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汉医学》拾遗:续命汤注解疏正

余年少喜功,好名医大家理法,后览秦汉后世医史,爱仲景古方,尤嗜胡、倪、许三家。余无自知之明,亦无知人之智,自觉根基尚浅,临证遣方偶有不效。知日人古方派,尚求实恶虚,遂学汤本氏皇汉医学,以勘临床谬误。

汤本氏等日人古方派,深恶金元后世医家,非岐黄正统,却无祖法亡变之陋习,无经方之神,留经方之形,实乃重要文献。

愚不才,以注书为学,贻笑大方,仅供参考。

                                                                                  郎中菊石

一、续命汤之注释

《金匮》中风历节第五: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

求真按:中风,脑溢血也。痱,与中风同意,但今为身体一部不能自由之义。冒者,茫然自失之意。昧者,愚之义也。本方虽为麻黄剂,然其中含治阳虚药之人参与干姜,治贫血性瘀血药之当归与川芎,故麻黄汤或大青龙汤或越婢汤证而有虚候,带贫血者,可用之。

笔者注:

①“中风”一词来源于我国传统医学,且渊源甚久,指患者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语言艰涩、口舌歪斜的疾病。汉唐时期的医家多以本病为风所致,所以遣方用药多攻表,如:金匮还魂汤、古今录验续命汤、大小续命汤等。而金元后世医家认为此为真中风,确有风邪侵入,此外还有因其他原因类中风的存在。至于是何其他原因众说纷纭,心火暴盛、肝风内动、形盛气衰、痰湿生热……自然不以续命汤类为治疗大法。

但现在人们谈及中风多指的是现代医学的“脑卒中”,即因脑部血管破裂或堵塞、供给脑部血液的血管堵塞等情况导致大脑缺血或脑组织损伤的疾病。

前者是以症状导向的概念,后者是以器质性病变判定的概念。这是翻译的问题,任何两套存在抽象概念的符号体系都无法做到一一对应。

②事实上本方加减在临床上治疗面瘫、身体头面单侧拘急、脑中风、脑出血均有很好的效果。但要符合表束闭塞、痰湿水困、瘀滞恶血、心脑昏昧的病机。

续命汤方

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杏仁各4克,川芎3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②。
笔者注:
此剂量为《皇汉医学》正文所述剂量,临床仅供参考。
将本方拆解,可得到完整的桂枝甘草汤(解表发汗降冲逆)、甘草干姜汤(温中化饮)、麻杏石甘汤(发散在表风水);半张理中丸(温中)、当归散(养血),再加麻黄本就有不错的开窍醒神的功效。
可得本方主要作用为:解表,开窍,发风水,温中,养血
本方是治疗中风的良方,但也需满足合适的病机才可选用。
孙真人论此方服用法有异:《备急千金要方  卷一  论服饵第八》:凡人忽遇风发,身心顿恶,或不能言,有如此者,当服大小续命汤及西州续命、排风、越婢等汤,于无风处密室之中,日夜四五服,勿计剂数多少,亦无虑虚,常使头面手足腹背汗出不绝为佳。服汤之时,汤消即食粥,粥消即服汤,亦少与羊肉将补。若风大重者,相续五日五夜,服汤不绝。即经二日停汤,以羹自补将息四体,若小瘥即当停药,渐渐将息。


孙真人论续命煮散又曰: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
“无风处密室”提示喝药发汗时禁风,以免再引邪气;
“日夜四五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提示需持续发汗;

“汤消即食粥”提示汗后食粥以补津液;

“少与羊肉”《名医别录》肉,味甘,大热,主缓中,及头脑大风汗出,补中益气。缓中补中益气,适合津血虚胃气弱的情况;

“羹”指肉糜同上。

二、先辈之论说治验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病虽非风①,然热盛脉浮者先用表法,无不可。此时续命汤非为全废之方。今脉不浮,热不盛,犹有用此方者,果何意耶?”
《金匮要略述义》本方条曰:“按此方即为大青龙汤之变方,惟尤氏所谓攻补兼施者,中风之邪气本轻,但以血气衰弱殊甚,故受侵袭。大抵表候为内证所掩,往往使人难以辨认。盖续命汤为发表补虚对待之方,实为中风正始之剂。推其立方之旨,则亦足以明中风所因之理,学者岂可不深味之乎。”

求真按:“本方不过治脑出血之贫血衰弱而带表证者②,故不得为中风正治之剂。丹波氏之言,不可悉信。”

笔者注:

①非“非此病风”,而是非风(表束)不能治。

②汤本氏以病求方,非仲景本意。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妇人有于草蓐得风,头痛,发热,恶寒,身体痹痛,腹部拘急,心下痞硬,乾呕微利,咽乾口燥,咳嗽颇甚者。若不速治,必成蓐劳,宜此方。”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用于偏枯之初期有效。其他产后中风,身体疼痛者,或风湿涉于血分,疼痛不止者。又可用于后世五积散证之热势剧烈者。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得外感,表证解后,右脚拘急,肿痛不能起步,而脉浮数。余诊曰:'热虽解,而脉浮数。此为邪气下注,筋脉不能流通也。与《金匮》续命汤,四五日愈。’”

求真按:余每以续命汤治前证及历节风,越婢汤证而带血虚者。又用于后世五积散之所主治,有速效。此古方之妙,不可轻侮也。

一男子年七十馀,平日肩背强急,时觉臂痛。一日右肩强急甚,使按摩生疗之,时言语蹇涩,右身不遂,惊而迎医。服药四五日,自若。余诊之,候腹和快,饮食如故,他无所苦,但右脉洪盛耳。与《金匮》续命汤,四五日,言语滑利,偏枯少瘥,脉无偏胜,得以扶杖起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续命汤
杨兆林经方传承||山东聊城刘景彬:​《古今录验》续命汤合小柴胡汤治疗脑梗塞失眠三年案。
【汉唐经方】“续命汤”是古代辨治中风的准绳 五
火神派小续命汤加味治疗中风医案案例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 药解之麻黄篇(51)
【金匮要略】第五章《古今录验》续命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