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疫第一方——人参败毒散

2022冬月治瘟第一方——人参败毒散

        个人认为,治疗该病,转阴是结果,不是目的。

        现在逐渐由“今天你测核酸了吗?”过渡到“今天你阳了吗?” 无需统计,市民朋友们也能深切地感受到身边的“小阳人”呈指数级增长的一个现象。正值新冠大流行背景下,因工作需要,被派往发热门诊值班,所面临的对象主要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对于这类患者,网友们给予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小阳人”,又称“阳人”。

        西医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以解热、镇痛、抗炎等为主,可用药物也不多:布洛芬、吲哚美辛栓、对乙酰氨基酚、复方氨酚烷等,如有必要,也会用一些青霉素、头孢类的抗生素,伴随消化道反应的常用奥美拉唑、胃复安、黄连素、蒙脱石散、莫沙必利等。现在谈谈中医对该病的处理方案。

        我常用地骨皮散(朱丹溪)、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麻黄人参芍药汤(李东垣)、普济消毒饮、桔梗甘草汤、人参败毒散(喻昌)等方剂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表现,我认为今年的新冠属于太阳、少阴合病,以伤寒实证为主,可兼太阴、少阳、阳明表现,甚者可入厥阴重症(可参考拙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伤寒与温病辨析)。

病状

        临床中所见症状:该方适合感染初期,见恶寒壮热,无汗,乏力,四肢关节酸痛,腰股(腰脊、屁股)疼痛剧烈,四肢冰冷,四肢以上反觉烘热,可伴有头痛、咽痛如刀割、咽干、干咳、心慌。(仅代表我个人在山东潍坊地区所见,不具有全国普遍性规律,别抬杠。)

病因

冬季不正之气(新冠病毒)侵袭,风寒为主,或夹湿。

病机

太阳、少阴感寒、湿证,凝滞经络。

文献理论支持

        二经伤寒合病。《素问》:“北风生于东,病在肾,腧在腰股----冬气者,病在四肢----冬善厥痹”这句话对于少阴伤寒表现的描述较为吻合。结合太阳伤寒,认为是二经伤寒合病。

        人参败毒散治瘟自古有之。刘完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伤寒,温疫,风湿,头痛目昏眩,四肢疼痛,憎寒壮热,项强,眼睛痛,寻常风眩拘急,风痰烟瘴之地,或温疫时行,或人多风、多痰、多气,或处卑湿脚弱,此药不可缺也脚弱值得玩味。

        治疗方剂的先后次序。喻昌·《医门法律》:“主治伤寒瘟疫,老人小儿皆可服。”认为方中人参“负荷其正,驱逐其邪,所以活人百千万亿” 。多数医家都认为先服用人参败毒散驱在外之表邪,继而再用别的方剂治疗其他症候,如桔梗汤等。

        新冠初期适合,要早用。如张景岳·《景岳全书·汗散法》:凡伤寒瘟疫,表证初感,速宜取汗,不可迟,迟则易有变证发生……若感四时瘟疫而身痛发热及烟瘴之气者,宜用败毒散或荆防败毒散。

        治咽痛合并麻黄附子细辛汤。《灵枢·无言篇》:“人卒然无音者, 寒气客于厌, 则厌不能发, 发不能下, 至其开阖不致, 故无音。此处仲景原文略。

        宿有风湿关节病者,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蜈蚣、全蝎、青风藤等温性搜风药。《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2023冬季抗疫第一方推荐&介绍:

首先介绍人参败毒散的应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并皆治之”。

组成:羌活、独活、前胡、桔梗、柴胡、甘草()、茯苓、枳壳(麸炒)、人参、川芎、生姜、薄荷十二味药物。

功效:益气解表,散寒祛湿。主治:伤寒时气,外感风寒湿证。

方解:

        1、方中以二活为主,《成方切用》“羌活入太阳而理游风,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去湿除痛。”所以该方合乎我所推论的太阳、少阴两感伤寒的病机核心。

        2、柴胡、川芎辅助解风邪,二药入肝经又可去除内外之风,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其实读过《内外伤辨惑论》的都知道,这和李东垣的“麻黄人参芍药汤”治疗虚人外感伤寒实证中所用的“当归”有异曲同工之处,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后面有机会我会再着重分析该方。

        3、桔梗、枳壳调理气机的药对,对于咽痛、咳嗽等都有作用,还配合了前胡理气化痰。

        4、我认为茯苓在此处有两层用意:其一为公认的健脾化湿去痰说法;其二,个人认为茯苓通过利水可以降低体温,如五苓散利尿以退热,也有现代研究的证据支持。

        5、生姜解表止呕,今年的病毒所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如呕吐较为常见,生姜须重视。

        6、薄荷辛凉解表,其余都辛平温,只有薄荷凉,可能含有少佐寒凉以防化热、以散郁热、以散余热的多种用意。甘草这味道药也不可轻视,人参合甘草(扶正之力),桔梗合甘草(经方),大量升散风药合甘草(防过),前胡合甘草(甘草片?)

        7、寒湿流注关节、肌肉引起周身疼痛,尤其是太阳、少阴之腧穴引起腰脊、臀部疼痛为主;咽痛也不仅有风热(玄参利咽汤、银翘散),阴寒的少阴咽痛也有(见仲景书);

        8、个人认为胃肠反应的出现和营卫表里相通理论有关,如营卫生于脾胃;头痛多为全头剧痛或前额疼痛,可根据张启元的《医学启源》书中的药类法象、法象药理、引经报使等相关理论选药进行加减。

        单谈人参,我认为方中用人参主要用意有二:其一,扶助机体正气的亏虚;其二,借助风药的升提发散作用以达到引邪外出的作用(可见拙作。根据喻昌的说法:“盖人受外感之邪,必先发汗以驱之。其发汗时,惟元气大旺者,外邪始乘药势而出----所以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去,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据此可以推论,平素强健之体感染病毒,可不用人参,因为强壮之人本身的体质就是一根“天然人参”,无需“外来人参”扶助亦能令风药导邪外出。

本方剂量和加减:

        风药在12g上下为宜,柴胡、川芎在15g为宜,桔梗不宜超过10g,如果桔梗重用,必加重甘草剂量(法依仲景,呕吐副作用)。

        伴随胃肠反应的可以合并经方、专药:并大小半夏汤止呕,并黄连止泻(可参拙作:基于逆流挽舟法论风药在脾胃系疾病中的应用),并细辛、白芷治头痛;并赤芍、虫类药治关节痛;并荆防、麻桂、浮萍等增解表之力(防止津伤);并黄芪、当归增扶正之力;并黄芩、连翘、栀子、牛蒡子等治化热、郁热在上,其余随证加减。

预防

        《素问》“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面对病毒,扶助人体正气虽不能避免感染,但是若“正气旺,精神强固,气血充和”也可以不出现症状。所以体质很重要,生活习惯也很重要,心理作用也很重要,心态上一定要坦然面对。

注意:该方两贴就够,兼证另外换方。 若额外加风药,一定注意合理应用白芍,恐升浮太过(经验之谈)。

        新冠大流行,希望可为同道诊病、为除患者痛苦略尽绵薄之力。这首方剂是浩瀚书海中的一首,必然还有更为有效的治法方药和思路待发现,我辈当殚精竭力、焚膏继晷思之再思之。    

        难免有错,冀斧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方捷径指南
李惠记录:我的中医人生(4月份)
名医方录(60-69)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13条
风寒、风热感冒怎么治?群内麻黄汤讲解实录!
中风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