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读懂《逍遥散》

逍遥”也可以写为“消摇”,意思是“伏游自得貌。”

《庄子》云:“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王晋三曰:“《庄子·逍遥游》注云:“如阳动冰消,虽耗不竭其本;舟行水摇,虽动不伤于内。譬之于医,消散其气郁,摇动其血郁,皆无伤乎正气也。”

本方为调和肝脾的常用方,服之可达到疏肝理脾、养血和营之效。

使得肝气畅,郁结消,气血调,精神爽,逍遥自在,故名“逍遥散”。

正如《内经》所云:“木郁达之”,遂其曲直之性,故名曰逍遥。

丁明君认为:柴胡符合《内经》“木郁达之”之旨,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柴胡用量少,薄荷、生姜味辛气轻,所以并不是用在发汗与祛寒,主要是疏肝达郁,是为升木达郁、疏逆和中、宣滞畅胃之先导。

白芍药酸苦微寒,入肝脾血分,在《本草正义》中阐述白芍具有“补血益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横逆”的作用,能泄土中木乘,又能和阴止痛

当归,甘辛微温,入肝、心、脾三经,《药品化义》指出:“当归性温能散,味甘能缓。

经曰:“肝欲散,以辛散之,肝苦急,以甘缓之,散之缓之,肝性所喜,即为补,故专入肝以助血海,使血流行。”

归芍二味药可以甘酸化合,能养肝血,润肝燥,补肝之体以合肝用。

柴胡与归、芍为伍,能使疏肝中有冲和濡润之性,调理气血兼泄气火之功,则肝郁能疏,肝虚能补,肝枯能润,正合解郁当先疏气,调血当先调气,火尤贵和血之涵义;

又芍归二味药俱入脾经,当归辛香而润,香则入脾,芍药苦而微酸,能益脾阴。

故柴胡归芍又具养肝益土之效,使木土得和而气机流畅,这又是本方之所以选了芍归配柴胡的另一妙处。

茯苓、白术、甘草健脾扶土,本方以三味补脾之药同佐柴胡,其意在补脾土而升肝木,达到培土疏木的目的,而实土亦可御木侮。

《医学衷中参西录》谓“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得肝之疏泄则运化健旺,肝得脾之转输滋养,则肝气条达”,可借以概括本方结构的原理。


逍遥散是宋代常用名方之一,脱胎于汉代张仲景的当归芍药散与四逆散两方之法。

汉代《伤寒论》318条载四逆散由炙枳实、炙甘草、柴胡、芍药组成,书中言“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说明本方可用于因气郁而导致厥逆证,体现了疏肝解郁、调理气机的治疗法。

当归芍药散具有疏肝养血之功效,此方出处为《金匮要略》,由当归、芍药、白术、茯苓、泽泻、川芎6味药组成,主治“妇人妊娠腹中痛及妇人腹中诸疾痛”。所以根据记载当归芍药散与四逆散均为和解剂,均具有疏肝解郁之功效。


宋代陈师文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开始记载逍遥散,其药物组成为四逆散减去枳实合当归芍药散减去泽泻、川芎加薄荷、生姜组成,即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8味药。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功。

明代《审视瑶函》记载柴胡参术汤,由柴胡、白术、白苟、甘草、川;、人参、当归、熟地组成,主治怒伤元阴元阳所致之暴盲症。

明《寿世保元》载加味八珍汤,治疗妇人曾经小产,今有孕,预先培补为妙,方由黄芪、白术、甘草、防风、川芎、熟地、白芍、人参、知母、益智仁、当归、山药、升麻、黄柏组成。


清代《傅青主女科》载加减逍遥散,治妇人有带下而色青者,由茯苓、白芍、甘草、柴胡、茵陈、栀子组成;

载平肝开郁止血汤,由白芍、白术、当归、丹皮、三七、甘草、生地、黑芥穗、柴胡组成,主治妇人怀抱甚郁、口干舌渴、呕吐吞酸而血下崩者;

又载宣郁通经汤,治疗妇人经水未来腹先疼者,由白勺、丹皮、当归、山梔子、白芥子、柴胡、黄苳、香附、郁金、甘草组成。以上诸方,均在逍遥散基本方基础上化裁而来。

根据文献,逍遥散之君药并非固定的。

依照现代方论与临床研究指出:何者为君药,应该依照病机之不同,根据病机来做调整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隋氏用逍遥散药量加减变化治疗肝郁血虚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出逍遥散配伍应依辨证灵活调整:

柴胡重用为君药时,应有病机为肝郁为主时;

以当归重用为君药时,应有病机为血虚为主时;

白术重用为君药时,应有病机为脾虚为主时。

苑氏认为,肝气郁结、脾弱失运、血虚失养是主要病机。假设患者平素忧思过多、心情差、容易生气,会肝气郁结,原因是肝气失去条达,而失疏泄;

肝又与脾关系密切,会造成脾虚气弱,失其运化,因为气郁则木盛,攻克脾土;

肝藏血,若肝气郁而化火,耗阴血,则导致血虚;可知肝郁可导致脾弱、血虚。相反的,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若平素过食辛辣与生冷、过食或不吃、饮食失衡、久而必伤脾胃,而伤脾胃会导致血虚,原因是当脾胃失其运化、受纳,则脾胃不能运化水谷、水湿,不能化生气血;

另外,肝主疏泄会受到脾弱影响、导致肝气郁滞;

脾弱也可导致血虚、肝郁。三病机之间互相有关系,相互为原因与结果。

本方遵“法随证立,方从法出”之原则,此时单用辛燥理气之药物来疏肝解郁,会更虚其本,因为影响了血虚和脾弱之本;

若只健脾、养血,则气滞更甚。唯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三药共享,达到标本兼治、气血并调。

方中柴胡辛苦微寒,疏肝解郁、以顺肝喜条达之性

白芍味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当归味甘辛苦温,养血而又和血,与白芍相合以补肝之体;

归芍与柴胡相配,一补肝体,一和肝用,使肝气得疏,血虚得补,气血调和,表现出“肝体阴而用阳”的特点;

白勺、当归因与柴胡相配,得其疏散之性而不滋腻;

相反之柴胡因与白芍、当归相配,得其养血和阴之性不至于辛散而伤阴血。

针对病机脾弱方面,选用白术苦温而燥之性,茯苓的淡平之性,二药合用可以健脾益气,不仅可实脾以防肝乘,亦即恢复其运化水谷以疗血虚,又可以肝郁。

以上五药可以分为三方面,柴胡疏肝、苓术健脾、归芍养血,针对病机进行疏肝、健脾、养血而统方,生姜烧过,可增温性而减辛性,以加强茯苓、白术健脾温中,增加其运化,且能入血分而止血;


用少量薄荷辛凉之性,来疏散郁遏之气,用以加强柴胡疏肝解郁,使肝能恢复其主疏泄之司;

用甘草与白芍,一以调和诸药为使,一以酸甘化阴以治血虚,与白术、茯苓相配以健脾益气亦治脾弱,故亦为佐。

既然病机中肝郁、脾弱、血虚三者互为因果关系、均可成为主要因素,进而导致另外二者出现,三者都可以作为君、臣、佐药。

所以三治法所选药组方就不必过多强调其主次、其先后,亦即柴胡疏肝、归芍养血、苓术健脾三者是相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段富津:活用逍遥散
眼皮跳,嘴角抽动,脸上的肉为啥不老实?那是肝有“情绪”了!
黑逍遥散
百般脱发,皆从肝起!治肝郁脱发的方子,肝好,血好,头发才好
加味逍遥丸的功效与作用
肝要疏,脾要健,肝和脾要一起考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