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180条黄连汤

180、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
黄连三两  甘草 (炙)三两  干姜三两  桂枝 (去皮) 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 (洗)半升  大枣 (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张仲景在这里描述的场景:病人初起是太阳病伤寒,经过糊涂的医生误治或者病人自己拖延不治疗,病情出现了变化,出现了腹中痛和欲呕吐的症状,认为这个病机是胸中有热兼以胃肠中有邪气(寒气犯脾,脾寒气滞,胃气上逆),这时应当用黄连汤来治疗。

单纯从原条文的解读看,临床实际当中表现为腹痛且欲呕吐的病人并不多见的,所以黄连汤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用武之地。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进一步深入体会分析原文,黄连汤是针对人体中焦气机升降运动失常,而导致的上热下寒证。从病机上来分析:呕吐→胸中有热→中上焦阳不能降而上热;腹痛→胃中有邪气→下焦阴不得升而‬下寒。腹中痛属脾寒,欲呕吐属胃热。而上热会使气机上逆而出现呕吐,下寒会留邪于胃肠而腹痛、腹泻。从这个处方药物结构上看,是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而作用就完全不一样了。半夏泻心证是冷热在胃脘部相结成痞,所以煮药的时候有讲究,要药性温凉混和,煮药中途要去药渣之后再煎浓缩;黄连汤则要温凉分别清上焦又温中下焦,所以淡煮而不再浓缩,以甘草、干姜、桂枝、人参配伍,类似于桂枝人参汤。但桂枝人参汤用于有表证协热下利,黄连汤用于上热下寒,所以以黄连为主药。

结合临诊经验,就会发现这样的患者大有人在。在临床中:病人面色是红或暗红的心烦,身热,食欲好、口臭、口腔溃疡,有时伴有口干、口渴、口苦,失眠,胸闷同时许多伴有慢性咽炎、鼻炎等,舌根苔厚而鲜带黄色,病人自诉往往腹部怕冷、恶风,容易出现痛泻;把脉:寸脉浮,左侧、右侧或双侧,甚至是溢脉(胸中有热,寸脉浮至鱼际位置),同时伴有关脉的滑或弦滑而沉取无力,大部分尺脉是虚的(胃中有邪气)。这样症状的病人就太多了!

临床当中我们可以应用黄连汤治疗伴有胃脘疼痛的胃炎及各科杂症等等,甚至是有人应用黄连汤治疗糖尿病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都用于寒热错杂证,但三泻心汤是中气不足受邪,气机痞结于心下导致上热下寒,升降紊乱,以心下痞为主症;黄连汤是寒热上下阻隔,热是热,寒为寒,以欲呕吐,腹中痛为主症,没有心下痞。

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急性胆道感染,复发性口腔溃疡,痢疾等属于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

现在很多中医生,包括初学者,往往习惯了在一个病用什么方子治疗,或者是一个方子到底能治疗什么病,这是更多地受到了西医治病思维影响的结果!我们要建立中医诊病思维(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传承给我们辨证施治的思维)!

附医案:

药太苦,郭老师后面认为黄连3即可,这是当时忽略了孩子太小服用方面的问题。

黄连汤黄连量三两非常苦啊,犹如王国维写《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阅尽天涯离别苦,

不道归来,

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

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

一缕新欢,

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温馨提示:此为学习笔记,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材、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试方,否则后果自负!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黄连汤:升降阴阳。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
​十五、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原文173
黄连汤与黄芩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九八)黄连汤
《伤寒论》学习笔记101
黄连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