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冯老如何用黄芪类方治糖尿病足
跟诊冯老:看冯老如何用黄芪类方治糖尿病足
作者:杨雅阁 任丽君 梁栋
杨雅阁,任丽君:胡希恕经方医学郑州传承基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梁栋:冯世纶经方医学传承班14期学员

初学胡希恕经方医学,很多人会步入“专病专方”的认识误区,因为我们都习惯看一诊或两到三诊就能解决问题的医案,简明扼要的医案便于我们对方证的理解学习,但临床快速治愈的医案多半是急性病。

而临床医学的难题几乎都是病程相对较长的慢性病、疑难复杂疾病、重大疾病,应对这些复杂慢性病,就需要逐诊耐心沉思抽丝剥茧,走出“专病专方”的认识误区,掌握“辨证不辨病”的辨证施治精髓,真正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方能自信应对重大疾病。

中医经方医学所辨之“证”是患病机体就诊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位、病性、病情、三毒等),而慢性病的病程长,其整个病程是由或长或短的若干个阶段组成的,每一阶段的“证”可能是不同的,所以施治过程就要依据就诊阶段机体所呈现的症状反应辨证,即先辨六经、继辨方证。

学习冯老对于慢性病的辨治,我们会发现老师总是“方随证转”不断变换,临证践行“辨证不辨病”。

所以,对于现实中很多人所问的“这个病用什么方?”,我们是难以回答的,只能回答“这个证用什么方?”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目前引起截肢的首要原因,治疗费用高,治疗周期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经方医学具有简便效廉的优势,在重大疾病的中西医协同治疗中,经方医学别具魅力。跟诊冯世纶老师学习,在老师的医案中寻找糖尿病足中医经方辨治的经验,并在临床中观察应用思考总结,造福患者,促进经方医学的传承创新发展。

让我们来看老师的一则糖尿病足医案:

张某某,男,39岁

首诊:2023年2月3日

DM足,右足肿皮肤黑,清创术后,近血糖控制可,眠差,皮肤痒,口中和,汗出不多,食少,大便2-3日一行,先干后溏。苔白腻舌暗,脉细。

辨证分析:糖尿病足清创术后,皮肤痒,考虑表虚不固,水湿停滞,水湿在表则身痒足肿;食少、眠差,考虑为胃虚水饮不化;大便2-3日一行,先干后溏,苔白腻舌暗,脉细,考虑津液不足,水湿内停所致。辨六经为太阳太阴合病,治以解表祛湿止痒,益气固表生肌,处方:桂枝加荆防白合防己黄芪汤赤豆当归散加苡仁。

老师处方:

生黄芪18 桂枝10 白芍10 炙甘草6 荆芥10 防风10 白蒺藜18 生苡仁30 赤小豆15 当归10 防己10 生白术18 自加生姜3片 大枣4枚,七剂。

二诊:2023年2月10日

右足肿稍减,眠好转,大便干好转,2-3日一行,口中和,皮肤痒轻。苔白脉细。

辨证分析:上方有效,方证相应,仍有肤痒,便干,去荆芥加白鲜皮利湿止痒,增生白术温中健胃生津通便。

老师处方:上方去荆芥,加白鲜皮15,增生白术30,七剂。

三诊:2023年2月20日

右足肿减,皮肤好转,大便2日一行,不干,口干,晚上明显,湿疹痒仍明显,近两天汗出较多,恶风不明显。苔白,脉细弦。

辨证分析:虽症减,仍足肿身痒,汗出多,考虑体表虚衰,水湿在表,仍治以益气固表解表,养血利湿排脓。老师处方防己茯苓合防己黄芪汤赤豆当归散加荆芥防风薏仁败酱,防己黄芪汤及防己茯苓汤均治皮水,固表利湿,祛除皮肤肌肉的水湿。

老师处方:生黄芪18 桂枝10 茯苓15 防己10 炙甘草6 荆芥10 防风10 生苡仁30 败酱草30 赤小豆15 当归10 生白术50 自加生姜3片 大枣4枚,七剂。

四诊:2023年2月27日

右足背皮肤黑减,仍肿,皮肤痒,汗出不多,足热,不恶风,大便2日一行。苔白,脉沉细弦稍数。

辨证分析:右足背皮肤黑减,仍肿,皮肤痒,仍为外邪里饮,表里合病;结合足肿且热,脉沉细弦稍数,考虑为里有湿热且机能不足,为阳明太阴合病之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赤豆当归散证。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解表祛湿止痒,振奋机能,养血祛湿排脓。处方:桂枝加荆防白合薏苡附子败酱散赤豆当归散加生白术,大剂生白术生津通便。

老师处方:桂枝10 白芍10 炙甘草6 荆芥10 防风10 白蒺藜30 生苡仁30 败酱草30 赤小豆15 当归10 生白术60 白附片15 自加生姜3片 大枣4枚,七剂。

五诊:2023年3月6日

足背肿减,皮肤黑减,身痒减,近两天胃不适,纳差,大便2-3日一行,晚上口干,苔白腻,脉细弦数。

辨证分析:患者胃不适,纳差,大便2-3日一行,苔白腻,考虑胃虚饮停气滞;足背肿减,皮肤黑减,身痒减,仍有水湿在表,治以温中健胃化饮、养血祛湿,祛风(解表)止痒。处方:茯苓饮加半夏合赤豆当归散加白蒺藜。

老师处方:姜半夏15 党参10 枳实10 生白术50 茯苓15 陈皮30 赤小豆15 当归10 白蒺藜30 自加生姜3片,七剂。

六诊:2023年3月27日

足背肿不明显,色素沉着,身痒头皮痤,乏力,大便2-3日一行,晚上口干轻,纳可,早午纳差,晚上食欲好。苔白腻脉细弦数。

辨证分析:五诊温中健胃化饮后,胃虚症状缓解,仍有足肿色黑并身痒头皮痤,继续四诊方:桂枝加荆防白合薏苡附子败酱散赤豆当归散加生白术。

老师处方:桂枝10 白芍10 炙甘草6 荆芥10 防风10 白蒺藜15 生苡仁30 败酱草30 白附片15 生白术60 赤小豆15 当归10 自加生姜3片 大枣4枚,七剂*2。

七诊:2023年4月9日,足背色素沉着,手足麻,头皮痤,大便2-3日一行。苔白舌淡暗,脉细弦数。

辨证分析:足背色素沉着,手足麻,苔白舌淡暗,脉细弦数,为荣卫气虚之血痹,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患者头皮痤,继以薏苡败酱合赤豆当归散养血祛湿排脓;大便2-3日一行,加生白术火麻仁生津通便。

老师处方:生黄芪18 桂枝10 白芍10 白蒺藜18 当归10 赤小豆15 生苡仁30 生白术60 火麻仁10 败酱草18 自加生姜3片 大枣4枚,七剂。

八诊:2023年4月21日

足皮肤好转,食即汗出,恶风不明显,口中和,晚上口干,大便2-3日一行,手足麻。苔白舌暗,脉细数。

辨证分析:足皮肤好转,食即汗出,虽有恶风但不甚,为太阳中风表虚之桂枝汤证,老师处以桂枝加荆防白合薏苡败酱赤豆当归散加草河车,桂枝加荆防白汤解表祛风,薏苡败酱赤豆当归散加草河车养血祛湿排脓,加草河车意在消肿排脓。

老师处方:桂枝10 白芍10 炙甘草6 荆芥10 防风10 白蒺藜15 生苡仁30 败酱草18 赤小豆15 当归10 草河车15 自加生姜3片 大枣4枚,七剂。

九诊:2023年4月28日

易饿,胃不适,难饱,恶风不明显,汗出不多,大便2-3日一行,手指麻,上肢皮肤痒。苔白微腻,脉细数。

辨证:虽汗出但不多,虽恶风但不甚,手指麻,考虑营卫不和、表气虚弱,为桂枝加黄芪汤证;易饿,胃不适,难饱,苔白微腻,考虑心下停饮,加苓术化饮;仍有上肢痒,考虑湿在表,合赤豆当归散加薏苡仁白蒺藜,养血祛湿祛风止痒。

老师处方:生黄芪15 桂枝10 白芍10 炙甘草6 生白术30 赤小豆15 当归10 白蒺藜15 生苡仁30 茯苓15 自加生姜3片 大枣4枚,七剂。

按:

此案为糖尿病足的辨证施治,主要处方为黄芪类方,老师处方先后用到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黄芪汤,前数诊主要为糖尿病足清创术后、右足肿皮肤黑,为肌表亏虚、水湿停滞,以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益气实表,利水除邪,兼以养血祛湿排脓,经治疗后,患者足肿消,足部皮肤好转,后数诊为汗出、手足麻,为营卫不和、表气虚弱,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黄芪汤,补中益气生津固表,兼以养血祛湿。

仲景师黄芪类方均在《金匮要略》中,其中包括: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黄芪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黄芪建中汤、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等。本案中,老师对经方黄芪类方的应用炉火纯青,先后用到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黄芪汤,对于这几个方证在具体临证中,老师有何临床经验?

冯老答疑:

问:老师,这个患者首诊用桂枝加荆防白合防己黄芪汤,三诊用防己茯苓合防己黄芪汤,您是怎么考虑的?

答:皮肤表吗,表证,表虚的厉害,有湿,黄芪固表又利湿,所以,咱们经常用桂枝加荆防,桂枝加荆防,又加黄芪,这是表虚的厉害,水气又重,加了防己。(三诊的时候,用防己茯苓合防己黄芪汤)三诊他表证还厉害,出汗又多,又恶风,表虚啊,加了茯苓加强利湿作用,白术增量,治疗太阴。

问:老师,防己黄芪汤“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没有桂枝,防己茯苓汤有桂枝,胡老的讲课录音中提到防己茯苓汤与防己黄芪汤的主要区别是“桂枝甘草汤证”,那防己黄芪汤可以加桂枝吗?

答:黄芪是解表药,表虚有水,固表利尿的,在表的水湿,黄芪是治这个的,加桂枝当然可以,本来和桂枝有相同的地方,汗出恶风,比桂枝更汗出恶风了,用黄芪,防己黄芪汤加桂枝,可以,不加桂枝也可以,气上冲的厉害可以加桂枝,身疼啊,可以加桂枝。防己茯苓汤,这几个方子,都是近似,认识到黄芪是个解表药,就行了。

问:老师,后几诊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与桂枝加黄芪汤,这两个方子具体有什么不同?

答:五物汤、桂枝加黄芪啊?就是,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黄芪,加重固表利湿,黄芪桂枝五物汤呢,不用甘草,有的老师如宋孝志说“它治疗血痹,加了甘草效果不好”,它有缓急的作用,会影响其它的作用,加甘草有助调和营卫的作用,活血作用就差了,慢了,缓了,力量变慢了,甘草有点甘缓的作用,对于祛邪有点妨碍,所以不用炙甘草,去了它,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血液循环不好了,有桂枝汤的底子,调和营卫、活血、解表利湿,血痹血液循环不好的就不用甘草了,让它作用快一点,甘草有点缓急的作用,就这么点差别。

问:老师,您再讲讲关于生甘草和炙甘草的知识?

答:《神农本草经》没有说甘草是炙的还是生的,《伤寒论》别的药都不炙,就甘草炙......古代汉代甘草都是炙的,蜜炙以后,甘缓作用更强,甘草有豆腥味,炙了以后,没这个豆腥味了,一般临床应用啊,后世本草,像李时珍的纲目,说甘草叫国老,为什么叫国老啊?什么药调和都用。甘草本身就是清热解毒的,生的清热解毒,炙的健胃生津液,有温的作用,加上蜜炙,原先我们上学实习看炒甘草,加蜜炒,直接加蜜不行,一杯水里头搁点蜜成了蜜水,直接加蜜就糊了,匀不了,加水一拌,匀了,水分炒去了,蜜附到上面了,蜜炙要搁水,不搁水不行,单纯加蜜,炒糊了,也炒不透。生甘草平性的,有清热解毒作用,炙甘草温中健胃生津液,温胃了,加了蜜了,蜜确实能代替饴糖。

临证思考体会:

学习冯老此案整个辨治过程可知,患者整体病程为外邪里饮的病机,治疗大方向均为解表利饮,始终兼顾正邪两方面,前诊偏于利水祛湿攻邪,后诊偏于补中益气扶正。

老师把“每诊”均视为“首诊”,“辨证不辨病”,辨证遣方用药,六经八纲方证药证,环环相扣,精益求精,终而方证相应并药证相应,助患病机体步步向愈。

糖尿病足离大家并不遥远,因为糖尿病人群巨大,大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在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大约占糖尿病患者的14%,其中老年人是糖尿病足的危险人群,糖尿病足多发生于糖尿病起病后10年。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远的皮肤及其深层组织破坏,常合并感染和(或)下肢不同程度的动脉闭塞症,严重者累及肌肉和骨组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险。同时医疗花费大,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糖尿病足是重大疾病,因为患者糖尿病病程长,长期血糖控制差,多合并大血管、微血管病变,例如合并脑梗塞、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严重的感染及长久的足部疼痛刺激,会使心脑肾合并症加重,在治疗过程中矛盾重重,困难及问题此起彼伏,可能突发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急性肾衰等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这也是糖尿病足全身综合治疗的难点,故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全身与局部结合、内外科融合、中西医协同。

若把治愈糖足比喻成建造高楼大厦,那么改善患病机体的整体机能就是打地基,而这个地基的稳定就是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糖脂内环境稳定、心肾脑肺功能相对稳定、全身基础病稳定。而如何改善患病机体的整体机能显得至关重要,中医经方医学的辨证施治着眼于患者机体整体的病理生理内环境。

笔者学习胡希恕经方医学思辨体系,学习冯世纶老师的临证经验,并在临床中践行应用,受益良多,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亦是如此。

例如一糖尿病足患者,合并心功能衰竭,给予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治疗,若尿量不足心衰难以控制,但过度的利尿又容易诱发急性脑梗死,出入水量的平衡需慎之又慎。屋漏又逢连阴雨,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需要充足的营养,但患者因饱受疾病的折磨,身心俱疲,脾胃虚弱,食欲减退,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疗效甚微。患者吃不下,躺不平,睡不安,说话少气无力,眼神呆滞、忧郁、绝望,家属也焦虑不安,此时的医生也倍感压力。若有一剂神药,可以精细微妙的调节患者的内环境、水平衡,从而让他们吃好睡好大小便通畅,有力量有信心挨过这段身心俱疲的抗病之旅那该多好!

然而,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西药问世,中医经方医学的辨证实施恰似一道穿透阴霾的曙光。依据患者的症状反应,先辨六经考虑少阴太阴合病,辨方证为当归四逆合真武汤证,服用三剂中药后,患者明显感到食欲改善、呼吸顺畅、身体有力、精气神改善,话语增多、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在患者与医者面对困境无助之时,经方医学点亮了希望之灯,这盏灯照亮了继续前行的路,唯有这一程平安度过,才能为糖尿病足患者赢得创面修复手术的机会,以及术后的顺利康复。

患者遇见良医得以战胜顽疾是幸运的,作为医者的我们有幸见证中医经方医学的神奇也是无比幸运的,我辈须认真学习中医经方,陪更多的疑难重病患者迎来柳暗花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痛 风+类风湿+关节炎积水+身痛
[转载]倪师常用经方点要概览表二
经方使用大全(简版)
风引汤
倪师常用经方点要概览
张仲景常把白术和这些药配伍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