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煌经方 | 2022国际经方大会学习连载(五十八)

2022-10-15

《伤寒论》三阴三阳与《内经》气化理论

概说

大家好!感谢黄煌老师,让我有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多年来关于《伤寒论》三阴三阳与《内经》气化理论的一点学术及临床感悟,敬请各位专家、同道批评指正。

今天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01. 《内经》气化理论与三阴三阳辨证

02. 贯通《内经》和《伤寒论》看三阴三阳辨治

03. 《内经》气化理论对三阴三阳辨证的重要意义

04. 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与启示

1. 《内经》气化理论与三阴三阳辨证

《内经》气化理论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方法的载体,探讨的是天道与气候-物候-病候-证候的关系。天人合一,同源一气,生命与天地共气化,共阴阳。

其实这个一点不抽象,大家都知道“人活一口气”,那么人走了叫“断气”。我们一刻也不能够没有呼吸,这个就叫息息相应、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跟自然没有沟通,没有交流,没有呼吸了,生命也就没有了,所谓气止则化绝。人体的生命状态其实就是与天地气化密切相关的气化状态。

《内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它又与周期性的气化规律、生命规律相联系。我们的干支纪年非常智慧,六十年一个甲子轮回,终而复始。《内经》通篇贯穿着气、阴阳和五行。

什么是气?

《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岐伯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也就是说,十五天是一个气,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可见我们的农耕文明,我们的中医学都离不开气。

“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 “时立气布”说明“时”来了,气应该能够布散。

什么是候?

“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五运行大论》)气候和物候、病候、症候相关联。

这个“候”很有意思,有很多名词带有“候”,问候、守候、时候、火候、侍候、等候、迎候、伺候、候车、听候、候补。

“守候”“等候”跟“等待”有什么差别?

~ “等待”不一定来的,可是“守候”一定会来,如候鸟。

气候对病候、对证候的影响是有规律的。《内经》:“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可是春天一定温吗?夏日一定热吗? 

最重要的是要去“候”那个“候”(前一个“候”是动词,后一个“候”是名词)。气象万千,谨候其时(候时,时-候),气可与期。

在《素问·气交变大论篇》《著至教论篇》都有这段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知天、知地、知人气与天地气交的变化,可以长久。从临床而言,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天地人气化状态的把握。

什么是三阴三阳?

《内经》三阴三阳体系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有两个体系:日月法则和太阳法则。

天地自然有三阴三阳六气,人身也有三阴三阳六气。《伤寒论》之所以有效,因为抓的是三阴三阳。

天地并非只有寒热二气,天地有三阴三阳六气,即风热火湿燥寒。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主要谈的是天地三阴三阳的运行变化:“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

“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等等对三阴三阳的描述,实际上是说明天地三阴三阳是怎么通入人体的。所谓各走其道,各以其气命其经。如,自然之太阳之气通入人身的通道,命曰太阳经;自然之少阳之气通入人身的通道,命曰少阳经。后面我们看到药性也有三阴三阳,方性(经方)也有三阴三阳。

五行和阴阳结合的发展

黄帝时期找到了十二律,阴阳四时五行融合。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造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就是五行是和五脏相联系,就是脏腑理论,脏腑辨证的学术基础、理论基础是五行理论。《内经》中很多篇章都体现了这个思想。

五行和三阴三阳之间什么关系呢?岐伯回答: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气有多少,行有盛衰。

三阴三阳表明的是气有多少,和人体的气化功能相联系;五行之治和形有盛衰、太过不及的表现特点,和人体的形质脏腑相联系。

阴阳五行理论是《内经》的基石,是三阴三阳六气(六经)辨证和五行脏腑辨证的根本思想方法。阴阳和五行被认为是哲学,实际上阴阳理论、五行理论、气的理论进入到中医学以后,就有了自然生命科学的特点。

《内经》两大经络系统

我给《内经》的两大系统命名为:第一、天人(六经向上)循行系统,第二、人身(十二经贯注)循行系统。

在十二经循行系统之外,有一个很重要的经络循行系统,而五腧穴、下合穴等这些重要的临床穴位却不在十二经循行系统里面,而在第一个系统里面。

为什么叫六经?经是经天,沟通天人,所以我取名为天人循行系统,首先是调节人天关系,包括针灸和方药。针灸不仅调人身的气血阴阳,还调节人天关系。

在《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离合论篇”后面紧接着的是“阴阳别论篇”和“经络别论篇”。这两篇很有意思,一直以来也是个公案。

“阴阳别论”实际讲的是天地三阴三阳六气别入人身六经,主要谈六经发病的常见脉象、症状及愈后。“别”就是别入,是天地的三阴三阳六气从经络系统流入到人体,别入人体。

“经脉别论”是讲经脉的气别入脏腑。经是经天,沟通天人;络联系经与经,经别是别入脏腑(联系经与脏)。即谈的是五脏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以经气(淫气)为媒介。在这篇还谈到了一藏气盛时应调治与其相连的经和俞。所以,为什么张仲景的《伤寒论》效果好,因为调了六经以后,不仅调了六气病、六经病,也调了脏腑病。

三阴三阳六气气化在人体主要通过经络感传。经络是外气与脏腑之气运行的路线,腧穴是驿站,各走其道、各有前后居处、各有深浅明暗,好比车马走陆路、轮船走水道、飞机走航线,这是气道行走的方式。经气凝结于穴位,针刺穴位可以调节内脏。同时此路线、驿站,还是重要的能量补给、发生场。

经络、腧穴的三阴三阳之气是与自然三阴三阳之气感应的枢纽,根结之穴等重要穴位,是人体与自然三阴三阳之气之间相通应的机关。

针灸的作用不仅仅是疏通、调畅气息,同时能够影响精神和能量。构建内外相通的气场,调节人天关系,从而获得调动人体自愈功能的场效应。

《汉志》“言阴阳五行,黄帝之道也。”黄帝时期在律历的基础上,完成了阴阳五行理论的构建。

自然五行之气分别通入“五藏”“各在其气命其藏”。

自然三阴三阳六气分别通入“六经”“各以其气命其经”。

《内经》以五行为框架,五运和五脏为中心的对应同构,形成脏腑辨证体系;以阴阳为框架,六气和六经为中心的对应同构,形成六经辨证体系。

《内经》创造性地将阴阳与五行相结合,将天地自然与人体,与人体之脏腑经络、官窍、形神、情志等融合构建成整体的生命体系。

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称谓何来?

五行之气的作用定位在脏腑(可参考《内经·素问》的金匮真言论篇),所以名之曰脏腑辨证。

三阴三阳之气的作用定位在六经,所以命名为六经辨证。张仲景讲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根本没有提经络。所以六经辨证是由后世医家命名的。

气化-不玄虚!

“气化”学说是中医学道法自然、重视调整人天关系的哲学基础、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源于气化的自然观、整体观是中医学的基本特征,气化理论决定了中医原创思维的生生观、活体观、整体观、动态观。成为与西医学的形质、解剖观念相对的概念,体现了中医学的活体动态生命功能模式。是中医学领先于现代科学的特色和优势。

脏腑是气化的脏腑,经络是气化的经络。所以气分病要调气,血分病及形质脏腑病依然要调气。

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无不将人体作为与自然时空息息相关的气化动态活体。

气化落实到脏腑、经络的功能,由气化而致的病机变化,在脏腑、经络产生一系列证候,遂有阴阳、寒热、虚实定性,表里浅深定位,时间上的推移,空间上的变化。

结合脏腑经络谈气化,气化方不玄虚;结合气化谈脏腑经络,脏腑经络才会被充分认识。临床上如果没有气化思维,只盯着人身的寒热,很多时候效果不会好。

2. 贯通《内经》和《伤寒论》看三阴三阳辨治

三阴三阳体系:天地有三阴三阳六气,人身也有三阴三阳六气。

三阴三阳的发病规律

标本中气从化:自然气候化生有其特质规律,人身气化也有其特质和规律。每一气、每一经,容易生什么病是有规律的;每一气、每一经受病后的发展趋势也是有规律的。

还有一个规律是同气相感。意思是说,三阴三阳病的发生是由六气的特性和人身的气化体质偏性所决定的。比如,太阳人易感发太阳病,少阳人易感发少阳病。

大家普遍认为,疫情大流行的时候是体质虚的人容易得病。可是为什么SARS流行的某一个时段,是青壮年容易感受、感发呢?这涉及到对“虚”的认识。例如,守门员扑空了方向叫“乘虚而入”,能说守门员是虚弱吗?此处的“虚”有“不和”的意思,是“失守”的意思。我们后面会讲到“实则少阳,虚则厥阴”的概念。青壮群体感染疫病,就是所谓的同气相感。

另外,三阴三阳也体现在方药治宜,以及四气五味和经方等方面。

气化体质与患病的倾向性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为之父母。所以说我们不仅仅有亲生的父母,我们还有天地之父母。人体体质与宇宙气化有着内在的、深刻的、必然的联系。人体体质的差异从本质上讲是气化方式倾向性的不同。在某一时段孕育出生的人,会秉承该阶段特定的气化倾向,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化特性,这种在胎孕期、出生期以及老年期尤为明显。往往决定了人体未来患病的倾向性,易发病的脏腑经络器官组织所在,何时发病。

气化体质

大家都知道,青山易改,本性难移。症状易消,体质难变。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很重视调体质。

如典型的少阳相火体质者,五月中旬就会出现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心烦失眠、舌红苔黄等症;典型的太阳寒水体质者,寒流一来,就鼻涕喷嚏、受凉感冒等。且这类人群,往往早年身体即出现明显的气化体质的偏性,对这类人群,如果早期干预、提前纠偏,就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杂症、重症。

请大家看这个小视频。

你们想到什么?这些小孩爬的方式是大人教的吗?

不,这都是天性里的,是先天的体质,先天气化特点。

《灵枢·通天》五态人

在我们的头脑当中,有一个标准的君子的形象,这就是阴阳和平之人。

同气相感

刚才讲到,寒流来了,有人感冒,有人无感,太阳人更易感受太阳。

天之不阳当令或是来客,有人无感或感受不明显,有的人却感风气之先,明显地表现出少阳的病症、证候。

从小左右摇摆爬行的,更易感受少阳;到老年躯体腿脚不便,行路会表现为左右摇摆。

从小头顶地爬行的,更易感受少阴;到老年易躯体腿脚不便,行路艰难,龟背塌腰。

由此,“从小看到老”。如果不注意保养,不注意医疗保健,那么这些有明显偏性的人到了老年期,所属的典型气化特点会反应出来。

方药、针灸调气:调整人天关系,降低了对天、对自然环境气化因素的敏感性。

自然三阴三阳六气,人身三阴三阳六气,经络中运行的气,针灸的得气,气功的气,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等等,本质上是一个气。

中药性味 - 自然的三阴三阳之气所制化

司岁备物,司岁备药。连老百姓、农民都知道,哪一年是丰收年,什么叫大年,什么叫小年。药物的使用必先岁气,无伐天和。调气之方,必别阴阳,以药物之气味调治六气之为病,以平为期。

运用药物的偏性调治人体的偏性,调整人体寒热、阴阳、虚实、上下、表里的不平衡,调整人天关系的不相适,以达到动态的平衡,运用的是天(自然)所赋予的天(药)性。

四气不等于四性

药物的四气,源于天地的六气,通乎六气,入六经,归脏腑。六气本乎一气,以运变而分阴阳。药物的四气,强调了天、人、药之间的关系,源于一气。以药物之气,调节人体六气、阴阳、寒热的偏盛偏衰;沟通调整人天六气、阴阳、寒热关系的不相适。以药物的寒热调节人身之寒热,沟通调整人身之寒热适应天地之寒热。

四性着眼于人身之寒热。气味者,物性之本;性味者,物性之末。临证处方,专性效而忽视气味,是未尽阴阳之道。

经方

经方就是以《伤寒论》方为代表的,历经历史筛选,临床检验的有效方。

经:经天,经世,经典,经常,经验,经济。

经天:将天之六气通入人体,沟通天人气化,调节人体气化,调节人天关系。

《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因气感之宜”是讲药物的性有受天地阴阳五行之气的感应,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辨五苦六辛”是辨药物的阴阳五行属性。这显然亦源于天地一气,天人同构理论。

方:方(时)位,方法。

开方,开的是时间,开的是方位,开的是方向,开的是方法。

方法:是中药使用的时空法则、范畴与规律。

要千方百计熟悉并灵活运用1000首方,那么我们对天地气化、对人身气化的认识自然就不同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认识方性药性。

《伤寒论》三阴三阳与《内经》三阴三阳

两者是一个体系,但又有侧重的不同。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的核心在于天地之气交,因而天道之气化可以表现为不同地域的气化特点。海洋与沙漠,天的气化和当地的气化气交以后,就形成了地域的气化特点。所以说,可以“从天而养,从天而治”。

《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核心在于人与天地之气的气交,因而可以表现为不同个体的气化特点。人身上也有气化特点,表现为这个人身上当前的气化特点和发病的三阴三阳的特点,并施以与天相参的个性化治疗,或者预防,以及防传变。

《伤寒论》的“太阳之为病”“少阳之为病”等,是人体三阴三阳感受天地三阴三阳后,表现为当前气化状态或发病的三阴三阳,不同的个体有各自的从化特点。有人感太阳而既发为太阳,也有人感太阳而发为阳明,伤寒重在辨人体发病所表现的三阴三阳。

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来看新冠疫的武昌模式:社区居家,大锅汤,一方治一方。其学术根基和理论渊源就是《黄帝内经》的三阴三阳。强调了天地之气交形成了地域的气化特点,则“从天而治”,即不管传染到人身以后怎么传化、怎么传变,先把外因去掉,把这个地方的寒湿去掉,把湿热去掉……总体是这样的思维。

3.《内经》气化理论对三阴三阳辨证的重要意义

提升对三阴三阳的认识

贯通《内经》来看《伤寒论》之“中风证”“表证”“外证”。

关于《伤寒论》到底是一本外感病的专书,还是一本杂病的专书,包括对于《伤寒论》的表证的认识,中风证的认识等等,一直以来争论很多。

现在大部分人的共识是:方证是临床辨证的尖端,是最高境界。临床上无论是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还是对症治疗,造成水平有高下的原因,在于对病、证和症状背后的病机本质的水平差异。(详见文末的一段视频)

六经皆有表证。来自天地之外感,感冒、感受、感发。天地不仅只寒热二气,寒热为病。自然(天地)有三阴三阳六气病,如太阳病、少阳病。人身有三阴三阴六气病。伤寒论三阴三阳之为病,包含外感的自然环境的三阴三阳六气病,也包含人身气化特点所致的三阴三阳六气六经病。既有表证,也有里证,既有外感,也有杂病。

提高对针药从天而养,从天而治的识用

贯通《内经》看《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之实质。

不明《内经》三阴三阳气化,就不明《伤寒论》六经气化,就搞不清楚《伤寒论》的学术内涵。内经气化理论是《伤寒论》六经气化的理论渊泉和不竭源泉。

抓住了六气的气化就是抓住了病机。

三阴三阳六气气化是《伤寒论》的灵魂。

伤寒六气六经病的三阴三阳,不仅明辨了空间上客观存在的“证”,而且又认识了在变化发展时间上的“候”。

《内经》是《伤寒论》及后世三阴三阳辨证的学术根基与不竭发展源泉

三阴三阳辨证辨的是三阴三阳六气,那么它辨外感的三阴三阳六气为病,就是外感病、表证,它也辨人身的三阴三阳六气为病,即杂病里证。

所以针灸方药作用是调三阴三阳六气,调整人天关系,调整人体能量活动。抑其太过,弥其不及,使之恢复正常的寒热(太阳-少阴)、燥湿(阳明-太阴)、升降(少阳-厥阴)等气化稳定、阴阳平秘的状态 -- 这是《伤寒论》气化理论的实质。

不明《内经》三阴三阳气化,就不明《伤寒论》六经气化,就搞不清楚伤寒论的学术内涵。《内经》气化理论是伤寒论六经气化的理论渊源和不竭源泉。抓住了六气的气化,就是抓住了病机。三阴三阳六气气化是《伤寒论》的灵魂。

伤寒六气六经病的三阴三阳,不仅明辨了空间上客观存在的“证”,而且又认识了在变化发展时间上的“候”。

举一个例子,这是最近我们课题组做了一件事,把《内经》当中少阳病的病候特征做出初步的梳理。

大家可以看一看左边这张表格是《黄帝内经》的少阳病的病候特征不完全的梳理,那么右边是对《伤寒论》当中少阳病的病候特征做了初步梳理。那么如果我们用方证人、方病人的思路,我们就可以发现,实际上在临床上我们说的少阳病,不仅仅是张仲景讲的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往来寒热、胸胁苦闷、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仲景说但见一二证便是,不必悉具,小柴胡汤主之。应该有效。

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就发现了,其实少阳病远不只是这么回事。比如说,这个人头两侧昏、胀、疼、耳聋、耳鸣、喉痹、颈项的问题、甲状腺的问题、胸胁的问题、乳腺的问题、肝胆的问题、生殖器的问题,包括肩的问题,手臂外廉的问题,环跳的问题,大腿外侧问题,这很有意思。

前两个星期一个老太太就是在少阳经出痒疹,痒得钻心。过去我们看到的是典型那种厥阴病,典型的这种太阳人,特征非常典型,通过对《内经》的初步的梳理,我刚才讲的五态人,就可以丰富我们对临床上少阳证的认识。不仅仅张仲景的“少阳之为病”讲的这些。《内经》书里面整理出来的,还有面色青白、面如浮埃,面赤等等。

仲景以六气六经钤百病,示人以法(如少阳病),我们就有了症外之症、证外之证、法外之法、方外之方。

说到少阳证,临床上不只是一个小柴胡汤,单是柴胡类方就有很多,另外还有温胆汤系列、逍遥散系列、龙胆泻胆汤、升明汤,还包括胆虚痰扰的十味温胆汤,辅行诀的小补肝汤、大补肝汤,黛蛤系列、茵陈系列、黄芩系列、栀子系列、钩藤系列,以及四逆散、越鞠丸等等。

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六气六经执万病之牛耳,候气辨经,以六气统六经,六经钤百病,这是《内经》《伤寒论》的精粹。

《内经》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什么是少阳,少阳了然于心以后,就丰富了我们临床上的症、证,也就丰富了我们的法和治。

用心读《内经》,我们对天地气化、生命气化、人身气化的认识和理解就不同了。所谓得乎心,发乎意。这样,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很多方子就都鲜活起来了,方药的应用也就活了起来,到临床上能够随心而发,得心应手。

阴阳五行理论是《内经》的基石,是中医学三阴三阳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石。学习并不断提高对《内经》三阴三阳、五行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天人合一的气化思维,可以提升我们对张仲景及后世三阴三阳辨证、脏腑辨证的理解和认识。三阴三阳存心,六气六经找病,六气六经钤百病。

以消风散为例

消风散的方歌:消风散中用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膏知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消。荆防管太阳,苦参苍术管太阴,还有大半个导赤散……少阴、阳明都在里面。

那是不是看到风疹、湿疹就上消风散呢?如果我们明了气化,就知道什么时候用消风散。如果这一年司天在泉是火燥之年(少阴君火和阳明燥金),如果患者是一个消风散证,那么方中管少阴和燥金的药分量要增加。

再比如说,江南医家夏月不用桂枝,可是如果在夏天明明看到了太阳病,就可以用桂枝,不仅可以用桂枝,还可以用麻黄、用附子。

4. 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与启示

最后一方面来谈一谈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与启示。

中医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高峰,比如说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元五大家。

自古医家出经典。金元五大家的书都不厚。一些医家的书,温补学学派的代表性的人物、温病学派的代表性人物,比如叶天士、吴鞠通的书都很薄,大家一定要翻一翻原著。他们每一个都是《内经》《伤寒》大家。

中医的临床效应不是实验当中得来的,是从经典当中得来的。“得一分经典的力,便得一分临床的效验。”这句话是我们创校校长承淡安先生说的。承淡安先生是中西结合大家(针灸宗师),是新中国成立三个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之一。

以《内经》为基,《伤寒》为楯,融会贯通诸家之学。不拘于任何理论学说,在经典与临床间自由出入,胸有成竹,游刃有余,随性而发,信手应用。

这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

 敏求轩说  

听郑晓红教授的讲座,是一种美的享受,那份优雅从容,如行云流水,由浅入深,娓娓道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从《内经》到《伤寒论》等古代大家的思想之旅,感悟中医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整理郑教授1.6万字的讲稿实属不易,虽经多次删减,仍有8000多字,保留的可谓是精华之言。由于压缩了近一半的篇幅,或许会对内容的连贯性有影响,在此说明并敬请谅解。

在讲座的尾声,即“《内经》气化理论对三阴三阳辨证的重要意义”这一部分,郑教授对主张将《伤寒论》独立于《内经》之外的观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特将此段视频截录了下来,供大家参考。相关内容在本系列的“学习连载”中也有谈及,链接奉上,亦供参考 黄煌经方 | 2022国际经方大会学习连载(五十一)

毋庸置疑,《内经》与《伤寒论》均是中医药之巅峰,都是我辈必须认真研读的经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六经研究诸说总结 铁杆中医论坛
《单玉堂针灸配穴通俗讲话》出版发行
治疗肢厥的方剂
转:《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是六个生理系统 - 中医基础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 爱爱医医学网
对《伤寒论》六经辨证及其传变的看法
《“六经”与“六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