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个经典泻下药对

01
ONE

大黄、芒硝





大黄、芒硝均具寒凉之性。大黄善荡涤肠胃,长于推陈致新,泄邪热、清热毒,为治疗积滞热秘之要药;芒硝善润燥软坚,专于泻下攻积,外用可清热解毒,消痈散解,内服可泻下通便,对大便燥结者尤宜。大黄与芒硝配伍,既能增泻下通便、散结消肿之力,又能利胆软坚,缓解腹痛便秘,共同发挥泻下软坚的功效。常见方剂大承气汤、黄龙汤、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等用此药对。

【历代文献】大黄、芒硝配伍出自大承气汤。《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医宗金鉴》:“诸积热结于里而成痞、满、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胸胁满急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下痞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实干结,故用芒硝润燥软坚;实者,腹痛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泻热。然必审四证之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也。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不可不慎也。”

【临床疗效】大黄、芒硝配伍可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采用生大黄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选取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重症急性胰腺炎由于应急反应,腹腔神经丛受刺激,渗液作用于肠管等因素,可不同程度抑制肠运动,表现为肠梗阻、肠麻痹等。生大黄有泻火凉血、逐瘀通经、攻下导滞等功能;芒硝外敷能恢复肠蠕动,改善血液循环,加快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调动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研究表明,采用生大黄联合芒硝外敷可促进肠蠕动,缓解腹胀,改善和消除肠麻痹。

02
ONE

大黄、巴豆





大黄、巴豆均为泻下之品。大黄善荡涤肠胃,长于推陈致新,泄邪热、清热毒,为治疗积滞热秘之要药;巴豆善峻下冷积,专于开通闭塞,可解腹水鼓胀,逐水退肿,外用有蚀腐肉、疗疮毒的作用。大黄与巴豆配伍,既能增泻下积聚、攻积消肿之力,又能通肠开闭,缓解积滞便秘,共同发挥攻下通积的功效。常见方剂三物备急丸等用此药对。

【历代文献】大黄、巴豆配伍出自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杂疗方》:“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古今名医方论“大便不通,当分阳结、阴结。阳结有承气、更衣之剂,阴结又制备急之方。”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大黄苦寒以下热结,巴霜辛热以下寒结,加干姜辛散以宣通之。三药峻厉,非急莫施,故曰备急。”

【临床疗效】大黄、巴豆配伍可用于治疗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等。采用大黄联合巴豆治疗便秘。将大黄、巴豆按150∶50、150∶40、150∶30、150∶20和150∶10制成煎液,然后用这5种不同比例煎液对猪灌药,进行粪潜血实验,观察煎液对在体肠管及离体肠管的影响。大黄味苦性寒,巴豆味辛性热,二者相配,寒热相互制约,发挥协同作用,使寒热得当,攻泻作用增强。临床试验表明,大黄巴豆煎液用于治疗便秘是可行的,最佳配比为大黄、巴豆150∶(40~30)。

03
ONE

大黄、附子





大黄、附子均为峻烈之品。大黄善荡涤肠胃,长于推陈致新,泄邪热、清热毒,为治疗积滞热秘之要药;附子善助心阳,温脾阳,补肾阳,专于回阳救逆,可解寒邪入里,直中三阴,温通经络,逐风寒湿邪。大黄与附子配伍,既能增泻下通利、祛体内寒浊之力,又能补阳固脱,缓解下焦痼冷,共同发挥泻下温阳的功效。常见方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附子泻心汤等用此药对。

【历代文献】大黄、附子配伍出自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王旭高医书六种》:“胁下偏痛,脉弦紧,为阴寒成聚;大便难,发热恶寒,为阳气被郁。故以附子破阴寒,细辛散浮热,大黄通便难,共成温下之功。夫附子泻心汤用芩、连佐大黄,以祛膈上之热痞,即兼附子之温以散之;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佐附子,以攻胁下之寒结,即

兼大黄之寒导而下之。许学士温脾汤治寒积腹痛泄泻,即效仲景温药下之之法也。”

【临床疗效】大黄、附子配伍可用于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等。采用大黄联合附子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大黄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菌、保肝、导泻利胆的作用;附子具有抗炎、镇痛、抗休克、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强心、抗心律失常、增强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可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临床试验表明,应用大黄附子汤能明显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04
ONE

大黄、桃仁





大黄、桃仁均为泻下之品。大黄善荡涤肠胃,长于推陈致新,泄邪热、清热毒,为治疗积滞热秘之要药;桃仁善入心肝血分,专于消瘀血,是治疗多种瘀血阻滞证常

用药,并能润燥滑肠,止咳平喘。大黄与桃仁配伍,既能增泻下清热、祛瘀消肿之力,又能通经逐瘀,缓解瘀血阻滞,共同发挥泻下逐瘀的功效。常见方剂大黄牡丹汤、桃核承气汤、大黄桃仁汤、阑尾化瘀汤、加减桃仁承气汤、阑尾清化汤等用此药对。

【历代文献】大黄、桃仁配伍出自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金匮要略心典》:“前之痛在小肠,而此之痛在大肠也。大肠居小肠之下,逼迫膀胱,致小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而实非膀胱为害,故仍小便自调也。小肠为心之合,而气通于血脉,大肠为肺之合,而气逼于皮毛,故彼脉数,身无热,而此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也云不可下者,谓虽下之而亦不能消之也。大黄牡丹汤,肠痈已成未成,皆得主之,故曰:有脓当下,无脓当下血。”

05
ONE

大黄、三七





大黄、三七均为祛瘀之品。大黄善荡涤肠胃,长于推陈致新,泄邪热、清热毒,为治疗积滞热秘之要药;三七善入血分,专于止血,外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为

活血化瘀之首选药物。大黄与三七配伍,既能增泻下活血、化瘀止痛之力,又能消肿止血,缓解瘀血阻滞,共同发挥泻下化瘀的功效。常见方剂黎洞丸等用此药对。

【历代文献】大黄、三七配伍出自黎洞丸。《医宗金鉴》:“续筋接骨,疏风活络。主金疮跌扑伤,发

,恶疮,瘰疬,刑伤,疯犬咬伤,蜂、蛇、蝎毒。”

【临大黄、三七配伍可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采用大黄联合三七粉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腔道出血,临床上选取69例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伴腔道出血患者,大黄化瘀通腑,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一通一涩,从而达到“不止血而血自止”的目的。结果表明,中药大黄、三七粉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腔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上推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泻下剂
经方中大黄的应用与承气汤类方串解
仲景应用大黄经验的探讨
《本草精荟》:通腑泄浊:大黄
大黄牡丹汤
方剂学——理血剂(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