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痰饮水湿的经方辨治

痰饮水湿是由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痰饮水湿归属于湿邪。

湿邪的特点:

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易伤阳气。

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伤阴位。缠绵难愈。

当人体感受湿邪致病,就会出现如食欲减退、胸膈满闷、咽痒、心悸、咳嗽、口不渴、头身困重、四肢沉重、身肿、大便粘滞不爽、小便不利、舌淡苔腻、水滑,边有齿痕等

单纯的痰饮病的本质是太阴病。

太阴病的病机为里虚寒。

《伤寒论》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

痰饮水湿常见致病症状

① 上攻于头部则眩晕、耳鸣---苓桂术甘汤、泽泻汤;

②上逆于咽则咽痒、咽喉异物感---半夏厚朴汤;

③凌心则心悸---苓桂术甘汤

    射肺则咳嗽---射干麻黄汤

    逆于胃则呕---小半夏加茯苓汤等

④胸闷、脘痞、呕恶、纳呆---半夏泻心汤、四君子汤等

⑤肌肤四肢水肿沉重---防己黄芪汤

⑥二便异常(小便不利、大便粘滞不爽)

常用方剂

1.二陈汤

二陈汤为治疗痰饮基础方。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功效。

2.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渴,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用于外寒里饮的太阳太阴合病证。

小青龙汤与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合称外邪里饮三方

射干麻黄汤用于外感里饮,兼有咳嗽证

厚朴麻黄汤,因为此方里有石膏,可以看作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外邪里饮、饮郁化热之方。

案:患者,女,40岁。于4月前因感冒服用清开灵颗粒而致感冒不愈继发咳嗽伴干呕,咯大量稀痰,畏寒怕风,鼻流清涕,无汗。晚8点至凌晨4点胃肠鸣响上逆干呕,咳嗽咯白稀痰沫落地成水,不得平卧,彻夜难眠,纳差,口中和,二便可。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缓。

从案中可知:畏寒、怕风,无汗,鼻流清涕---太阳病表阳证。

咳嗽伴干呕,咯大量稀痰。痰白稀痰沫落地成水,不得平卧,彻夜难眠,纳差,口中和,边有齿痕---水饮上冲的太阴病。

故为外寒里饮的小青龙汤证。处以小青龙汤原方。3剂而愈。

3.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

组成:茯苓、白术、人参、枳实、橘皮、生姜

此方可以看作四君子汤、橘枳姜汤、枳术汤组成。应用此方时应注意补消比例。陈皮剂量应要大,建议30g以上。

《金匮要略》第6条:“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4.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第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均是水饮上冲导致的头眩、心悸等症状。遵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旨,治以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冯老医案:张某,女,29岁,耳鸣,头晕半年余。与姿势无关。血压低,视物旋转,心悸,汗出多,纳差,口中和,二便可,手脚凉,舌淡苔白,根腻,脉沉细。

从中可以看出,口中和,说明没有口干口苦,结合手脚凉可辨为阴证。苔白,根腻,心悸说明有水饮。脉沉当则有水。

故此病为太阴病为主,以水饮上冲导致耳鸣、头晕为症状的疾病,处以苓桂剂。

处方如下:苍术15g  茯苓15g  桂枝10g  炙甘草6g  清半夏15g   加半夏为了增强行气化饮,降逆之力。 

7剂而耳鸣头晕痊愈。

5.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方中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利水化饮,紫苏叶、生姜解表。为太阳太阴合病之方,用于外邪里饮证者

6.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出自《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方中厚朴下气除满,半夏降逆和胃,生姜、人参、甘草补虚。用于太阴病,虚满虚胀者。通常可与半夏厚朴汤或半夏泻心汤合用。

7.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由紫苏子 半夏 当归 甘草 前胡 厚朴 肉桂生姜 大枣组成。此方与半夏厚朴汤对比,均有半夏、厚朴、生姜。此方有前胡、当归、肉桂、大枣、甘草,故扶正降逆力较强,亦为太阴病之方,适用于太阴里虚、痰涎壅盛于上实下虚喘咳之证

8.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多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为太阳太阴合病之方

9.连朴饮

连朴饮出自《霍乱论》,主治“湿热藴伏而成霍乱,兼能行食涤痰”。侧重中焦阳明湿热之证

……

参考资料

1.痰饮水湿的经方辨治(马家驹)

2.六经八纲用经方(张立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学堂】痰饮水湿本一气,莫忘半夏厚朴剂
中医常用方剂及组方技巧
中医辨治呕吐
临床常见方证:茯苓饮
伤寒论偶感——发汗后水饮内停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88)--半夏厚朴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