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方与一贯煎结构略同,专治胁肋、胃脘疼痛!

滋水清肝饮(高鼓峰方)

组成:生地黄24g,山药18g,山茱萸12g,牡丹皮9g,茯苓12g,泽泻6g,当归9g,白芍30g,大枣4枚,山栀9g,柴胡12g。

用法:水煎服。

主治:阴虚肝郁,胁肋、胃脘疼痛,舌红少苔,脉弦或细。

证析:胁肋、胃脘疼痛,是本方主证;阴虚肝郁,是此证病机;舌红少苔,脉象弦细,是阴虚辨证依据。阴虚,是指水虚不能涵木,血虚不能养肝;肝郁,是指气行不畅。阴虚肝郁,故胁肋疼痛;肝气犯胃,故胃脘疼痛。

病机:阴虚肝郁。

治法:滋水涵木,清热疏肝法。

方义:此即丹栀逍遥散与六味地黄汤的合方。丹栀逍遥散为著名清热疏肝之方,对于肝郁所致胁痛、胃痛颇为对证。由于此证不仅有肝郁征象,且有阴虚表现,故去温性白术,加入滋阴之六味地黄丸,遂一变而为滋阴柔肝、清热疏肝之法,方名滋水清肝,可谓名实相符。

此方与一贯煎结构略同。彼用地黄、枸杞子滋补肾阴,此用地黄、山药、山茱萸滋补肾阴;彼用当归补血,此亦用当归补血;彼用金铃子疏肝,此用柴胡疏肝;彼用金铃子止痛,此用白芍、大枣柔肝缓急以止痛,药虽有异而理法相同。一贯煎配伍沙参、麦冬滋肺胃之阴,治兼四脏,唯单纯阴虚者宜之此方配伍牡丹皮、栀子清肝热,茯苓、泽泻渗水湿,专从肝肾论治,唯热象显著而又微夹湿邪者宜之,不可不辨

应用:胁痛,胃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者,可用此方。

歌括:
滋水清肝茱地黄,山药丹栀苓泽匡,
归芍柴枣疏肝郁,阴虚肝郁力能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阴虚肝郁,胁肋胀痛,胃脘疼痛,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虚弦或细软用滋水清肝饮(处方)
滋水清肝饮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第十八节、胁肋疼痛注意是胃脘病了?不是!是肝这里病了
乌梅丸应用病案。治精索静脉曲张
身体疼痛提示的健康隐患
中医人不能不知的“腹证十纲”(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