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我学中医《伤寒论》之日本伤寒医家

我学习中医有一个习惯,就是以溯源的方式进行学习,或者先学习类似的学术思想的著作,以便更深入了解这个思想体系。

在大二学习完胡希恕的全部著作后(谈谈我学《伤寒论》之胡希恕),我再寻找胡老的学术思想来源,最后知道胡老的学术思想受日本汉方巨擘汤本求真先生的《皇汉医学》影响,因此溯源去学习《皇汉医学》(谈谈我学中医《伤寒论》之《皇汉医学》)。

再深入学习《皇汉医学》后,打开了我的思想大门,原来除了中医在中国在研究和发展以外,日本研究中医的水平也不低,对日本能够把一部很难的《伤寒论》研究得如此深入感到惊奇。

因此我去了解日本其他医家的学术思想,首先通过汤本求真,溯源到他的徒弟大塚敬节,大塚敬节出生于1900年,于1980年去世,跟胡老年龄相近,是同一时代的人。

大塚敬节也是日本汉方医学的一代宗师,出生于中医世家,1927年,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正式出版,此时大塚敬节也刚好27岁,大塚敬节因为看《皇汉医学》后,深受启发,遂拜汤本求真为师。

日本大塚敬节著有《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金匮要略研究》《汉方诊疗三十年》等著作,前两种是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注解,后一本是他运用汉方治疗疾病的经验和医案。

时隔多年,仍然记得大塚敬节的一句话:“始于伤寒,终于伤寒”。通过大塚敬节了解到了他同时代的好友,矢数道明,也是日本有名的医家,活了98岁,代表作是《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后又了解到了日本汉方家龙野一雄,《中医临证处方入门》是他的代表作,以前我的中诊老师推荐过此书,因为当时已经绝版,因此我买的是印影版。

龙野一雄在临床中善用单方,对单方理解比一般医家更加深入,而之前所说的汤本求真善用合方,对合方的运用有非常多的独特经验,比如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或桃核承气汤、小柴胡合当归芍药散包含抑肝散、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包含柴胡桂枝汤等等。

他们每位医家各有其特色,可以综合学习。

胡希恕提倡方证思想,而叶橘泉提倡药证思想,在日本也有以药证为主的汉方家,就是吉益东洞,吉益东洞对日本的中医学影响非常深远,他根据当时所用的药物,推其实际功用、究其药物之能,写成《药征》一书。

在16世纪,中国的“时方派”开始传入日本,因为时方派用药的方法更简单易学,造成很多入门者,学上很短一段时间,便觉得自己学有所成,去开医馆,使得当时的日本中医疗效越来越差,但是他们往往会讲理,引经据典,来佐证自己的方剂是正确的,哪怕这个药服用后根本没有效果,他们也能用经典来让患者相信他们。

而此时在18世纪的吉益东洞是日本经方派的代表人物,他采取了一个比较极端的方式,就是通过医术进行踢馆。他几乎踢遍了当时日本的所有医馆,创造了日本中医界的一代神话。

明天继续详细分享我以前学习《伤寒论》的过程,谢谢关注!

注:这个会按照时间顺序写成一个本人学习《伤寒论》过程的系列,对《伤寒论》学习也是由最开始的懵懂到逐渐深入的过程,文中思想仅为当时的学习思想,经过多年不断自我革新,思想更加中庸,不偏不激,以效为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医家经验谈
我的中医之路-----黄煌
清末民初著名女中医曾懿传略
名医杂著 珍本 收藏于日本图书馆
日本经方家
王宁元《伤寒派腹诊》第十期厦门开课通知 | 一针一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