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算医案,白术入脾以健脾祛湿

医案,白术入脾以健脾祛湿某男,79岁,病浑身浮肿,经查肾无器质病变,肾功正常,以伤寒大数可诊为病在太阳肺经,肺主皮毛,肺通水道。肺气不通则病水,此水属皮水和风水的范畴,麻黄加术汤主之。麻黄入肺以宣肺窍,杏仁入肺以降肺气,甘草入胃以和胃气,桂枝直入膀胱经,引水入膀胱使从小便而出,则浮肿之证可愈。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系传抄之误 

本条是仲景针对太阳病3/8阶段的病人,由于医者的误治或治不得法出现的变证而设的方法论,宋本《伤寒论》在此条文前无“太阳病”三字,而桂林本则有,显系宋本传抄有误,正确条文应该是“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对于此条历来争议颇多,有言此条是“去桂”者,有言此条是“去芍”者,还有言此条是“不去桂”者,究竟孰是孰非,至今尚无定论,其实,若从理法方药的整体角度看此条文,则诸多困惑,一朝冰释。在太阳病3/8的初始阶段,用桂枝汤是正治之法,本来是用桂枝汤微发其汗,但是由于医者的治不得法,而导致服用桂枝汤后,出汗过多,而汗乃心液,汗乃津液所生,汗多则亡阳,怎么能去桂枝呢?或者医者在有表证情况下,误用下法,而导致下多亡阴,损伤津液,酸甘可以化阴,怎么能够去芍药呢?所以,仲景先师在针对这种误治而出现的变证情况下,设立了这条补救的方法论。由于在太阳病3/8阶段,用桂枝汤治不得法,或更误用下法,造成表邪不解,且有入里之势,即“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之太阳3/8表证仍在,由于误治伤津,故而“无汗”,由于邪有入里之势,故而“心下满,微痛”,此满和微痛,关乎太阴2/7之里,其“小便不利者”,更关乎阳明1/6之肾,气数图示:3/8传2/7传1/6,对于这种表里俱病,单用桂枝汤不但无用,而且还有害,所以仲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白术茯苓两味药,表里兼顾,一则可解太阳3/8之表邪,二则可治太阴2/7之里邪,三则可治最关键的阳明1/6之肾。本条文的关键之处是小便不利,而小便不利者又关乎肾,因为肾主大小便,肾与膀胱为表里,肾寒则遗,肾热则闭,若从方药配伍来看,桂枝辛温入肝,白芍酸寒入肝,辛酸相合化甘,以达缓肝平肝之效,大枣炙甘草甘温之品入脾,生姜辛热之物也入脾,甘辛相合化苦,以达燥脾健脾之效,之所以在桂枝汤基础上加白术茯苓者,是因为白术苦温入肾,茯苓甘淡入肾,苦甘相合入肾化咸以生津液,津液生则无汗”可有汗,津液生则小便可利。世人只知道白术茯苓可健脾燥湿,更知道茯苓可利小便,但却不知其中的道理。肾有实,则小便不利,而泻肾之药非甘淡的茯苓莫属,发汗多则损伤心液,而心液之生非咸莫属,白术茯苓苦甘相合正可化咸而生津液。太阳3/8表邪入里化热,肺首受其害,而咸能泻肺,则又离不开苦甘的白术茯苓,由此可知,本方具有平肝健脾补肾之功。如果去桂或去芍都会影响疗效。经方配伍奥妙无穷,以性味为纲,以主治为目,以五行学说为枢纽,其中的要旨非浅学所能明白和应用,后人不解经方配伍之原则,于是用唐宋以来的方药知识强解《伤寒论》方,有合有不合亦是必然之事。更有人言仲景避而不谈五行,非不谈也,而是隐而不显,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苓散方剂应用 皮肤紧致剂
湿多,则渴!张仲景的化湿奇方,令津液上升,巧治口渴,很有趣的医案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经典医案、方论
口渴、口干→脾胃阳气不足→苓桂术甘汤
自古以来,尿频就不是小问题
【转载】读医案学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