,而后手切成柔韧有劲的细条,可以拉伸一米之长。鱼面所用的汤底也有讲究,需用新鲜的鲮鱼骨和鲮鱼肉煎香后猛火煲出,汤色乳白。将鱼面放入鱼骨汤里轻轻一烫,捞出佐以姜蓉汁,爽而柔韧,越嚼越香,一时间仿佛忘记是在吃鱼,仿佛是山珍,仿佛是海味,但请慢慢品味,都是鲮鱼肉的清甜鲜美。





香滑鱼球

“香滑鱼球”是广东传统名菜。所用鲈鱼肉本是长方形块状的,之所以称球,是因为原来的做法在鱼块上刻有刀花,熟后,鱼块自然弯卷,微有球形之故;近年有所改变,已不刻花,这样,鱼块熟后就不出现球状,但人们仍习惯以鱼球称之。成菜嫩滑鲜香,故名“香滑鲈鱼球”。 




一夜情

当客人一脚踏进阳江江海陵岛闸坡的餐馆,刚落座好,开口询问“有什么好吃的?推荐一下。”餐馆里的服务小姐,便一边举着菜牌,一边笑眯眯地说:“来个一夜情,怎么样?”一夜情?真够刺激!刚落座的客人,脸色不免有些尴尬起来:我是叫你推荐好吃的菜呢,你怎么却毫无顾忌地推荐起风流的“一夜情”来了?这地处广东西南沿海地区的小城阳江,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的开放和暧昧了?


“一夜情”其实是一夜埕,这是广东阳江地区一种咸鱼的叫法。以前出海打鱼的渔民因担心海鱼变质,遂将海鱼整条扔进装着海盐的埕(一种器皿)中腌着达到保鲜效果,待鱼在埕里腌了一夜之后再取出来烹饪食用,故而称之为“一夜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阳江饮食娱乐和旅游产业进入迅猛发展期,“一夜埕”中与广东话“情”字同音的“埕”,被当地饮食业策划人士偷换过来,变成了今天的“一夜情”。然而,就是“一夜情”这样一个颇具“噱头”的称谓,一定程度上令这道普通的鱼肴菜式“大行其道”,成为当地饮食业家家必备、风行至今仍令游客垂涎的最牛菜式。


饮食界人士称,撇开“一夜情”的噱头不说,这道集咸、香、鲜、嫩等味觉集于一身的鱼肴风味菜,本身尝之就令人“回味无穷”。一条用盐腌过一夜的鱼,被煎得两面金黄,既有咸鱼之香,又不失鲜鱼之甜,实为下饭之佳品。




潮汕鱼饭

鱼饭非饭,而是用新鲜海鱼水煮而成。在古往今来的潮汕饮食文化中,渔民和大海支撑了文化的承续,因此鱼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而且奇妙的地位,“以鱼当饭”,鱼上升到了米在中原人民中同等重要的地位。


千万别把潮汕人挂在嘴边的“鱼饭”和“炒饭”、“盖浇饭”混为一谈,所谓鱼饭,是指鲜鱼不经打鳞劏肚去腮,洗净后用盐水浸泡,装于小竹筐中再放入大锅里用高浓度盐水煮熟,晾凉后即成鱼饭。鱼饭最大限度保留了鱼的原味,佐以普宁豆酱,鲜美无比。鱼饭在最大程度保持海鲜原味的同时,也能存放更长时间。在潮汕的大小市场和排档,都能看到用竹篮装的鱼饭,尤以那哥鱼、秋刀鱼、鲷鱼等最多,铺篮的时候常铺成菊花状,非常好看。鱼饭是潮汕最有特色的家常美味,也是最受欢迎的“打冷”,放在冰箱里鲜冻后再吃依旧不失鲜嫩。


鱼饭之名,说法有二:一种认为煮熟后的鱼饭一篓篓摆放着,就像一锅锅干饭一样,而且鱼饭新鲜原味,咸淡适中,吃起来往往没完没了就像吃饭一样,所以就被称为鱼饭;另一种认为鱼饭与疍民的生活习俗有关。疍民亦称水上人家,古书称他们是‘不粒食者’,即以鱼虾蚌蛤等海物为生,不依赖麦粟等粒状粮食。”——张新民《鱼饭,吃鱼的哲学》


新鲜质优的鱼饭,其外表鱼色富有光泽,鱼身坚挺硬直,用手略按鱼身,鱼肉有坚实感。鱼饭肉色洁白,因其制作方法,跟制作白斩鸡相似,故能很好地保留鱼肉的原有的鲜甜味,不过用鲜活鱼煮成的 “鱼饭”吃起来可比鸡肉还鲜美百倍。“鱼饭”价钱便宜,在潮汕地区家家户户都把它当家常菜,用它下酒再好不过。




潮州生炊全鱼

潮州席,普遍有十个主菜,其中海鲜占七成左右。海味的做法千变万化,但一条生炊全鱼是必备的。炊,就是蒸。生炊全鱼通常只用葱、姜、辣椒三丝,除此之外略有变化却不离其宗。生炊是最能代表潮汕菜肴风格的吃鱼方法,潮菜崇尚食材的本味,炊鱼烹饪时调料很少,给人清淡的印象,但却被美食家惊为天物。最新鲜的鱼才会用来生炊,次之煎煮、做鱼饭,再次做咸鱼,这种对食材运用的排序潮菜中自古被严格遵循。另外,潮州人对鱼是十分势利的,“好鱼”的定位在他们的心目中十分明晰。“好鱼马鲛鲳”马鲛鱼干煎,鲳鱼生炊,否则就是辜负了美味。潮汕人炊鱼喜欢身厚而肉细的品种,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新鲜。石斑、黄墙、龙舌、鲳鱼都是非常高级的海鱼,生炊最好。另外如笋壳鱼这种肉质鲜美的淡水鱼也是生炊的好食材。




潮汕咸鱼

潮汕产鱼也产盐,所以出最好的咸鱼。一般来说咸鱼分为实肉和霉香两种,平时大家皱着鼻子说的那股“臭咸鱼味”来自霉香咸鱼,有些人讨厌这个味道,而喜欢潮汕风味的人则爱到不行。实肉咸鱼制作相对简单,就是把新鲜的海鱼腌制,然后放在太阳下曝晒而成,成品咸鱼肉质结实,嚼劲十足。而霉香咸鱼做法就十分复杂了,现在能坚持传统做法的也相当之珍贵。通常制作咸鱼都会用价格较低的种类,如迪仔(扒皮鱼)、鸡腿鱼等。高档咸鱼就要用马友、马鲛、鲳鱼来做,好鱼加上繁复的手工,让一条好的咸鱼价值不菲,且市面上也很少能见到。


关于咸鱼,潮汕当地有一种普遍的吃法那就是油浸。油浸咸鱼的做法十分讨巧,一来油可以阻隔水汽入侵保持更久,二来油浸咸鱼可以立即取来煎吃,免洗免切连下油都省了,还增加了油香。油浸咸鱼可以保存很久,味道更容易接受,用它来搭配萝卜、茄子等做成煲类口味咸鲜浓香,又能保留潮菜清新的气质。




潮汕鱼丸

说过牛肉丸,其实潮汕的鱼丸也是一绝。潮汕鱼丸注重选料,工艺特别,闻名遐迩。原始的鱼丸制作通常选淡甲鱼(鯒)和那哥鱼为原料。乌黑丑怪的那哥鱼学名蛇鲻,大概是丑得叫人生厌,名字都懒得起,就呼“那个鱼”了。那哥鱼刺多价贱没人吃,就拿来打鱼丸,横刀刮肉去刺,然后放在个木桶底用手搅、拍,使鱼浆成胶状物,加上佐料制成丸状。


当地人特别强调,出了潮汕,绝没有其他地方的人会用鲜鱼手打丸子。正因为坚持手工制作,潮汕鱼丸特别弹牙爽脆,是潮汕一带宴席上的常见菜品,甚至有“没有鱼丸不成席”之说。鱼丸泡在轻薄的汤里,只有芹菜调味,如果加了粿条就是鱼蛋粉。那个不太圆的丸子咬下去,除了脆,第一口竟然简朴得没什么味道,仿佛吃到鱼原始的纤维。吃惯了工业鱼丸浓妆艳抹的香,这个清爽得像个村姑,第二口才回味出真实的鱼味来,没有香料,赤裸裸的海洋滋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材分享|探秘年味,在勒流,有一种传承叫做顺德鲮鱼干!
用鮸鱼肉烹制的咸鱼炒饭,人见人爱,超级好吃
顺德厨师在 食客食有鱼
做酿鲮鱼,要会“表面功夫”!
揾食顺德【均安四大名菜】上篇
顺德酿豆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