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拗汤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咳嗽

杨某         50岁

202010月30日初诊:咳嗽18年咽痒即咳,闻油烟味、冷空气刺激亦咳,痰黄粘稠,不易咯出,二便正常。

舌质略红,舌苔白厚,脉缓滑。

麻黄6克  杏仁10克  炙草10克  黄芩10克

瓜蒌30克 浙贝10克   天花粉15克  10克

桔梗10克   茯苓20克  紫菀10克  冬花10克

鱼腥草20克 15克    4

202011月6日二诊:痰较前容易咳出,闻油烟味、冷空气刺激可忍住不咳,矢气增多。舌质淡红,舌苔稍褪,脉缓滑。

10月30日方,4剂。

202011月13日三诊:咳嗽频次大减,仅有轻微咳嗽,痰液较少,容易咯出。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缓。

10月30日方,4剂。

学生:咽痒即咳,所以用了三拗汤加黄芩。

老师:是的,麻黄配黄芩能调整寒热之外,麻黄辛散风邪之力较强。

学生:痒属于风邪,那闻油烟味、冷空气刺激咳嗽怎么辨证呢?

老师:肺为清虚之脏,清轻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遇有邪气入侵,则咳嗽以排邪外出。但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大部分人闻一点油烟味、冷空气不咳嗽

学生:为什么咳嗽患者会因此而诱发呢?

老师:我分析是轻微的风寒或风热邪气伏于肺中,由外感引动,导致肺失宣降,故而咳嗽。

学生:所以您遇见此类症状都会用三拗汤加黄芩?

老师:是的。麻黄散风寒,黄芩清内热。

学生:确实是一组精妙的配伍。

老师:把握住两者剂量即可。

学生:痰黄粘稠、不易咯出,可以辨为燥热犯肺吧?

老师:是的。

学生:为何方中化燥的药量重些?用了一个完整的贝母瓜蒌散,药物剂量也挺大。

老师:注意看病的时间。

学生:正值秋季,在脏为肺,在邪为燥。

老师:热邪较轻,只用了枇杷叶、鱼腥草清肺中之热。

学生:辨证准确,18年的咳嗽三诊而愈。为何患者久治不愈呢?

老师:研究燥邪的人太少了。《黄帝内经》中的“病机十九条”里面六淫邪气唯独缺少燥邪,后世医家只有清代的嘉言写了一篇《秋燥论》,所以燥邪一般不受习医者的重视。

学生:是的,我们在学习《方剂学》时,润燥化痰的方剂在书末,学习时很难引起重视,上了临床,会治的人就少了。刚好这位患者病属“燥热犯肺”,难怪久治不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燥之邪气伤肺,咳嗽吐痰不利咽干不适“贝母瓜蒌散”适应与养生
痰证聚方
咳嗽不停苦恼论治不清?气血表里虚实诸多方面全面解析,京城名医施今墨经验助你分层论治!
【痰注(肺结节)案】施某,男,75岁。主...
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喘)方八首
中医治疗咳嗽全面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