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伤寒大家学习《伤寒论》一 第21条太阳病误下,致表证不解兼胸阳不振的证治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1)


[评述]

      1.李培生老本条所述之证的病因,是太阳病误用下法。表病误下每易引起表证不解而外邪内陷的不良后果,当引以为戒

      本证的主要脉证是脉促、胸满。对脉促,虽有指阳脉(即有力之脉),和指脉来急促的不同意见,但反映表邪内陷,郁而不伸,正邪相争的病机则无异议,其机制与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类似,故本证之胸满,为邪陷胸中,胸阳被遏,胸阳不振。从误下后仍用桂枝汤进行变化来治疗本证,可推断本证还具有太阳病的必具表现,故证属太阳病兼胸阳被遏胸满证

       桂枝汤方去芍药,解表之力不逊,其通阳之力更专,正当本证治法所求。


       2.刘渡舟老:这一条也是介绍大阳中风的兼证。“太阳病,下之后',误下就可能导致太阳之邪由表入里。“脉促胸满者”,“满'字要读去声,读'闷”。胸满提示邪气已到了胸中。当然,临床上出现胸满并不都是由太阳病误下所致,不要教条地看待误下这个问题。

       人身上有两个气海,胸中是宗气所聚之处,被称为上气海;脐下三寸是丹田之气所聚之处,被称为下气海。中医学认为,“胸为阳位似天空' (陈修园语),'“胸是心肺之宫城也'。肺之气谓之卫,心之气谓之营,营卫的开发都是从胸中出来的,“上焦开发,宜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因此,太阳之表和胸是邻近的,“邪气入里首先胸”

       促者,速也,迫也。促脉在这里不是指“数脉跳六至一止”,而只是指脉跳得很快,实际上就有数脉的意思。为什么在胸满的同时会出现促脉?促脉属阳脉,邪气已经已由表到胸了,心胸阳气就会起而抗邪,脉来的就快。“大、浮、数、动、滑,阳也' ,反映阳气还能和邪气作斗争另外,也应当看到正气不足的面。如果邪气不陷于胸中,怎么会胸满?这就不是其气上冲的问题了。胸虽然是邻近于表,但是胸并非是表。此时胸阳之气处在不利的地位,虽然还能抗邪,脉来的还挺快的,但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以“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为什么要去芍药?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芍药味酸,入血分和阴分,对于胸阳之气不利,因此要减去。根据张仲景用药的法度,胸为阳,凡胸阳不利出现胸满,都去芍药;腹为阴,凡脾阴不利出现腹满,都加芍药。“所以去芍药者,乃避阴以救阳也”。其二,芍药会妨碍桂枝的宣发、腾达、振奋心胸阳气的作用。把芍药减去以后,桂枝汤中剩下的都是辛甘之药。桂枝和炙甘草就是桂枝甘草汤,有补心阳的作用。补心阳即所以振奋胸中之阳,因为胸是心肺的宫城,心是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大枣和生姜可调和营卫,兼能扶正,起到辅佐作用。通过这些辛甘之药的应用,可以使邪气由胸还表。


      3.万友生老:太阳表证误下以后而现脉促胸满症的,宜用桂枝去芍药汤。因太阳表证误下外邪内陷胸中所致,从促属阳脉,胸属阳位来看,固然外邪尚在阳经,并未因误下而陷入阴经。但促脉数中一止(按:日人丹波氏同意高阳生《脉诀》以脉数极而并居寸口者为促,乃邪盛于上所致,可供参考),气机已呈滞涩,胸中虽属阳位,已是太阳之里,仍属外邪内陷,不过仅由太阳之表陷入太阳之里而已。既然太阳外邪入胸中,胸中阳气为外邪所壅遏而现脉促胸满证(可能尚有发热恶寒),那就非用具有温运流通作用的方剂不能取效。桂枝汤本来具有滋阴和阳的作用,如果去掉了芍药,就变成了专力和阳的方剂,故能主治本证。

       桂枝去芍药汤证和葛根芩连汤证(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比较,两证都因太阳病误下而现脉促,但桂枝去芍药汤证是病由太阳之表陷入太阳之里,其证脉促胸满而无汗不喘,并多兼有发热恶寒、舌苔白而口不渴等。葛根芩连汤证是病由太阳陷入阳明,其证脉促汗出而喘,下利不止,并多兼有发热不恶寒、舌苔黄而口渴等。前者是阴邪内陷,治宜温散后者是阳邪内陷,治宜清解,大不相同。故柯韵伯解释桂枝去芍药汤证条说:“此下后脉促而不汗出,胸满而不喘,非阳盛也,是寒邪内结,将作结胸之脉,桂枝汤阳中有阴,去芍药之酸寒,则阴气流行,而邪自不结,即扶阳之剂矣。”


      4.李家庚教授:本条论太阳病误下,致胸阳受损兼表证未解的主要脉证及治法。表未解,自必有发热、恶风寒、头痛等症。兼胸阳受损,外邪陷于胸中,故见胸闷、脉促。

       太阳病,下法为误治,所幸下后病邪尚未全陷,仍多羁留于表。然而经过误下后,胸中阳气毕竟有一定程度损伤,表邪欲向内陷,胸阳极力抗邪外出,正邪相搏于胸中,因而胸闷、脉促。脉促一般是脉来数, 时一止,止后复来。此处脉促宜从清代钱天来说,即脉象急促有力。以此与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140 条“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互参,其理自明。


       5.郝万山教授:本证系表证误下,挫伤心胸阳气,表邪乘虚内陷胸中。胸满是心胸阳气不振,阳郁不伸,邪陷胸中,气机不利所致。脉促,当是脉搏急促而无力,这是心胸中阳气不足,但尚能奋力与邪相争而出现的虚性代偿现象。证属邪陷胸中,心胸阳气不振,故用桂枝去芍药汤温振心胸阳气,祛邪达表。


[选注]

      
      1.柯韵伯:促为阳脉,胸满为阳症。然阳盛则促,阳虚亦促;阳盛则胸满,阳虚亦胸满。此下后脉促而不汗出,胸满而不喘,非阳盛也是寒邪内结,将作结胸之症。
      
       2.喻嘉言:误下脉促与上条(葛根黄芩黄连证)同,以无下利不止,汗出等证,但见胸满,则阳邪仍盛于阳位,几与结胸同变,然满而不痛,且诸证未具,胸未结也,故取用桂枝之辛甘以亟散太阳之邪。其去芍药之意,酸收二字,不足尽之,以误下故不敢用,恐其复领阳邪下入腹中也

       3.成无己: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日促,促为阳盛,则不因下后而脉促者也。此下后脉促,不得为阳盛也。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此下后脉促而复胸满,则不得为欲解。由下后阳虚,表邪渐人,而客于胸中也。与桂枝汤以散客邪,通行阳气,芍药益阴,阳虚者非所宜,故去之。

       4.陈修园:太阳之气,由胸而出入,若太阳病误下之后,阳衰不能出入于外内,以致外内之气不相交接,其脉数中一止,其名为促,气滞于胸而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盖桂枝汤为太阳神方,调和其气,使出入于外内,又恐芍药之苦寒,以缓其出入之势,故去之。


    

       注:本文参考《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李培生伤寒论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万友生讲伤寒论》、《李家庚伤寒论讲义》、《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着,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15
能量运行规律是理解《伤寒论》救误治法的总原则
太阳病篇(128-137)
第14 讲 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证
21至22.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