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嗽——因于湿热
五天前,一朋友因小孩咳嗽微信求助于余,刻诊:咳嗽三天左右,干咳无痰,无头痛发热流涕、无咽痛、纳差、无汗出异常、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腻,网诊无脉象,晨起咳嗽频繁,余无不适,未服用过任何药物。

当看到这一组症状表现时,我陷入了沉思:这种咳嗽类型很不典型啊,外感,亦或内伤?如果是外感,应当出现发热、恶寒、头痛、流涕、咽痛等症,但,一个也没有出现。晨起咳嗽频繁也没有什么辨证意义,我把思路转向了内伤,既然排出了外感,属内伤无疑。内伤咳嗽常见痰湿、痰热、脾虚、水饮、肺阴虚、肺肾两虚等证型,患儿四岁,体型偏瘦,平时胃纳不佳,考虑有脾虚,舌红苔黄腻考虑有湿热,脾虚容易生湿,湿郁容易化热,现在属于夏季,暑热易夹湿,加上饮食不慎,很容易出现湿热,故辨证为脾虚为本,湿热为标,标本兼治。可是,用什么方呢?湿热咳嗽的方剂也没学过呀,平时治疗咳嗽一般都是用三拗汤、止嗽散、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六君子汤之类。突然想起了何老师在《温病条辨》中讲的宣痹汤,在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有两个宣痹汤,一个是在上焦篇,一个是在中焦篇,我指的是上焦宣痹汤,是治疗哕逆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打嗝。打嗝和咳嗽也不是一回事啊,打嗝是胃气上逆,咳嗽是肺气上逆,但我想到这个宣痹汤治疗的哕逆是因为湿热导致的,既然湿热能导致哕逆,湿热也能够导致咳嗽,湿热之邪最易阻滞人体气机,湿热阻滞胃气,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故哕逆,湿热阻滞肺气呢,肺气不能正常的宣发肃降,也会出现咳嗽。宣痹汤以枇杷叶为君,既能降胃气,也能降肺气止咳啊,而且在我的印象中,枇杷叶用于止咳化痰更多见,于是我就选用了枇杷叶,剩余的几个药,郁金、射干、通草和豆豉,好像用不着,无咽痛,射干可以不用,无表证,豆豉也可以不用,郁金和通草也更是用不着,于是自拟一方。

枇杷叶止咳化痰,杏仁宣降肺气,恢复肺的生理功能,是咳嗽常用药,桔梗和甘草为《伤寒论》之桔梗汤,化痰利咽,开宣肺气,能治疗咽痛,因患儿没有明显的咽痛,所以用了小剂量,薏苡仁健脾祛湿,性微寒能清热,陈皮理气化痰,考虑到湿热容易阻滞气机,理气有利于祛除湿热,因其性温,所以用了小剂量,茯苓甘淡而平,健脾利水渗湿,一方面恢复脾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使湿从小便而去,神曲消食积,小儿容易食积,滑石合上甘草为六一散,性寒而滑利,能清热利湿,使湿热从小便走。

二诊:咳嗽次数明显减少,舌苔变薄,黄苔退去,现咳嗽感觉有痰。

调方如下:

去掉滑石,加瓜蒌皮清热化痰,桔梗、陈皮加量,湿热减轻了,痰却出现了,加强化痰之力。两日后随访,咳嗽痊愈。

本案咳嗽从湿热论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两剂减轻,四剂痊愈,不得不说中医取效之甚捷!常常听闻中医是慢郎中,中医不治病只能养生,这是对中医的误解。本案的思路来源于中医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并没有选用以往经验的套方,而是通过辨证论治最终确定治疗方案,中医是经验医学没错,但也不能完全套用经验,经验也需要总结,最后才能上升为理论,在理论的基础上去实践才会不断的提高。选方用药受《温病条辨》宣痹汤启发,可见,读经典的重要性,读经典,做临床,才是中医成才的正途!

2021.8.2 于星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肺炎的经典方,新冠肺炎指南也推荐
真正中医治病就从根上治,绝不留后患|中医大家赵绍琴讲座
论上焦宣痹汤治疗湿热咳嗽之机理
验方推介:赵绍琴老先生“和风细雨汤”介绍
《温病条辨》评注麻杏石甘汤及临床应用
微博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