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承经典中医文化

[cp]传承经典中医文化,做新一代经方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附方中载《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汤同,兼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芎䓖一两,杏仁四十枚。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说:“痱者,废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非特邪气之扰,亦真气之衰也。麻黄、桂枝所以散邪;人参、当归所以养正;石膏合杏仁,助散邪之力;甘草合干姜,为复气之需。乃攻补兼行法也”。

又清·陈修园《金匮方歌括》言:“风,阳邪也。气通于肝,痱闭也。风入闭塞其毛窍,阻滞荣卫不行也。盖风多挟寒,初中时由皮肤而入,以渐而深入于内,郁久则化热,热则伤阴,阴伤则内无以养其脏腑,外不能充于形骸,此即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所由来也。主以《古今录验》续命汤者,取其祛风走表,安内攘外,旋转上下也”。由以上论述可知,《古今录验》续命汤主治肢体痿废不用、言语不利或身体拘急疼痛之证,其病位较深,涉及脏腑,病性为本虚而标实,真气衰而风寒邪气侵袭,日久邪气入里并化热,故用麻黄、桂枝、干姜、杏仁、石膏、甘草等散风清热驱邪,人参、当归、川芎等扶正调气。综合以上论述,结合笔者临床体会,《古今录验》续命汤的方证可总结为:中风,肢体偏瘫,活动受限,言语謇涩或不能言,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肢体麻木拘急,乏力。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三》中对中风病邪气由表入里逐渐深入所对应症状描述为:“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由此条可知,邪气犯于络时,患者可出现肌肤麻木不仁之证;犯于经时,则患者为四肢沉重难以活动所困;犯于腑时,神窒于内可出现神识不清、不识人;而当邪气入于脏时,尤在泾云:“诸阴皆连舌本,脏气厥不至舌下,则机息于土,故舌难言而涎自出”,即出现言语不利、口中流涎之证。男子六八阳气衰竭于上、七八肝气衰,本案中患者为老年男性,于脑梗塞中风后出现言语不利、行走缓慢伴全身乏力,符合《古今录验》续命汤方证,故用之以疏风通络,散邪扶正。清·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防微论》中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患者服用续命汤15剂后言语不清基本已愈,仅剩双小腿麻木、行走稍慢等症状,邪气已基本从脏引出,留散于经络,如此重症,续命汤15剂即愈大半,此真续命之方!

另外,《古今录验》续命汤在临床应用时有2个细节需要注意:①麻黄的使用。《神农本草经》中谓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而药房中常备有生麻黄与炙麻黄2种,现代药理学实验发现,生麻黄偏于发汗,即其发表、出汗、去邪热气之力较炙麻黄强,而炙麻黄偏于平喘,即其长于止咳逆上气(见:钟凌云,祝婧,龚千锋,等.炮制对麻黄发汗、平喘药效影响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6):53-56)。《古今录验》续命汤中麻黄主要用于发汗散入里之邪,故方中一般选用生麻黄。又南朝陶弘景指出麻黄应“先煮一两沸,去上沫,沫令人烦”,故笔者临床运用生麻黄时嘱患者先煎麻黄并去除煎煮过程中药面白沫。②服药后当以有汗出为佳,汗出后勿当风。服药后汗出为药力领邪外出之征,汗出后皮肤腠理疏松,卫外不固,风邪易入,故汗后宜避风。

方证总结

✦ 《古今录验》续命汤的方证为:中风,肢体偏瘫,活动受限,言语謇涩或不能言,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肢体麻木拘急,乏力。 [/c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兆林经方传承||山东聊城刘景彬:​《古今录验》续命汤合小柴胡汤治疗脑梗塞失眠三年案。
浅谈续命汤
邪在于经,方用“续命”(1)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药解之麻黄篇(51)
有一种半身不遂,可用葛根汤
古今录验续命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