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缅怀娄绍昆老师

缅怀娄绍昆老师

 虽然我和娄绍昆老师仅有一面之缘,是在南阳经方会议上听过他讲课,会后和他有过接触。但是他的《中医人生》《娄绍昆经方医案医话》《娄绍昆讲经方》《娄绍昆一方一针解伤寒》等著作我手头都有,并且都认真阅读、学习运用于临床,后来加上娄老师微信后,时有微信和娄老师交流,执经问难,娄老师总是耐心指导,《娄绍昆一方一针解伤寒》中提及的特异性症状和应用性症问题求教于娄老师,娄老师回答说:“黎老师,我的意见是:《伤寒论》《金匮》原文出现的症状一般是某方证的特异性症状,后人经验经反复证实的症状也可以成为某方证的特异性症状。如大塚敬节发现的肾气丸的腹证一一少腹正中蕊证。方证的应用性症状是无法估计的,也不必事先记忆的。如宋孝志老师用枙子豉汤治疗哮喘;陆渊雷使用桂枝加桂汤治愈急性胆囊炎的胁痛;叶橘泉使用茵陈蒿汤治愈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曹颖甫使用大承气汤治愈胸痹的胸痛;岳美中使用六君子汤治愈肺结核病的咯血咳嗽;汉方家大塚敬节使用麻杏甘石汤治愈痔疮出血;范中林使用麻黄汤治愈三叉神经痛;门纯德教授使用桂枝甘草汤治愈失眠重症;胡希恕教授使用大柴胡汤治愈脑病的头痛;黄煌教授使用黄芩汤治愈妇女多年的痛经;冯世纶教授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白术汤治疗便秘;李发枝教授使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皮肤变色等病症。这些药方所相对应的病症可以看为某方证的应用性症状。”“特异性症状是方证辨证的根据,应用性症状是方证辨证的广泛运用的结果。”

   在我心中娄绍昆老师一直是为传播经方而斗志昂扬的战士,知识面非常广泛,特对是对于日本汉方研究颇深惊悉娄绍昆老师去世,心中痛惜在此补发《娄绍昆一方一针解伤寒>是本中医临床实用指导用书的书评原稿,以志缅怀、纪念。


《娄绍昆一方一针解<伤寒>》是本中医临床实用指导用书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  黎崇裕

  最早认识娄绍昆先生是在黄煌老师的经方沙龙论坛,当时娄绍昆先生把《中医人生》的相关内容放在沙龙上进行连载,让我学到不少干货。后来在南阳经方会议时又聆听过他的讲座,觉得他是一个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娄绍昆一方一针解<伤寒>》是他最新出版的一部力作,我把该书推荐给了随诊学习的中医规培生,告诉他们在临床跟诊时,有时我回答不了问题,很多时候在这本书里面能找到答案,因为这是一本中医临床实用的指导用书,书中有很多的真知灼见,我读后有诸多感悟,下面列举一二,以飨读者。

1.方证对应其实就是直觉诊病

  “患者身上的具体方证,就是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脉象、腹证、舌像、体型、外貌以及体质状态等)。具体方证是医者通过四诊之后得到的意向目标。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说,患者身上的方证即是医者意向性的客体。诊病时,医生通过观察,直观地发现患者临床表现中的具体方证,这个具体方证与医生内心储存的某个本质方证相对应,这一刹那两个方证互相对应,一拍即合,就像两个巴掌合在一起拍响了一样。”娄绍昆先生在书上的这段描述其实就是讲述了很多经方医生所说的处方时凭的是直觉这个思辨过程,而且娄绍昆先生还说“临床之际,医者不要通过抽象的概念,直接从患者的症状、体征,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中就可以抓住了方证。直观是本质性的,不尽是朝向本质,而且其本身就是本质。”“经方医学方证辨证,直接一步到位,直观地抓住本质。”因此,直觉诊病并非是一拍脑袋随意给的处方,而是抓住本质所做出的方证相对应,诚如娄绍昆先生所说“这个方证一定要先储藏在医生的内心,临证时不用想,自己就跳出来,这才是方证辨证的真谛”。

2方证知识是一种默会知识

  同一个方证,不同的医家有不同的表达和应用以及理解,好像都对,但是自己学着用起来时总是觉得不尽如人意,以前对此一直不理解,娄绍昆先生在《娄绍昆一方一针解<伤寒>》中解释道:“经方医学这种传授式的知识和经验其实是一种默会知识,而我们现在老师用语言所表达的、书中用文字所表达的,仅仅是明确知识,只是全部知识的一部分。默会知识的三个特点:个人性、隐蔽性和包含性。默会知识包含了明确知识,而明确知识仅仅是整个默会知识的冰山一角。”

   那什么是默会知识?娄老师在书中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人人都会遇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是'默会知识’。”故而“每一本书、每一个老师对某个方证的定义并不是一模一样的,因为每本书的编著者、每个老师都难以把自己内心的方证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来”,娄老师的这些话使我想到了我自己,发现自己在不同的阶段,对于同一个方证,就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虽然都是笔者的著作,如《小郎中习医手记》《100首经方方证要点》《一个青年中医之路》《三年难得师承录》等,然不同的书中笔者对于同一方证描述可能都有所不同,这是因为诚如娄绍昆先生所说“方证知识是一种默会知识,而默会知识属于个人知识”,因为在不同的阶段,个人知识会有不同的体现,因此虽然是同一个方证,不同阶段的著作中对同一方证的描述会不一样!

3关于辨证论治和专病专治

   娄绍昆先生在书中提到“中医学的诊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疾病总论,一种是疾病分论。”我认为疾病总论就是我们常说的辨证论治,疾病分论就是我们常说的专病专治,大学里面学的其实都是专病专治,因为《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都是按照疾病来分型论治的,走的是《金匮要略》先辨病后辨证的辨证模式,这种模式较为单一,然而临床往往很复杂,常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出现多个其他病证,故而很多中医专业毕业出来的学生发现跟着课本无法看病,此时就应该用辨证论治,即“没有一个病名的概念,只是在辨别治疗方向的基础上,进行方证辨证而随证治之,这就是《伤寒论》的通治法。”用“《伤寒论》的通治法,首先进行方向性辨证,确定使用哪种治法(补法、汗法、下法、和法),然后再此基础上,进一步辨别是哪一个方证,最后开展方证相对应的治疗”。

   “《伤寒论》的伟大,就在于把难以表达的疾病总论的通治法这种默会知识通过条文口诀的形式得以表达和公开。《伤寒论》中通过条文排序、分篇记叙的形式把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顿悟与经验、在私下沉思时已经掌握的真知灼见全盘告诉后人。”因此可以做到清代名医徐灵胎所说的:“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这也是为何有“经方治万病”的说法!正因为如此,故而娄老师在书中提出:“医生在使用治疗某病的专病专治方案而无效之后,还可以根据疾病总论的思想使用通治法来治疗。医生可以在了解患者全身所有脉症的基础上,寻找患者身上存在的需要通治的方证,然后根据其通治的方证使用相对应的药方,这就叫随证治之。”

4中医为何可以治愈西医诊断需终身服药的疾病?

   很多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或者是终身服药,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此类病患我常说:在中医里面是没有绝对的,有些需要长期或者是终身服药的慢性病可以通过中医药治愈,彻底停药的!比如我的老师刘志龙教授,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在其手中治疗后彻底停药的(中药、西药都停用了),比如有些高血压的患者,在我手中治疗后中西药停用后血压一直很平稳的,此等现象我之前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去和患者解释清楚。娄绍昆先生解答了我的疑惑,他在《娄绍昆一方一针解<伤寒>》一书中说:“方证辨证,我们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对于患者这个病,特别是西医已经诊断明确而久治不愈的一些疾病,不要轻易地下能否治愈的结论。可以说,现在还没有能够治愈高血压的药。那为什么有些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一些血压不稳定的,一下子高、一下子低的患者,用方证辨证治好了呢?经方医生心里要知道,我们治好的不是高血压,而是与其相对应的方证而已。······也就是说,中医治疗某种病,常常只是治好某种病中相对应的方证,而并不是治好了某种病。”“就是说中医治病时的药方不是针对这个病的,而是针对相对应的方证。方证对应的话,在治愈方证的同时,可能也治愈了疾病。”“经方医学的治疗原则是方证对应,随证治之,这就是一种特异性治疗,而对于病而言则是一种非特异性治疗。”“特异性治疗和非特异性治疗,这两种概念不可混淆,不然的话我们去讨论中医学,那中医学也是不可理解的。”

   正是因为有这种非特异性治疗的存在,因此中医师只要找到慢性疾病患者身上存在着需要通治的方证,然后根据其通治的方证使用相对应的药方后,患者身上存在需要通治的方证消失后,需要长期或者是终身服药的疾病也随之烟消云散,道理其实很浅显,不过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已,就像牵一根头发就带动整个身体一样,只要触动一个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故而这种非特异性治疗看起来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治愈任务,然而中医的随证治之确确实实地打破了需要终身服药的神话!

   此书评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2022916日第8版“文化”版块,由于版面所限,正式刊发时内容有删改,后来我把书评发给娄老师后,娄老师对此赞誉有加:

   后来娄老师又告诉我:“刘时觉教授读了您的文章后说:这篇文章写得踏实,不过誉也不落俗套,真的是读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证对应和腹诊,改变了我开方的思路
娄绍昆讲经方
潘德孚:《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读后的感想
中医娄绍昆:把我一生的感悟告诉你(音频订阅频道,伴你成长400天)
【经方信息】缅怀娄绍昆老师!娄老文章集合~
“精绣鸳鸯任君看,细把金针度与人”---李小荣 简评娄绍昆《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