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6个家庭急救小常识,以备不时之需!
url:http://m.gmw.cn/2019-01/02/content_1300112605.htm,id:1300112605

人民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幸福

关注

北京同仁医院南区急诊科主任曹秋梅

生活或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意外,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或者操作不当的话,很可能会对自身或者他人造成一些身体上的伤害,而如果你掌握一些急救小技巧,并可以正确运用,在减少这些意外造成的伤害同时可能还会救人救己!

常识一:打“120”报警电话要点

我国各地的急救电话号码统一规定为“120”(北京地区也可拨“999”)

拨打“120”时,要准确说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确切地址、联系电话;患者患病或受伤的时间,目前的主要症状和现场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报告患者最突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过去得过什么疾病,服药情况;约定具体的候车地点,地点要具有标志性,容易找到。

常识二:正确的止血方法

出血之后首先要抬高受伤的部位,用清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如果伤口流血较多要先止血再清洁,然后用消毒的纱布或者是干净、透气、吸水性好的敷料敷住伤口,用手按压5—10分钟,确实流血不止要及时去医院。

提示:不能将伤口进行捆扎,可能会造成局部缺血坏死。

常识三:脑溢血急救方法

患者突发脑溢血,要立即拨打120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让患者平卧床上,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不可猛烈摇动昏迷者,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出现窒息;如伴有发热,可用冰袋、冷毛巾敷在患者额头,降低局部温度,有利于脑保护。

常识四:呼吸困难急救方法

将患者放于平整地面上,若出现呕吐物、分泌物要及时清除,托住下颚抬头,最大限度打开呼吸道;保持周围环境保持安静;若患者呼吸困难并伴有粉色泡沫样分泌物,可能是急性心衰,要让患者保持半卧或者坐位,减少肺充血,增加腹部呼吸。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拨打120急救。

常识五:癫痫发作的急救措施

癫痫发作有时是非常突然的,突遇这种情况的时候,重要的是保护气道、防止误吸。患者可能会咬伤嘴唇和舌头,必要时可考虑将纱布或者压舌板垫在他的上下齿之间;患者抽搐痉挛停止、进入昏睡状态后,使患者处于侧卧位,将头转向一侧,适当拍拍背,让患者口中的唾液和呕吐物流出,避免窒息,同时舌根也不易后坠而阻塞气道。

但需要注意的是,癫痫发作期,不要强行按压患者四肢,过分用力可能造成肌肉拉伤。若癫痫持续发作,应及时就医。

常识六:家庭急救箱药品清单

家里配备一个急救箱,放一些必要的急救用具和药品,有助于及时救护突发伤患者。急救箱可放置以下物品:消毒好的纱布、绷带、胶布,脱脂棉、三角巾;体温计、医用的镊子和剪子;外敷药可准备酒精、紫药水、红药水、碘酒、烫伤膏、止痒清凉油、伤湿止痛膏等;内服药可配置解热、止痛、止泻、防晕车和助消化等类型的。

急救常识之心肺复苏术

第1步 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发现有人晕倒,首先应用力拍打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喊:“您怎么了,醒醒!”如果没应答,这时应触摸患者颈动脉,感受有无搏动,同时贴近患者鼻腔,感受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并观察胸廓有无起伏,若感受不到动脉搏动、呼吸、心跳与胸廓起伏,判断为意识丧失状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PS:颈动脉位置:喉结旁开1-2cm处;判断患者状态不超10秒;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寻求帮助。

第2步 胸外按压

准备:将患者平放于硬板床或平整地面上,解开衣物。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方法:两手叠扣,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可以弯曲,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按压深度: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一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但手掌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比例: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

第3步 气道开放

进行胸外按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的情况,这时需将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若有),可以用纱布或者手帕将异物从口腔中掏出,有假牙的患者要注意取下假牙。若无颈部损伤,用仰头抬下巴的方法打开气道;若有颈部损伤,用双手托颌法。

第4步 人工呼吸

气道通畅后应迅速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患者仰卧,施救者一手托其下颌使头后仰,另一手捏鼻孔并用手掌边缘压住额头,吸气后对病人口内用力吹气,(注意要将患者的嘴包严)然后放开鼻孔,待胸廓回缩呼气。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要见胸廓有明显起伏才表示有效。

如此重复循环5次以后,判断患者状态,若复苏无效,继续按压。

常见的6个急救误区

误区一:流鼻血时仰头

小时候一流鼻血,家长就让我们仰着头,并用卫生纸堵住鼻孔。其实,仰着头会让血流入呼吸道,造成窒息。若是外伤后流鼻血,很可能是颅底损伤流出的脑脊液,堵塞鼻子可能导致颅内感染。

正确做法:坐下来,身体稍微前倾,张开嘴巴,用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朝后脑勺方向挤压10分钟,以稍有痛感为宜。如血流不止,应立即就医。

误区二:烧烫伤涂牙膏

做饭时被油溅到,或是手被热水烫了一下,好多人赶紧涂些牙膏。事实上,牙膏根本起不到作用,只是其中的薄荷成分能让患处暂时感觉清凉,但这样易导致细菌滋生和创面感染。此外,涂大酱、酱油也不对。

正确做法:立即用凉水冲洗患处,抑制高温对皮肤的损伤,降低感染危险;用纱布包裹患处,保持其清洁和干燥。如果伤处起了水泡,切勿随意刺破,严重时要马上就医。

误区三:喉咙卡刺 硬吞食物

见到鲜美的鱼肉一着急,难免会被鱼刺卡到喉咙。人们想出了好多“妙招”应对,如喝醋、硬吞馒头米饭等,但这些方法都不科学。几口醋喝下肚,并不能软化鱼刺,吞咽食物还可能造成食道出血等损伤。

正确做法:能看见的刺就直接用手或镊子取出;若看不见或当事人已不能说话,应及时就医。

误区四:老人摔倒急忙扶

看到老人摔倒,好心人都会下意识地把老人扶起来。然而,好多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跌倒后易出现骨折,匆忙将其扶起可能加重损伤。

正确做法:怀疑有骨折时,可就地保暖、止痛,防止休克;如出血应马上止血、固定;若怀疑脊柱骨折或情况较严重时,应保持老人身体不动,就地等待120急救。

误区五:止血时 用力捆扎

做饭时,一不小心切到手,鲜血直流。一般人都会用纱布或创可贴紧紧勒住伤口,有时把手指都勒紫了。其实,这样会阻碍血液循环,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肢体肿胀、青紫,严重的还会造成肢体末端坏死。

正确做法: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用清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应先止血;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敷料覆盖伤口,用手按压5-10分钟。

误区六:溺水后倒过来控水

曾有新闻报道,家长提着溺水的孩子双脚作倒立状控水,救活了孩子。其实,这样做不仅作用甚微,还会延误抢救时间。

正确做法:将溺水者平放,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口、鼻内异物;要抬高其下巴,因为溺水后舌头会后坠,堵住气道;如溺水者停止呼吸,应尽快施行人工呼吸;一旦溺水者心跳停止,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民警察必备健康常识:如何应对身体突发异常情况?
医学常识
身体各部位的急救处理大全
你应该了解的30个急救小常识
这些日常急救小常识,你得看看!
儿童急救大全!!妈妈必备的基本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