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肝祛寒诸方的特色配伍形式

肝经虚寒,是指寒邪直中或自身阳虚引起肝系功能障碍或衰退病变。
温肝祛寒,是据肝经虚寒病机所拟的治法。
治疗肝寒证候,宜选用川椒、细辛、桂枝、附子、吴茱萸等药为主,再配乌药、小茴香、木香、香附等药疏肝理气,人参、当归等药益气养血,共同温散凝结之寒,振奋肝脏功能。俾寒邪散则气血宣流,阳气复则筋脉舒缓,如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吴茱萸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等均属本法范畴。
选择温肝药物,还要根据病位浅深而定。病在气分,宜选川椒、细辛、乌药、小茴香;而吴茱萸、桂枝、附子温阳散寒力量尤强,可视寒象微甚随证加入。故《医史》指出:“气隧寒塞,须用桂附。”病在血分,又宜选用肉桂、当归温通血脉。故《仁斋直指方》谓:“官桂、当归,温血之上药也。”
肝寒所致主要病变是筋脉挛急而呈转筋、胁痛、腹痛、疝气、痛经。因此,缓解挛急也就成为当务之急。通过温肝固然可以消除引起挛急原因。体现治病求本精神,如果再配柔肝缓急药物,将会获得更好效果。所以这类方在温肝基础之上配伍白芍、木瓜、甘草、大枣,自然符合病情。配伍甘草、大枣,有“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义。
由于肝寒引起气血津液郁结不通是其疼痛另一原因,所以这类方剂又常配伍乌药、小茴香、木香、香附、槟榔之属行气破结;桂枝、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之属通利血脉;枳壳、木香、郁金之属利胆,茯苓、泽泻之属行津。这些药物与温肝散寒、柔肝舒筋之品合用,能呈温通之效,完全符合肝寒引起气血津液流通不利病变,不能视为可有可无。
温肝散寒法共选4方,各方都有特点。
当归四逆汤所治手足不温,脉细欲绝,是因寒伤厥阴,血脉凝滞,故宜温经散寒,调营通滞。因系外寒相侵,所以温必兼散。一切在于温通,是此方一个特点;利用芍药、甘草、大枣柔和经脉,是此方另一特点。
吴茱萸汤所治干呕吐涎,巅顶疼痛,脘腹疼痛,是因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故宜温肝降逆。因系自身阳气不足,是以温必兼补。此方于温阳补气之中寓有通调津气之法,是一特点。
暖肝煎所治小腹疼痛等证,是因肝寒气滞引起,故宜温肝解郁,行气养血。此方虽然也是温补并用,但非补气而是滋补精血,与吴茱萸汤之从补气着手有着本质区别。
天台乌药散所治小腹痛引睾丸,是因肝经气实,寒凝气结,故宜温肝散寒,行气破结。因其筋急气结都是因寒引起,故以温散寒邪为其施治之纲;因其实而不虚,故只行气而不补气,展示了实证的配伍特点。
综上,因寒引起筋脉收引、气血凝滞是这一病机基本病理,散寒通滞是这一治法基本特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里剂
阳虚肝寒证证治发挥 补肝气温肝阳小议 论肝气虚与肝阳虚 “肝阳虚”证治探讨 补肝气温肝阳3方法 ...
辛甘扶阳的配伍意义与方剂举隅(下)
中药百科丨丁香的功效、作用及相关信息
两大方剂,治阳虚肝寒!三大方剂,治寒凝肝脉
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头痛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