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剂八法常用治疗方剂

方剂八法常用治疗方剂是方剂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也是考试常见内容,今天中公卫生人才网就脉腧穴的定位和主治给大家进行简单梳理。

方剂和治法,皆为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方剂是在治法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配伍而成的药物有序组合;治法则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只有治法与病证相符,方剂的功用与治法相同,才能使邪去正复,药到病除。方剂八法常用治疗方剂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常用方剂】

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之“八法”,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1.汗法

是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麻黄汤、麻黄加术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桂枝汤,均属汗法范畴。

2.吐法

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病邪在上,通过呕吐以排除病邪。“其高者,引而越之。”

吐法用之不当,易伤正气,目前中医临床上用吐法的不多,瓜蒂散属吐法。

3.下法

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在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有形积滞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治法。病邪结在里之实证,宜用下法。“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一般实热相结证,用寒下,如大承气汤。停痰留饮,瘀血内蓄等证,须去旧生新,如下瘀血汤、大黄䗪虫丸之类。

4.和法

邪在半表半里或证属寒热错杂,宜用和法。和法包含着和解和调和两种治法。

常用的方剂为小柴胡汤为代表。

5.清法

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多用于热证。“热者寒之”,“治热以寒”。

白虎加人参汤、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白头翁汤均属清法。

6.温法

通过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寒者热之”,“治寒以热”。另外,痰饮为阴邪,易阳气,而阳能运化,寒饮自除,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苓桂术甘汤、肾气丸、大乌头煎、通脉四逆汤均为温法。

7.消法

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消法多用于邪结在里而未尽实者。“坚者削之”,“结者散之”。

鳖甲煎丸、枳术汤亦是消法。

8.补法

是通过补养的方法,恢复人体正气,以治疗各种虚证的一类治法。“虚则补之。”

黄芪建中汤、酸枣仁汤、肾气丸、当归生姜羊肉汤均属之。补法一般在无外邪时使用,以免“闭门留寇”之弊。

以上所述的方剂八法常用治疗方剂,为中医常见考点,希望大家重点掌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八法及其代表方
中医用药不任性,辨证八法药效佳
【何任:中医治疗八法】
方剂讲解
传承中医文化:中医基础知识之七方和中医内治八法浅析
中医养生 保持好阳气即可强身健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