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中厥阴病所涉及到的脉象

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解释:手足厥寒就是手足发凉,如果伴有脉微欲绝,则是少阴阳虚寒厥,今伴有脉细欲绝,也就是脉细如线如丝,则主肝血不足,脉道不充。

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解释:一个外感病,出现脉微而厥,当为少阴真阳衰微。张仲景对此没有给出治法。

333条:伤寒脉迟六七日。

解释:脉迟为寒,这是阴寒内盛的表现。

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解释:脉滑即动数流利之脉,为阳脉,主里热,脉滑而不沉实,也提示里热并未成实。

347条: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解释:不结胸,脉濡,提示此证并非邪热与有形之邪相结,故不可贸然攻下。

349条: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解释:脉促,手足厥逆同时见到,为阴盛阳衰之证。阴阳气不相顺接,则见四肢厥逆。

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解释:伤寒六七日,正是一个周节律已经结束,又经苦寒攻下,于是发生了新的变化。寸脉沉而迟,当是邪陷于里,阳郁不伸的反映。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因此手足厥冷。

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解释:脉微浮为阴证见阳脉,微浮标志阴邪消退,阳气来复,正气向外,驱邪外出,故为欲愈。

343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解释:这是阴盛阳绝的危候。

362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解释:脉不还,反微喘,这是阳气绝于下,肺气脱于上的危证。少阴负趺阳,少阴指太溪脉,位于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候脾胃之气的盛衰。少阴负趺阳,即太溪脉小于冲阳脉,是土能制水,故为顺。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肾属水。

冲阳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胃属土。

太溪之水小于冲阳的土,即土能克水,胃气没有衰,留得一线生机,为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76
厥阴病笔记
《伤寒论》398条原文
艾灸治疗厥阴病的方法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2(3)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伤寒论类编补遗》厥阴病篇19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