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黄汗”的金匮名方

胡希恕经方医学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仲景条文论述】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28条:问日: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药藥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日: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胡希恕先生讲解:
黄汗,“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这个病有热,形状像风水,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这个与风水是大不相同,它出黄汗。“脉自沉”,虚,黄汗这个病也是虚病,尤其是表虚。从何得之?那么底下是“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我在临床上遇到过这个病,知道这个不一定是对 的。我遇到两个,都是女的。尤其这个方子说治疗那个,它更不是这么得的,恐怕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咱们可以搁到这。就是张仲景的话,也不是说这种病都得汗出入水中得的,这也是概括不了的。

这个病用黄芪芍桂苦酒汤主之。为什么呢?主要是黄汗病丧失体液太厉害了,丧失体液以致渴,津液亏损得厉害,这个时候不能再让它出汗了,虽然还是要用桂枝这类的药,它老气上冲,但是要加苦酒。这个苦酒就是醋,酸收。黄芪是补虚,桂 枝、芍药调节营卫,桂枝治气冲,那么芍药育阴这两个搁在一 起,对调节营卫还是起作用的,其他的热药都不搁了,姜、枣都不用了。不能再出汗了,桂枝汤的方剂一般甘温药都不要了,另外加上醋,醋就是使它不出汗。你们看看方后的说明就知道了。吃这个药,开始要烦,这个烦的道理呢,就是不得出汗,他老出汗,一不出汗他就烦的。服至六七日,烦才解。

注解:状如风水,是说身体肿、发热汗出,与风水的证候表现很相似,但风水脉浮,而黄汗脉沉。最不同的是,黄汗所出之汗,色黄如药汁,且质黏沾染衣服,这就是黄汗的特征。由于汗出多而津伤,故口渴明显,此种黄汗,宜用芪芍桂酒汤治疗。

【辨证要点】
黄汗、汗出口渴者。

【歌诀】
芪芍桂酒治黄汗,身肿痹痛亦可见,黄芪补虚在实表,米醋救液功在敛。

【方剂组成】
黄芪15克,芍药9克,桂枝9克,苦酒20毫升。上四味,水煎温服。

【方解】
本方是桂枝加黄芪汤去甘草、大枣、生姜,而加黄芪、苦酒而成。去甘草、大枣因味甘易致垂满,去生姜因辛温偏辛散,增黄芪为补虚实表,加苦酒为敛汗救液,故治黄汗表虚多汗以至口渴者。

按:文中所说“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人得之”,是略举黄汗的原因之一,并不是说患黄汗者都是由汗出入水中浴所致。这里实际是在说明,这种黄汗为表虚水气外郁之证,故以黄芪为治此证的主药。而又据渴否治疗,不渴者,用桂枝加黄芪汤;渴者,用本方。苦酒,即指米醋,有酸敛阻止汗出的作用,初服故烦,服六七日后邪退身和,故烦自已。

【临床应用】
本方与桂枝加黄芪汤皆用于黄汗,本方更常用于风湿痹痛、口渴明显者。

胡希恕先生医案
李某,女,30岁,北京市工人。因长期低热来门诊治疗,经西医检查未见任何器质性病变,经服中药亦未效。症见口渴、汗出黄黏、恶风、虚极无力、下肢浮肿、自感身重,舌苔薄白,脉沉细。查黄疸指数正常,身体皮肤无黄染。此为黄汗表虚津伤甚证,拟以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生黄芪15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米醋30克

结果:上药服6剂,诸症尽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海忠金匮要略(二七七)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黄汗证治/无痛黄汗-芪芍桂酒汤
与才叔死磕《金匮要略》65
​治黄汗古代三方
40、黄芪芍药桂枝汤方
金匮方歌——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19、黄芪白芍桂枝苦酒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