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如果你做事情时总是走神,多是在寻求未被满足的共生需求

娟心理

北京心理咨询师,情感领域创作者,内容评审官,活力创作者

关注

所属专栏:

人格完善与自我成长

几乎所有的爱都指向亲密,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老师也说过:“爱制造分离,而施虐制造忠诚”。


施虐听起来有点刺耳,也可以用更温和点的词—匮乏。


生命早期,父母越能给孩子提供抱持性的成长环境,孩子走向分离时就会越容易。



如果孩子很不幸,无法遇到一位足够好的母亲;


那么成长中需要的爱就会变得匮乏,进而会让孩子的离开变得更加困难。


如果对孩子的爱不够,让孩子感受到匮乏,就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过早地完成个体化,即早熟;


另一种是孩子的个体化没法完成,心理上不能与母亲分离,进而陷入母亲的包围圈。


孩子在走向自主时,需要完成对加在自己身上的母亲意志的反抗。


这时,当孩子的意志和母亲的意志发生冲突时,如果孩子选择尊重自己的意志,就是完成了心理发展;


如果孩子选择遵从母亲等养育者的意志,就是被忠诚所困,进而失去了自我。



这种分离与忠诚的矛盾,实则全在于孩子的选择。


决定孩子选择的,就是养育者爱的丰盈度和包容度所决定的。


而当一个人读书学习做事时,总不能专注,最多两分钟就会走神,实则是在寻求生命早期未被满足的共生需求。


生命早期,婴儿从自闭之壳到母爱怀抱,没有被母爱很好地镜映到,心理发展就容易固着在这个时期。


固着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停滞在某个阶段,他会持续地寻求这个阶段的满足方式。


走神实则就是在寻找”共生期的母亲“,因为共生期未被妈妈及时地回应到,还会时常地被离开;


所以,长期的忽视与疏离,会让他们内化这种逻辑——


”不能再让惨痛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不能专注,隔一会就要离开自己专注的事去寻找一下妈妈,确认妈妈是否还在“。



因此,没有被爱滋养过的孩子,不仅对自我没有正确的认识,更无法活出真实自我。


六个月前,母亲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与回应,实则是给孩子带去照见美好自我的镜子;


从而让孩子感受到存在感:我是美好的,我是受欢迎的,更是有价值的,进而让自我之塔得以构建;


同时,对世界也会有一个积极的认知:阳光且充满善意的。


六到二十四个月的幼儿,随着心理的发展与能力的不断提升,他们开始慢慢挣脱母爱的怀抱;


准备让自我的生命动力在外部世界得以践行,而且持续不断地自主完成。


这时的母爱如果能延续早期的无条件关注,那么他们就有了自由发展自我的时空;



这时就可以按照内心的需求去表达与展示自我。


一个人健康成长的过程一定是不断渴望进入更广阔的空间。


在分离与个体化期,如果孩子正常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他的个体化自我得以诞生,进而从心理上与妈妈完成分离。


如何实现这一点呢?


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给出了解决办法,就是按照孩子身体发育的水平,不断与孩子分离;


一般多从日常小事开始,如:自己端碗、拿勺、夹菜、吃饭、喝水等;


最终让孩子的个体化自我得以诞生。


但过程却会复杂,母亲或其他养育者既要照顾到孩子的自主需求,也要考虑到孩子的真实发展水平;



这种复杂的满足,依靠的是对孩子深深的爱。


如果没有爱做支撑,这种满足根本无法持续;


所以孩子的心理发展就会有着被搁置的风险;


成年后,因为人格上的不健全,外在也会呈现出形形色色的怪诞行为模式。


当你想爱一个人时,就需要好好地问自己:我对他做的,是增强了他的自我,还是破坏了他的自我?


是让他变得强大、自信,还是让他变得虚弱、自卑?


尤其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爱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孩子人格的健全与否。



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把孩子心理的发展用小鹰的孵化过程作为隐喻。


刚出生的小婴儿犹如裹在蛋壳里未发育好的小鹰,这时,母亲要做的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


且提供足够温暖有爱的孵化环境,尊重他们周围的壳,让它从内自然破壳而出,而不是从外部帮其破壳;


孩子越小,这一点越重要。


特别是在分离与个体化期,一定要允许孩子说”不“和”我来“。


尤其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或主要养育者,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这种边界意识。


心理学家荣格说:母性总是指向融合,所以让母亲这么做不容易。



但如果母亲了解到,能这样做,会成为给孩子的一个巨大祝福时,相信一定有动力可以坚持。


因为这意味着孩子在生命初期就被允许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他的地盘与边界也都是被允许的。


母亲能做到这一点的基础,一定是自己先活出了自我。


否则孩子的离开只会给其带来失落与空虚。


爱是绕指柔,爱是化石丹,没有爱抚平不了的痛。



娟心理: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专栏亲密关系的维系、重新诞生自我与人格的完善和自我成长中有疗愈创伤与人格成长的方法,如有需求,可作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娱乐圈地震背后,隐藏着中国家庭最深秘密:他们,都曾是妈妈眼里的“乖”孩子
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过的比父母好
「别怕失去,你将拥有」:这2种月亮相位的人,才最懂真爱圆满(深度干货)
《母爱的救赎》51:痛苦源自反思
亲子关系中吞噬孩子的母爱:《黑天鹅》中纠缠的共生关系
心理学最黑暗的实验:母爱的本质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