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宝金“扶正调气”防治肿瘤思想与经验探析

【摘要】

“正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气机升降失调”是贯穿肿瘤发展全周期的重要环节。花宝金教授在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方面临床经验丰富,传承“扶正培本”学术思想,同时重视气机升降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多年临床肿瘤防治工作中运用调理气机的重要治法,逐渐形成了“扶正调气”防治肿瘤思想。文章分别从“扶正调气”的思想理论内涵,“扶正”与“调气”治法的重要意义,“扶正调气”思想在肿瘤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三大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

【关键词】

中医; 肿瘤; 扶正培本; 气机升降; 扶正调气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病例1929万例,我国新发恶性肿瘤457万例,占全球23.7%;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病例996万例,我国恶性肿瘤死亡人数300万例,占全球恶性肿瘤死亡总人数30%,居全球第一[1],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中医药在我国肿瘤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辅助西医标准治疗方面,能有效减少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2-3];缓解肿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症状;稳定肿瘤病灶,延长晚期带瘤生存患者生存期,减少早期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化学药物、靶向药物治疗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4]。中医肿瘤理论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经过近现代医家不断总结、凝练,发展形成的。随着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正虚”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这一理论观点逐渐达成共识[5]。“扶正培本”治疗肿瘤理论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6-7]。气机升降失调是肿瘤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病理变化,也是影响肿瘤进展的重要病机[8-9]。花宝金教授传承“扶正培本”学术思想,同时重视气机升降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多年临床肿瘤防治工作中调理气机的重要治法,逐渐形成了“扶正调气”防治肿瘤学说,现将“扶正调气”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临床运用经验进行初步探析。

1.“正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气机升降失调”是贯穿肿瘤发展全周期的重要环节

肿瘤的发病常见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等外因,七情内伤、素有旧疾、年老体衰等内因。肿瘤的发生发展是机体邪正交争的过程,受到这些病因的长期影响,均会形成“正虚”的关键病机,进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气郁、痰凝、血瘀、湿浊、毒聚,蕴结脏腑,日渐成积,积聚日久形成有形肿物[5]。正如《素问·评热病论篇》中所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同类型肿瘤发生的病因病机虽不尽相同,但其发病机制均离不开“正气虚损、邪气停踞”这一关键环节。《医宗必读》提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景岳全书》亦云:“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皆有积聚病”。可以看出,“正虚”是肿瘤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机制。肿瘤因虚而成,肿瘤形成后寄生于人体,耗气伤血,正虚进一步加重。此外,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西医标准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肿瘤的病机常为虚实夹杂,而这些治疗手段达到祛邪作用的同时也损伤人体正气,如手术切除部分脏器组织后气血亏虚;射线火热毒邪灼伤肺津出现干咳、胸痛等症,多见肺燥阴亏或气阴两虚证[10];化学治疗药物热毒耗气伤血,损伤脏腑出现乏力、脱发、恶心呕吐等症,甚至造成心、肾功能不全,形成心肾两虚、脾胃气虚等证型,均可加重“正虚”。

气机升降失调是肿瘤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病理环节,贯穿肿瘤发展全周期。升降出入是人体内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是将人体各脏腑、经络、肢体联系为整体以及沟通人体内外的基本方式,使人体达到内外阴阳平衡的状态[11]。《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中提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的升、降、出、入协调,气机条畅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脏腑气机升降失调则影响脏腑的气化功能,如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受纳,肾阳不能温化,气、血不能正常化生,津液不能运化,肺气不能肃降,肝胆失于疏泄,导致湿、毒、痰、瘀等病理产物蓄积;病理产物的蓄积又进一步影响气机,加重脏腑气化功能失司,循环往复,久而痰瘀毒聚,以致癌肿的最终形成。正气充盛是气机升降正常的前提,气机调畅又能促进正气的充盛。正虚与气机运行失常同时存在,水饮、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产生后不能及时排除体外;痰湿瘀血积久化热成毒,阻滞气机,耗气伤阴,进一步加重正虚与气机升降失调。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基础。

2.扶正培本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基本原则

扶正培本是指通过补益机体精、气、血、津液,调补阴阳,改善机体“正虚”状态,维持正常的脏腑、经络、血脉的生理功能,从“治本”的角度出发,达到防治肿瘤的目的[12]。扶正培本是在阴阳五行和藏象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以中医整体观、天人合一理念和阴阳平衡理论为依据[13]。通过总结归纳古典医籍并结合近现代中医肿瘤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基础实验成果,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了扶正培本防治肿瘤的学术体系,成为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基本原则[6,14]。扶正培本即固护人体正气,平衡阴阳,从而使精、气、血、津液充盛,滋养五脏六腑、人体周身。从临床效果看,扶正培本法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放疗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手术、化疗、放疗的疗效;从现代免疫机制研究出发,扶正培本法从根本上改善了机体内部免疫微环境,提升了机体识别与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癌细胞不易快速增殖,减少肿瘤复发转移,使机体逐步达到稳态[13-15]。花宝金教授传承扶正培本思想,兼顾调节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阴平阳秘,达到气血调和的状态。借鉴《黄帝内经》中“虚者补之”“燥者润之”“下者举之”“损者温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后或化疗后症见重度乏力,气短,食少,便溏,双下肢酸软无力者辨证为脾气不足,中气下陷,予补中益气汤、黄芪赤风汤、六君子汤等加减以补虚、升举;放射治疗或靶向治疗后患者出现干咳少痰,胸闷喘憋,舌红少苔,辨证属肺燥阴亏证或气阴两虚证,以沙参麦冬汤、麦门冬汤等滋阴润肺;化疗期间出现疲乏,怕冷,失眠,面色苍白等症,或兼见骨髓抑制,贫血表现者,辨证为气血两虚,常以四物汤、归脾汤、炙甘草汤等方益气养血,肝肾不足者则以二至丸、左归丸、右归丸加减滋补肝肾,填精益髓,温阳化气。化疗药物伤及脾胃,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辨证为胃虚气逆者予二陈汤、旋覆代赭汤加减健脾益气、降气和胃。将“补之、调之、和之、益之”皆运用到扶正培本治法中。使机体正气得固,气血阴阳得充。

3.调气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重要治法

肿瘤的形成过程中存在气机失调,肿物形成后停踞脏腑,阻滞气血经络,以及西医治疗期间外邪的侵袭亦能影响气机。因此肿瘤从形成、发展到治疗的全周期,气机失调均为重要机制之一。调气在中医药防治肿瘤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16]。

3.1 调肺脾肾以补气

补气是调气最重要的方面,人体之气充足则脏腑气化功能协调,而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又是人体之气充足的前提。其中,肺、脾、肾三脏在补气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肾藏先天之精化生为先天之气,滋养脏腑,因而肾的封藏功能对于人体之气充盛至关重要。花宝金教授在肿瘤防治中强调补肾精,调肾气以固肾而安他脏的重要性,常用牛膝、杜仲、菟丝子、山茱萸、熟地黄等滋肾精以化气。使肾气充盛,他脏各安,气血津液正常充实机体,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从根本上固护机体抗癌土壤。

脾、胃居中焦,作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五脏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正常化生皆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作为物质基础,脾胃运化正常是祛邪的前提,正如《脾胃论》中所讲:“脾胃弱则百病即生,脾胃足则外邪皆息。”肺为生气之主,司宗气的生成与呼吸,保证体内之气的生成与代谢,并将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健脾益肺使血、津、液正常生成与运化输布。而精、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与气相互转化,促进人体之气的充盛。因此临床诊疗过程中花宝金教授注重调肺补气,补中有调,不壅不滞,常以黄芪、太子参、西洋参、南北沙参补肺益气、健运中焦的同时加以桔梗、紫苏梗等宣肺之品,补有形之气的同时,调无形之气机,培土生金,使机体正气得充,人体周身之气得以固护,癌毒失去好发的土壤环境。

3.2 以中药升降浮沉之性调脏腑气机

中药的四气五味使之具有升降沉浮的特性,在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17]。甘味能和、能缓,苦味能燥、能坚,花宝金教授擅用苦温之品燥湿和中,用甘温之品益气健脾,健运中焦。脾为后天之本居中焦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升清,胃气降浊,升降有常则气机调达。脾胃升降协同运转才能更好的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提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是故“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肿瘤患者在化疗、放疗后或进入中晚期都存在脾胃升降功能失衡,中焦斡旋失司等病理基础,进一步催生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的蓄积,最终堵塞三焦水道,影响正常的气化功能。因此针对脾胃功能受损的肿瘤患者不宜纯补,应注重调和气机,恢复正常升降功能。花宝金教授临床常用生白术、生薏苡仁、茯苓等健脾益气的同时配伍砂仁、紫苏梗、荷梗、藿香、佩兰等醒脾化湿之药;运用半夏、陈皮、黄连等辛开苦降,升麻、柴胡、泽泻、猪苓升降并举,共同调和脾胃气机。

对于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等病在上焦者,在甘、苦之品固护中焦的基础上,再以辛温之品使气机升发,宣肺化痰散结如猫爪草、半夏等,辛寒、辛凉之品清上焦热,滋水行舟,如生石膏、葛根等。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肺与大肠相表里,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肺气得宣,大肠传导通畅,则大便排泄正常;肺失宣降,津液不能下至大肠,则大便干结;反之肠腑实热,腑气不通亦可影响肺气,则生喘嗽。老年肿瘤患者或抗癌治疗导致的肠道蠕动缓慢易出现纳呆、腹满腹胀、便秘等临床症状;肺脏本弱者易导致喘咳症状加重。花宝金教授辨证施治常以升降散升清降浊,通腑泄热。升降散中,白僵蚕咸、平,蝉蜕甘、寒,二者均可向上宣散肺气,向下平肝息风,大黄苦寒,推陈致新,使腑气通降,姜黄辛温,宣散肺气,同时又能活血行气。对于阴虚津亏者多用玄参、麦冬佐以前胡、杏仁取“增水行舟”之意的同时宣肺利气,加之生地黄,攻下的同时扶助正气。借诸药升降浮沉之性调和脏腑气机之升降,气机调达则脏腑自安。

3.3 安心神、疏肝气以畅情志

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肿瘤疾病的病死率仍较高,患者的生存期较短,生活质量低,这使肿瘤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消极、悲观的心理,患有妇科相关肿瘤疾病的女性患者尤为突出。《素问·举痛论篇》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以上情况皆体现了情志因素在影响气机正常运行方面的重要作用。气机的异常多表现为以肝气郁结为主的气滞。“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病理产物进一步积聚凝结,不易消散。肝木太盛克伐脾土,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出现肝脾不和的临床表现。临床常见患者急躁易怒或情绪低落、食欲不振、胸胁脘腹胀满、便溏泄泻等症状。花宝金教授临证以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等加减常配伍枳壳、木香、佛手、香橼、荷梗等,以发挥其疏肝解郁、行气消滞之功。

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与人的情志活动关系密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也息息相关[18]。《灵枢·五变》篇中指出:“内伤于忧怒……而积聚成矣”,《外科准绳》也提到:“忧怒郁遏,时时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名曰岩”。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容易催生肿瘤等恶性疾病的发生,肿瘤患者中也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精神状态,这将会进一步促使肿瘤进展及恶化[19]。《医学入门》曾明确提出:“瘤初起如梅李……原因七情劳欲,复被外邪,生痰聚瘀,随气留住……,瘤总皆气血凝滞结成”,揭示了情志因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花宝金教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十分注意情志因素对于癌前、癌后患者预防、诊疗、预后及康复的影响。情志因素在人体生理病理上的突出表现即气机失调,最易伤及心、肝、脾等脏,症状多以情志抑郁不舒、心慌心悸、夜寐不安、胸胁胀满、腹泻或便秘为主要表现。除药物治疗外更需要注意对患者予以心理上的疏导,消除患者紧张、疑虑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观念。花宝金教授临证遣方用药时加以安心神、疏肝气之品,如酸枣仁、龙眼肉、远志、胆南星养心安神,煅龙骨、煅牡蛎镇静安神,柴胡、白芍、郁金、香附、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气,黄芩、茵陈、牡丹皮、桑叶滋水涵木,诸药配伍使心气得安、肝气得舒、气机调达、情志舒畅。

4.“扶正调气”在肿瘤预防中的临床应用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就已被提及。肿瘤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通过现有的医学知识,合理运用中医“养生”法则及中药“调理”,改变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适量活动,规律生活,合理饮食,劳逸结合,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所提倡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很多癌症是可防可控的。肿瘤发病是在“正虚”的基础上导致脏腑失调、气血失和,最终形成“痰、瘀、毒”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是肿瘤形成即癌前病变阶段的重要病理因素。在此时对机体的“失调”和“不和”进行干预,扶助正气,调节气机升降失衡,改变适合肿瘤“种子”生长的“土壤”环境,针对“痰、瘀、毒”等病理因素进行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相应治法,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一大特点[20]。通过“扶正调气”法将中医防治肿瘤的关口前移,重视预防,在癌症形成前开始干预,有可能将肿瘤的发生阻断在癌前病变阶段。花宝金教授在临床防治肿瘤中将“扶正调气”法贯穿始终,常用补中益气汤合天麻钩藤饮扶助正气的同时升清降浊,平抑肝阳;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小柴胡汤益气温阳,和血通络,疏肝行气,祛邪而不伤正;六味地黄丸加防己黄芪汤合升降散滋补肝肾,益气健脾,升阳中之清阳,降阴中之浊阴;沙参麦冬汤合半夏厚朴汤甘寒生津,清养肺胃,行气散结,郁气得舒;补中益气汤加薏苡附子败酱散补中益气,升阳逐结,活血化瘀;茵陈五苓散合二陈汤温阳化气,理气和中,利水行湿,收散相合,标本兼顾,达到整体调理的作用,将肿瘤的发生阻断在肿瘤形成前。

5.病案举例

患者崔某,男,60岁,2020年8月初因体检发现“肺部阴影”遂就诊于上海胸科医院,在胸腔镜下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伏壁生长型浸润性腺癌60%,伴腺泡型成分40%,大小1.7 cm×1.5 cm×1.2 cm,肿瘤抵达胸膜下,未突破弹力层,淋巴结转移(0/4)”,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2020年9月17日于花宝金教授门诊就诊。刻下症见咳嗽,闻刺激性气味后加重,咳少量白色泡沫痰;手术切口处偶有隐痛;纳差,反酸,烧心;晨起口干口苦;入睡困难,易醒;二便调;术后体质量下降3 kg。舌红,苔厚腻,脉滑。首诊药用:旋覆花15 g,代赭石15 g,姜半夏9 g,黄连9 g,干姜12 g,吴茱萸6 g,乌梅12 g,生石膏(先煎)45 g,葛根30 g,防己15 g,生黄芪80 g,党参15 g,白术15 g,炒酸枣仁30 g,夜交藤20 g,珍珠母(先煎)30 g,射干12 g,南沙参15 g,北沙参15 g,佩兰15 g,藿香12 g,炒谷芽15 g,炒麦芽15 g,焦山楂15 g,焦神曲15 g,山茱萸15 g,石见穿15 g,猫爪草30 g,生姜5片,大枣5枚,百合12 g,麦门冬15 g,28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2020年10月14日患者前来复诊,咳嗽咳痰较前缓解,唇周可见疱疹,双目微红,纳可,眠差,二便调,近期体质量增加1.5 kg。舌红,苔厚腻,脉弦。上方减石见穿、猫爪草,加泽泻15 g,猪苓20 g,茯苓20 g,人工牛黄0.5 g,金荞麦30 g,蒲公英30 g,继服28剂。2020年11月19日患者三诊复诊,复查血常规、生化全项、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提示右侧胸腔少许积液,左肺多发小结节(直径0.3 cm)。刻下症见唇周疱疹,偶有咳嗽,遇冷时加重,晨起口干口苦,偶有胃脘部隐痛,纳可,眠差,二便调。近期体质量稳定。舌淡红,苔薄黄,脉弦。前方加炙麻黄12 g,生薏苡仁30 g,杏仁10 g,白花蛇舌草30 g,继服28剂。2020年12月16日患者四诊复诊,刻下症见仍偶有胃脘部疼痛,唾液分泌较多,排气臭秽,晨起口干口苦,纳可,眠差,二便调,近期体质量稳定。舌淡红,苔薄黄,脉弦。四诊药用:生黄芪80 g,生白术30 g,茯苓20 g,陈皮12 g,炒白僵蚕12 g,姜黄12 g,蝉蜕12 g,酒大黄16 g,生石膏(先煎)45 g,葛根30 g,炒酸枣仁30 g,龙眼肉15 g,珍珠母(先煎)30 g,黑顺片(先煎)20 g,干姜12 g,鸡内金15 g,炒谷芽15 g,炒麦芽15 g,焦山楂15 g,焦神曲15 g,山茱萸15 g,红景天15 g,金荞麦30 g,蒲公英30 g,金银花20 g,连翘15 g,木香6 g,砂仁(后下)6 g,生姜5片,大枣5枚,继服28剂。

按 患者老年男性,癌毒侵肺,正气受损,术后正气更伤,气机升降失常,故施以“扶正调气”法,方中防己黄芪汤、补中益气汤益气健脾,扶正培本,旋覆代赭汤、升降散和胃降逆,条畅气机,依据兼症辅以调养心神、清热解毒、消食化积之品,使正气充盛、气机调达,有利于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肿瘤的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https://www.iarc.fr/faq/latest-global-cancer-data-2020-qa/[百度学术] 

[2]. 张利,李荣,高婷.中医治疗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10):1282-1283.[百度学术] 

[3]. 李晶,王胜奇,王能,等.中医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8):86-91.[百度学术] 

[4]. 袁选举,邓守恒.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9):2232-2234.[百度学术] 

[5]. 吴时礼,徐振晔.近十年恶性肿瘤中医病因病机进展[J].吉林中医药,2020,40(7):976-980.[百度学术] 

[6]. 花宝金.中医药防治肿瘤概述及展望[J].北京中医药,2018,37(12):1103-1106.[百度学术] 

[7]. 金泉克,李琦,范忠泽.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概述[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6):1189-1191.[百度学术] 

[8]. 许博文,朱广辉,高瑞珂,等.基于气机升降理论以升降散辨治肿瘤病[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2):90-92.[百度学术] 

[9]. 赵元辰,花宝金.从升降散浅谈以气机升降论治恶性肿瘤[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1):2122-2124.[百度学术] 

[10]. 亓润智,郭秋均,吴显文.放射性肺损伤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现状[J].环球中医药,2019,12(8):1290-1293.[百度学术] 

[11]. 刘瑞,花宝金.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肿瘤探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1):104-106.[百度学术] 

[12]. 郑红刚,花宝金,朴炳奎.肿瘤扶正培本思想源流概述[J].中医杂志,2015,56(15):1269-1272.[百度学术] 

[13]. 花宝金,朴炳奎.肿瘤虚证及扶正培本治疗的现代免疫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3):60-63.[百度学术] 

[14]. 刘瑞,花宝金,侯炜.从气机升降学说论肿瘤病机[J].中医杂志,2014,55(7):544-547.[百度学术] 

[15]. 何姝霖,刘瑞,花宝金.花宝金以扶正培本法为基础治疗肿瘤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9):1624-1625,1822.[百度学术] 

[16]. 亓润智,陈顺泰,花宝金.“守经隧”思想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探析[J].北京中医药,2020,39(1):39-41.[百度学术] 

[17]. 闵朕,郭栴子,杨燕莹,等.浅谈中药“四气五味”在乳腺癌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9):51-53.[百度学术] 

[18]. 张兆洲,王炎,张怡,等.情志理论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7):3329-3334.[百度学术] 

[19]. 陈赐慧,花宝金.花宝金教授调畅情志治疗肿瘤经验[J].吉林中医药,2012,32(6):566-568.[百度学术] 

[20]. 柴可群,王德玉.化痰祛瘀解毒在肺癌治疗中的运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0(3):64-66.[百度学术] 

( 所有作者均声明本文章不存在利益冲突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扶正调气治肿瘤——中医药肿瘤防治系列科普之一
防治肿瘤的转移复发,用好中医中的“三驾马车”,或许能延长寿命
中医治疗肺肿瘤有何优势?如何治疗?
尚先早课|肺偏倾则胸偏痛,胃不和则卧不安
“治未病”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肿瘤学论文---学术堂
华佗五禽戏功法健身优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