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容易上火?因为上火是个文化概念,烙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

童爸前言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容易上火?因为“上火”是个文化概念,烙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在童童一年级下半学期,有天我检查童童的作业,发现童童的作业里有一道题目要用上来组词,童童写了四个,其中一个是{上火}。我说世界上不存在上火,让童童修改。童童不愿意修改,童童说是老师的配套教材里有,上火就是流鼻血。但我态度强硬,童童最后妥协了修改为{上班}。传统旧医在生活中的入侵,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很多人都觉得我的这个做法过分了,但是我的用意就是用激烈的态度让童童一次就明白——我对于“上火”的态度。有宝妈评论:童爸一听到上火两字就上火!





¥中医文章汇总¥ 上火。童爸汇总的关于上火的科普文章。最后修订:2021.6.29。
关键词:上火、去火、祛火、下火、降火、清火、火气、清热、实火、虚火。

综述: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容易上火?因为“上火”是个文化概念,烙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上火”是传统旧医对许多疾病症状(也包括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的一个笼统的、模糊的说法,因此在现代医学中不可能找到对应的词语。在科学已经昌明的时代里,如果你还持有“上火”思维,这是你科学素养极低的一个重要表现。童爸健康群里不存在“上火”,入群后请抛弃你的“上火”思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虽然已经有无数的前贤高擎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火炬为我们指明了历史的方向,但百年之后的大多数国人却依然并不明白这点。哎,有永远去不完的火,永远活不完的血,永远祛不了的湿,永远驱不尽的寒,永远解不了的表,永远排不完的毒,永远理不尽的气,永远化不完的淤,永远补不好的肾,永远健不好的脾……永远骗不完的中国人!

@罗百竹:上火就是个大箩筐,什么都可以往进装的。中医使人愚昧,因为不求甚解,一个上火就可以解释所有现象。而现代医学使人进步,因为不会声称自己能解释一切,但是一旦可以解释某种疾病就不容中医再有插足。但可悲的是,很多西医医生张口闭口也是“上火”,甚至在医嘱里还让“忌上火”,给孩子开一堆清火的中成药,这让人情何以堪!中医里的“上火”,往往包括了这些完全不同的问题:普通感冒、咽痛、口腔溃疡、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疱疹性龈口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缠身龙)、眼结膜炎(脓性分泌物)、鼻泪管堵塞、尿黄、食物过敏、牙龈出血、口臭、牙疼、舌苔厚、痤疮(青春痘)、流鼻血、便秘等等。其实这些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应对方案,岂能全部“下火”了之?!

@罗百竹:在童童一年级下半学期,有天我检查童童的作业,发现童童的作业里有一道题目要用上来组词,童童写了四个,其中一个是{上火}。我说世界上不存在上火,让童童修改。童童不愿意修改,童童说是老师的配套教材里有,上火就是流鼻血。但我态度强硬,童童最后妥协了修改为{上班}。传统旧医在生活中的入侵,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很多人都觉得我的这个做法过分了,但是我的用意就是用激烈的态度让童童一次就明白——我对于“上火”的态度。有宝妈评论:童爸一听到“上火”两字就上火!

科普:疱疹病毒则采用一种温和得多的方式来与宿主共处。它们在感染细胞后,会让自己的遗传物质结合到细胞染色体中,变成染色体的一部分,随着染色体复制、细胞分裂而一代代地传给了新的细胞。所以一旦被疱疹病毒感染上,它就变成了永远潜伏在人体细胞中的敌人,不可能彻底把它清除掉了。这些潜伏的敌人有可能会导致癌变,不过一般来说是无害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精神压力大、生了某种疾病),由于某种未知的因素,潜伏的病毒遗传物质会突然被激活,开始复制新的病毒,让细胞死亡、破裂,去感染新的细胞。这时候你就觉得你“上火”了。不过,这个过程一般持续一周左右,然后又恢复正常了。然而,以后病毒还可能再次被激活。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用以去除在细胞染色体中潜伏的病毒,以后也不太可能,所以“上火”是不可能根除的。最先进的药物只能做到抑制住病毒的复制,不让它爆发。

UpToDate临床顾问:口角炎又称为口角糜烂,是一种发生在口两侧连合处皮肤和邻近唇部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其通常表现为口角处发红、浸渍、脱屑和裂隙。病损最常累及双侧,可能疼痛。口角炎的原因是唾液过度湿润和浸渍,以及白色假丝酵母菌继发性感染,少见原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继发性感染。口角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倾向。流涎、吸吮拇指和舔唇是年幼儿童口角炎的常见原因。对于成人和儿童,不太常见的原因包括营养缺乏、2型糖尿病、免疫缺陷、对口腔卫生用品或义齿材料产生刺激性或变应性反应,以及引起干燥和口干燥症的药物,例如异维A酸、阿维A。口角炎的诊断通常简单明了。可能需要进行病损处和口腔黏膜的氢氧化钾(KOH)涂片检查,以证实或排除假丝酵母菌(Candida)感染。对于顽固性口角炎患者,应获取病损处的拭子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

@罗百竹:有个朋友私下和我说——我一上火,耳道就肿,吃一点六神丸就好,这是为什么呢?童爸回复:我建议你还是应该去看靠谱医生,经过仔细检查,看看是什么问题,诊断结论是什么?是否是哪种病毒感染?六神丸含雄黄,雄黄很可怕,因为里面经常含有微量砒霜。砒霜能影响人出现一些症状,貌似让病情好转,但是可能会让人慢性中毒!这类似于吃鸦片也许会改善咳嗽和咽痛症状,但是医生不会给感冒的人开鸦片的,因为不值得为了一种很可能是自限性疾病的问题服用毒副作用这么大的东西啊!其实我能猜到,你就算不吃六神丸,这个症状一样也能逐渐好转的。不过你也可以试试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往往对于红肿和疼痛也有不错的效果。

@罗百竹:童爸健康群里宝妈吐槽,我遇到最多的老人好心说辞,永远是这三件套——上火喝水穿太少。而你呢?

@罗百竹:健康科普知识是不可能代替医生来给孩子看病的,科普更多是用来帮助家长识别靠谱的医生。例如满嘴上火、积食的医生肯定不靠谱,例如给孩子开中药静脉注射剂的医生肯定不靠谱,这时候你要考虑换医生。

@罗百竹:我才知道“舌苔”是中医术语!在口腔医学里,舌背上的这层苔状物是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和食物碎屑等组成。那现代医学也应该给这种情况取个名字啊!例如现代医学用“冷汗”取代“盗汗”,用“上感”取代“伤风”,用“细菌性腹泻”取代“痢疾”,用“带状疱疹”取代“缠身龙”等。不过面对“上火”、“积食”、“排毒”等中医术语,现代医学也只能望洋兴叹了!中医术语的特点是形象、接地气、普通人不用学习也容易理解,而现代医学的术语则严谨、不接地气、普通人没有学习过有时难以理解。

@罗百竹:童爸点评——科学经常反人类本能的,所以爱因斯坦当年说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这一点都不惊奇,换言之,科学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诞生都不惊奇——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居然在某个国家诞生了!//@阿蒙老师:这也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大环境下,中医粉是国人的默认配置,且继续衍生。国内如果对中医药继续热捧的话,这个“曝光效应”还会继续影响下一代人。换个角度说,批判性思维是反人类本能的。//@酷炫脑科学 :“容易被长得像父母的人吸引”的本质是:容易被长得像自己的人吸引。  心理学上其实有个著名的“曝光效应”,即人们仅仅因为熟悉某件事物就对它产生好感,而且这不只限于人脸。  也正是因为我们都偏爱熟悉的事物,所以通常我们更容易认为与我们自己相似的面孔好看,也更容易对其产生喜爱。

@罗百竹:自从不信中医后,人生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幸福至善:自从我不信中医之后,我原来胃寒、体虚、易上火的毛病全都消失了。冬天可以吃冰棒,夏天可以吹空调,食物随便克,水果随便买,一年四季喝凉水,身体反而更健康了,再也不是东亚病夫了。

转载——“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鲁迅的这句名言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在国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令“国粹”的支持者很是难堪。事实上,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得明明白白,他对中医的这个著名论断,是在新学堂接触到西方医学,与中医进行比较,逐渐悟出的。在鲁迅文章中,处处可见对中医进行总体上的批评、否定,有的说得极为明白,不可能有歧义。例如,在《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一文中,鲁迅说:“中医,虽然有人说是玄妙无穷,内科尤为独步,我可总是不相信。” 鲁迅自称 “只相信西医”。有些人认为鲁迅相信中医,证据不过是鲁迅曾经买过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给许广平服用。但是,使用某种中成药,不等于是相信中医。在当时即使是最激烈的反对中医的人士,也主张保存中药,承认中药有其治疗价值,也就是所谓“废医存药”。患者的经验并不能用以证明疗效,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才是证明疗效的金标准。这条标准是在鲁迅去世后10年左右才开始使用的,鲁迅不知道并不奇怪,鲁迅对药物疗效的认识并没有超越他的时代。批评中医的人依据的是医学科学,而不是(仅仅)拿鲁迅“说话”。我们有现代医学为参照,对中医荒谬、骗人实质的认识,理应远远超过鲁迅。当然,这并不妨碍鲁迅是时代的巨人——而我们只是站在巨人肩膀人的普通人。


童爸汇总的科普文章



① 裴洪岗: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容易上火?

② DrX的医学江湖:「上火」到底是什么原因?现代医学怎么解释「上火」?

③ 口袋育儿:为什么中国的小朋友特别容易“上火”?

④ 一小时爸爸:上火,到底是什么

⑤ 二喵:所谓“上火”,全是扯淡!

⑥ 儿科严医生:“上火”究竟是个什么鬼?

⑦ 全民较真吕洛衿:伪科学上火,骗了中国人多少年

⑧ 凤凰WEEKLY:湿气和上火,中国人的冰与火之歌

⑨ LIGHT母婴:上火是什么鬼,你是不是又“被上火”了?

⑩ 阵雨Fallin:别担心了,这些症状不是上火

⑪ 夏天的陈小舒:那些年我们信过的“上火”误区

⑫ 夏天的陈小舒:细数那些让孩子“上火”的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免疫力差或火气大 易诱发唇疱疹
烂嘴角最好不要舔,两个便宜小药全解决
烂嘴角、起泡反复发作,到底是为什么?
中医绝招治带状疱疹
“烂嘴角”是上火还是病毒疱疹?
疱疹和口角炎有何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