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补充伤寒论中的舌象

舌像,《伤寒论》里没有提到,但是我们根据临床观察,给大家补充进去。

1 舌光红无苔

舌光红无苔,脉细弦而数,一派阴虚的现象

2 舌红苔黄腻

一小孩子高烧不退,舌红苔黄腻,郝老师在病历上写“着凉停食”,方子呢,外散表寒,内化食滞,就开两付药,吃了一付药后烧就退了。

3 舌质红

一化工厂的工作中毒,刘渡州老师观察工人证状,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

这怎么能够体现这两个方子能够治疗这种化学毒物的中毒呢?这是不能,因为你们的病人都有这些症状,都有发热、呕吐,他说是;都有胸脘的疼痛而且有压痛,他说是;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而且我们都看了他们的舌苔是黄厚而腻的,舌质是红的,所以这是个痰热阻滞胸中,阻滞胸脘。就用这两个方子合起来治疗。

4 舌红、苔黄厚而腻

酒客病,由于过饮所造成的这种证候,湿热内盛,阻遏营卫气血,在某些临床表现上类似于太阳中风证。但是他明显有长期饮酒的历史,伸出舌头来看,舌红、苔黄厚而腻,这是湿热中阻,湿热内盛的表现。脉也绝对不是表证的脉像,而是脉滑而数。脉滑主有痰湿,脉数,主有热这些湿热中阻、湿热内盛的表现,所以你千万不要把这种证候错误地当成太阳中风证去治疗,而应当清热利湿,调和中州。如果误用桂枝汤,还是我们刚才那句话,甘可以增湿,温可以助热,必然加重中焦湿热,所以得之则呕。

5 舌红

毒热内盛造成的这些证候,还有舌红,口渴这些里热盛的表现,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这些里热证的表现,可以鉴别。应该用清热解毒、化脓破腐的方法来治疗,而不能够用桂枝汤。用桂枝汤就意味着你用热药来治疗火毒,火上浇油。

舌红、口渴、咽痛、咽喉红肿的表证兼有这一类表现的,兼有里热的,兼有里湿热的,我们都应当禁用桂枝汤或者慎用桂枝汤

看看舌像,舌红的,在用桂枝汤的时候就要小心一点

6 舌像淡白

我们学校有个体育老师,这个体育老师的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感冒咳嗽,喘。到了儿童医院后就说是肺炎,每一次去都说是肺炎,反复发作。儿童医院总是给清肺1号、清肺2号,那就是麻杏石甘汤的加减方,总是按肺热来治。确实,用完这个方子之后,发烧退了,喘暂时缓解,过几天她又发。那个时候任应秋老师在世,我说请任老师看看吧。任老师一看,说你用的什么方子呢,我说用的儿童医院的清肺1号、清肺2号。他说清肺1号、清肺2号由什么药物组成啊?我说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加银花、连翘、芦根、白茅根、黛葛散组成。他说你看这孩子脸色这么淡白,舌像这么淡白,不能再用清热的药了,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这个孩子就吃了一个星期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说来也怪,从此,她的咳喘发烧没有再犯过了。这个给我很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发烧、喘的病人的时候,如果他的舌是淡的,没有更多里热的征象,我们不一定就想到了那个麻杏石甘汤,我们要想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7 舌淡

天气寒冷以后,心绞痛、胸闷发作比较常见,再加上舌淡,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可以用到桂枝去芍药汤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8 舌红

126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这是瘀热互结,瘀血虽然有,但是瘀血病势非常和缓,仅仅见到少腹满,它没说少腹急结,也没说少腹硬满,瘀热互结,瘀血虽然有,但是,病势和缓,仅见少腹满,热邪重不重呢?热邪也不重,仅是说有热,有些热象,这个热象也许是见到一点舌红,也许可以见到一点脉数,这就是有热的表现,所以这是瘀热互结,瘀虽有而病势和缓,热虽有而热势很轻微,在这种情况下就用抵当丸来化瘀缓消,这是消法的代表方,用抵当丸化瘀缓消。

9 舌红,舌苔又厚又黄,舌面又干燥

患者小便还是一会解一会儿解晚上狂躁,心烦,睡不着觉,骂大夫手还在摸着小肚子。医生就不知道,她是属于蓄水还是蓄血,少腹不舒服,你看睡觉的时候她还在摸着肚子,还有小便频数。另外,晚上烦躁,睡不着觉,说话很不礼貌,对大夫说话很不礼貌,这不就是一种如狂的表现吗?好几天没有大便了舌红,舌苔又厚又黄,舌面又干燥既然如此的话,蓄血和蓄水这两个症状同时存在,因为她既有其人如狂又有少腹不舒服,还有小便不利,那你就用五苓散和桃核承气汤联合应用。患者吃了药以后,小便量也多了,大便拉了两次,当天晚上睡得非常塌实,不再狂躁,第二天早上起来,小肚子也舒服了。

10 舌淡,苔白

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我们这里是根据病人主观愿望“反欲得衣”来判断这是真寒。实际在临床上,你还可以观察舌苔、观察脉象,观察二便来了解他是真正的寒还是真正的热。像这种寒证,舌淡,苔白,口淡不渴,脉微细,大便偏稀,小便清长,这些里寒的症状,都可能存在。这是前半段。后半段“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这个“身大寒”主要是指摸上去手脚是发凉的,手足厥冷。可是病人反而扬手掷足,不欲近衣,不多穿衣服,不盖被子,表现了一派烦热的临床特征。

11 舌红

由于邪热壅肺的证候,它在临床上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这种证候就使我们临床医生经常能见到。象肺部的各种感染,大叶肺炎、小叶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它伴有咳喘,又伴有高热、舌红,也可能见到口渴、舌苔黄。这都是邪热壅肺的表现。都有用麻杏石甘汤的机会。麻杏石甘汤只有简单的四个药,后世医家在用它的时候,特别是当代,总觉得这四个药对肺部的这种感染的高热,能不能够有特别好的疗效呢?所以常常和后世的时方相配。

12 舌淡,苔水滑

患者有脐下悸动,再加上舌淡,苔水滑,所以就给他用了苓桂枣甘汤来治疗,吃了几天药以后,他告诉我,“大夫,吃了你的药效果很好,我这不跳了”。他自己已经没有跳动的感觉了,他说吃了药以后,小便也多,身上也不那么疲劳了,他也觉得肚脐儿不跳啦,可是一摸呢,仍然能够摸到腹主动脉的搏动,我说这不是你的腹主动脉还能摸到跳动吗?他说可是我感觉不到跳动了啊,他自己也摸了,也能摸到跳动,但他已经感觉不到脐下悸动了。

13 胖,苔水滑

患者是舌胖,苔水滑,小便也少,有时候下肢还肿,也用了苓桂枣甘汤,用了一段时间呢这个症状又缓解了,所以到目前为止我真的不知道这种脐下悸动是腹腔水液多了之后,对腹主动脉搏动的这种传导敏感的一种表现呢,还是腹部的肌肉或者内脏不自主的一种跳动不宁的现象,所以我现在反而得不出结论来了,所以我们就仍然按照《伤寒论》原文里边说的:“其人脐下悸”,它是个自觉症状,《伤寒论》原文所说这是一个什么证候呢?这是“欲作奔豚”,这是奔豚发作的前兆症状,治疗用苓桂枣甘汤,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14 舌象一般来说,舌比较胖,边有齿痕,这是脾阳虚、脾气虚的一种特征,舌也比较淡,苔比较厚腻,在《伤寒论》中讲舌苔的地方不是太多,我们从临床观察来说,这种病人苔比较厚腻,这正提示了痰湿内盛、壅滞气机的一种表现,治疗的方子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我们简称是厚姜半甘参汤

15 舌头胖胖的,淡淡的,舌苔厚厚

患者是脾虚,运化机能低下,所以痰湿内生,湿邪阻滞,气机不畅,因此就出现了这种肚子胀。患者说我早晨不胀,上午也不胀,就到了傍晚的前后会胀,我说那我知道了,你是脾虚,你看她有贫血吧,伸出来的舌头胖胖的,淡淡的,舌苔厚厚 是个虚中夹实,开厚姜半甘参汤

16 舌头来是淡嫩淡嫩

患者说怕风,头特别怕风,整个脸就是那种虚胖的、白白的,伸出舌头来是淡嫩淡嫩的。季节是在夏季,穿得比别人都要厚,就这样也没有汗。我说,尿少不少?她说尿少。口渴不渴?她说口虽然干,但是不想喝水。根据她的舌胖而淡嫩,面部轻度的肿,小便少,腿也有点轻度的肿,我就给她用了真武汤,开始用药的时候,炮附子用的是15克,其他药都是常规的量,当然茯苓用得多一些,用了30克,这麽热的天,给用的是热药,告诉患者回去每吃一付你就体会体会,如果要是上火,症状不缓解的话,你就给我打电话。回去之後五六天都没有给我打电话,到了第七天复诊,她又去了,她说吃了您的药以後,我逐渐逐渐就不怕冷了,然後我的头巾就可以拿掉了,头晕减轻了,小便也增多了,所以,这是一个甚麽样的眩晕呢?是阳虚水邪上泛,水邪上冒清阳导致的眩晕,所以用真武汤,来治疗阳虚水泛所导致的眩晕,所形成的美尼尔氏综合症,这个人後来又吃了一个礼拜的药,就恢复了她的武术教练的工作,到现在大概有四五年了,也没有再复发过。这是我们抓一个头眩的主症,抓住一个病机阳虚水泛,来治疗头晕的证候。

17 舌就是淡的

患者张开嘴一看,舌就是淡的,胃镜随着往下走,食道粘膜也是苍白的,胃粘膜也是偏于苍白的,那就说明整个消化系统的粘膜、上消化道的粘膜,都是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痉挛的状态,供血是减少的,产热是降低的,这就是虚寒证,虚寒证的病人按压以后,可以促进毛细血管的扩张、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代谢,那么这就缓解了虚寒证。有些胃疼的病人,伸出舌头一看,红绛红绛的舌头,那你接着往下下胃镜,胃粘膜一般就是红的,毛细血管是扩张的、毛细血管是充血的,那么中医辨证这就是热证的胃痛。而这种热证的胃痛,病人总是揪着,像我那同学,总是揪着皮肤,为什么提拉呢?提拉以后就可以使毛细血管收缩,可以减轻胃中的灼热,这种热性的疼痛。当我们在临床上观察一个病人,他自己当某一个部位有疼痛的时候,他是喜按压的呢,还是喜提拉的,喜按压的那一定是虚寒证,喜揪的喜提拉的那一定是实热证,所以它们都是相通的。

18 舌上燥而渴

137条,大结胸证病位偏下的临床表现,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这是大结胸证病位偏下的表现,也就是整个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都存在,这实际上是一个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

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这是一个阳明腑实证的特征,舌上燥而渴是阳明燥热伤津的表现,阳明燥热内盛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这里的阳明腑实证并不是太重,但是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的大结胸证却是从心下一直到少腹,病变范围广,临床证候重,却是一个比较重的结胸证,所以这是一个结胸的重证,结胸证又伴有阳明腑实证,是用承气汤还是用陷胸汤?当然要用大陷胸汤,因为大陷胸汤既可以泻热逐水,而且热邪是通过肠道来排的,它同样也可以达到清泻阳明里实热的效果,而用承气汤就不行了,承气汤只能清泻阳明而不能够泻热逐水,不能解决结胸重证的问题,更何况现在结胸证重而且急,所以用大陷胸汤来治疗。

19 舌红而胎黄腻、脉滑或者脉滑数

小陷胸汤由哪几个药所组成的呢?半夏,黄连,栝娄,你看半夏的除痰作用和大陷胸汤中甘遂的逐水作用相比较,半夏当然是和缓的,甘遂当然是峻烈的,一峻一缓。小陷胸汤中的黄连的清热和大陷胸汤中的大黄的泄热相比较,一个和缓,一个峻烈,一个小一个大,小陷胸汤的栝娄润下除痰和大陷胸汤中的芒硝软坚泻下相比较,一个和缓,一个峻烈,所以这就体现了方名有大小,药物作用有强弱,所以证候叫小结胸证,用方叫小陷胸汤,都是三个药。小陷胸汤在临床上运用的范围非常非常的广,凡是胸脘部各个脏器的、各个器官的病变,只要有痰热阻滞而导致的疼痛都可以使用,比方说胸腔的心绞痛、肺部疾患引起的疼痛,胸腔疾患,比方说胸膜炎、肋间肌肉的损伤、类软骨炎(等)胸壁的这些疼痛,那么再往外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引起的胸胁部的疼痛,这是胸部的,那么膈肌以下的胃病、胆囊的疾病、胰腺的疾病、十二指肠的疾病引起的胸脘部的疼痛,只要是舌红而胎黄腻、脉滑或者脉滑数,你判断为痰热阻滞、气机不畅的,都可以用小陷胸汤加减化裁,所以你看治疗心脏病也用,治疗胃病也用,治疗胆囊病也用,治疗胰腺病还用,治疗乳腺炎还用,所以它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这个小结胸证我们就谈完了。

20 舌淡胖,苔白厚而腻

下面我们看寒实结胸,讲义的141条,“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结胸是病名,寒实是病性,所谓寒实是寒邪和痰水相结的实证,因为寒邪和寒水相结,它既然是结胸,所以它有胸膈脘腹的疼痛,和热实结胸是一样的,它不同的是没有热证,言外之意,没有热象,那必然就有寒象,它当然有寒象,舌淡胖,苔白厚而腻这些寒象,治疗与三物小白散。

21“舌上白胎滑者,难治”舌上有白滑苔的,就是舌上有白滑苔这是阳虚寒凝的表现,“难治”,为什么难治呀?正衰邪实,攻补两难,你攻邪容易耗伤正气,你补正容易助邪气,所以说难治。“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舌上胎滑者”和上面的“舌上白胎滑者”是一个意思,它提示了阴寒内凝,所以这样一个正衰邪实的证候,他说“不可攻也”,不可以用苦寒攻下

用什么样的方法救治呢?实际上点三根艾条,四根艾条一块点燃,然后让他的家属灸会阴穴,灸少腹部关元、气海穴,灸上它三四十分钟,慢慢地肌肉痉挛就缓解了,用药的时候呢,就用一些助阳的、散寒的(药),有的人舌苔很腻,加上一些化湿的药。

22 舌红

刘渡舟老师年轻的时候,在当地行医,有一个大夏天的他去给一个发热的产妇看病,到家里以后,大夏天的,门窗紧闭,产妇穿着棉袄棉裤坐在炕上,东北不都是热炕头嘛,啊呀刘老一看这怎么能不发烧呀,正常人捂在这屋子里头也会发烧呀,就问这个产妇,说你热吗,她说热,那为什么不开窗户呀,婆婆不让,怕产妇受风,这个婆婆管得可严了,不象我们现在得年轻人,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她们可严了,就是大厚被捂着,刘老说开开窗户,开开窗户这婆婆吓得说,刘大夫,行吗?说热成这样,高烧不退,你不开窗户让她散热,怎么行呀,大夫来了,这婆婆只好把窗户开开,就问这产妇,你渴吗?她说渴,想喝凉的还是想喝热的,我就想喝凉水,特别是从井里刚打出来的,因为刘老一看,脉洪而大,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舌红,东北的房子呀,一明两暗,我不知道大家去过没有,一进门这个明厅那个时候就放着水缸,刘老那个时候年轻,擓了一瓢凉水给产妇喝了,产妇咕咚咕咚喝了,然后她婆婆在旁边脸色就变了,说产后还没出满月的哪能喝这个凉水呀,可是刘老想的呢,她是个白虎汤证,他就想用这个凉水来代替白虎汤,这个产妇喝了半瓢凉水,摸摸嘴,好痛快,把瓢放在那了,刘老坐在那儿仔细琢磨,我要开个什么方,量怎么把握,这个时候产妇开始哆嗦,那婆婆一看,说刘大夫,你先别走,就把他的手给抓住了,刘老那个时候年轻,心里也没有底数,真是我这半瓢凉水给喝坏了吗,过了大概有20多分钟,开始发热,刘老只好在那儿陪着,大概发热有半个小时开始出汗,汗出了之后,刘老又在那儿呆了一个小时,体温逐渐逐渐下降,所以喝凉水也能战汗作解,这是在特别特殊的情况下。

23 舌面上布满了厚厚的白腻的舌苔舌底红

患者一直高烧不退,一看舌质你根本就看不见,舌面上布满了厚厚的白腻的舌苔,把舌头翘起来看看,舌底下是红的,寒湿瘀滞,阳气内郁,阳热内郁,所以导致高热不退,开了个很简单的方子,三仁汤加减。到了夜里11点钟,患者全身寒战,全身哆嗦,几个小伙子按都按不住,再过20分钟不寒战了,在发热,没汗,再过20分钟,患者出汗了,烧就开始退了,就这么一次治疗,用了一回三仁汤,宣通了气机,化了湿浊,烧逐渐逐渐就退了下来,第二天下午体温就正常了。

24 舌苔厚腻

怎么判断它有痰浊呢?一般来讲舌苔厚腻,因此我们才把这个证候叫做痰气痞。就是有气机壅滞而导致的心下痞,又伴有痰邪的干扰。半夏泻心汤

25 舌胖、舌苔水滑

生姜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在病机上,在主证上非常相似,只不过它兼有水气。而且在临床辨证上我们可以见到舌胖、舌苔水滑、小便少、水肿这些兼有水邪的征兆,所以有时候在用生姜泻心汤的时候,光靠生姜来消水邪是不够的,常常要加茯苓。

26 舌上有薄黄苔

“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明热在经,里未成实,不能泻下,结果泻下以后就造成了一系列的证候的变化,第一个证候是导致邪气内陷胸膈,无形邪热蕴郁心胸,留扰胸隔,就出现了虚烦证,它的临床表现和用方是什么?所谓“舌上胎”,是指的舌上有薄黄苔,提示了里有热。这样的特征治疗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

27 患者舌红红的,口还臭,你想她吃那么多口能不臭,跟她对话的时候,口臭喷人,一个22岁的女孩像这个样子,她就吃得太多,所以就给她清胃热,胃有热则消谷善饥,你给她用大剂量的白虎汤,大剂量的苦寒药,让她再吃。果然用了大剂量的白虎汤,大剂量的苦寒药,没有出一个礼拜,她什么都吃不下去了,所以清胃热呀。以后这个病人的胃就慢慢慢慢地缩回去了,很平安地出院了。

28 舌红

因此我们在用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有时候不一定说病人有多么高的体温,只要有心烦、烦燥这种里热盛,有舌红,大烦渴不解的这种特征,我们就认为这是里热盛的表现,这是在《伤寒论》原文中,谈到了热结在里,表里俱热,但是也谈到了无大热,有心烦里热这样的特征。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一是津伤,内有所缺,必外有所求,要引水自救,第二个是气伤,气不化津,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治疗。

29 舌头来光红无苔,而且舌面是光光的

一患者说北京协和说她是多饮多尿证,让她不喝就行了,说着她眼圈就红了,但是流不下眼泪,伸出舌头来是光红无苔,而且舌面是光光的,白虎加人参汤,再加桑螵蛸、益智仁,再加麦冬和五味子,这不就是白虎加人参汤、生脉饮,还有桑螵蛸、益智仁,缩泉丸那两个药嘛。白虎加人参汤可以用于那个神经性多尿症,之所以可以用于糖尿病,是因为病人有胃热而津气两伤的病机。

30 舌红

患者出现了神经性多食症,吃得很多很多的,当然要迅速胖起来也是不行,这个时候也需要治疗,我一看是胃火太盛了,舌红口渴,吃得很多,她叫暴食,这种孩子说我过去是厌食,现在成了暴食了,两个极端。对于这些暴食的孩子,有时候她确实是舌红、口渴、舌上有小红点,给她用白虎加人参汤了,这是有效的

31 舌苔黄厚

肠梗阻,建议先服中药,舌苔黄厚,脉沉滑有力,二日未解大便,小便短赤,阳明腑气不通,可下之。用的方子,基本上是大柴胡汤加味。这是杂病的实证的腹满不要把肠梗阻当成阳明腑实证,因为它没有全身毒热的症状。

32 舌上白苔者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如果只是少阳三焦失畅,津液不能够输布下达,肠道失润的不大便,我们用小柴胡汤就可以了。这两者怎么鉴别,主要看舌像,“舌上白苔者”说明这不是阳明燥结,只是三焦失畅,津液不能够输布下达,肠道失润,在这种情况下用小柴胡汤和少阳、畅三焦,实际上畅三焦也是和少阳,津液能够输布,阳明病的这种不大便就可以缓解。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少阳不和又兼有大便不通的,你是用小柴胡汤还是用大柴胡汤一定要辨舌像。如果舌红苔黄燥,舌面干,那你就用大柴胡汤;如果舌苔白,甚至水滑,那你不能够用大柴胡汤,只能够用小柴胡汤,因此小柴胡汤的适应证,在舌像上,我们就补充一个舌苔白,但是这个舌苔白是和大柴胡汤的那个黄燥而干的舌苔相对而言的,因为少阳病毕竟是个胆热气郁的证候,它绝对不像寒湿凝滞的那种白厚苔,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这里的白苔是和大柴胡汤适应证中的那个黄燥苔相比较、相鉴别,它不够黄,不够燥,而绝不是寒湿凝滞的那种白腻苔。

这样的话,小柴胡汤适应证我们就把舌像补充进去了。其它症状,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者脉沉紧,或者脉弦细,舌苔白,这就是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证、脉像、舌像都有了。

33 舌红

治热厥属于里热实证者,这也不见于六经病证篇,在六经病证的厥阴病篇提到了热厥,热厥是什么证候呢?我们在讲太阳病篇的“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所以热厥,是阳热邪气内伏,阳热邪气内闭、内郁,然后使阳气不能外达,于是乎表现了手脚发凉。一摸,手脚是凉的,这就是身大寒。可是,病人胸腹灼热,舌红口渴,便干尿赤,反不欲近衣,这就提示了是个真热假寒证,这是个热邪内闭,热邪内伏,使阳气不能外达的的一个证候。这种证候,在厥阴病篇把它叫做热厥,对于热厥病的治疗,如果里热没有成实的,用清法,用白虎汤。

34 舌苔黄燥,这个条文所描述的这个病人,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就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有轻度下利,所以仲景说:此本柴胡症,下之以不得利。这原本是大柴胡汤的适应症之一。之所以可以用大柴胡汤泻下,是因为他没有大便,“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现在这个病人反而有轻度的下利,知道别的医生用过泻下的丸药,汉代泻下的丸药,我以前提到过,一个是巴豆制剂,一个是甘遂制剂甘遂制剂用于治疗腹水,寄生虫病造成的肝硬化,肝硬化造成的腹水,一泻大小便一通,腹胀就缓解。巴豆制剂是治疗寒积阻滞肠道,腹胀,腹痛用于辛热的泻下剂温下寒实,一通,大便通了,腹胀缓解了

35舌苔白白的,厚厚的布满了舌面

有个县医院,它是刚刚盖好,房间的里面的墙还没抹,你想是不是很潮很湿呀,我们就住在这样的一个地方,第二天早上我就发烧,整个从胸部到腹部满满的不动,舌苔白白的,厚厚的布满了舌面,一试体温表,38度左右,身上特别的难受,刘老师说,吐吗?不吐,恶心吗?不恶心,拉肚子吗?不拉,我说上下不通气,老师开了一付三仁汤,然后,我就让学生到中药房,熬好药给我拿来了,我晚上就先喝了一瓶,喝了一瓶就腹泻不止,拉了二三次,第三天再吃的时候,不拉了,发烧也退了,上下也通畅了,又有了食欲了,舌苔也退了,我这才体会这是怎么回事,寒湿浊邪郁在肠道,它原本没有腹泻,等机体祛除这种寒湿浊气的时候,脾阳脾气振作恢复的时候,这个邪气怎么祛除啊,不能通过汗,不能通过尿,水邪湿邪能通过尿,肠道的这种腐浊邪气,只有通过下利才能够排出体外,再返回头看《伤寒论》第278条所说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那我就明白了,这个脾病,这个太阴病,它不是以正虚为主,而是以邪盛为主,所以邪盛为主,当正气恢复以后,祛除体内的湿浊腐秽邪气外出,它就以下利的这种方式,来达到自愈的结果,这就是太阴下利自愈证,这个下利是指的排出邪气的方式,而不是说原来这个病就有下利。

36舌也光红无苔

我在冶金医院出门诊,有一个他们的医生的宿舍楼,宿舍里头有一个过去好像是一个艺术家的老太太,她到门诊找我看病,说“郝大夫呀,我已经有20多年的神经衰弱的历史了,可我过去呢,虽然睡不着,也不至于这么烦,这次得了一次感冒发烧之后,我实在是烦得睡不着觉。”我知道神经衰弱这种证候是很难治的,别看它不是什么大病,你要想用中药让她睡得很好,这不容易的。我说:“大妈,我就给您试一试吧。您舌也光红无苔,您脉也细数,我觉得是阴虚火旺,您不要怕药麻烦。”就是黄连阿胶汤的原方,吃了一个礼拜,老太太特别高兴,再来找我的时候带来好儿个病人。

37 舌红苔黄燥,甚至舌上起芒刺

“少阴亡阴失水证”,为什么没有“绕脐痛,腹满痛,日晡所发潮热、谵语”,这些阳明燥热内盛的表现,仲景就当机立断急用大承气汤来泻下呢?因为这种病人在这种情况下,正邪斗争的趋势已经缓和,正气无力抗邪,那些实热的症状表现不出来了,但是仲景心里有把握,一看舌红苔黄燥,甚至舌上起芒刺,再加上病史的判断,那在汉代那种社会条件下,只有“急下阳明来救少阴”,“阳明急下三证”和“少阴急下三证”应当是同一个病,我的理解。从邪气的角度来讲这是阳明病,“阳明急下”是因为看到了阳明病有下伤肝肾之阴的危险所以要“急下阳明来救少阴”,之所以把它叫做阳明病是从正气的角度来讲;“亡阴失水”这是少阴病,但是治疗这种“亡阴失水”的少阴病,是从祛除病因的角度来处理的,那就是因为它有阳明的燥热,所以“阳明急下三证”和“少阴急下三证”是同一个证候的两个阶段,或者说同一个证候从邪气的角度而言是阳明病,从正气的角度来说是少阴病。

38 舌面上有溃疡,颊粘膜有溃疡

有一年北京儿童秋季腹泻流行的很多,秋季腹泻对儿童来说,是常发的一种病,有好多小孩儿拉肚子,我那个时候在门诊,一般的中医门诊呢,儿科也看,妇科也看,内科也看,有个老太太抱着孙子就去了,说:“我们这个孩子拉了好长时间了,都拉出火来了。”拉出火来了?我们的同学在旁边说:“拉出火来了?这叫什么话?怎么能拉出火来呢?”我说:“他这是怎么回事儿啊?他这种下利时间长了,然后就伤阴了,虚火就上炎了,所以他一定是有口腔溃疡,舌上有溃疡。”我说:“你这个孙子是不是有口腔溃疡啊?”她说:“是啊”,“你张开嘴看看。”张开嘴一看,舌面上有溃疡,颊粘膜有溃疡,所以老太太说这就拉出火来了,你看,下利,拉着拉着就伤阴,然后病机就发生了转折,就有了虚火上炎。我们的310条“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正是讲的这种证候。所以,“少阴虚火循经上扰”,我们不是说“少阴经的支脉”过胸部嘛,他的一个分支还和心相联系嘛,沟通了心和肾的这种“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关系嘛,可是在病理上他们也相互影响,所以少阴浮火循经上扰,出现了胸满、心烦,出现了咽喉疼痛,什么东西都不能太过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煌经方 | 2022国际经方大会学习连载(三十)
中风病,六经辨证
伤寒论方歌——柴胡桂枝汤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567期)
名医经方医案2
《经方方证标准索引》----转自“汉传中医网”---作者: 雁潇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