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秦聊PPT(12)——跟着淘宝学做PPT

【老秦的碎碎念】—————————————


秋叶大叔昨天在“秋夜青语”中给我一期微访谈的机会,于是今天一天就多了200位新朋友来关注老秦。


欢迎各位新朋友,欢迎来到老秦的这一亩三分地儿,我会利用这块田地分享更多有营养的东西。谢谢。


今天有位新关注的朋友说,“看到秋叶大叔的推荐,关注你的”,然后我开玩笑回复说,哈哈,可能您是因为好奇来看看,但是请坚持看几期,我相信你会渐渐爱上这个地方的。O(∩_∩)O哈哈~


这个账号肿么经营,我已经想了好一阵子,边探索边前进,所以确实质量一般。但我的思路已经越来越清晰,下来,大家会看到更多惊喜,请拭目以待。


我也希望大家跟老秦多多互动,我说过,我希望这个账号能够有更多有质量的人来关注,但是来的人有质量与否,只能通过互动来相互了解。一般情况下,如果我通过互动感觉到某人很投缘,我主动告知对方自己的个人微信号或QQ,这样可以有更深入的相互交流和促进。我非常非常乐意交朋友,我坚信和高人形成圈子,慢慢自己也会成为高人,然后一起做大事,哈哈。


也欢迎你将老秦(微信号laoqinppt)推荐给身边一些有质量的朋友,我希望我们能够形成一个有质量的圈子,我会把有质量的问题、有质量的观点、有质量的交流通过新的形式来分享,我们相互学习,一起进步。


我是一个“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实践者,希望我能通过这个账号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性的东西,我更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有更多近距离的交流。


老秦,你值得拥有,O(∩_∩)O哈哈~


今天分享一篇我学习PPT的心得,秋叶大叔的网易云课堂的学员有个QQ群,这是上周我在这个群里做的讲座分享,由@肖小灿 童鞋帮忙整理。希望对大家有用。


———————————————————


说起PPT,不知道大家时如何开始的,其实我本人接触PPT算蛮晚的,从20119月才开始接触PPT的,那个时候我连怎么往PPT里插图片都还不知道。

我能够接触PPT的起因,是我当时正在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这项大赛有一个答辩的环节,这个环节是需要展示PPT的。所以当时在参赛的“逼迫”下我开始接触PPT这个软件。

大家做ppt,可能开始都是“C2C”型人才,我也不例外。我在网上搜罗了一大坨相关的PPT,从这个里面取Ctrl+C一下,从那个里面取Ctrl+C一下,什么水晶块啊,立体效果啊之类的,再Ctrl+V到我自己的PPT里 ,捣腾捣腾半天拼凑了一个五颜六色花枝招展霸气侧漏的屁屁踢就去参赛了。

今天,我鼓起勇气首次公开当时我的PPT给大家看一下。我已经雪藏好多年了……一直不敢回头看……我随便摘了其中的两页。忠告: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吓着你……

前几天我在PPT群里做分享,展示这个的时候,大家评价说“好华丽”“乱花渐欲迷人眼” “的确霸气侧漏”“不会是为了给我们励志特意重做的吧?”“杀马特风”“五光十色”“酷炫狂霸屌炸天”……

基本上我现在批判的PPT的毛病,都在这两页有所体现。什么颜色杂乱啊,页面太满啊之类的。不过想在来想,其实每一个达人都是从菜鸟过来的,谁都少不了这个过程,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折腾。

这个PPT虽然烂,但是说句实在话啊,当时参赛的童鞋们PPT水平都差不多,大家基本上也都是拼凑的,烂的程度也都半斤八两,所以这个PPT倒也真算不上当时我参赛的什么大劣势。

而学校总决赛时我发挥比较好,回答评委的问题时得到全程全场同学的热烈鼓掌,这让我在校赛上拿到了总冠军。

校赛结束后,我要开始准备省赛,那比赛级别高了,我就不得不更高要求自己,各个细节开始精益求精,而答辩用的PPT正是我当时要提高的必要技能之一。

于是——我才真正开始了我的PPT学习之路。

这也就是我学习PPT的最初原因。我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成为PPT高手这样宏大的目标,我就是简单地想把比赛搞好,能给我加分就行,能提高名次就行——或许每一个不错的成绩背后,都有一个卑微的开始。

我第一个做法是去图书馆借书。

我们学校规定我们每个人最多可以借8本书,我就很实在的借了足足8本,抱着一摞书高高兴兴,哼着小曲儿就回宿舍刻苦去了。

在搜罗各种与PPT相关的书籍的时候,我偶然找到了秋叶老师的《说服力》,我还记得很清楚,这本书当时是我在Photoshop书架上找到的,因为有关PPT的确实不多,都不够一个书架,就只好随便放在Photoshop书目下面了——而至此,我第一次知道“秋叶语录”这个人物。

当时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有小小老师的《PPT演示之道》。在这也推荐一下这两本书,确实很好,改变了我对PPT的很多认识。我在这以前做PPT总是充斥着什么水晶质感的模板、齿轮图、杂乱的动画……但是这两本书告诉我们逻辑的梳理、图片的威力、简约的力量……所以确实是对我做PPT理念上一次大的影响。我倒不是给两位老师的书做广告,估计大家也差不多都看过了,我也可以特别说明并不是读完这两本书你马上就可以成了PPT高手,想走捷径的朋友这两本书也不适合你。

理念树立之后关键是你要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摸索、修正、成长。我决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凭两三个从别人那里得来的理念回来后就马上就能做出牛逼的东西出来。

然后我的第二个做法就去大量的看和模仿,一类是网上优秀的PPT作品,那些亮点页面制作我会专门摘出来,自己动手做上一遍。还有一类就是一些不错的网页、地铁海报神马的,我截图或拍照,然后用PPT做出来。

将兴趣转变为习惯,会觉得什么都能用PPT制作,就是这个道理。

好,这个地方下来我要特别详细讲,并说几个详细案例。因为这是我学习PPT过程中对我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做法,我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做法也提高自己的排版和美感,很实用也很有效。

比如这个是我当时某一天在逛淘宝的时候看见的一个卖男装的淘宝店页面,矮油,感觉不错,就截了一部分图:

我觉得这个构图与版式不错,截图后我就打开ppt,模仿着这个截图,做成了两页介绍乔布斯的PPT页面:

当时光顾着做PPT了,都忘了我是来买衣服的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了”么?

其实,我们看到的好的模板、海报、网页……都是很多专业设计师修改好多次的精品,都应用了大量的设计细节,比如颜色,形状,字体,版式还有动画,都值得我们细细琢磨。

我们看到的是他们最终的一个成品,而把他们的成品一一拆解,就在细节中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带着能发现美的眼睛去生活,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

如果你不具备一一拆解学习的能力,而总是囫囵吞枣,照搬全收,这样做一百年也无法成为PPT高手。

PPT模板只能帮你度过某几次难关,如果你逃避不了做PPT的命运,却不努力让自己通过每次动手制作PPT,一点点积累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PPT高手,那你这一辈子,一旦遇到制作PPT,每次都要求人。

所以希望大家平时多进行这样的自我练习,这其实是非常锻炼人的。因为需要你从各个方面思考、分析、拆解某个页面的细节。那分析思考地多了,动手做的多了,慢慢就会积累很多经验与感觉:哎,这个地方放个矩形不错;哦,那个地方配个红色好看……

在大量这样的思考中,对做PPT的感觉就越来越强。学语言有“语感”、玩互联网有“网感”,做PPT也有“P感”。“P感”足了,做的时候就不会无章可循了,它已经成了你自己感觉中的一部分,有时候你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但是就是会做,而且就是好看。

所以,所谓“美感”怎么炼成的?就是这样炼成的。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种模仿平时练练手可以,但真的可以实际应用吗?真的有实用价值吗?

好,我完全可以举一个自己老以前实际制作PPT过程中的例子,也是美化一个PPT的活儿。

来,上图。这是修改前的PPT页面:

这个图当然很一般。就是左文字,右图片而已。

对于这个页面怎么改,开始我也没思路,于是我又去逛、淘、宝……

于是就找到了这样一个截图:

由于人家规定,这个页面里的图片和文字不能变,所以我就照猫画虎,把上一张修改前的ppt的内容几乎一点不差地套在这个版式上,结构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一个图和文字而已:

瞧,是不是档次立即提高不少?

突然觉得淘宝对于我来说不是来买东西的,竟然是来学习PPT的素材库……我突然觉得我是不是给“一入淘宝深似海,从此存款是路人”的淘宝剁手族一个平时可以正大光明逛淘宝而没有罪恶感的理由……好吧,戒烟戒酒戒淘宝,还是来学PPT吧,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然后,我们不妨来反思一下,完成这个页面,有技术上的难题吗?

其实不就是用了插入一个三角形的色块、一根直线和几个文本框吗?

所以我经常在讲课的时候也说,你就算只懂插入图片、插入形状、插入文本框这三个操作,其他都不会,也可以做出不错的PPT页面。

就像程咬金的三板斧,就那么三招,但三斧子照样可以混迹江湖。所谓PPT做不好是因为“不会PPT技术”,其实只是大多数人不愿意花功夫练习而做不好PPT的一个借口而已。

说了这么多,举了这些例子,也是真心想强调,在大家开始学习PPT的时候,动手模仿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模仿优秀作品、模仿高手的细节,能最快提升自己的水平。

这也确实是我个人提升PPT水平过程中起到最有效作用的一个方法。挑战完成模仿有难度的高仿作品后,技巧性问题都不是问题——这个道理,也只有真正动过手的人才有共鸣。

这些小的模仿,其实都是给自己积累做PPT的小经验的,每次积累一个小点,长久下来就不得了了。厚积薄发,无积累无佳作,技巧都是一个个积累而成的。你现在看到的很多达人最得意的技巧背后都是源自长期积累和自我训练,先猜测别人的做法然后动手尝试会给你带来很多积累。当你积累足够多,你才会有不同的灵感诞生,你才不会怕任何类型的PPT制作,你才能成为真正的PPT高手。

有时候经常有人问我说,老秦,你是怎么学习PPT的?是不是看了哪本书或者接受了什么培训?求推荐!

说句实在话,在我当时学习PPT的过程中,还真没有在PPT上投资多少钱。因为当时从没想过要拿PPT干什么大事。就算是我刚才说的我看到的对我影响很大的《说服力》和《演示之道》,也是在学校图书馆借的。基本上可以说,我的提升方法就是每天看上几个在网上搜罗到的优秀作品,还有就是动手模仿几页。

当时我在大学时身边也没人真把PPT当回事儿,所以我也没有可以求教的人,也不玩微博,所以也还不知道去艾特或私信微博上的达人求答案。我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度娘。如果度娘解答不了,就去图书馆查资料。我也可以告诉大家,我的Photoshop也是这样学的。

有过学习软件的经历的童鞋都知道,有时候一个小问题解决不了,那后续的学习就难以跟进。比如你在模仿一个页面的时候,有一个地方不管怎么做就是做不出来,于是这个页面怎么也完成不了。

可是,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一个小问题查遍度娘和图书馆呢?

这样的学习当然会比较艰苦一些。但是却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那就是我把一些原理性的东西和重要性的操作想的非常透。如果你去问别人索要一个现成的结果,那你就只会这一个操作,但是如果你去认真独立探索,会起到连锁反应,举一反三会很多东西——更关键的是,这样的操作你永远不会忘,多次的思考和摸索,在你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当然忘不了。PPT还好,毕竟操作还算少一些,但是PS的操作非常繁琐,而恰恰是由于没有老师,我不得不逼自己把这些东西认真反复去想去思考。这个自己思考、自己探索的过程现在想起来确实不易,但是世界就是这样,越难的过程对应着越牛逼的结果——半年后,我当上了培训班的老师。

不过说实话,当时我可没有这个觉悟,能知道自己多思考多探索就会有非常好的效果,其实我也非常想去培训班学习,只是最本质的原因是我没钱,不得已,只好自学。还是那句话,可能每一个牛逼的结果,都有一个卑微的开始。

为什么你能很快当老师给别人讲?

因为同样是做一个东西出来,你可能是一有问题就去伸手只问别人要一个现成的结果,然后依瓢画葫芦。过几天,又要用到这个操作了,经常是又想不起来了,所以又得去问……这就成了恶性循环;而我在思考中摸清了原理,摸清了关系,摸清了联系,摸清了技巧,当然收获多、做得好、讲得清。

有时候我也在秋叶PPT微信后台负责答疑,网友提的问题有的我也不懂,然后就去百度,而很多情况下百度的第一条就有详细解答。然后我再把这个链接复制给他……不说了,都是泪。

我相信,如果同学们先努力进行了自己独立的探索和思考,然后再加上老师们的指点和改进,你的进步会更快。

所以,在你去问别人一个问题前,不妨先问一下自己,有没有思考摸索?有没有找度娘查询?有没有动手尝试?

这三样一过,要么你的问题可以自己解决了,要么你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要么你发现了一个新的教程,这是下来你要当老师的节奏……

你也看见了,很多秋叶PPT微信的学员渐渐成为了老师以及教程的开发者,不要去嘲笑那些拿PPT画虎画虾画观音的人画大量的时间做这些事没意义,你连软件都还没好好摸过,有什么资格嘲笑这样的做法没意义?你画完一个观音,PPT里的插入形状的操作就绝对不是问题了。在找到方向后,坚持比所谓好方法更重要,千万别被贴上'智力不够用''依赖成瘾'的标签。还是通过动手做真正的高手吧!加入动手族,拒绝伸手党,噢耶!

最后,说点题外话,我每天有工作要做,周末也讲课,同时依旧坚持微博(@秦阳)微信(微信号laoqinppt)的分享,另外,读书看电影我也一个不差,所以当时在群里做讲座的时候就有人问,老秦每天睡几个小时?怎么进行时间管理啊。

我这个跟秋叶大叔比起来就差远了。而且,我能够有这样的时间管理,也是大叔对我们几个小伙伴的影响。我以前听大叔说过一句话,一直牢记于心,也一直是我的正能量,在这篇分享的结尾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做法是睡眠8-2,爱好8+2。一年365天,我比你多用功1460小时,七年就是一万小时的积累,我已经坚持了14年,多赢你两个领域。你可以加拼爹这张牌,但只需15年,我照样多赢你一手。”

所以别一天老喊着“忙的没时间学习”,我们发现似乎像秋叶大叔这样越是超忙的人反而越有时间读书,我们是不是得反思一下这个事情面壁几分钟?



———————————————————

这是一个注重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不求人数多,但求质量高。欢迎大家多多来交流,微信号为laoqinppt。

新浪微博是@秦阳 ,也欢迎来微博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叶——成长为ppt高手的七个建议
文本框都不会用,还敢说自己是PPT高手?
秋叶大叔来了!他有故事,你有“酒”吗?
随笔90:为什么要搞P友会?
情绪or逻辑,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你的工作效率?
他为500强企业做过无数内训,指导过诸多真实职场PPT修改案例,现在要教你如何做好工作型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