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词像坐牢?十分钟教你自学成作词大佬

相信还是有很多想学作词的小白都不知该从何下手。顺溜写了几句话,剩下的除了干坐着,还是干坐着。

模仿学习别人写的词,好像get到了什么技巧。但当自己真正开始动手写时,却哪哪都不顺。

要么是满脑子的想法写不出来,要么是脑子像被堵了一样,要么是写出来了再看时......

没关系,本文咨询、总结了多位大佬的作词经验,一篇文章解决你的作词入门。

理清作词头绪

想要写一首词,暂且不说如何把它写好,要想写出来,当然得先有个主题~

它可能是你一时兴起的想法,也可能是你生活之所感,灵感来了固然好,但万一脑子空空时呢?

以下两点可以帮助你:

①学着去倾听人们的谈话,感受生活。因为对于几乎任何事情,如果你能动脑稍加挖掘,它都能成为一个中心立意。

比如在最新一季的《向往的生活》综艺当中,黄磊、何炅、张艺兴等人共同创作出的《吹牛皮》。就是因为那个地方一直下雨,他们只能待在屋子里吹牛皮而创作出来的词。

虽然这并不能算一首真正完整的歌,但也能给大家提供一点思路。

《吹牛皮》节选

②准备一个写歌的小本子或文件夹。用此来记录一些有发挥空间的点子,一些能激发你创作灵感的东西。这就跟创作者随时录下自己脑海中的一个旋律一样。

几乎每个创作人都会有这样的习惯。当需要用到时,再从中提取出来。

邓紫棋在创作《泡沫》这首歌时,就是在美国街头看到别人吹出的泡泡,忽而脑海中冒出了几句歌词,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记录下来的。

邓紫棋《泡沫》

所以说,创作的灵感可以来源于生活的每一处,它可以是人、是物、是情感、是故事,亦可是种态度,等等。

万物皆可描述。

确定好主题后,就要解决我们该如何展开描述的问题了。在此之前我们还有3个问题是必须要确认好的:

①谁在说

②对谁说

③为什么说

如《阿拉斯加海湾》这首歌,菲道尔、李康宁作词。

菲道尔《阿拉斯加海湾》,菲道尔、李康宁作词

在这首歌词中,我们可以读出“我”在说,对“上天”说。

为什么要说呢?因为“我”希望“上天”能保佑“她'幸福。

捋清楚这三点,我们在写词的时候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出现杂乱无章,或主题表达不明确等情形。

这三点都确认好后,若仍然没有写作头绪,这六个“好朋友”——“5W1H' (没错,就是那个到哪都能看到的5W1H)或许可以帮助你:

①Who 人物

②What 事件

③When 时间

④Where 地点

⑤Why 原因

⑥How 方式/怎么样

陶喆《找自己》

陶喆的这首《找自己》,就充分地展示了这六点。

当然,我们在作词时并不一定要这六点都用上。而是当没有头绪时,我们可以用这六点来帮自己找些灵感,寻找可叙述的方向。

作完词的最终形式,就是需要演唱者以演唱的形式把词想表达的内容传递给听众。

因此了解这4种身份,可以帮助你作的词与听众建立更深入的情感联结,让他们投入到你词的故事里:

①叙述者(第三人称叙述) —— “ta和ta”

叙述者也可以理解为旁观者的角色,属于“上帝视角”,在讲“ta和ta”的故事。

Doggie叨叨《Real Life》

就像Doggie的这首作品,在上面这段歌词中,他就以叙述者的身份在讲述着一个为了阻止校园暴力而遇难的少年的故事。

这种视角像在从远处观全景,别人说的做的都能知道,能穿越过去,活在当下,甚至跳跃未来。

所以“叙述者”也是一个客观的身份,能留给听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②第一人称叙述 ——“我和ta”

利用第一人称叙述,就像是你在跟听众表达一些更主观的、自身深层次的东西,抒发个人情绪,可以与听众有更加深入的联系。

张学友《遥远的她》,潘源良作词

张学友的《遥远的她》,讲述的是一对情侣先是分隔两地,再又阴阳相隔的无尽思念的故事。

你可以感受一下,假若把词中的叙述换成了“他和她”,词中的故事会变成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显然,这种深刻的思念之情就难以与听众产生更好的共鸣。大多数听众可能只体会到故事中他真的很想念她,而不会代入自己的故事。

如果换成“我和你”呢?

故事中由于距离相隔、阴阳相间的无奈,是不是也难以呈现了?

③第二人称视角 ——“你和ta”

利用第二人称视角,可以增强听众的亲切感。有共鸣的听众会感觉像在说自己,从而暗中建立与歌曲的关系。

周杰伦的《算什么男人》

周杰伦的《算什么男人》,虽然这词中的“你”实际上是指“我自己”,但也还是能让有类似经历的听众有很强的代入感,不论听众是男是女。

④最亲密的视角 ——“我和你”

通常这个视角都是用来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它可以很甜蜜:

余佳运《和你》

像这样。

也可以很悲伤:

林宥嘉《天真有邪》,黄伟文作词

像这样。

作词框架

在有了作词的大概思路后,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就是歌曲的曲式结构啦。它是完成一首词的基础,也是一首歌的基础。

主要包含主歌(Verse)、副歌(Chorus)、预副歌(Pre-chorus)和桥(Bridge)。下面以邓紫棋的《错过不错》为例:

①主歌:为你的歌曲提供基本信息。主要用来交代基本的故事情节或大体感受,为歌曲进展提供平台。

在主歌中交代了“你和我”的差异,为主题“错过了也不错”作铺垫。

②副歌:是歌曲中心思想的反复。通常也是一首歌中的记忆点。

在副歌中突出中心思想“错过不错”,同时也是本首歌中的记忆点。

③预副歌:主要用来连接主歌和副歌。

④桥:可以有升华情绪的作用。

写词的框架是有了,但是可以有什么方法来升华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呢?在这我给大家介绍两种简单易懂的方法:

①时间上的发展

许飞《父亲写的散文诗》,董玉方作词

许飞的《父亲写的散文诗》,在这首歌词中,一九八四年-今晚-明天-几十年后,利用时间线,将情感层层递进。

从父亲日记里记述的事情,升华到父爱如山。

②情感向的发展

陈奕迅《我们》,葛大为作词

陈奕迅的《我们》,从“你”的无奈,到“我”的遗憾,最后只剩没有我们的“我们”。

巧用韵脚

简单来说就是要使我们的歌词押韵,好的押韵可以增强歌词的美感,也能使歌词更加朗朗上口。

在这结合我们中文的发音特点给大家介绍一些简单的押韵技巧:

周杰伦《爱情废柴》

比如这里的节(ie)对雪(ue) ; 雪(ue)又对圈(uan)。虽然不是同一韵,但是放在一个韵脚却很顺畅。

类似的近韵还有很多,你可以在日常多总结,帮助你日后的创作。

真的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押韵时怎么办?语气助词是你的好帮手~

邓紫棋《倒数》

周杰伦《说好的幸福呢》,方文山作词

你get到了吗?

基础技巧可以很快上手,但要想把词写得更好,还得归根于不断的阅读、积累、学习、观察。

没有什么是可以一步登天的,扎扎实实打好基本功才是良策。

所以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平时可以自主学习提升作词能力的方法~

诗词虽然不同于歌词,但我们可以学习、分析诗人是如何把一首诗词写出来的,里面可能包含许多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达技巧。

亦或说诗词中是如何睹物思人、如何描述景象、万事万物是如何潜在联系的等等等等。以此诗歌为例:

译文:

此诗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以色彩鲜艳拟喜气洋洋,以果实累累拟祝后嗣旺,以绿叶繁茂拟家庭和睦。

在没学习过该诗之前,你能想到桃花与新娘的联系吗?

你可以学习他们如何去描写人、物、事、观点;如何围绕主题展开描写;如何让情绪、故事发展步步递进;如何去编排作词结构等。

在这给大家推荐几位著名的作词人:黄伟文、方文山、唐恬、瑞业、李宗盛、罗大佑等。

黄伟文

这点应该不用多说吧~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语感,在不断扩充自己的储备库的同时也可以加强我们对事物之间的联结。不多多阅读,哪吐得出来这么多的文字?

没有一个大文豪不阅览万卷书。

方文山工作室

作词更多的还是回归生活的本身。观察、感受生活中的所有细节,它可以是一阵清风给你带来的愉悦,一个小举动给你带来的触动,一个瞬间给你的感悟。

这些都可以是你写作的素材,也可以给听众带来更多的共鸣。

在现今的歌词创作中,有两个创作方向。一个是“为取悦自己”写词,一个是“为取悦自己 听众”写词。简单来说就是非市场化与市场化。

这两个方向并无好坏之分,看自己是更想随心所欲地发展,还是想靠作词更快给自己带来收入。

在我看来,市场化的创作方向更像是多了一门写作技巧——让听众更容易接受、更容易产生共鸣的写作技巧。

因为它更加注重歌词的内容表达、歌词的情绪表达以及歌词的气质与美感是否更加能让听众理解与认同。

写词的最终,还是要表达自身想要抒发的情感。在憋坐无灵感时,就来想想大佬们是怎么作词的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歌是先作词还是先作曲? - 歌曲创作 - 百皇音乐网
教你怎么写歌,告诉你作词家写歌的结构秘密
他创作出了华语乐坛第一批神曲
实用作词&填词的创作技巧
温故知新 | 浅谈四点歌词创作心得
方文山 成功的经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