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到孩子走神就着急?科学家却说走神对大脑有益

门诊时,一位妈妈担忧地对我说:“孩子总爱发呆,玩玩具都会走神,有时候和他说话都没有听到,等上学了以后怎么办呀?上课走神会影响学习的。”

我对妈妈说:“您知道吗?走神对大脑是有益。”这可不是我只是安慰妈妈,这是科学家们发现的事实。

No.1

为什么会走神?

当你开车的时候,你是全神贯注,还是脑子里浮想翩翩,思绪飘离?

当你是一个新手司机的时候,你通常全神贯注,甚至觉得脑子忙不过来,既要管着眼睛留意前方路况,时不时看看后视镜,还要管着手和脚的行动。这样开车,你会觉得很辛苦,容易疲劳。

当你成为一个老司机,你感觉不用思考,眼手脚就配合得无比和谐了。这时候,无所事事的大脑就开始找点别的事情做,那就是走神,想想昨天刷的剧,畅想一下今晚安排的聚会……

这个时候,掌握你开车的是“工作记忆”,这是一套自动运行的程序,运用你大脑中预先设置好的“开车程序”来控制你的眼睛、手和脚。

这时如果出现一些程序以外的状况,例如路况复杂时,或者眼睛捕捉到突然横过马路的行人,这时大脑会嗖的一下立刻收回思绪,重新掌控开车。所以,即使你开车在走神,也通常不会影响你的道路安全,这样开车没有全神贯注那么容易累。

不过,自动驾驶的工作记忆可能不记得你下班后要去参加聚会,会像往常一样,带着你开上回家的路。

如果眼前的工作太简单、太熟悉、太无聊,你的意识就会从手头的工作飘走。不过,人们在情绪低落、太疲惫、任务太难的时候也会容易走神。走神是非常常见的状态,研究发现,成年人有将近一半的清醒时间在走神,想想你在洗澡、洗碗、开会的时候脑子里在想什么吧。

而且越是工作记忆强的人,越容易在做简单任务(undemanding tasks)的时候走神。这是大脑偷懒的一种方法,大脑是身体的“耗能大户”,高速运转的时候需要消耗很多能量,也容易疲倦。

所以,当大脑发现可以运用工作记忆这套自动运行程序来应付简单工作的时候,意识就开始溜号了。同样,当大脑被困难任务或低落的情绪弄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它也会想要溜号。

No.2

两种走神

走神也有不同的类型,我们简单分为有意的走神和无意的走神两种。

一般而言,在困难任务、情绪低落、疲劳时,无意走神更频繁,通常自己没有留意到走神,例如你不得不阅读一本晦涩难懂的书的时候,你可能无意识地翻了好几页,却一点也没有看进去。无意走神会干扰手头进行的任务。

而在轻松任务中故意走神更频繁,例如你在走路、洗澡、开车时的走神。这是一种自上而下、有控制的心理活动,通常不会干扰手头的任务。

No.3

有意走神的好处

既然我们的大脑有一半的清醒的时间都在走神,除了可以偷懒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呢?

科学家们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来探索走神的作用,结果发现走神真有不少好处,这些研究往往是测试的有意走神:

1. 更有创意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向参与者提供了一项创造力测试,要求参与者为回形针、报纸等等日常用品设想新用途。在测试前,“走神组”参与者被要求做一件低要求的任务,这样他们会边做边走神;“全神贯注组”参与者被要求做一件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休息组”参与者则休息。

在之后的测试中,“走神组”的参与者比其他组成员创造力测试表现提高得更明显。研究者认为走神可以“作为创意灵感的基础”

为什么会这样呢?研究者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假设,走神的时候,意识会在多种想法、感受和想象之间徘徊,这样的思绪游荡可能让不同的想法发生碰撞,出现了更多的新的创意。

2. 让人更快乐

在一项研究中,参与者随身携带一个掌上电脑,并在发出信号的时候回复自己有没有在走神,想些什么,情绪如何。结果发现,当参与者在走神想一些有趣的事情的时候,他们的情绪会更积极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走神都会让情绪更好,悲伤的时候更容易走神想一些不快乐的事,这反而会让情绪更加消极。

3. 走神可以帮助提高工作表现

前面我们讲到,做简单重复的工作的时候,人很容易走神。一个研究发现,经常走神的参与者反而在测试的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表现得更好更快。研究人员推测,走神可以减少重复工作带来的大脑麻木,有利于刷新大脑,减少习惯性操作,不容易错过突然的变化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原本是想研究一下,到底是大脑的那个区域和走神有关,结果发现,当用小电流刺激额叶诱发走神的时候,测试者在注意力任务上的表现反而稍微提高了。

4. 走神可以帮助我们设定目标

一项功能磁共振的研究要求参与者写自己的3个目标,在进行“走神”任务后,他们被要求再写一下自己的3个目标。研究发现走神的参与者之后写出了更具体、质量更高的目标描述。

在走神时自动产生的认知似乎和目标的具体化有关,这些参与者的大脑还显示出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之间的连接性增加,这个变现也与目标设定有关。具体的目标更有可能缓解焦虑和鼓舞人努力实现。

还有研究发现,人们在任务中走神的次数越多,他们就越愿意等待之后的奖励,研究者认为走神有助于延迟满足感,让人为了长期目标而努力

No.4

当孩子出现下列情况,你知道怎么处理吗?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很多关于走神的知识,我们来考考你是否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帮助孩子的学习。

1. 如果孩子做作业时被一个难题困扰,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解出,已经心烦意乱了,这时是继续“攻坚”,一鼓作气完成攻克难题后再休息呢?还是可以先休息一下,别急着和难题较劲?

答案

休息一下吧!疲劳和心烦意乱会让孩子容易无意走神,更不利于解题。当孩子把这个难题放在脑子里,在洗澡、散步、打球的时候,反倒有可能灵光一动,整合了之前学习的知识,想到新的解题思路。

2. 孩子周末有一篇作文,她却在慢条斯理地做着手链。你对孩子说:“先把作文写完再玩。”孩子却说:“我在边玩边想怎么写作文呢!”这时候应该勒令孩子坐在书桌前,专心思考,还是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方法来?

答案

试试听孩子的吧!强扭的瓜也不甜,你强迫孩子坐到书桌前,她很可能因为委屈和气愤,更容易无意走神。边玩边思考,其实也是大脑有创意的一种工作方式。

3. 小美在吃饭的时候突然笑出来,妈妈问:“你在想什么呀?”小美说:“我在想暑假去迪斯尼玩些什么。”妈妈严肃地说:“就想着玩,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好好准备你的期末考试,考好了才能去玩的。”小美的白日梦会影响学习吗?

答案

做美好的白日梦有利于心情的愉悦,对于学习也是有帮助的,别做一个让孩子扫兴的家长。

4. 小明正在奋力抄写新词,被突然走过来的妈妈吓了他一大跳。妈妈说:“你抄写的时候是不是走神了?我过来都没有发现。这样抄写有什么作用呢?”妈妈担心孩子抄写时走神,这有必要吗?

答案

简单重复的抄写作用,即使不走神,大脑也会变得麻木。这时走个神,大脑不容易累。

5. 当我们发现孩子做作业总走神的时候,可以怎样做?

答案

要求孩子不走神是没有用的!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走神吧,是学习任务太难,还是过于简单重复?孩子是不是已经学习了太长时间,感到了疲惫了?孩子有没有情绪低落?不同的原因,处理的方式不一样。

我自己就特别喜欢利用无意走神来帮助我的工作。当遇到难题,或者在思考科普文章的撰写的时候,我常常不急着立马去做,而是把这个任务放在心里。在之后的几天里面,我开车或者健身时的无意走神,常常带来一些不错的主意。这真是一个省心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 Baird B, et al. Inspired by distraction: mind wandering facilitates creative incubation. Psychol Sci. 2012, 23(10):1117-22.

2. Franklin MS, et al. The silver lining of a mind in the clouds: interesting musing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mood while mind-wandering. Front Psychol. 2013; 4: 583.

3. Mooneyham BW, et al. Mind wandering minimizes mind numbing: Reducing semantic-satiation effects through absorptive lapses of attention. Psychon Bull Rev. 2016, 23(4):1273-9.

4. Axelrod V, et al. Increasing propensity to mind-wander with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PNAS, 2015 112 (11) 3314-3319

5. Levinson DB, et al. The Persistence of Thought: Evidence for a Role of Working Memory in the Maintenance of Task-Unrelated Thinking. Psychol Sci. 2012, 23(4):375-80.

6. Medea B. et al. How do we decide what to do? Resting-state connectivity patterns and components of self-generated thought link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concrete personal goals.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018:2469–2481.

7. Smallwood J, et al. Letting go of the present: Mind-wandering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delay discounting.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13: 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研究发现,这样的人会更自私
中考考前注意事项及答题技巧
用领悟力成为精英!
高估了乐观态度在工作中的作用
遇到难题----任务分解
每一位学霸的背后,都有懂得培养娃独立思考的父母,学到就是赚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