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解脾胃论》 调中益气汤 第二

调中益气汤 第二

如时(有时)头热躁(头热,烦躁),是下元(下焦,肾)阴火蒸蒸发也,加真生地黄(祛阴火,滋阴液)二分、黄柏(销下焦火)三分,无此证(没有头热躁者)则去之。

如大便虚坐不得(想拉大便,坐在便器上却拉不出来),或大便了而不了(大便没拉净),腹中常逼迫(拘挛),血虚血涩也,加当归身(重在补血,兼亦活血)三分;如身体沉重(湿大),虽小便数多(小便次数多,这是湿证的另一反应,湿,也反应为小便次数少),亦加茯苓二分,苍术(为健脾,因湿便困脾也)一钱,泽泻五分,黄柏(为销下焦热,有湿常有热也)三分,时暂从权(从变)而祛湿也,不可常用(不能常吃上四味药),兼足太阴已病(脾中有湿热),其脉亦络于心中(足太阴脾经分支从胃别出,上过膈,注心中),故显湿热相合而烦乱(脾经有湿热,会扰心致烦乱)(这一句是说,如果身体沉重,小便数多,兼有烦乱者,也可加上四味,即茯苓+泽泻+苍术+黄柏);如胃气不和(胃中有寒湿),加汤洗半夏五分,生姜三片;有嗽(咳多责于肺,嗽多责于肾),加生姜,生地黄(祛阴火,滋阴)二分,以制半夏之毒;如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半夏祛湿,痰),此足太阴脾所作也;如兼躁热(阴火),加黄柏、生地黄以上各二分;如无以上证,只服前药;如夏月,须加白芍药(性凉,微寒药)三分;如春月腹中痛,尤宜加(也加白芍药)。

如恶热而渴,或腹痛者,更加芍药(治腹痛)五分,生黄芩(销热,滋阴)二分。

如恶寒腹中痛,加中桂(去皮桂枝)三分,去黄芩,谓之桂枝芍药汤,亦于芍药汤中加之同煎(这是东垣自解所谓桂枝芍药汤,即是在芍药汤中加上中桂同煎也);如冬月腹痛(多是因寒气而痛也),不可用芍药(凉药,故冬月不加),盖大寒之药也。只加干姜二分(热药,故可加之),或加半夏(也是热药)五七分,以生姜少许制之。

如秋冬之月,胃脉四道(四道即四个通道,胃脉四个通道是指胃气在胸腹出入之所,即缺盆、气街四个穴位也)为冲脉所逆,并胁下少阳脉二道(这个二道是指身体左右两侧之两行少阳经循行也)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这里的意思是说,胃气与少阳经气本是下行的,然受冲脉之影响反上逆行,这种病就叫厥逆。为什么胃气与少阳之气会受冲脉气影响上逆?这是因为胃气与少阳气损弱也。),《内经》曰逆气上行,满脉去形,明七神昏绝,离去其形而死矣(逆气上行,气血鼓涌脉道,几欲离开形体,可使意识混乱,形神分离,即将死去)。其证(这个证的表现是气上冲咽不得息(不得呼吸),而喘急有音(喘息声大而急促),不得卧(不能平躺下),加吴茱萸五分或一钱五分(暖胃补胃气,平逆气也。此处为什么不用桂枝平逆气?因为桂枝有补阳之力,能补心阳,此处满脉离形,气血鼓涌脉道,故不敢用桂枝也;再者,这个逆气根在胃虚之上,胃虚寒是病根,还加有少阳,肝的问题,故用吴茱萸治之),汤洗去苦,观厥气多少而用之(看情况而定药量)。

如夏月有此证,为大热也(如果夏天得此证,即得了调中益气汤证,病根即是脾胃有大热,为什么?),(因为)盖此病随四时为寒热温凉也(这个病是随四时之气而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变化),宜以酒黄连、酒黄柏、酒知母(上三味均为寒药,知母销心中,连销胃中,柏销下焦热)各等分,为细末,热汤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白汤送下,空心服。仍多饮热汤(免过多伤脾胃气),服毕少时,便以美饮食压之,使不令胃中留停,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意指急销下元之热,以解冲脉之邪气,冲起于下元也)。大抵治饮食劳倦所得之病(脾胃虚损之病),乃虚劳七损证也,当用温平(此为治法,当用温补法),甘多辛少之药治之(此为用药法,当用甘多辛少药),是其本法也(是治其本也)。

如时(四时)上见寒热(四季不同而见寒热不同),(这是由于)病四时(是因四时之气不同而寒热不同也)也,又或将理(将息,调理保养)不如法(不得法),或酒食过多,或辛热之食作病,或寒冷之食作病,或居大热大寒之处益其病,当临时制宜,暂用大寒大热治法而取效,此从权()也,不可以得效之故而久用之(有效时要及时调方,不可不变方一用到底),必致难治矣。

《黄帝针经》云从下上者(根据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原则),引(导引邪气)而去(离去)之。上气不足,推(从下找动力)而扬(使气上)之。盖上气者,心肺上焦之气,阳病在阴(阳病之根是在病阴也),从阴引阳(从阴治起,达得阳病得治),(具体怎么用药呢?)宜以入肾肝下焦之药(宜用入肾肝下焦之药),引甘多辛少之药(也要从脾胃入手,补后天以救先天也),使升发脾胃之气,又从而去其邪气于腠理皮毛也(脾胃气足,上焦气自然足了,肺气足可去邪气于腠理皮毛)。又云视前痛(最先疼痛)者,常先取之(治痛当先治最早痛疼的),是先以缪刺(交叉对称剌法)泻其经络之壅()者,为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后治他病(先治前痛,而后治他病)。

2022/4/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胃论》之调中益气汤及加减法
李东垣传世名方
《脾胃论》 [卷中] 调中益气汤
高建忠老师解读东垣(17)——随症加减用药心法(中)
全面解析上热下寒体质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金-张元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