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咽痛,是有火乎?
userphoto

2023.01.12 四川

关注

1.咽痛,属于少阴病里寒外热者(虚,寒)
《伤寒论》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2.咽痛,属于少阴病阴虚者(虚,热)
《伤寒论》第310条:少阴病,下利,咽痛,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3.咽痛,属于少阴病热微者(实,热)
《伤寒论》第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4.咽痛,属于少阴病寒邪凝滞者(实,寒)
《伤寒论》第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右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5.咽痛,属于阳明病里热证(实,热)
《医学衷中参西录》:”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亦不痛。”按此节但言咽痛,未言治法。乃细审其文义,是由太阳初传阳明,胃腑之热犹未实(是以能食),其热兼弥漫于胸中(胸中属太阳当为阳明病连太阳),上熏肺脏,所以作咳,更因咳而其热上窜,所以咽痛。拟治以白虎汤去甘草加连翘、川贝母。
6.咽痛,属于少阴病虚阳上浮者(虚,寒)
《医学衷中参西录》:“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此节亦未列治法。按少阴脉微细,此则阴阳俱紧,原为少阴之变脉。紧脉原不能出汗,因其不当出汗者而反自汗,所以知其亡阳。其咽痛者,无根之阳上窜也。拟用大剂八味地黄汤,以芍药易丹皮,再加苏子、牛膝,收敛元阳归根以止汗,而咽痛自愈也。
【加减八味地黄汤】
    大怀熟地(一两) 净萸肉(一两) 生怀山药(八钱) 生杭芍(三钱) 大云苓片(二钱) 泽泻(钱半) 乌附子(二钱) 肉桂(二钱去粗皮后入) 怀牛膝(三钱) 苏子(二钱研炒)
    煎汤盅半,分两次温服。
7.咽痛,属于厥阴病热盛伤阴者(实,热)
《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其喉为痹。”按此节之咽痛,以多亡阴也,与少阴篇之汗出亡阳者原互相对照。盖其人之肝脏蕴有实热,因汗出过多耗其阴液,其热遂上窜郁于咽中而作痛,故曰其咽为痹。痹者热与气血凝滞不散也。仲师当日未言治法,而愚思此证当用酸敛之药以止其汗,凉润之药以复其液,宣通之药以利其咽,汇集为方,庶可奏功。爰将所拟之方详录于下。
【敛阴泻肝汤】
    生杭芍(两半) 天花粉(一两) 射干(四钱) 浙贝母(四钱捣碎) 酸石榴(一个连皮捣烂)
    同煎汤一盅半,分两次温服下。
8.咽痛,属于上焦气分燥热者(实,热)
《温病条辨》: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者,翘荷汤主之。
    清窍不利,如耳鸣目赤,龈胀咽痛之类。翘荷汤者,亦清上焦气分之燥热也。
翘荷汤(辛凉法)
    薄荷(一钱五分) 连翘(一钱五分) 生甘草(一钱) 黑栀皮(一钱五分) 桔梗(二钱) 绿豆皮(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日服二剂,甚者日三。咽痛者,加牛蒡子、黄芩。
9.咽痛,属于太阴病阳虚者(虚,寒)
《医贯》:又有一等阳虚咽痛者,口舌生疮,遇劳益甚,其脉必浮大。……须以理中汤加山药、山茱萸服乃痊。
10.咽痛,属于上焦风热者(实,热)
《医贯》:有上焦风热者,用荆防败毒散。
11.咽痛,属于阳明里实热者(实,热)
《医贯》:有咽喉肿痛,作渴饮冷,大便秘结,六脉俱实,下之则愈,可用防风通圣散。
12.咽痛,属于湿温者(实,热)
《温病条辨》:湿温喉阻咽痛,银翘马勃散主之。
银翘马勃散方(辛凉微苦法)
    连翘(一两) 牛蒡子(六钱) 银花(五钱) 射干(三钱) 马勃(二钱)
    上杵为散,服如银翘散法。不痛但阻甚者,加滑石六钱,桔梗五钱,苇根五钱。
13.咽痛,属于温毒盛者(实,热)
《温病条辨》: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俗名大头温、虾蟆温者,普济消毒饮去柴胡、升麻主之,初起一、二日,再去芩、连,三四日加之佳。
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黄连方
    连翘(一两) 薄荷(三钱) 马勃(四钱) 牛蒡子(六钱) 芥穗(三钱) 僵蚕(五钱) 元参(一两) 银花(一两) 板蓝根(五钱) 苦梗(一两) 甘草(五钱)
    上共为粗末,每服六钱,重者八钱。鲜苇根汤煎,去渣服,约二时一服,重者一时许一服。
14.咽痛,属于太阴风温者(实,热)
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辛凉平剂银翘散方
    连翘(一两) 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 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芥穗(四钱) 淡豆豉(五钱) 牛蒡子(六钱)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
15.咽痛,属于太阴气血两燔者(实,热)
《温病条辨》: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加元参者,取其壮水制火,预防咽痛失血等证也。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辛凉合甘寒法)
    生石膏(一两) 知母(四钱) 元参(四钱) 细生地(六钱) 麦冬(六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钟服。
……
综上所述,咽痛虽然以热证为主,但也不乏虚寒证、寒凝证、湿热证。同时,热证也有实热和虚热之分。实热,也有在厥阴、少阴、太阴、阳明之分,不仅可以见于《伤寒》,还可以见于《温病》;虚寒,也有在太阴、少阴之分,等等。所以,咽痛作为一个常见症状,临证时要四诊合参,辨病机施治,切不可一见咽痛,便投苦寒泄热之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入门  (七)
[转载]蒲辅周治疗四季感冒的临床经验
【沈绍功:外感病感冒-分清四个主证,透表、分利、扶正三个配合】背诵版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二)
温病
秋后防疫,不容小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