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煌经方 | 2022国际经方大会学习连载(一五〇)

2022-10-15

喉科疾病的经方论治探讨

概  说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道,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喉科疾病的经方论治探讨》。

我是泰州市中医经典科的黄俭仪,是一名中医工作者,平时临床、教学、科研都有担纲。在临床过程当中,经方的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喉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生机勃勃的学科,其发展至今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知识系统。

主要来讲,中医喉科学之前是在中医外科的范畴里面,明清以来非常盛行,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医家和著名的作品,主要兴盛于苏南地区,也就是我们江苏中南部地区。

综合类的著作中,比如说《外科正宗》《外科大成》《辨证录》里面都有很多重要的喉科知识。还有一些专著,就是说这一类的著作专门叫喉科疾病,单独于外科之外。这种像《喉科指掌》《白喉条辨》《喉痧正的》《囊秘喉书》《喉科直诀》《喉科七种》《尤氏喉科》等,都是专用的喉科著作。

我们把喉科大致分为两类,一个叫大方脉的喉科,就是这一类的喉科疾病,除了专科用的吹、刺、挑和专科用药之外,还结合了大方内科,像望闻问切。有一部分完全是喉科,相当于技师了,他们其他病不擅长,但是治疗喉科的手段像擒拿、推拿、排脓、吹喉,他们非常擅长。你叫他讲理论他讲不出来,这种就叫专科化的喉科诊治。

在我们建国以后,特别是中医高等教育化之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喉科的名家,特别是像南京的干祖望教授,江苏武进的张赞臣教授,还有扬州的后来到北京的耿鉴庭教授,还有广东的王德鉴教授,河南蔡福养教授,湖南谭敬书教授,以及江苏无锡的黄冕群先生、黄莘农先生等等,他们是一脉相承的。

一、经方在喉科疾病的运用

这么多喉科大家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在经方治疗喉科疾病方面都比较擅长。笔者在阅读文献以及临证过程中发现,喉科的诸多疾病在运用经方治疗时可以收到意外之效,有别于常规的、既定的、约定俗成的这一类的方剂。故不揣鄙陋,略述如下。

1

经方定义

关于经方,黄煌教授在很多年前就做过定义,分广义经方和狭义经方。

广义:经验之方,经典之方。一切有经验可寻的有效之方。

狭义:一般认为系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书中所载之方。我们现在基本上学术界讲的经方是狭义的经方。

2

经方特点

我们在运用经方和时方的时候,一般来讲是融合使用,随证治之。经方的特点组方严密,配伍精良,效专力宏,疗效显著。我们在这里就看看如何在治疗喉科疾病方面运用经方。

二、急喉痹

急喉痹这个病西医又叫急性咽炎,以咽部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初期多因感受风热或风寒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热炽盛,气逆津伤。故本病患者常有表证。局部检查见咽后壁充血明显,或前弓充血,舌质红,苔薄白或黄。

我们从温病角度来看,看舌是很重要;从经方角度来看,我们就看脉。脉一般是一个浮数脉,如果是风寒之后再入里化热,它有浮紧脉的成分在。

这是一个急性的咽炎,急喉痹。充血比较明显,一派热象。经方治疗急喉痹就是现代医学的急性咽炎,我们有这三个方子非常适合,一个是麻杏石甘汤,一个是白虎汤,一个是竹叶石膏汤。

麻杏石甘汤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26)

这两个条文基本上并没有明确写到咽痛这样一个症状,它主要是讲“汗出而喘”,以及与桂枝汤的鉴别。但是通过临床我们看下来,特别是对于外感风寒,迅速入里化热,导致的外有表寒内有瘀热的这种表现,用麻杏石甘汤非常适合,不一定要“汗出而喘”。

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功效:清宣肺热

急性咽炎其实就是肺热壅盛致疼痛,甚至有时也咳嗽,所以要用辛凉轻宣之法来清肺平喘,用于肺热壅盛之症。取麻黄之宣散,杏仁之肃降,石膏之大寒,除肺经之实热。急喉痹患者咽喉疼痛、吞咽痛甚,可予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火热遁形则咽痛自安。

白虎汤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热,白虎汤主之。(176)

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功效:辛寒清热

白虎汤原用于治疗阳明气分热盛证。方中石膏大寒,用之清泻肺胃之热;知母味厚、清肺生津;甘草、粳米养胃。急喉痹患者表现为咽部疼痛,有灼热感,口气臭秽,伴有发热、口干喜饮、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脉数,检查见咽粘膜充血红艳者,证属肺胃热盛,表里同热。石膏与知母配伍,对于本病疗效满意。

竹叶石膏汤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397)

这是《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法”篇里的一个条文。讲的是伤寒解后,虚羸少气,用竹叶石膏汤来清热益气生津。在急性咽炎的后期也可以表现为“伤寒解后”,因为伤寒有广义的伤寒,“伤寒有五”,所以这个里面虚羸少气,气逆欲吐,急性咽炎后期可以用,清热益气生津。

组成: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

功效:清透余热、益气养阴

竹叶石膏汤原用于治疗伤寒解后,余热不清,气阴两伤证。急喉痹初期疼痛有灼热感,但是到了后期疼痛有所减轻,因为之前用了不少药了,用西药、抗生素之后,虽然仍然是舌苔黄、脉数,但是咽粘膜充血、有干燥感,气阴两伤的证候就出来了,所以用竹叶石膏汤效果满意。

方中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人参、麦冬益气生津;半夏降逆和胃;甘草、粳米养胃。急喉痹患者初期表现为咽部疼痛,有灼热感,后期疼痛渐减,口干多饮,舌红苔黄,脉数,检查见咽粘膜充血干燥者,证属气阴两伤。石膏与竹叶配伍,对于本病疗效满意。

三、慢喉痹

讲完急性咽炎,我们来看看慢性咽炎有哪些经方效果满意。

慢喉痹为咽膜、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病因复杂、病程长、症状顽固、易于反复,很难治愈。本病多因肺肾亏虚、津液不足、虚火上炎、熏蒸咽喉,治疗以养阴利咽为主,故又有虚火喉痹之称。患者常有咽喉干涩、疼痛、灼热、干燥、异物感、吞咽不适等症状。

常用经方有,白虎加人参汤、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麦门冬汤、桔梗汤、甘草汤、猪肤汤、半夏散及汤,以及半夏汤。

白虎加人参汤

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0)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

若渴欲饮水,口舌干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2)

白虎加人参汤主要白虎汤加人参,它除了有辛寒清热的功效,又增加了益气滋阴,因为津能载气,阴伤之后就有气耗伤。看白虎加人参汤的汤证,患者兼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为气阴两伤兼有郁热之证。慢喉痹是阴虚火旺,可因为阴液先竭而引动虚火,亦可因为实热留滞不去,久之耗气伤阴。所谓是内热已盛,汗出肌疏,津气两伤。

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

功效:辛寒清热,益气养阴

若患者兼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为气阴两伤兼有郁热之证,慢喉痹之阴虚火旺可因阴液先竭而引动虚火,亦可因实热留滞不去,久之耗气伤阴,所谓内热已盛、汗出肌疏、津气两伤,宜白虎加人参汤。

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

在《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中,对慢喉痹主治提了一个百合汤,也就是百合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百合病里面的知母汤和地黄汤,用来治疗慢性咽炎的虚火上炎、咽喉干燥也有很好的效果。像肺阴亏虚明显的,如果阴虚和火旺,不分轻重就用百合知母汤。百合润肺清心,知母养阴除烦。如果是用阴虚重于火旺,我们偏向于百合地黄汤,因为生地有一个甘寒清热的作用,所以加起来养阴清热,补虚润燥。

麦门冬汤

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十)

组成: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方中的麦冬和半夏比例要协调好)

功效:益气养阴,润燥利咽

若患者兼有咳唾涎沫、短气喘促,甚至气逆呕吐,此为肺胃气阴两伤,肺失胃养,肺叶枯萎。咽喉者,水谷之道路,呼吸之门户,与肺胃二脏密切相关。咽在左边属胃,喉在右边属肺,一个是属金,一个是属土。

麦门冬汤滋养肺胃、降逆和中,该方润燥相济、以润为主、主从有序、润降得宜,健脾胃而补肺之气阴,培土生金,金土同治。循经润咽喉。所以《肘后方》里面讲,咽喉燥而渴,建议用麦门冬汤。

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310)

猪肤甘寒、白蜜甘凉、米粉甘平。清热润燥补虚。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予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甘草汤。(311)

甘草汤、桔梗汤为治伤寒少阴咽痛之方,方中仅桔梗、甘草两味,一切咽喉疾病在辨证辨病的基础上都可适当配伍该方,有顽固性慢喉痹患者,诸方莫效,以该方泡水当茶饮,长期坚持,可收意外之功。

半夏散及汤

少阴病,咽中痛,可予甘草汤。半夏散及汤主之。(311)

组成:半夏、桂枝、炙甘草

功效:散寒通阳、涤痰开结

炙甘草补中缓急。客寒挟痰咽痛。咽痛隐隐,膜充血极淡或苍白,无躁渴心烦等热证。

如果是痰涎居多的慢性咽炎,里面有痰浊凝滞又感黏痰附着,就用半夏汤或者半夏散及汤。

四、喉痈

喉痈根据其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喉关痈、里喉痈、颌下痈、外喉痈等,多属阳证热证,患者咽痛明显、吞咽加重、语言困难,本病发展迅速,可发生窒息而成急症危症。

大承气汤

(212、215、217、220、238、239、241、242、252-256)

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功效:峻下热结

目前治疗本病多用温病治法,以消托补为步骤,内治法及外治法皆较成熟。然本病传变迅速,往往一经未愈,又传数经,在甘寒清热法如轻舟搏浪之时,可予大承气汤釜底抽薪,急下存阴。若患者兼有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实,则更为适宜。

大承气汤本用于阳明腑实证,有峻下热结之功,号称将军之方,峻猛非凡,现代临床多用于里实热证,以“痞满燥实”四大症状为用方指征,而喉痈急症时里热之盛与腑实证无二,只因发病部位不同而缺乏痞满燥实之征象,此时可灵活取用,荡涤肠胃,通腑泄热,因咽为胃之属,胃热下行则咽喉火热乏源,无异于釜底抽薪。

症状稍轻的,可选择小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

五、喉咳

喉咳是指因咽候作痒而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其特点是阵发性喉头奇痒,随之而咳,难以控制,咳嗽时很不爽快,并愈咳愈不舒服,饮水后可缓解,可有痰或咽干无痰。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耳鼻喉科鼻祖干祖望教授把它称为喉炎性咳嗽。喉咳这个说法是干老提的。早在文献里面,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称之为风咳。这种治疗用一些西医的手段,比如说抗过敏药,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由于肺部没有明显的病变,通过西医检查也查不出来这个有问题。中医在这时候可以发挥比较好的疗效,经方更是疗效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方中的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治疗这种遇风遇寒即咳,一痒就咳,并且干咳为主,效果非常好。这两张方子对于这种咽痒咳嗽、干咳为主的喉炎性咳嗽,或者叫风咳、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咳嗽,效果非常理想,往往是百发百中。

射干麻黄汤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六)

组成: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半夏、大枣

功效:温肺化饮,下气祛痰

射干麻黄汤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此为寒饮郁肺,肺气失宣所致咳嗽,喉中水鸡声为痰涎阻塞、气道不利、痰气相击所致,诸药相合,能宣肺祛痰,下气止咳。

小青龙汤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组成:芍药、麻黄、干姜、细辛、桂枝、五味子、半夏

功效:温肺化饮,解表散寒

小青龙汤功专温肺蠲饮,对于外寒内饮之喉咳疗效显著,此类患者多遇寒加重,甚至咳喘不能平卧,小青龙汤使得肺气复舒,宣肃有序,自然诸症悉平。然咳嗽最难治者为其夙根,此两首经方均为发作期之良方,控制症状可立竿见影,如欲治病求本,还须以“平时治下”的原则进行针对性调补。

六、慢喉喑

大家对慢喉喑可能陌生一点。“金实不鸣”“金破不鸣”,不鸣就叫“喑”,就是咽喉发不出声音了。慢喉喑患者多声音嘶哑,不耐多言,可伴有咽部难受不适感,检查可见声带充血或水肿肥厚,或闭合不全,严重者可新生小结或息肉。现代医学多采取手术治疗,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我们中医特别是经方里面,干祖望教授提出:有形之质者,声带属肝,得肺气而能振颤;室带属脾,得气血之养而能活跃。这里面桂枝茯苓丸、抵当丸、抵当汤用于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效果都是很理想的,如果没有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只表现为声带麻痹,声带不动了,这个人声音嘶哑,排除了一系列疾病之后,我们可以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也可以用苦酒汤。

桂枝茯苓丸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桂枝茯苓丸主之。

组成: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

功效:活血调经,缓消癫块。

桂枝茯苓丸原方是用来治疗妇人腹中癥瘕积聚之症,主证为瘀血留阻胞宫,现代临床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痛经、恶露停滞、死胎、胞衣不下等妇科疾病。今用其活血化瘀之功效,作为消磨声带小结或息肉的缓消剂。该方为化瘀消癥之缓剂。

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配伍等量之白芍,以养血和血;加入桂枝,既可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调和气血;佐以茯苓之淡渗利湿,使水道行,津四布而利血行,寓有湿祛瘀化之用。综观全方,乃为化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剂。声带小结或息肉为有形实邪,是败血离经,瘀滞膜里所致,患者表现为声音嘶哑,经年不愈,治当活血化瘀,用桂枝茯苓丸,性缓而功著,祛邪而护正。

抵当汤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

组成:水蛭、虻虫

功效:破血逐瘀

抵当汤原治瘀热郁结下焦的太阳蓄血重证,由于咽喉、肺的位置道路跟外界关系密切。方中大黄、桃仁泄热逐瘀、推陈致新,水蛭、虻虫破血消癥,全方相合,为破血逐瘀之峻剂。此峻剂若辅以咽喉部引经之药如桔梗、蝉衣、木蝴蝶、凤凰衣、络石藤等,则可实现“南水北调”。如欲缩短治疗周期,可加用三棱、莪术、地鳌虫、炮山甲等破血逐瘀消癥之剂。落得打和生山楂二味实为本病良药,“落得打”一味,又名积雪草,既有活血消肿止痛,又有清热解毒利水的功效,而山楂生用具有“消磨各种息肉的作用”。

七、梅核气

梅核气为咽中异物感,如梅核阻塞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本病与七情郁结、气机不利密切相关。

半夏厚朴汤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五)

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功效:开结化痰,顺气降逆

《金匮》的“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中最早提到了“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的症状,并载有本病之千古专方半夏厚朴汤,该方行气散结、降逆化痰,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行气解郁、下气除满;茯苓渗湿健脾以绝生痰之源;紫苏芳香行气以开郁散结;生姜调和诸药又能解半夏之毒。至今临床仍用作痰气互结之梅核气的首选方剂。

在治疗梅核气,也就是单纯性的咽炎异感症,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和炎症之外,还可以用旋覆代赭汤和甘麦大枣汤。

伴有嗳气,就是消化系统的异常,就用旋覆代赭汤。因为有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咽喉异物感症也非常多见。如果这个人以情绪为主,喋喋不休,经常找人要诉说不休,悲伤欲哭,这种情况,在半夏厚朴汤的基础上可以加甘麦大枣汤,也是《金匮要略》里面“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里的方子。

所以从上面来看,经方在我们喉科疾病中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疗效也是非常卓绝的。

旋覆代赭汤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161)

组成:旋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化痰下气,和胃降逆

旋覆代赭汤具益气和中,化痰降逆作用。疮性咽喉异感症,多因情怀不畅。肝气郁结,胃失和降,聚湿酿痰,痰气搏结而致。虽临床上已有半夏厚朴汤,但治本病时论及降逆之功,远远不及该方。

这类患者除咽中阻塞不舒外,尚有嗳气、反胃、呕吐、胃胀、心下痞硬等症状,这是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之象,而咽为胃之所属,足阳明胃经沿咽喉入缺盆,故胃系病变可直接导致咽中诸症,凡梅核气患者伴胃失和降,皆可取用该方。

甘麦大枣汤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六)

组成:甘草、小麦、大枣

功效:安神宁心

若梅核气患者神疲乏力、欠伸频作、心烦失眠、情绪不定,甚则无故悲伤欲哭,此为脏阴不足,虚热躁扰之脏躁证。《内经》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麦大枣汤正是宗《内经》旨意而立,以甘草、小麦、大枣三味,共奏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之功。

总  结

我用江苏国医大师周仲瑛老先生的话来讲:

古为今用,根深则叶茂;

西为中用,老干发新芽;

以常达变,方外求法臻化境;

学以致用,实践创新绽奇葩。

希望我们大家在学习经方、应用经方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
【金匮要略】第七章 第8、9条
杨大夫讲金匮要略14
经方治咳嗽
《金匮悬解》肺胀咳嗽——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金匮悬解》咳嗽上气——小青龙加石膏汤,泽漆汤,射干麻黄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