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的见证“秦皇古道”(之一)


  河北行纪——历史的见证“秦皇古道”(之一)

河北行纪——历史的见证“秦皇古道”(之一)

    河北井陉县至今保存着全国仅存的、唯一的秦朝古道,距今已有2200多年。带着感怀和追思的心情去探寻 秦皇亲历的古道,亲临其境、脚踏其道,感受两千多年的沧桑演变,重温历史典故,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事情。那是一段尘封的历史,淡忘的沧桑,让人记怀的故事。

    我们从于家石头村出来,40多公里的车程,由于石太公路的事故磕磕绊绊走了三个小时,GPS不起作用,那叫一个着急,问了又问,打听了又打听,终于找到了秦皇古道。告诉大家,GPS不要搜秦皇古道,搜白皮关,其实是一回事,这样可以找到。

    据资料介绍,井陉秦皇古道距石家庄30公里,井陉县城向东5公里,石太公路、石太铁路在古道坐落的山下边不远处经过。这里山环峰立,地势险要,是古时山西、陕西通京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时辟为驰道,贯穿太行山、建在山岭沟谷中。东起石家庄鹿泉市西土门,西止山西的固关,全长100多公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道,井陉古驿道就是当时的主干线上的重要一段。明清时极为繁忙。

     来到跟前,首先是一个门楼和城墙,上书“白皮关”, 两边树有“秦皇古道”“背水战场”的碑石,还立有“井陉古驿道”石刻。这个门楼一看就是新修的,但还算威武。

    由于是下午时分,整个景区没有一个游人,在卖门票的屋子前敲开窗户买了票,开车进入了白皮关。车子沿着石子路爬行了500米,石子路变成了山石铺成的坡度很大的石头路,石头有很多棱角,我们的车子不是越野胎,只好停在了窄窄的山道旁,步行上山。前方立有一块石碑“白石岭”,一看就有年头了,字迹斑驳,得仔细辨认。

     转弯过去是三间石头搭建的屋子,门前有白色小石桥,上有盘龙石雕的护栏。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驿站,驿站至今以200多年,据专家考证,此驿站建于清嘉庆年间的1811年,是供官员休息、补充给养、传送官文函件的场所,被称为邮驿史上的活化石。全国仅存两处。秦始皇在修筑弛道时也是“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这处清代驿站的前身很有可能是秦始皇时代井陉古道的古驿点站,可惜现在已无从考证。

再往前行,就看见道路一侧用木头建起来的护栏内长长的青石路,这就是古道,就是令人为之激动、必要前往一睹为快的秦皇古道。

    这是镶嵌在一块块巨大的青色岩石上的道路,有一定坡度,宽也就3米左右,中间两道深深的沟,有三、四十公分深,沿地面岩石蜿蜒伸展百十来米,深沟就是古代车辙,千百年碾压所成,车不双轨,马不并骑,车马只能沿车辙单行。远古遗迹,历史烙印,岁月见证了这就是“如出一辙”。

    看资料得知两车辙内径1.05米,外径最宽处1.35米,现存道宽2.85米。秦朝“车同轨”规定是6尺,相当于现在的1.1米。证明了这就是秦皇古道!据考证,秦皇古道比罗马古道要早上1300年。让人在赞叹的同时生出了很多的感慨。我们仿佛在时空穿越。眼前是一队队的辎重车,人推绳拉,马车辆辆,马嘶轮响,络绎不绝,绵延数十里。壮观之极。

    古道贯穿太行山是秦朝以来最重要的“驰道”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第二年(公元前222年), 便开始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弛道,共修建了六条,弛道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井陉古驿道可能就是当时第三条驰道“东方道”主干线上的重要一段,是秦始皇“车同轨”历史的实物佐证。

    据资料的介绍,井陉古道之所以得以局部保存,得益于清末修筑正太铁路在井陉县改线,绕过这一段大约6、7公里的险难地段,从此古道荒废,这才保存下来。再加上古道车辙是深嵌在巨大的坚硬的岩石上,抵挡住了日月风雨的无情冲刷。这里山高林荒,人迹罕见,否则不管什么历史遗迹早已磨灭了,抚平了,不复存在了。

在古道的旁边有一块横躺着的大石头,石刻 “秦始皇歇灵台”。传说这里就是秦始皇灵车经过时停车晾尸的地方。

    秦始皇嬴政,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中国的皇帝,创立了封建皇权的“千古一帝”。有西方人把秦始皇比作“东方拿破仑”。秦始皇13岁继承秦国王位,22岁登基,39岁击败六国中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统一大业。随后在他领导下制定颁布了治国的统一法令,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秦始皇对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病死沙丘(今河北广宗县以北),死时才50岁。车载其尸,经井陉古道绕道北上返回的咸阳。

    我想这里的“秦始皇歇灵台”是否是秦始皇的棺木停留处,2000年来已无法考证,只不过是在此地多了一个讲故事的由头而已。不管真假,当我面对这一景物时,不由得回忆起“沙丘政变”的历史故事。

秦始皇死后被他的少子胡亥、宰相李斯、“书记员”赵高等人秘密修改了遗诏,改立胡亥为储君,秘不发丧。到了咸阳之后宣布秦始皇病逝的消息和遗诏,宣布立少子胡亥为太子继位储君,并赐长子扶苏及大将蒙括死。扶苏随即自杀,胡亥袭位,成为秦二世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沙丘政变”。

     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一生是何等的叱咤,何等的英雄,何等的伟业,生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开创的秦皇古道会是他的冥冥西归路,更不会想到秦皇古道会是他的千古遗恨路。秦始皇开创的秦王朝的一代伟业就这样在车行井陉古道之中悄悄的结束了。一代帝王的丰功伟绩也早已随着千年的历史烟云消散,而井陉的秦皇古道却依然悄悄的躺在山岭荒野之中,静静地诉说着秦始皇一生的历史霸业;无声地证明着秦王朝的丰功伟绩;无争地倾听着数千年来的燕赵悲歌。

    这一切使人有一种浓厚的历史感,沧桑感,生出很多感想、感叹、感怀。

                                         白皮关

                                                古驿站

                                              秦皇古道

                                         秦始皇歇灵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秘“中国公路鼻祖”:车辙深致马车托底 为找平千年削下4米岩基
探寻井陉 - 秦皇古驿道【图】
文化井陉│古道越千年 探寻国保单位秦皇古驿道
[转载]太行山纪行(十一):探寻井陉秦皇古道
井陉,古道上的深深车辙——河北天津(之一)
太行古道,千年留痕路沧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