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煌经方 | 2022国际经方大会学习连载(六十七)

2022-10-15

经方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概说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经方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根据这几年在临床应用经方,我有几点深刻的体会。

1. 经方是现代科技时代中医瑰宝

经方充满着生活的味道,因为它采用的药物都是自然药物。

经方有着生活的味道。经方很多药物是药食同源的,应该说与生活息息相关,民间的很多偏方,其实就是一些食疗方。

最典型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面的方,多起源于《汤液本经》,应该说很多方都是从厨房里走出来的,就像万病之方桂枝汤,它的口感香味都非常好。

历代医家有岐伯、张仲景、华佗、李时珍、扁鹊等等。其中扁鹊、李时珍原来都是铃医出身,所以应该说他们的方充满着生活的味道。药学家神农也是通过尝百草书写了药学专著。

经方现代的临床文献研究中,收录了《伤寒论》112方研究文献,共计38,472篇,但是分布不均衡。顺位居前十位的经方文献量是18,321篇,占文献总量近50%。前十位的经方依次为:小柴胡汤、桂枝汤、大承气汤、半夏泻心汤、四逆散、芍药甘草汤、当归四逆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五苓散、小青龙汤。

通过现在的研究,实际上显示的经方是古代整合医学的巨著,也是养生食疗、针对外治等集大成者。所以说从现代研究来说,也表明了经方是现代科技的一个瑰宝,同时它又充分体现了古代的朴素哲学思想。大道至简!大家都很明确。经方里面的很多用药都是非常简单的,三味药、五味药,最多的也就是十三味药,最多的方也是一个散剂21味药。经方符合古代的朴素哲学思想。

《伤寒论》明确提出病因有:“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等等,所以对病因也提出了明确的界定。

现代经方研究中,黄煌老师提出“方-病-人”的诊疗模式,更是充分地接轨了现代医学。通过一个方已经在《伤寒论》里明确的存在,人也是真实客观的存在,通过病症所反映出的情况,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也是现代对经方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

同时,经方与现代科技也高度结合。比如说日本就用现代的生产科技将经方改变剂型,形成了汉方,也申请了很多专利,这对国内的科技工作是一种警醒。应该说应用现代的基础医学和药学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中药处方的作用机制,充分利用循证医学为基础,大范围地应用在临床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2. 符合医改趋势的中医技术之一

医保是医改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医保从紧、从严是一种趋势。通过这几年的DRGs,包括DIP等等的方式,还有DRGs是总额控制的,是高监管的一种医保控费,对医疗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经方的简便验廉、以小搏大,非常符合医改的控费、控医保方向。如何制作成方或者改良院内制剂,是今后中医院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3. 让病人拥有更好的中医药体验

经方起源于《汤液本经》,作者是伊尹,是宫廷里的一个厨师,应该说他对口感的追求也是比较高的。举一张方子为例,万病祖方桂枝汤里面有五味药,桂枝、芍药、姜、枣、草,整个糖液呈淡褐色,味辛甜,口感应该说还是比较好的。它里面的味主要是桂枝,是厨房里的香料,也是药食同源的一味药。

芍药作为家庭庭院里面的国色天香,味苦平,开的花也非常漂亮,所以也是日常比较常见的一味药。姜、枣、草就更加不用说了,是药食同源的三味药。尤其是生姜在《伤寒论》里面入方有39方次,在《金匮要略》里面有51方次;大枣在《伤寒论》里面入方有40方次,在《金匮要略》里面入方有43方次;甘草更是在《伤寒论》里面入方有70方次,《金匮要略》里面入方有88方次。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伤寒论》所谓的经方非常讲究口感。从临床来说,应用过程当中如果方证对应的话,药物的口感也是非常好的。

同时经方对煎煮方法也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张仲景论煎服法是独具匠心。很多先下入煎,后下入煎,分煎合服,煎煮丸药,麻沸汤渍,米熟汤成,加酒同煎,加蜜同煎等等,进行了详细的交代。包括服用方法也有日三服,夜一服,分三服等等方法。

4. 经方让中医更易与现代科技结合

经方与现代人工智能结合,黄煌经方同时开发了一个软件叫脉景,通过对方证、对症、人的描述和症状的收集,通过与智能的结合,开发了一套软件叫脉景软件,应用临床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从日本汉方的探索来说,实际上日本汉方医学源自于我们传统的汉朝传统医学,汉方制剂大部分都来源于我们古代的经典名方。应该说日本汉方制剂和中药具有同根、同源性,它的原料大量采自中国大陆的道地药材。尤其现代中药颗粒剂的探索和推广,更是见证了经方与现代科技的高度吻合。

整个生产流程包括从道地药材的提取,到低温浓缩,喷雾干燥,混合,干法,颗粒包装,成品检测。一系列的流程符合现代制药的过程。中药颗粒剂就是在中药饮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剂型,是中药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我国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需要。

从这一点来说,东南亚包括日本韩国在这方面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中药颗粒的研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效和降低毒副作用,便于生产和携带,服用方便。尤其是现在人员流动这么方便的情况下,汤药确实是一种不方便的剂型。通过颗粒剂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也能够更好服务临床。

再者,通过颗粒剂的制定,推动中医标准化的制定,更易于国际化推广。尤其是黄煌经方通过方证相应的模式,建立了“某某方综合征”的概念,更利于向国际推广,服务全人类。

5. 医案分享

下面分享一个我自己在这几年应用经方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正因为在临床中运用了经方,我们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有了更多的自信。

蹲行三年的小儿

小儿,男,12岁,2021年8月27号初诊。主诉是“蹲行三年”。患者三年前发热后出现了步态异常,需要下蹲才能够行走。怕热明显,处在25度空调房仍然出汗较多,口干明显,纳可,夜寐时梦很多,大便偏干。

刻下症:肤白体瘦,腹扁平,腹肌较紧张,舌红少苔,脉细数,手足心扪之发热,有汗。

病史:曾经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症,打问号的。通过脑脊液涂片检查、肌电图及四肢神经传导,头、颈、胸磁共振等等的各种检查都没有明显异常。出院诊断就是一个情绪障碍,肺炎支原体感染。

后反复于各大医院就诊,包括去北京儿童医院也都检查过,均未见到器质性的病变,医生也表示没有用药的依据。患者“蹲行”三年,也因病休学了三年。

我的一个朋友是他的亲戚,他本来是想到我这里打休学证明。因为没有明确的诊断,出院诊断都说是健康的,所以没人给他打休学证明。我说你过来我可以帮帮忙。

我在处方时采用了黄煌经方的“方-病-人”的思路。

人:肤白体瘦,皮肤细腻,肌表湿润,腹扁平,腹肌较紧张,舌经质嫩,易出汗,多梦。考虑桂枝人。

病:蹲步行走,怕热,处25度空调房仍然出汗,明显口干,夜寐时梦很多,大便偏干。刻下症:肤白体瘦,舌红少苔,脉细数,手足心扪之发热,有汗。

根据“方-病-人”三角关系,当时就处方白虎加人参汤。黄煌老师概括的白虎加人参汤的方证提要是:恶热,自汗出,口干,脉浮滑。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提要是:虚弱体质见精神亢奋,胸腹动悸,易惊,失眠,多梦,自汗盗汗,梦交失精,脉浮大而无力者。

结合这两张方的方证,所以我当时就给他处方:白虎加人参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

为什么加甘麦大枣汤?因为当时考虑到他的噩梦比较多,所以我给他加了甘麦大枣汤。石膏40克,知母15克,芍药用到了30克,其他都是按常规的用量,同时叫他加梗米50克,配了五剂,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处方(单位克):石膏40,知母15,甘草10,浮小麦120,桂枝15,生白芍30,生姜15,大枣20,龙骨20,牡蛎20,人参5,粳米50,5剂,水煎150ml。

第二次复诊2021年9月10号,上次就诊的时候,他母亲是背他上4楼,这次是他自行上楼,而且自己主动要中药喝。原来他也吃过中药,都是吃了一次就不吃了。口干、梦多、大便干结均好转,仍怕热,手足心汗多,有烘热感。

根据这种情况,上方石膏加至60克,生晒参10克,知母18克。前后服用了14天,告知小儿可自行行走,目前已恢复上学,也不用打休学证明了。上述的其他症状也明显好转,后来他就没有再吃药了。

所以,“方-病-人”这种简单的诊疗模式对我们基层医生来说非常有帮助,也给我们基层医生增强了信心,增添了一件有力的武器。对基层医院来说,经方的运用有广阔的天地。

今天我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敏求轩说 

浙江台州黄岩区的黄煌经方推广工作非常出色,经过五年的努力,目前该区镇、村级公共卫生机构经方推广率分别达到100%、92.5%。并于2017年2月组建了全国首支“经方妈妈”队伍。

我是第一次听到“蹲行”这个病,于是上网搜索。虽为罕见,但仍是吃惊地看到各式蹲行病人,有一位甚至发病长达三十多年。

学习了沈王明院长对这个病的治疗经过,再次深切地感受到经方的力量。三张经方小方的合方,仅仅12味药,服用14天,就让因病辍学在家三年,逐渐变得自卑的男孩恢复了健康,也让饱受此怪病之苦,于各大医院奔波三年的家庭重新回归正常。

正如沈院长在讲座中所言,经方来自于生活,因贴近生活,从而更能服务生活。

黄煌经方并不墨守成规,而是更懂得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黄煌教授无数次在讲座和大会上呼吁,重视经方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在接受《中华英才》采访时,黄师略显激动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不能成为一个经方使用经验的无偿提供国,也不能成为一个经方制剂原料的廉价提供国,更不能成为一个国外经方制剂的巨大消费国。”

振兴中医,推广经方,任重道远。我辈须当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觉得现在看中医还需要熬中药汤喝吗# ...
桂枝汤加减治万病
彭大夫咳嗽中医秘方(七)这个方调理身体也很好用
桂枝汤在感冒中的应用
徐志尧老师学术思想
医圣张仲景,创下的千古第一方,不仅抗病毒,还能调节体温和免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