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老医案:子宫腺肌症经方辨治案
整理:于洋 梁栋 杨雅阁
于洋,冯世纶经方医学传承班26期学员
梁栋,冯世纶经方医学传承班14期学员
杨雅阁,胡希恕经方医学郑州传承基地

白某某,女,41岁。

初诊2023年4月17日,腺肌症,既往痛经,自经来潮即现,经期后期,量较多,口中和,经前身冷乏力,四逆;苔白,脉细。

辨六经为太阴病,辨方证为温经汤去阿胶麦冬加苓术加大枣黄酒汤证:

吴茱萸15 党参10 姜半夏15 桂枝10 丹皮10 当归10 白芍10 川芎6 炙甘草6 茯苓12 苍术10 自加生姜3片 大枣4枚 黄酒20cc,七剂。

按: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患者经期后期,既往痛经,量较多,结合口中和,乏力四逆,考虑机能沉衰,血虚血瘀。无明显身疼的表证,无半表半里证,无明显的热像,结合口中和四逆,辨六经为太阴里虚寒夹瘀,辨方证为温经汤去阿胶麦冬加苓术加大枣黄酒汤证。

二诊2023年4月27日,经行痛经较前轻,身冷不明显,足凉,面皮肤红,不痒,热;苔白,脉细。

辨六经为厥阴病,辨方证为温经汤去麦冬加苓术大枣黄酒汤证:

上方加阿胶珠,七剂。

三诊2023年5月6日,经行疼稍减,经前身冷,足凉,口中和,唇疹。

辨六经为厥阴病,辨方证为温经汤加苓术大枣黄酒汤证:

上方加麦冬18,七剂。

四诊2023年5月13日,身冷足冷不明显,口周痤未已,口中和;苔白,脉细。

辨六经为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赤豆薏苡败酱汤证:

当归10 川芎6 白芍10 茯苓15 生白术15 泽泻15 生苡仁30 赤小豆15 桂枝10 丹皮10 败酱草18 桃仁10,七剂。

按: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患者经期腹痛减,此次口周痤疮,考虑血虚生热,辨六经为阳明太阴合病夹瘀,辨方证为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赤豆薏苡败酱汤证。

五诊2023年5月24日,经行未见腹疼,身冷轻,足凉不明显,痤无新起,口中和;苔白,脉细。

辨六经为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赤豆苡仁汤证:上方去败酱草,七剂*2。

六诊2023年6月10日,上月22日经行无腹疼,量多,足凉不明显,口周痤不明显,右耳出疖,口中和;苔白,脉细。

辨六经为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赤豆苡仁加生地炭黄酒汤证:

当归10 川芎6 白芍10 茯苓15 生白术18 泽泻15 生苡仁30 赤小豆15 桂枝10 丹皮10 生地炭15 桃仁10 自加黄酒20cc,七剂。

七诊2023年8月30日,月经日期准,B超好转,无痛经,经前有头疼,月经量多,面痤未已,口中和,大便如常;苔白腻,脉细。

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当归芍药散合赤豆当归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甘草汤加生地炭汤证:当归10 川芎6 白芍10 茯苓15 泽泻15 生白术18 生苡仁30 败酱草30 生地炭15 赤小豆15 白附片15 桂枝10 炙甘草6,七剂。

老师答疑解惑:

问:老师,子宫腺肌症这个医案,首诊,温经汤去麦冬阿胶加苓术,具体辨证您怎么考虑?

答:这个是痛经,子宫腺肌症,辨六经,她是太阴还者是厥阴哪?我们基本上辨的是太阴,加苓术,当归芍药散,因为她是血虚血瘀嘛,月经量多,口中和,经前身冷,四逆,这都是太阴为主,血虚血瘀嘛。没用麦冬,因为温经汤不用麦冬,治疗里虚寒的,麦冬治疗热的,血虚生热,太阴明显,里虚寒明显的,上热不明显,我们不用麦冬了,丹皮芍药也偏凉,吴茱萸生姜,主治太阴,所以辨六经是太阴病,辨方证是温经汤去麦冬阿胶加苓术汤证,就是这么个方子。

问曰:老师,首诊不加阿胶,是因为阿胶偏凉药吗?二诊为什么又加了阿胶?

答曰:可以加,这个阿胶现在贵的很,一般的它起不了什么作用,(二诊加阿胶)就是看她的情况,这个皮肤红,脸红,加点养血的。

问:老师,当归芍药散和温经汤怎么鉴别?

答:温经汤严格来说,它是厥阴病,它有麦冬嘛,我们根据它的整个方子组成,是厥阴病,它有热。

当归芍药散,主要是偏于太阴,它只有芍药是凉的,其它都是温的,严格来说是阳明太阴合病,但是以治太阴为主,跟小建中汤似的,小建中汤就是太阴病,治太阴的,但是实际它有阳明,为什么啊?它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变来的,桂枝加芍药汤就是治疗太阳病出现了里的腹痛,有阳明里热,所以芍药用的量大了,芍药本来是凉的嘛,所以它有点阳明的作用,桂枝加芍药再加饴糖,变成小建中汤了,小建中汤用大量的饴糖,变成治疗里虚寒,芍药就显不出凉来了。

问:老师,温经汤,去了麦冬了,然后加上苓术,跟当归芍药散区别在哪呢?

答:当归芍药散治太阴,实际温经汤里有当归芍药散,它已经加减了,根据病情加减了,因为有上热,加了麦冬,没有其它的湿啊,没用泽泻茯苓白术,就这么点区别,而且它有桂枝茯苓丸,整个的方子,偏于祛瘀了。

问:老师,四诊加生苡仁败酱草是因为口周痤吗?

答:她脸上长痤,是上热......有痤疮嘛,加了生苡仁败酱草,加减是根据六经变化,加了生苡仁败酱草清上热,薏苡附子败酱散的意思,

问:老师,前几诊用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合赤豆当归散加苡仁败酱,没有加附子,最后七诊,月经日期准,不痛经了,整体都好多了,怎么还加了附子?

答:痘还没好啊,还没好,时间长了,可以考虑加附子,也就是赤豆当归在一块,还是我们认为薏苡附子败酱散,这是一个成方,《金匮要略》记载治疗疮疡的,化脓的,痤疮不像脓疡那么厉害,但是机理是一样的都是有脓有血,加强功能作用吧(振奋机能促进排脓)。

问:老师,那为什么七诊附子加上了,前几诊不加附子呢?

答:这个看情况吧,这个里虚寒,可以加,因为有赤豆当归,温的可以了,就不用了,当归赤豆利湿排脓,偏于温的。

问:老师,七诊加桂枝怎么考虑呢?

答:加桂枝降冲逆,桂枝茯苓丸吧,在一块,起一个活血的作用。她这个是因为有头疼,有表证。

问:老师,有的患者问她口干嘛?她不口干,就是唇干,这个辨证怎么考虑呢?

答:唇干,一般不当作里热,有的就是血虚啊,每个症状都不是绝对的。

问:那这个病人,太阴明显,如果唇干的话,考虑热吗?

答:可以考虑,看情况,看唇干的厉害不厉害,这是相对的,有的是虚,口唇干燥,中医啊不能看死了,中医啊养血的嘛,小建中汤养血不养?养,白芍。

体会:

子宫腺肌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引起的月经过多、严重痛经和不孕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从现代医学看,其病因不明,治疗手段有限,除子宫切除外,保守性治疗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本案患者为子宫腺肌症,经冯老六诊经方治疗,服药40余剂,痛经缓解,余症好转,观察3个月经周期,复查彩超子宫腺肌症好转,贫血纠正,之前月经后期,现月经日期准,七诊反馈诸症明显好转。

中医能治子宫腺肌症吗?

可以治。怎么治疗呢?根据患者症状,就像老师答疑时常常说的“就看症状,根据症状特点辨证,别想病因去,那个病因,论其因不行,什么原因,找去吧,不行,也不重要,病因是什么?她着凉了,生了气了?知道吗?弄不清楚。出现什么证,我们就用它。”在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方证与患病机体相适应,从而解决患者的痛苦,简单有效,可操作性强。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常用于治疗血虚血瘀引起的妇人下血。跟诊冯世纶老师期间发现,老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若上热不明显,可不用麦冬,六经归属太阴,若上热明显,加麦冬即为上热下寒的厥阴病,此为一方二法,可参考《伤寒论》174条方后注“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由于本方吴茱萸常用量为10-15克,其味苦难下咽,加大枣可矫其味。经常加黄酒20毫升以助药力。

关于温经汤的主治,胡老说:“一般在妇科调理月经的时候用这个方子的机会是最多最多的”,“有的时候现柴胡证,我们用柴胡汤配合当归芍药散,效果与这个温经汤都差不多。如果再有头痛,呕吐或者头晕的症状,加入吴茱萸也可以的,那么这就与温经汤的处方差不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经汤与性功能的关系以及减肥的关系+揭开朦胧的面纱——柴胡桂枝干姜汤VS温经汤+关于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和温胆汤方证的探讨
“温经汤”是一首好方 吴茱萸 9g当归 6g 芍药 6g川芎 6g人参 [6g] 桂枝6g阿胶 6g牡丹皮 去心 6g生姜 6g 甘草 6g法半夏 6g麦冬去心9g
「经方论坛」温经汤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温经汤的惊喜
纪念刘渡舟诞辰100周年——谈温经汤的方义
温经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