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研宝知多点:临床证据的等级标准有哪些?
userphoto

2022.09.02 黑龙江

关注
临床医生在临床上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方案作出决策,决策的产生一方面给予医生个人经验,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大量的文献和临床证据。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很重要一件事情是评价证据
循证医学中,通常对临床证据制定相应的等级划分标准。本文将罗列一些临床常用的等级标准,可以帮助大家在茫茫证据海洋中寻找到“最佳证据”。

早期的三级标准


早期的标准都是根据专家意见来的,上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过50多个标准。非常早期有一个标准包含3个级别,非常简洁,后来诞生的很多新的等级标准,都有该标准的影子。
I级: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或系统性综述
II级: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
III级:非对照研究或专家共同意见

新/老五级


老五级标准:比较经典的等级标准。

新五级标准:
牛津大学EBM中心根据研究治疗/预防、病因危害等,在原有五级标准基础上进行细化,制定的新五级标准。

上面的I级被认为是:证据强而有力,研究设计严谨,偏倚小;而IV、V级的证据力比较弱。

证据金字塔—新九级

循证医学金字塔是大家非常熟悉,它把原来的等级标准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大家理解记忆。金字塔顶端的证据等级较高的是: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随机对照的双盲研究;其次是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金字塔底部,相对证据等级较低的是:病例报告,专家意见,动物实验和“试管”(体外)研究等。


GRADE标准


2000年WHO、Cochrane协作组等针对当时分级标准的不足,成立GRADE工作组(Grades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 Evaluation),并于2004年正式推出了GRADE分级标准。
GRADE是一套主要服务临床实践的证据评价方法,通过将证据群分为高、中、低和极低四个级别,并且制定明确的推荐等级,帮助临床医生判断该证据是否可以应用于患者治疗方案。


GRADE相比其他标准的优势是:
  • 明确区分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高质量不代表强推荐
  • 清楚评价不同治疗的重要结局
  • 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
  • 不同证据级别的升降,有明确的标准:比如RCT虽然公认是高质量,但若存在“研究局限性”、“结果不一致、不精确”、“报告偏倚”等问题,级别会降低;而观察性研究虽然是低质量,但如果干预措施疗效显著、证据显示剂量效应关系等,级别可能提高。


领会并掌握GRADE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建议初学者多登陆GRADE网站学习:http://www.gradeworkinggroup.org。

上述等级标准都是指导临床医生利用临床证据来指导实践的好工具,证据的等级标准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没有必要强行一致。
如果从事临床科研,对某一研究课题作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证据分级标准也能帮助我们筛选文献,或对临床文献进行分类管理。在评价临床证据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自己面对的具体临床问题来使用这些等级标准。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源:Crabyter科研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指南中的证据等级与推荐等级的两种分级方法【乙1】
申报课题不是梦,热乎乎的课题方案免费领,拿到手即可写作,先到先得!
【临床指南】美国睡眠医学会:成人慢性失眠,药物怎么用?
一看就懂的临床科研统计(一)
哇!这么多指南,我要如何阅读一篇指南
循证的保质期有多长?拨开云雾:糖尿病 RCT 证据评价与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